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秋风夜芦苇荡里的那盏灯
14672000000001

第1章 秋风夜,芦苇荡里那盏灯(1)

1947年秋,一件轰动北平的恐怖传闻。

李富,三十二岁,廊坊人,北平师范专课肄业生,因家里有些困难,想急于找个事作贴补家用。

经在宛平县城县衙门做文书课长的堂叔介绍,李富来到位于西山脚下的旱河村高等小学堂充任代课老师。

由于是上音乐课,所以比较轻松,每天只要踩踩那架老旧的日本风琴,听着乡下孩子们乱哄哄的吼唱就行了。

薪水不多,每月十元,可紧点花也够了。

加上他,老师只有三名,那两位都是附近村里的人,一下学人家就回家了,整个学堂就只有李富和一个老工友了,那位老工友一天不住的咳嗽,天一擦黑就关门睡觉。

学校有几间宿舍,但一到晚上,整个学堂就李富一个人,静得糁人,夜里解手,茅厕外面是一大片乱葬岗子,衰草穿风,夜鸟呜呜,一片肃杀之景。

住了几天,李富耐不住了,趁礼拜天,跑到西直门外苦水井胡同租了间小小的公寓房,月租八角。晚上下课回来,到胡同口弄碗老豆腐,啃两个芝麻烧饼,夜里看看新闻纸,或是到单牌楼怡乐斯电影院看场电影,小日子倒也滋润。

解放前公共汽车非常少,每天下学,李富都要走三四华里到彰化农事实验场去赶公共汽车,几天下来,李富两脚生疼,不想再坐公共汽车了。

他抽空到德胜门小市买了辆自行车,车是辆旧日本“富士”牌,估计是大清末年就有人骑过它了,可它虽然老掉牙,却晃荡一下没一点杂音。

“小伙子,甭说了,一分不能让,看你是老实人,四毛你推走,骑两月不想骑了,拿回来,我照数给你……我还跟你说,换了别人,少六毛不给!”卖车的说。

李富骑走了这辆老古董。

没想到的是,李富骑着这辆老古董,非常轻松的就到了学堂,仅仅用了不到一小时。一路上还走马观花的浏览农村的风光。

好景不长,月余后,马路站上了许多军人。李富正骑行着,被一个军官拦了下来。

“回去!以后别从这儿走了”军官一摆手。

李富一头雾水:“怎么了?马路不就是让人走的吗……”

“怎么了?现在是战时戡乱时期,懂不懂?!这条马路被****征用了!”军官吼。

第二天,老工友告诉李富,“出学堂大门往东南有个大芦苇荡,中间有条平平整整的小道儿,顺路往东骑,眨嘛眼工夫就到白石桥了……可是……”。

老工友好像话未尽达全意,还有什么要说的样子。

“有话您就说嘛!别吞吞吐吐的”李富拍拍老工友。

“我要说什么呢,就这条道儿哇,它有点背静,要胆儿小的,夜喽走哇……唉!怎么说好呢”老工友看看李富。

“哈哈哈哈,我一大小伙子,没怕过什么,我还盼着遇上个鬼呢,哎,最好是女鬼啊?哈哈哈”李富仰天大笑。

老工友再没说什么,看了看李富,佝偻着腰走开了。

很快,李富找到了那条小路,老工友说的没错,非常平整,顺着小路走,一小会就骑到了紫竹院后身,再几分钟就到了西直门外。

只是这条小路,夜深黑沉沉,没一点光亮,每到天阴刮风的时候,还是有点恐怖。

李富本想买个进口的雪亮的“菲利普”牌摩电灯,可是太贵了。

于是,他花了二分钱买了一具纸灯笼,不料风吹一斜,一团火球,烧了。

为节省开支,他咬咬牙,就黑灯瞎火的骑,路慢慢熟了,倒也没什么事。

时间一天天飞逝,转眼倒了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