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
14555300000019

第19章 放眼全球,农业发展的新经验(2)

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还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社会问题。鼓励农产品生产和集约型农业发展是一种竞争性的农业政策,导致了一些规模小的家庭农场收入减少甚至破产,农业作为人们就业选择的吸引力降低。将产量当做第一目标,使得农场主过度追求产量,带来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大型食品公司的冲击使得传统食品生产萎缩甚至消失。

就是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下,欧洲对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再思考后,选择了充分体现和保护农业的多功能用途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也让欧洲成为世界农业环境保护的领先者。

2.如何保障多功能?

那么,欧盟采用哪些措施来实现促进农业的多功能化发展呢?首先就是打破补贴与产量挂钩的方式,实行直接收入支持计划,对愿意休耕土地而且休耕率达标的农户进行直接补偿。

欧盟还要求各成员国制定适合本国的环境要求的农业生产承载量,包括牛羊最大载畜量、在坡地上的耕作条件、最大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的特殊条款等。如果农民没有遵守这些要求,对其的直接支持将减少或者取消。

具体到各个成员国,每个国家则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法国主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就是国家与农户之间的“农场合同”。法国南部的吕贝龙山地区自然保护区就是这一政策实施的很好典范。20世纪70—80年代,在产量补贴政策的鼓励下,养羊业农业生产者放弃了自然放牧的传统饲养方式而改为圈养,使得吕贝龙地区的饲料种植侵占了平原上的大片耕地,不再放牧的山坡上荆棘丛生,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还给森林防火带来隐患。从90年代初开始,在新的农业政策框架下,吕贝龙自然保护区与牧民签订环保牧业合同,牧民保证在合同期内完成规定的除草治山任务,国家及自然保护区则按照完成的面积和难度情况给农民发放奖励。签订了合同的牧民重新将羊赶上山,既养了羊,又挣了奖金。有的牧民得到各类奖金可以占到收入的50%~60%。

四、探访欧洲“农家乐”

欧洲的这家“农家乐”离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的丰特内修道院十几公里远,是一个不起眼的村子,要靠先进的GPS系统才能找到,远远看去只有几户人家。

村里的房子都很“破旧”,有的房子看上去几乎要倒塌了,不过村民还是悠闲自得地住在里面。居住环境的陈旧反映了法国“农家乐”经营者的理念,具有沧桑感的旧宅反倒凸显村镇历史的悠长。人们追求的是一种与自然共生的恬静、高雅、务实的生活环境,整个乡村景色形成浑然一体的“油画”效果。

客房全部是木头结构,十分陈旧,不过床上用品却是十分洁净,洗手间收拾得光可鉴人、十分现代。这要感谢“法国农家乐联合会”,他们负责监督管理农舍出租的标准,定期派人来检查农舍质量和卫生条件。

村里的垃圾箱也都采用欧盟统一垃圾分类回收标准——可回收的报刊纸张是一类(蓝色),有机生物是一类(绿色),不可回收的又是一类(黄色),垃圾箱摆放得非常整齐……道路整洁、路灯明亮,各类基础生活设施一点不输给大都市。

村里的餐厅布置很讲究。桌布的花边是手工编织的蕾丝,桌子上摆放着从园子里采摘的鲜花,喝葡萄酒的玻璃杯子一尘不染;另外,饭馆都有很好的艺术品位,墙上会挂几幅艺术品,就餐所用的桌布、餐巾、杯碟、刀叉都十分考究。

法国大餐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慢餐。头一道是“开胃菜”——两块小牛肉;吃完开胃菜后又等了20分钟,上来了“头抬”——很嫩的煎鱼;差不多又等了20分钟,上来了主菜——烤炙脆嫩的鸭子;然后又端上来一碟奶酪——主人告诉我们,这顿饭的原材料除奶酪是从30里以外的村子里买来的,其他都是自家农场生产。最后上来的是甜点心——自家果园里种的桃子做的“桃派”。据说,法国的农业及旅游接待处制定了严格的乡村旅游管理条例。例如,提供饭店餐饮的“农家乐”必须使用当地生产的农产品,不得使用罐头食品(酒和奶酪除外);必须使用本地的烹调方法来呈现本土乡村美食特色;餐饮提供的主要食品,必须是当地的新鲜食品,不得用冰冻食品。这些做法保证每个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产品,也减少了农家之间的恶性竞争。

农家乐的女主人家里还有一个小型图书馆,里面有好几套百科全书。也许,这位女主人根本不是农妇,而是一位作家,或者大学老师,就像那位隐居到普罗旺斯乡间的彼得梅尔——厌倦了大都市的生活,才回归乡村的宁静。

五、古巴的“被迫”有机农业之路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农业都是经历现代化学农业的高污染和高排放后,寻找替代农业,逐渐、非常缓慢地转向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而古巴的农业发展道路和大多数国家都不同,它的现代化学农业之路走到一半时,“被迫”急刹车,全国范围在短期内转向有机农业。它的发展经历倒是可以让我们思考一下,化学农业转向有机农业到底是否可行。

