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低碳家居:藏在我们身边的科学
14554900000004

第4章 家居污染,你意识到了吗(3)

五、提防光污染

新的隐形公害——光污染

人的眼睛由于瞳孔的调节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对一定范围内的光辐射都能适应。但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将会对生活和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称之为光污染。发达国家的光污染十分惊人。在德国,光污染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意大利和日本的增长率估计为10%和12%。但由于各国对光污染尚无精确测量和统计,使得多达99%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还浑然不觉。目前,光污染尚未列入环境污染防治范畴,但其危害显而易见,并在加重和蔓延。人们在生活中应积极创造一个美好舒适的环境,避免过多、过长时间接触光污染,注意防止和尽量减少各种光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一般来说,视环境中的光污染可分为以下三种:

1.室外光污染

现在很多建筑物使用玻璃幕墙、铝合金、釉面砖和马赛克装饰外墙,极易产生反光,而浅色建筑、磨光大理石和各种装饰涂料等,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发生反射,明晃白亮、刺眼炫目,形成光视觉污染。专家研究发现,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中,会造成人眼的角膜以及虹膜的伤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的发挥,引起疲劳和视力的急剧下降。如果眼球长期受到损害,则会加速白内障的形成和视网膜的变形,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还使人头昏心烦,以及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另外,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时,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人工白昼”也属于室外环境污染的一种,夜幕降临后,繁华街道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照耀如同白昼。生活在这样的“不夜城”里,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夜晚难以入睡,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在严重影响人类正常的休息与工作的同时,也对城市植物、动物(昆虫、鸟类等)正常生存和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2.室内光污染

室内装修采用镜面、瓷砖和白粉墙,人们使自己置身于一个“强光弱色”的“人造视环境”中。而据科学测定:一般的粉墙光反射系数值为69%~80%,镜面玻璃光反射系数为82%~88%,特别是光滑的粉墙光反射系数高达90%,大大超过了人所能承受的适应范围。长期在这种反光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同样会使视网膜受到损害,使视力急剧下降,并发生失眠、沮丧等类似精神衰弱的症状。

其次,一些办公室和家庭在安装灯具时,不讲究合理配置,一味追求豪华、气派,把室内装点得灯火辉煌,从而造成了光污染。这些耀眼的灯光不但损害视力,还能干扰大脑中枢神经功能和影响健康。有资料显示,光污染会削弱婴幼儿的视觉功能,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有人在强光下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等症状。长期在灯光下生活的人,因足不出户,不见阳光,人体对钙的吸收大为减少,因缺钙所致的老年性骨折和婴儿佝偻病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灯光和阳光在本质与强度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别。自然光中含有许多不同的颜色和波长,而白炽灯颜色单调,时间一长容易造成视疲劳。荧光灯光线含有紫外线,能导致发生电光性眼炎。美国生物化学家安德森发现,长时间在荧光灯下生活或工作的人,每星期所接受到的紫外线辐射量要比不经常接受荧光灯照射的人多50%,他们皮肤癌变的概率也比正常人高。

3.局部光污染

书本、纸张以及电脑等常会造成局部视环境污染。特别光滑、洁白的书籍、纸张的反光系数高达90%,近距离读写无疑会损害视力;连续看几个小时电视、电脑,人的视力会下降达30%,而其光辐射也远远地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以往人们将近视归因于用眼习惯不好,其实形成近视的最主要原因是视觉环境不良。

“彩光污染”危害更烈

典型的“彩光污染”常见于歌舞厅,这是另一类室内光污染。现代歌舞厅的旋转灯光、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对人体危害颇为严重。据测定,歌舞厅中的黑色灯可产生波长为250纳米~320纳米的紫外线,其强度大大高于阳光中的紫外线,如果长期受其照射,会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人们会出现恶心、呕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性欲低下等症状。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彩光污染不仅有损人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人的心理也有影响。“光谱—光色度效应”测定显示,如以白色光的心理影响为100,则蓝色光为152,紫色光为155,红色光为158,黑色光最高为187。人们如长期处在彩光灯的照射下,其心理积累效应,也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倦怠无力、头晕、神经衰弱等身心方面的病症。有些豪华的歌舞厅还装有激光装置,据有关卫生部门调查和测定表明,绝大多数歌舞厅的激光辐射压已超过极限值。这种高密集的热性光束通过眼睛晶状体再集中于视网膜时,其聚光点的温度可达到70℃,这对眼睛和大脑中枢神经十分有害。它不但损害人的视力,还会使人出现头痛头晕、出冷汗、神经衰弱、失眠等神经系统的病症。

