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14731600000105

第105章 得人则兴失士则崩

【原文】

臣闻黄石公曰:“昔太平之时,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世乱则叛逆生,王泽竭则盟誓相罚,德同无以相加,乃揽英雄之心。故曰:‘得人则兴,失士则崩。’”何以明之?昔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往而不得见,从者止之。桓公曰:“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

【译释】

黄石公说过:“从前太平时,诸侯拥有二师的军队,方伯拥有三师的军队,天子拥有六师的军队。到天下大乱则叛逆纷起,王室衰落,从王室那里得不到的好处的时候,诸侯不朝,诸侯之间盟誓相互征伐。由于实力和感昭天下的德行彼此相差不多,于是争相收揽天下英雄,来扩大自己的势力。所以说:‘得到人心的就兴盛,失去智谋之士的就土崩瓦解。’”

何以证明呢?

以前,齐桓公去拜访一个名叫稷的小臣,一天去了三次,都没有见着。齐桓公的随从都劝齐桓公不要去了,可是齐桓公却说:“世上有瞧不起高爵厚禄的士人,当然轻慢其主;而轻视霸王之业的君主,却不能轻视这样的士人。即使这位先生傲视爵禄,我又怎么敢傲视霸王之业呢?”齐桓公直到第五次登门拜访,才见到这位小臣。

【悟语点拨】

凡事业以人为本,无人则无事业。明智的君主都深知这个道理,因此极力收罗智谋之士为其服务。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就是最著名的例子。作为一个集团的领导,谦恭以收属下之心,使其竭诚为你服务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