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14557100000044

第44章 政治学原理(6)

36.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是一种有关国家和法律起源极有影响的学说,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中世纪,社会契约的概念发展为基督教政治思想的一个标准特征。16—18世纪,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对社会契约论作了重大发展。18世纪启蒙运动著名人物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继承和体现了卢梭的理论精神和政治理论,现已成为世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古典文献,其所要解决的是人权和法律的有机结合。从此,合法性只能来自人民,成了卢梭的继承者和背叛者的共同理念。归纳起来,社会契约论的基本框架如下:①国家前存在一个“自然状态”,人人拥有自然权利;②人生而自由平等,但自然状态下难以维护,故自愿同等交出部分基于自然权利而拥有的权力,立约组成国家;③产生于社会契约的国家旨在保障每个缔约者的自然权利,国家为个人,而非个人为国家;④法律是基于社会成员协商的契约,而非主权者强加的命令;⑤合法的政府和权力源于法律(契约),政府权力只能在法律范围内行使,统治者的统治须经被统治者同意;⑥国家不具绝对权,只拥有为维护自然权利而当有的有限权力,实行权力制衡;⑦守法的道德基础在于公民是契约当事人,有履约义务;⑧人带着自然权利加入国家,虽让渡权利但始终保留收回让渡的权利之权利。

37.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价格机能完全的运作下,市场形态无法达到完全竞争状态,或即使是完全竞争,市场也不能使经济效率达到最高的现象。市场失灵是指在某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在自由运作下无法达到最有效率的结果,市场机制不能提供符合社会效率条件的商品或劳务,不能满足完全竞争市场的有关条件而造成的资源配置失效。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产品及垄断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败等,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因而必须借助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力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补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是政府干预也非万能,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的可能性。政府失灵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即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

38.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发展)理论有广义、狭义和最狭义之分。广义现代化理论是对现代化启动以来所有关于现代化的思想和理论的总称。狭义现代化理论是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所有关于现代化的思想和理论的总称。最狭义现代化理论是对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主要是美国产生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及其变体(修正理论)的总称。一般来说,现代化是指自产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转变,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相应的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意味着采取适合国情的有效措施,实行有步骤的经济技术改造和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广泛社会变革,加速生产力发展和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尽快赶上经济发达国家,适应世界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战后现代化理论(狭义现代化理论)的演进大体可以分成三期:20世纪50—60年代,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独盛时期。现代化理论呈现惊人的“一元”现象,“现代化”虽然取代了“西方化”,但实质上现代化理论还是在西方发达社会的基础上构建的,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还刚刚起步。20世纪70—80年代,为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批评、反思和修正时期。这一时期现代化理论走向多元,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反思现代化)理论等纷纷对经典现代化理论提出批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现代化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复活”并发展了经典现代化理论。虽然强劲地压倒了其他现代化理论,但已经不可能复演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话语支配权。多元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甚至多元现代性获得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后现代化和后现代主义理论也没有解构掉现代化,主张“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工程”、应该“继续现代化”或进入“第二波现代化”的呼声不断高涨。

39.现代性

现代性是指社会的一种类型、模式或阶段。最初,它限于指西欧国家从文艺复兴到大众传媒的崛起这段历史,其特征是先前处于封闭、孤立状态的区域群落(local communities)被大规划地整合,从而告别传统和宗教,走向个体主义、理性化或科学的社会组织、平等主义等。处在现代性状态的社会被称做现代社会(modern society)。一个社会演变成为现代社会的过程就叫现代化。最能用来定义现代阶段的事件包括:民族国家(nation state)的兴起、工业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代议民主制的崛起、科学与技术发挥的作用愈益增大、城市化、大众传媒的增生和扩散。西欧历史较为具体地体现在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法国革命、美国革命、工业革命。人们通常认为,正是上述的这些事件或其中的部分事件,使得现代社会在欧洲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实现。现代化可以说是一个普遍、抽象的过程,人们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现这一过程,而不仅仅是在欧洲。现代性的世俗基础始于文艺复兴时代,是对中世纪的反驳,强调对人们肉欲的满足。科学理性精神是它的内核,而这种内核决定了主客体与对象性的关系。现代性的因果解释模式存在着进化论的框架,这一切又导致了现代性不仅是事实层面的描述而且隐含着价值取向的判断。