怎样防范光污染的危害

首先,建筑物装修要尽量不用玻璃、大理石、铝合金等材料,涂料也要选择反射系数低的。欧美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限制在建筑物外部装修中使用玻璃幕墙,不少发达国家或地区也明文限制使用釉面砖和马赛克装饰外墙。而在我国,许多城市仍将玻璃幕墙等作为一种时髦装饰大量使用,导致城市的光污染源大量增加,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其次,室内装修要注意避免光污染,如粉刷墙壁使用米黄、浅蓝等浅色涂料来代替刺眼的白色涂料。要合理布置灯光,营造环保、健康、节能和精美舒适的“绿色”光环境:①根据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照明方式和灯具,并保证恰当的照度和亮度;②根据居室空间大小、面积、室内高度等条件选择灯具;③要注意色彩的协调,即冷色、暖色视用途而定;④要避免炫光,以利于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⑤光线照射方向和强弱要合适,避免直射人的眼睛。

第三,注意个人保健。如果不能避免长期处于光污染的环境中,每工作1小时左右要适当休息几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在室内放置绿色植物以养眼;多参加室外活动,让身体沐浴在阳光下;还要定期去医院做眼科检查,以及时发现病情。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不要忽视,如出外郊游应戴上起保护作用的遮阳镜,白天开车时注意保护眼睛,如佩戴防强光的墨镜;在夜间开车时尽量少用大灯,以减少对反方向司机的刺激;青年人应尽量少去歌舞厅;购买书籍尽量买黄色纸张印刷的,以减轻视疲劳,或者采用一些特定颜色的薄膜覆盖在书本上,阅读时会使眼睛放松,不容易串行,还可明显地提高阅读效率;在卧室窗户挂上颜色较深的防光窗帘,以避免“人工白昼”的干扰;要限制每天看电视、电脑的时间,或者安装视屏防护膜、佩戴电脑电视专用眼镜。尤其是青少年更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光污染,因为青少年的视觉神经正处在发育时期,非常容易受到损伤。

六、不得不妨的居室生物污染

看不见的室内生物污染

相对于装修等引起的空气污染而言,生物污染不太容易察觉,所以一般人都不太了解,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由于现代人生活中越来越不可缺少的空调,在室内形成了封闭的循环系统,再加上室内化学污染的增加和饲养宠物等原因,使得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在室内大量繁衍,生物污染正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来自国内权威部门的最新消息称,22.8%的家庭日常物品表面细菌总数超过1000菌落形成单位/厘米2,属重度污染,其中牙刷的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浴缸、洗衣机,重度污染率分别为50.5%、33.3%和27.5%。而家庭日常物品大肠菌群的总阳性率为30.2%,其中抹布、砧板与菜刀的阳性率分别为61.8%,47.1%和32.5%。生物污染主要由细菌、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病毒、生物体有机成分等造成。其中一些细菌和病毒是人类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有些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和生物体有机成分则能够引起人的过敏反应,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导致人类患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以及哮喘、建筑物综合征等。迄今为止,已知的能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就有200种之多。加拿大的一项调查表明,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有21%是微生物污染造成的。

生物污染主要有5种

据有关专家的调查表明,目前写字楼和家庭中,室内生物污染因子主要有尘螨、真菌、军团菌、动物皮屑及具生物活性的物质、可吸入颗粒物等五种。

1.尘螨。与蜘蛛同属一族的尘螨肉眼是看不到的。尘螨主要以人类脱落的皮屑及真菌为食,繁殖速度相当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枕头、床垫、被褥、地毯、填充式玩具以及厚重的布窗帘和衣物是它们的聚集地。空调的普遍使用,为尘螨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尘螨的排泄物颗粒、分泌物、死亡后的分解物以及它们蜕下的皮壳是引起人们过敏反应的主要物质,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荨麻疹以及特应性皮炎等最普遍的原因。其症状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眼耳痒、咳嗽、气喘、全身皮疹等。我国70%~80%过敏性鼻炎是由尘螨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如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其中40%的人可能发展为过敏性哮喘。

2.真菌。 是一种能在温暖和潮湿环境中迅速繁殖的微生物,室内通风不良、潮湿、闷热有助于真菌生长繁殖,使用空调增加了室内空气真菌污染的危险。其中一些还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呼吸道及肠道疾病,如哮喘、痢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