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14572300000014

第14章 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在秦的都城成阳燃起了焚书的烈火。随后焚书之举很快就蔓延到全国各郡,第二年,在政府文化机关供职的诸生460多人被活埋,700多人被杀,无数被流放到偏远之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是秦统一后为统治思想文化、加强文化专制而采取的措施。

战国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文化非常繁荣。随着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不仅政治经济上,文化上也要求实行专制统治。刚开始,秦始皇派人从六国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大量古典文献,并征召了70多位博学的老者,授予博士的官职,在博士官下,又设了2000余名诸生,让他们整理文献,把不利于封建专制政权的书剔除出去。这些学人多信奉儒家思想,推崇周礼,赞赏分封,对新建的专制政权多有议论。他们最初还受到了较优厚的待遇。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向秦始皇建议废郡县立分封,理由是中央权力集中之后,一旦权臣专政,皇帝就会孤立无援,所以应该分封子弟,作为皇上的辅枝。秦始皇将淳于越的建议交给群臣讨论。代表新兴官僚商人集团利益的丞相李斯坚决反对,认为这是旧儒的复古思想在作怪,所以才以古非今。而现在时代形势变了,情况不同了,不能再用老办法来治理国家,儒生们复古的思想只会扰乱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皇帝的统治。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严酷的文化专制措施:除秦国的历史典籍、博士官所掌管研究的一套书、农医之书,以及求神问卜、之书外,其他私藏《诗》、《书》和诸子百家典籍全部烧毁;有敢于谈论《诗》、《书》的一律问斩;以古非今的人连族诛灭;官吏知情不报的,治以同罪;命令颁布后30天还没照办的,在脸上刺字并发配边疆做苦役。第二天,成阳城就燃起了焚书的熊熊烈火,秦以前的文化典籍,尽数灰飞烟灭,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焚书”之后,怀有复古思想的旧贵族文人依然在政府机关掌管着文化事业,散布不利于专制统治的言论。秦始皇为了肃清这些反对派,又制造了“坑儒”惨剧。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侯生、卢生两个方士寻求长生不死的仙药。当时,秦始皇迷信神仙方术,重用方士,经常派人到深山远海寻找长生不死的仙药。侯生、卢生看见当时政治日益专制独断,始皇为人又凶狠刚复,为所欲为,十分担心以后会有什么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二人商量之下,觉得在朝中不能再呆下来了,便一起逃走了。秦始皇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龙颜大怒,指责方士们的过错,说韩终去找仙药一去不返,徐市等人花了数以万计的钱财也没有任何结果;他待方士已经很优厚,他们却诽谤皇上,妖言感众,搅乱民心。于是始皇派人搜捕可疑的诸生进行拷问,儒生们相互牵连,触犯禁令的共有460余人,这460多个人都被活活埋在成阳城外的大坑中。始皇又诏告天下,此后若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必将严惩不贷,并将有过失的诸生发配到边远地带。又过了一段,始皇命人假装冬季在骊山上种瓜结出了果实,让诸生前去观看,暗中埋伏了大批武士,将他们活埋,共有700多人遇难,这就是坑儒事件。二世统治时期,也曾发生过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是当时作为“官学”的法家对“私学”儒家的排挤,是加强中央专制的需求,它沉重打击了儒家学派和广大知识分子,是对文化极为严重的摧残,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