1959年,古巴社会主义革命政府上台后,受到美国长期的经济制裁,加入了苏联阵营。在苏联的扶持下,古巴的农业走的是现代农业大型国有农场的发展方式,相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发展得更快。在整个60年代到80年代末,古巴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是拉美国家的两倍。粮食主要靠进口,单一种植并出口甘蔗、烟草和咖啡等作物,工业品、化学材料及其他近六成的粮食供应都靠进口。古巴国内消费的90%的麦类、100%的谷类、43%的稻米及97%的家畜饲料都是靠进口。

直到1989—1990年,发生了苏联剧变,使得古巴在一夜之间失去了依托。与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际贸易的中断,古巴无法再继续依靠蔗糖的出口,每年80亿美元外汇消失,75%的食物、农化材料、农耕零件、工业工具、石油等货品无法再进口,粮食供应也出现了非常紧张的局面。没有化肥、农药、种子、汽油,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无以为继。

但吃饭的问题仍是头等大事,需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比较庆幸的是古巴农业技术基础较好。1990年,古巴进入了“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各地200多个农场设立“实验室”,也就是农业专家与传统农民互相交流,发展新型农艺,弥补农药、化肥和农业机械的缺失。他们研究的方向包括建立自然驱虫系统,发展绿色堆肥及利用畜牧耕田等。具体来讲,就是用生物杀虫剂或天敌来消除虫害,例如用吃虫卵的小黄蜂来防止毛虫生长,采用如番薯等覆盖性作物或轮作,来减少或抑制杂草。把畜牧动物排泄物或城市垃圾堆肥,例如用蚯蚓将牛粪转化成有机质。用牛来代替耕耘机和运输工具。

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的退出,也使得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为此,古巴政府在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的三十余年后,重新鼓励由于石油短缺造成的城市失业人口下乡务农。政府还在乡间兴建国家集体住房,解除下乡务农人口的居住问题,并提供水电、教育、医疗等服务。

除了农场和农村的转变,古巴也在城市掀起了“城市农耕”的风潮。面对粮食短缺的状况,占全部人口1/5的哈瓦那居民纷纷在自家庭院或邻近空地种田。政府的农业部也专门设立了“城市农耕处”,协助城市居民的农耕运动。国家一方面开放城市空地、荒地,免费让个人或校区来耕种作物或蓄养家禽,同时也雇用农技推广员,给居民做免费的农技指导。城市的有机农耕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到1998年,哈瓦那共有8000座有机农园,到1999年,提供了65%的稻米、46%的新鲜蔬菜、13%的根茎类与6%的蛋类。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古巴的农业从大规模机械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密集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耕作方式,转变为劳动力密集、多元化种植、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的生态农业耕作方式。在缺少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的情况下,一些农场的产量可以达到原来的90%,1998年几种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比十年前增加了一倍。化学农耕转变为了有机农耕,并实现了粮食从依赖进口到自给自足。这是个令人赞叹的成果,为此作出突出贡献的“古巴有机农耕协会”于1999年获得了瑞典颁发的替代诺贝尔奖——正确生活方式奖。

古巴被迫与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逆向而行,却闯出了名堂,渐渐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与环境协调又能实现自给自足的发展之路。古巴的发展经验给很多支持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人们以信心,也给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转型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借鉴。

六、低碳农业在各国的发展

随着低碳农业在世界各国的实践,许多国家已认识到,要充分利用低碳农业的发展潜力,需要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尤其需要重视研究方面的重大变革,确保国家农业研究经费投入到低碳农业。为此,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旨在保障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

1.欧洲各国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战略

2009年,欧洲已有25个国家制定或正在着手研究本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低碳农业发展战略。其中芬兰、西班牙、法国和瑞典的战略已经出台,荷兰、英国、挪威等的战略即将出台,意大利等其他国家正在着手将这一问题纳入国家气候政策之中。总的来看,这些已经或将要出台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涉及各级政府层面和各个领域,但由于对农业碳减排的量化缺少统一标准,碳交易的实现机制尚不完善,这些发展战略的实施进展缓慢。

2.日本公布《21世纪新农政2008》

2008年5月,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农业和农村政策推进本部发布了《21世纪新农政2008》报告。报告提出,通过培养农业骨干人才,进行农业耕地政策改革,确保农业耕地面积并对其加以有效利用,以及灵活利用尖端科技和知识产权发挥农业的潜力,来提升日本国内农业的实力,确保本国的食品供给能力。报告还提出,应加快对农村生物质能源的灵活利用,扩大本国生物燃料的生产。

3.俄罗斯颁布《2008—2012年农业发展、农产品市场调节、农村发展规划》

俄罗斯政府于2007年7月颁布了《2008—2012年农业发展、农产品市场调节、农村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的目标:一是可持续性农村发展,其中包括扩大农村就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二是改进俄罗斯农业生产的竞争能力,其中包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产品环保指标以扩大出口;三是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其中包括土壤保护。该规划规定,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各级政府将在2007—2012年共拨款1.1万亿卢布,其中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分别承担5513亿卢布和5443亿卢布。俄罗斯政府选择低碳农业的关键环节给予扶持,科技创新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受到重点资助。

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对于农业的低碳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上述应对气候变化和农业低碳化发展问题的各种战略规划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均将农业技术创新视为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对农业低碳化的技术研发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投入。英国环境、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在2007年12月公布的2008—2011财年资助计划中,宣布在未来4年内将使低碳农业预算从目前的3.86亿英镑上升到2010—2011财年的4.71亿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