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天佛道
1459400000001

第1章 :李焓1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经玄武门之变后登上了皇帝大位,中华大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后已是满目沧夷,国力已到了衰落的极点,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中。这时北方突厥部落的颉利可汗却突然发兵南下,妄图趁大唐王朝内乱之时一举站领中原,此时四十万大军离长安已不足二百里,此时的长安城内已是风声鹤唳,出现了大量逃难的人潮,希望近快离开这战乱之地。

翠屏山位于长安西南一百二十里,因此山北面有一千丈高崖,酷似一天然屏风而得名。翠屏山上除此高崖外到处是苍松翠柏、瀑布溪水,而千丈高崖上更是终年云雾缭绕,让人不得一探其真面目。

翠屏山的八月秋高气爽,山中的许多枫叶已呈现一片金黄,满山的黄绿交辉使整个的翠屏山显得无限的富有生机。

“轰隆隆、轰隆隆……”离千丈高崖半里处有一30余丈宽的瀑布,极目望去,瀑布从云雾缭绕的半山中流出,形成九叠落下,最后一叠高有百丈,巨大的水流从百丈高处极速冲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深潭。说它是潭可能太小了,准确的说因该是一个小型的湖泊,因为它的面积已超过了二里的范围,湖泊名叫明月湖。

在小湖的东北角上有一个小型的庄院,青砖青瓦三进错落有至的小院,四周翠柏环绕,只隐约露出朱红色的院门。

在小院的最后一进,院内的天井之中用青石板铺成了一个井字型的道路,每条道路约有1.5米宽,在青石路的四周种满了各种草药,而井字型的中央是一口用一种不知名的黑石砌成的约有0.5米高的井口,井口则是用一种非石非木的材料做成的井盖所盖住。四周的回廊均由青石砌成,所有的门窗均由柏木所做,窗格呈九宫状,未有一丝的雕花,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柏木清香。整个小院透出一股宁静、古朴的气息。

西阳西下,天空中的一片金色渐渐的退去,夜色慢慢的笼照了翠屏山。今夜是八月十六,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夜却没有一丝月光,天空黑漆漆的,仿乎要将整个大地吞噬一样,天气也异常的闷热,热得仿佛要将空气抽干一般。现在已经接近午夜,静、非常的静……漆黑的夜空、异常闷热的空气,所有的生命仿佛在这一刻都消失了一样。

“啊……”一声凄厉的叫声从小院的偏厅之中传出,打破了这天地间的宁静,这凄厉的叫声像利剑一般滑过天空,仿佛要把天空撕裂一样。

“呼…呼…”狂风大作,仿佛要把大地撕裂。

“轰隆隆…轰隆隆…”一个个震耳的雷声夹杂着一道道刺目的闪电劈落大地,仿佛要把整个翠屏山劈成粉碎。

“哗…哗…”倾盆的大雨终于从撕裂的天空中毁天灭地般落下。这一刻风声、雷声、雨声主宰了这个世界。

小院的偏厅中,一个六岁左右的少年全身****的蜷座在一个半米高的木桶中,木桶中装满了青绿的液体,散发着丝丝热气。一头零乱而漆黑的长发盖住了这个少年的大半边脸,再加上蒸气缭绕,看不太清少年的面目,但隐约中有半张青色的面孔,而盖住面孔的黑发上却有大片红色的血丝,青红两色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凄厉的感受,仿佛在地狱。这少年是人是鬼……

木桶的旁边站立着一个六旬的老者,身高1.7左右,体态消瘦,一袭青衣,花白的头发面容清瘦,负着双手,双眼正一动不动的凝视着木桶中的少年,一脸凝重。

时间不停的流逝,但房间中的时间就像凝固了一样,桶中的少年微微的颤动着身体,仿佛在忍受着无边的疼痛,而站在旁边的老者一动不动。房间中只有一段燃烧着的蜡烛,火苗在跳动着……

许久、许久……

屋外的雨仍未停下,但已小了许多,狂风已停歇,雷声已止住,整个天地间只剩下滴滴的雨声。一丝阳光努力的撕破了天边的黑夜,透露出一片光亮,黎明终于到来了。

“唔…”一声低促声音从少年的口中传出,瞬间打破了房间内时间的凝固。

“小焓…小焓,好些了吗?”老者向前迈出一步,伸出一双修长的手,紧紧的抓住木桶的边缘急切的问道。

“炫爷爷,小焓好多了,就是全生一点气力都没有,辛苦炫爷爷了,您又陪着我熬了一夜了。”少年缓缓的抬起双手紧紧的抓住桶壁慢慢的站了起来,露出了青紫色的身体,天哪,这少年的身体竟然是青紫色的,而现在上面竟然插满了三寸长的银针,看上去就像一个青色的刺猬,异常的恐怖。

“唉…炫爷爷,又要劳烦您了,只是不知我的这病什么时侯才能好,每个月就要发作一次,而每次发作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

“小焓,爷爷我不辛苦,只要能治好你的病爷爷辛苦也值得,你一定要有信心,这么钻心刺骨的疼痛你都能忍下来,爷爷相信你的病一定能治好的。”老者爱怜地边说边用一双修长的手,将少年混身的银针一根根的取下。每取下一根银针时少年的全身就抖动一下,等全身的银针都取完时,少年已经晕了过去,可以想像这有多么的疼痛。但少年始终没有叫出一声,只是紧咬着的双唇流出了一道血痕。

“唉…这孩子。”老者长叹一声,双手从桶中抱起少年走进里间。

天已亮了,但乌云仍在,雨仍未停。

这个少年名叫李焓,其父李昊是唐室宗亲的旁支,二十六岁时在太原随唐高祖李渊起兵,时为秦王李世民麾下十二勇将之一,待唐王朝江山鼎定,李昊因战功卓著被赐封为靖北侯并任右威卫大将军,统领京城十万人马。就因李昊统领的是京城的禁军,所以太子李建成对其极进拉拢,想巩固其太子的地位,并可以进一步铲除秦王的势力。但李昊不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还是军中有名的儒将,当发现李建成、李元吉的意图后,因不想参与到其宫庭的斗争中,便以多年征战旧伤复发为原由,辞去了右威卫大将军之职,当一个闲散的侯爷,在家中闭门修养。

李昊辞职时家有两子,长子李坤30岁在军中任职,官至校卫,经年不在家中。次子李镐22岁,因李昊多在战场,从而李镐从小缺少管教,其母汪氏又因长子不在身边所以对其极尽溺爱,使其活脱脱的成为一个二世主、败家子。其年少时就祸害乡里,进到京城后更是和一群公侯子弟整天走狗斗鸡,仗着他们父母的权威到处横行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