40.政治权力

尽管权力概念在政治分析中普遍存在,但却是一个在本质上存在巨大争议的概念。究其原因,在于不同的学者对它的界定和使用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对权力的认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将权力看成一种工具。这派学者一般认为权力是获取其他价值的中介,新现实主义的代表肯尼斯·沃尔兹更是将权力看成一种工具。第二种是将权力看成一种目标。汉斯·摩根索认为权力争夺是国际政治的本质,国际政治是争夺权力的斗争,不管国际政治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权力总是其直接目的。第三种是将权力看成一种关系。这派学者认为,政治关系中存在着权力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其中一些行动者可以指挥、控制或影响其他的行动者。达尔指出,权力并不是个人所拥有的什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认为权力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分支,权力关系一些单元的行为依赖于另外单元的行为。第四种是将权力看成一种过程。该派有的学者认为权力是一种决策,或者说权力是决策的参与。权力成了影响他人政策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那些不服从政策的人受到损失。一般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权力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目的。国际社会中的国家权力既具有私有性,也具有公共性。国家的权力私有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国家的权力是为各自国家利益服务的,具有排他性;公共性是指作为国际社会成员的国家,其权力具有超越仅仅服务本国利益的一面,随着相互依存的加强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权力的公共性一面将逐渐得到加强。

41.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是西方政治学理论及研究方法之一,主要研究政治系统履行的功能以及实行相应功能的结构,强调分析每一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为分析政治系统提供一个框架。其中,结构是指一个政治系统中相关的政治角色之间固定化关系的形式,亦即政治行为的模式;功能是指政治结构的活动后果和影响。结构—功能主义源于生物学中的有机体论。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首先将这种研究方法运用于政治学领域,但不同政治学家对结构—功能主义有不同的分析模式。

42.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用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社会现象的理论。它将社会假设为一个竞争场所,认为其中的个人发展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通过生物进化论推导出人的行为规范,进而论述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道德问题。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宾塞,其理论内容有:认为统治者获取统治地位是社会选择的结果;主张人拥有的意识没有任何道德含义,因此社会不公平、对下层人民的剥削、种族压迫以及大国征服小国在道德上都是可以接受的;反对保护弱者和穷人的社会改革或福利制度的计划,认为它会打乱自然的秩序,阻碍人种的进化;认为利他主义是虚伪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极一时,20世纪后开始走向衰弱。

43.治理

在英语中,“治理”一词可以追溯到古典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中的“操舵”一词,原意主要是指控制、指导或操纵。作为日常用语,“治理”出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通常指在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进行有效的安排以便实施某项计划。与“governance”相关的另一个词为“government”:作为“政府”的“government”指国家(state)的正式机构及其对合法性的强制性权力的垄断;作为“统治”的“govern-ment”是指在民族国家层次上动作以维系公共秩序,便于集体行动的正式而制度化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开始在西方兴起,其用法和内涵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意味着传统的统治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必须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

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该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协调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governance)与“统治”(government)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治理是一个比统治更宽泛的概念,换句话说,可以没有政府的统治,但是不能没有治理。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治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其现实原因之一就是公民社会的日益壮大,仅仅依靠市场或者国家都无法避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愈来愈多的人热衷于以治理机制来对付市场和国家协调的失败。治理理论的兴起是对全球化发展浪潮的回应。全球化重要特征之一是跨国组织的影响日益增大,民族国家的主权及其政府的权力日益削弱,一种新的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不可能由传统的国家政府来建立,只能通过治理来实现。

44.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之一,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属西印度群岛黑人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用数学模型描绘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典型现象,那就是传统与现代两大部门的相互对立。传统部门是指自给自足的个体农民和旨在维持自身消费的部分城市个体经济,现代部门则是指商业化的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刘易斯较早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农村中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和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部门,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能够促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减。按照阿瑟·刘易斯的解释,二元经济结构有如下特征:它包括现代的与传统的这两个部门,现代部门通过从传统部门吸收劳动力而得到发展;在提供同等质量和同等数量的劳动条件下,非熟练劳动者在现代部门比在传统部门得到更多的工资;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对现代部门的劳动力供给超过这个部门的劳动力需求;现代部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对于传统部门来说是扩张的。此后费景汉、拉尼斯修正了刘易斯模型中的假设,在考虑工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的基础上,完善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