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14572300000060

第60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原名森,福建泉州人,其父郑芝龙原是海盗,后在明唐王政府为官,母亲是日本人。他从小接受儒家传统教育,与东林党复社人士钱谦益等结交甚深,并颇受隆武帝赏识,赐其姓朱,名成功,号称“国姓爷”。后来他的父亲降清,郑成功表示“父教子忠,不闻以贰”,继续抗清。他以厦门和金门为据点,先后攻克福州、台州,在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抗清活动。顺治时曾4次招降,都被他严词拒绝。1659年,他联合浙江的张煌言等发动了一次大反攻,与李定明率领的反清起义军相呼应,占领了多个地方,使清廷大受震动。但由于战略上的错误,郑成功在南京被击败,退守厦门、金门,这时收复台湾才被提上日程。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时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将触角伸向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被明逐出澎湖后,又占领了台湾南部,并建立了许多据点,如台湾城和赤嵌城,并蚕食了大量土地。1642年,荷兰打败了西班牙独霸台湾,在台湾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人民苦不堪言,不断起来反抗。爱国人士何斌献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建议他收复台湾。郑成功自幼目睹荷兰侵略者掠夺烧杀台湾人民,本来就对荷兰殖民者十分憎恨,加上现在北伐受挫,急需找到稳固的根据地以与清政府抗衡,于是便于1661年从厦门来到金门,准备收复台湾。

三月,郑成功亲率大军2.5万多人、舰船数百艘,来到台湾西南部的禾寮港。此地地势险要,荷兰殖民者在这儿设置了许多炮台。郑成功在敌人的严密防守下,强行登陆。上岸后,郑成功军受到台湾人民的热情欢迎,在他们的支持下,大败荷军,将其压迫在赤嵌城和台湾城两个据点内。郑成功对殖民者提出严重警告,责令他们投降。但荷兰殖民者以10万银子的犒赏作为交换条件,请求郑成功退兵。郑成功严辞拒绝。5月,郑的军队攻下了赤嵌城,迅速控制了台湾全境。

荷兰殖民者退守台湾城后,倚仗粮草充裕,意欲固守城池,等待外援。荷兰舰队也多次从海上进攻郑成功。郑成功一方面采取了长期围困的战术,围城达9个月之久;另一方面率领英勇水师,在台湾人民的配合下,同荷兰侵略者展开了激烈海战,给他们以毁灭性的打击。1662年2月荷军投降,荷军统帅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带领残兵狼狈从台湾退走,台湾光复。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在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将赤嵌城改为安平城,赤嵌楼改为承天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将台湾城改为安平镇。建立了与大陆一致的郡县制,大力开发台湾,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开荒,招徕大陆移民,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发展。他还带来了先进农具和耕作技术,高山族从此以后也同大陆一样使用牛耕和铁犁种田,生活逐渐安定。

1662年5月初八,郑成功病逝。他的儿子郑经率领军队,继续驻守台湾,进行抗清活动。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设置台湾府。

郑成功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他收复了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捍卫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结束了荷对台湾历时38年的殖民统治,保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兴建了台湾,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的壮举将永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