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眼力:刘光启自述
14554200000003

第3章 鉴光阁学艺

我1932年出生于河北省冀县(今冀州市)农家,六岁上学,读了五年小学。为生活所迫,十三岁时从家里出来到北京琉璃厂专营书画的鉴光阁古玩铺学徒。鉴光阁全名叫鉴光阁藏画处,是一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大店铺,藏有很多精品。同时,店铺的老板并不是一般的生意人,他要求伙计所要达到的标准也很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悟性。当时北京古玩行业的规矩也特严。鉴光阁的老板傅凯臣先生,在录用人的过程中,是有选择的:进店四五个人,让你背诵历代著名画家最简单的历史,一天让你背十个,如清代著名画家“四王”指的是哪四位及每个人的简历。我就背诵过“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江苏太仓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生,清康熙十九年(1680)卒,终年八十九岁”。然后还要熟记书画家的作品名称、师承关系、用笔习惯、时代特征等,以此进行最基础的专业训练。当学徒的时候,需要吃苦,比如买菜、做饭、团煤球、干杂活。我经常是一边团着煤球一边背,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号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明崇祯五年(1632)生,清康熙五十六年( 1717)卒,终年八十有六"。一天的工作完了,老板就问,十个人物背得怎么样了。我就背给他听,老板听后很满意,他让我背十个,我背十五个,他让我背十五个,我背二十个,全凭脑子记。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一个用脑子记、背的习惯,练习背功,直到现在仍然保持这个习惯。那时到店里来的人很多,可以这么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都是有学问的和一些文化名人,如陆志韦、陈梦家等都是著名的学者、教授。陆志韦( 1884-1970)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13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后留学美国。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36年兼燕京大学校长。1937年后转向语言学,致力于汉语音韵学和汉字改革工作。1945年后任燕京大学研究委员会主席兼校务委员会主席。1947年复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著有《教育心理学简论》、《古音说略》、《诗韵谱》、《汉语的构词法》等。陈梦家( 1911-1966)浙江上虞人。1931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后又就读于燕京大学。1934年开始攻读古文字学,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大任教。1944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古文字学。1947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著有《殷墟卡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尚书通论》、《老子今释》、《汉简缀述》等。他们在古玩书画鉴赏与收藏方面具有的渊博知识,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中受益匪浅。陆志韦、陈梦家是鉴光阁老板的朋友,他们观赏、品评书画时,我就在一旁听着,之后,我便加以追忆,品味其中的道理。可以说,从在鉴光阁学干古玩字画这一行起,直至以后在书画鉴定上有一定的造诣,与我早年接触的这些人和学到的东西是有直接关系的。当时店里的库房藏有书画三千多件,老板有意识地让我看,看的过程中,我都能将其背下来,而且放画的位置我也牢记在心。我上面有四个师兄,老板让他们拿东西,常拿不出来,不知道放在哪里,于是就让我去拿,我很快就给找出来,不但如此,我还能将画上的题诗等背诵下来,老板见我记忆力特强又勤奋,有培养前途,便鼓励我多读书,多看实物,并提供一切机会让我进行书画整理,使我的书画知识及鉴定知识在学徒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平解放以后,古玩行业务萧条,当时我的四个师兄都走了,就剩我自己。经过多年的培养,老板认为我具备搞书画鉴定的天赋,就对我说,“你千万别走,这个行当里有你一碗饭。十年能出梅兰芳,十年出不了一个书画鉴定家,你去天津继续学艺吧。”于是将我介绍到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