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14557100000028

第28章 战后国际关系史(11)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适应了美国保守主义的需要和改变对苏地位的需要,为美国恢复冷战中的优势起了一定作用。然而里根的强硬政策也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制约。自80年代初起,美国虽然大规模扩充军备,但也为此背上了军费开支的沉重负担,联邦政府的财政收支连年出现巨额赤字。因此,从1987年起,美国不再强调拖垮苏联,而是开始鼓吹“缓和”,明确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

102.孔塔多拉集团

1983年1月,墨西哥、哥伦比亚、巴拿马、委内瑞拉四国外长在巴拿马的孔塔多拉岛举行会议,讨论不断恶化的中美洲局势。会议发表的公报表示四国愿意为缓和中美洲局势和平解决中美洲问题作出努力。此后,国际上就称这四个国家为孔塔多拉集团。孔塔多拉集团曾多次举行外长会议,还和中美洲五国的外长举行过多次九国外长会议。1983年四国首脑会议发表了《关于中美洲和平的坎昆声明》,同年9月第四次9国外长会议通过了实现中美洲和平的《意向文件》。孔塔多拉集团在积极的外交斡旋中,确立了排除外来干涉,反对把中美洲问题纳入东西方对抗的轨道,由中美洲国家自己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本地区争端等一系列基本原则,提出了控制军备竞赛、停止武器输送、撤出外国军事顾问、禁止建立军事基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外国干涉、各国政府同本国反对派建立持久对话等一系列缓和中美洲局势的具体建议。孔塔多拉集团的和平努力得到了拉美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和支持。

103.利马集团

利马集团是阿根廷、巴西、秘鲁和乌拉圭四个拉美国家为促进中美洲问题的和平解决,于1985年建立的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进入80年代后,美国同尼加拉瓜、尼加拉瓜同洪都拉斯关系急剧恶化,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和平安定。对此,孔塔多拉集团为和平解决地区问题付出极大努力,但由于美国在中美洲问题上态度强硬,孔塔多拉集团的调解活动遇到了严重阻碍。在这种情况下,1985年7月28日,参加秘鲁新总统就职仪式的阿根廷、巴西、秘鲁和乌拉圭四国代表达成协议,组成了“支持孔塔多拉集团”。其宗旨是与孔塔多拉集团合作共同推动中美洲的和平进程,促进中美洲的和平条约的签署并保证该条约的执行。由于这个集团是在秘鲁的首都利马组成的,所以国际上称之为“利马集团”。

104.安理会第598号决议

两伊战争爆发后,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通过要求双方停火的决议——安理会第598号决议。主要内容为:两伊立即停火,把军队撤到国际公认的边界之内;在敌对行动停止后,立即释放和遣返战俘;由联合国秘书长派遣联合国观察员,负责核查、证实和监督停火与撤军,并敦促两伊予以合作;促请其他国家不采取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和扩大的任何行动,以促进本决议的执行;经过协商,委托一个公正机构调查冲突责任问题,并尽快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报告。这是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两伊战争第一次一致通过的重要决议,为全面、公正解决两伊冲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时两伊都已战至精疲力竭。伊拉克于7月23日宣布接受,伊朗在军事和西方国家的外交压力下,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接受决议。8月20日,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

105.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立于1981年5月25日,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经济、军事地区合作组织,包括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六个成员国。成立背景为:阿拉伯世界联合自强趋势的推动和影响,共同抗衡两伊威胁,成员国存在共同的合作基础。宗旨为:利用各成员国的资源和力量,实现成员间在一切领域内最大限度的协调、联系、合作和一体化,加强与密切成员国人民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在联合自强的基础上推动六国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不断加强共同防务力量。组织机构为最高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总秘书处,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

在近20年的时间里,该组织在加强成员国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和军事等领域的协调、合作和一体化,调整成员国内部及其他国家间的争端,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合作,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06.中、日关系四原则

中、日两国领导人就维护两国关系持久发展提出的,指导中、日友好关系发展的原则。1982年5月,中国总理访日,和铃木善幸首相会晤时表示中国珍视两国间已经建立的良好关系,为此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三项原则:“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这一提议得到日本方面的积极响应。1983年11月,中共领导人访问日本和日本首相中曾根会谈时,中曾根提议把三原则改为四原则,即加上“相互信赖”这一项。胡耀邦对此表示赞同。中、日双方一致同意将原来指导中、日两国关系的三原则,充实发展成为“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的四原则。中、日关系四原则的提出为两国关系深入发展作出了贡献。

107.国际行动理事会

1983年3月,应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和当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莫尔斯的邀请,六位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维也纳开会,决定成立非政府性组织国际行动理事会。宗旨是利用一些前国家主要领导人的经验和智慧,以集体形式就当前人类面临的政治和经济等问题向世界主要国家的领导人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促进国际合作与行动。成员均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组织机构有:核心机构执行委员会;政策委员会,即理事会的咨询机构;通讯委员会,负责向各国宣传理事会的建议和活动。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无总部,在纽约和维也纳设有办事机构。主席施密特(前联邦德国总理),名誉主席福田赳夫。1993年5月,第十一届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108.第三个《洛美协定》

