书城哲学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14731600000134

第134章 学不患晚患乎不学

【原文】

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译释】

孔子说:“即使五十岁学《周易》,也可以使人一辈子不犯大错误。”魏武帝曹操和袁遗,越到老年学习越踏实,他们都是从小学习到老也不松懈的典范。

曾参七十岁才开始求学,结果名闻天下;荀况五十岁了,才开始外出求学,最终成为大儒学家;公孙弘已经到了四十岁,才读《春秋》,凭借精通经学当上了丞相;朱云也是四十岁时开始学《周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岁才开始受教《孝经》、《论语》,他们最终都成为大儒学家,这些人都是早年迷途而大器晚成的典范。世上有人认为到及冠结婚之年还未开始读书,便称已经晚了,自暴自弃,如面墙而立,一无所知,终为愚蠢之辈。从小开始读书的人,就像旭日东升,当然光芒万丈。到老而求学之人,则像秉烛夜游,虽然效果差了点,但精神可贵,比那些闭着眼睛一无所获的人要强得多。

【悟语点拨】

求学之事,何时谓早,何时算晚?没有固定标准,纵观古今中外,许多名学大儒都是很迟才发奋学习的,例如前英国首相邱吉尔,二十七岁才发愤学习,终成一代英豪,名播四海,中国的童第周十七岁才开始求学,结果世界闻名;还有中国的画家齐白石五十而功力见深,徐特立更是活到老学到老。可见求学不畏迟,只怕不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