《洛美协定》全名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洛美协定》,是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同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之间签订的经济贸易协定。1984年12月8日第三个《洛美协定》在洛美续签,1986年5月1日生效。它规定,在5年中欧洲共同体提供总数为85亿欧洲货币单位的经济援助;加强非、加、太国家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重点帮助发展补偿作物;对工业和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优惠,把享受稳定收入的出口产品增加到50种;扩大合作领域,包括文化、环保等诸多方面。10个共同体成员国和66个非、加、太发展中国家签字。

109“尤里卡”计划

“尤里卡”计划是西欧17国及欧共体执委会于1985年7月共同制定的高技术发展计划,即欧洲研究协调机构计划。20世纪80年代,西欧各国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已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为此,欧共体国家决定加强科技合作,赶超美日。1985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在西欧国家引起强烈反应。欧共体面临防务和技术的双重挑战。法国总统密特朗经与联邦德国磋商后,于4月17日提出建立“欧洲研究协调机构”即“尤里卡”计划的倡议,经过与西欧各国的反复磋商,在同年7月17日由欧洲17国一致通过。11月5—6日在“尤里卡”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尤里卡宪章》,标志着“尤里卡”计划正式开始实施。根据法国行进技术和系统研究中心提出的报告,该计划由5个合作计划组成:欧洲计算机计划、自动装置计划、通讯联络计划、生物计划和材料计划。“尤里卡”计划是高技术领域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供欧洲合作的“开放框架”,实行“自下而上”的原则,由基层参加单位自立选题和确立合作伙伴、范围及方式。至1995年,“尤里卡”计划已拥有25个成员(24个国家加上欧盟执委会),已批准720个科研项目,总经费达103.48亿欧州货币单位。它促进了“工艺欧洲”的形成,推动了西欧的经济联合,给西欧开展科技合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10.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对外战略和政策的指导方针被称为“外交政策新思维”。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11月出版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阐明了他关于苏联外交政策的新思想。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核心,是他的全人类价值高于阶级价值的思想。这一核心思想来源于他对当代世界时代特征的判断。他认为当今世界有以下特征: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正在逐渐加深。人类面临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②核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核战争“将不是政治的延续”,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毁灭。③资本主义仍然富有生命力。

根据上述判断,他提出了苏联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则:①和平共处的普遍原则。他认为由于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战争已不再可能成为达到政治、意识形态目的的手段。在国际关系中要寻求相互谅解,实行和平共处。②自由选择的原则。各国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日益增加,要充分尊重各国人民的自由选择。③普遍安全的原则。安全是普遍的、相互的、不可分割的,实现安全的唯一道路是谋求政治解决和裁军。④维持两极体制的原则。两大社会体系的对立只有通过和平竞赛与竞争的形式进行,而不能诉诸武力。通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合作,建立民主化的、人道主义化的、非意识形态化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新思维在承认全人类利益的同时,忽视了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客观存在,从而使他从放弃对抗追求缓和到完全认同西方价值观。这种对外政策的失败是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111.里约集团

里约集团成立于1986年,当年12月孔塔多拉集团成员和利马集团成员的八国外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决定建立“政治磋商和协调常设机构”,以推动拉美一体化进程,当时被称为八国集团,1990年3月正式易名为“里约集团”,目前有19个成员国。宗旨为:就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协调彼此立场,并决定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促进拉美一体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代表本地区同其他区域性组织及国际集团开展合作。集团不设办事机构。

作为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参与的政治磋商和合作组织,里约集团对内成为拉美国家协商解决跨国共同问题的有效机制,对外则成为拉美国家协调共同立场反映共同呼声的舞台。

112.新大西洋主义

新大西洋主义是美国老布什政府提出的关于建立欧洲新秩序的构想,1989年12月,由美国总统布什在北约总部发表演说时首次提出,之后不久,美国国务卿贝克在西柏林俱乐部发表讲话时对其作了系统阐述。80年代末,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东欧局势变化,德国统一已经被提上日程,欧共体影响日增。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新大西洋主义”,是美国为迎接冷战后时代的到来制定的一项对欧新战略。其主要目标是:为美国在欧洲继续存在的“合法性”提供依据,为北约确立新的任务;着眼于后冷战时期调整美欧关系。面对欧共体对美国的离心倾向,美国认为,“美欧间需要有一个新的基础”,以建立在美国领导下的新秩序。这是“新大西洋主义”的要旨所在。其核心内容就是按照美国的战略设想,将欧洲现存的三大组织机构——北约、欧共体和欧安会改造成为建设欧洲新秩序的三大支柱。新大西洋主义表明了美国90年代对西欧政策的基本点,即政治上维持盟主地位,适当“卸除军事包袱”,与欧共体在经济上共同分享。

113.跨大西洋新纲要

1995年12月,克林顿同欧盟轮值主席西班牙首相冈萨雷斯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在马德里签署《跨大西洋新纲要》,确定了双方在今后若干年内调整关系和采取共同行动的目标以及在政治和经贸等领域全面加强合作的准则。主要内容为:美欧共同努力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民主;对付国际犯罪、环境污染等挑战,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加强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确保实施《波黑和平协议》,支持中东和平进程设计欧洲安全结构等。这一纲要取代了1990年的《欧共体与美国关系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