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给孩子不伤害的爱
14553700000017

第17章 好母亲是孩子幸福的起点(3)

【丽珊女性幸福心理学】

“学生会主席一届只有一年,仅仅做些日常琐事儿,如何呈现业绩呢?”一个孩子就如此急功近利不得不让人揪心。就算父母再追求功利,也不会希望孩子这么早进入这样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会让孩子陷入人际矛盾和冲突之中。但,父母就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那么当我们渴望将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时,首先问问,我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变态”母亲使女儿备感痛苦

离异带孩子一方,千万不要过于在孩子面前说另一方的坏话,因为孩子的身体里流淌的血液中有50%来自对方,你否定对方就是否定孩子,你说孩子会接受吗?

From:陈羽(初三女生)

我的父母在我小学四年级时离婚了,父亲很快就结婚了,我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母亲一直没有再婚,她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母亲就让我放弃一切爱好,只能学习。我六年级的儿童节时市里开了一家麦当劳,有大型的演出。我一直盼着那一天。可母亲就是不许去,让我在家学习。我赌气不学习,母亲就打我,掐我。

母亲不允许我看电视,但有时她自己却看,只要发现我偷看,母亲就骂我没出息,还说我像父亲一样对什么都没有责任感。

母亲不让我接受任何人的礼物,不让我找任何人借东西。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一个MP3,每当回家,我都会戴上耳机,听音乐以抵御母亲没完没了的唠叨,那天我的MP3坏了,一整天我都处于惶恐之中,真的不知道晚上怎么过,幸好我同桌一个女生把她的MP3借给我,晚上我听音乐时,母亲看到了。她异常平静地把我叫到客厅,餐桌上放着一把刀,“我告诉你的话都记不住吧?你剁下我一个手指头吧,让你长点记性……”当时我吓晕了,跪下哭着求她,并保证以后一切都听她的……

临近中考,母亲给我请了五门家教,将周日都占满了,我觉得没有效率,希望能少一点,母亲说:“我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可你骨子里就不是个材料,你要考不好还不如去跳楼。”我的心情很压抑,我真不知道如何与“变态”的母亲沟通。

To: 陈羽

你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在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上普遍存在,其间夹杂了婚姻失败的许多遗留问题。

陈羽,你父母离婚不久,父亲就再婚了,很可能他在离婚之前已经有了这位更中意的人选,父亲是离婚的始动者,而母亲是被动接受的,是受害者。她为了年幼的你的幸福没有再婚,她将全部的心血都用到你的身上,所以她对你的期望值肯定会很高,只有你成功了才能证明她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是值得的,你是她生命的延续。因为她付出了很多,自然对你的要求也就高,她要你绝对服从自己的意见。遗憾的是母亲忽略了孩子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你认为离婚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你对母亲的付出没有任何的感恩心理,这使母亲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陈羽,你还记得当年母亲没有带你去麦当劳,回想一下,那天去麦当劳可能更多的是三口之家,那个时候你母亲很可能还没有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她不想让自己受刺激,只是你太小,根本没有站在母亲的角度看问题。

陈羽,你觉得母亲看电视却不让自己看是不公平的,学习毕竟是孩子的事情,父母为什么不能看电视呢?孩子应该学会自我控制,况且你母亲的情绪也会经常处于波动之中,她同样会感到孤独,她看电视也是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从母亲对你的指责中我感到至今她依然还没有完全走出那段失败的婚姻,丈夫当年的背叛给她造成了很深的刺痛。她与其是苛责你,不如说在为自己多年的付出讨一个说法,找一个平衡。

陈羽,你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你带大,并且为了你的未来有个好的归宿她已经将自己的热情、年华、感情、精力、财力都用上了,她是一位很有责任感的母亲,许多破裂家庭的孩子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有的人生轨迹都扭曲了,但你的母亲坚守着这个家,对你尽职尽责,你应该多理解她,而不是与她作对,伤她的心。

我也想和陈羽的母亲说,为了孩子,您做了许多的牺牲,但如果您不注意方法的话,结果会朝着您所希望的目标反向发展,真的那样您会很遗憾的。单亲母亲要将自己对孩子深沉的爱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将自己的软弱和孤寂讲给她听,她已经是大孩子了,她会分担您的一些忧愁,不要用强硬来掩饰自己脆弱的渴望被爱的心灵。

【丽珊女性幸福心理学】

经常有人这样问我,单亲对于孩子的心理是否有负性影响?只要陪伴孩子的一方能够心智成熟,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将婚姻、两性情感与亲子之情分割清楚就不会对孩子构成负面的影响。

成就紧张的母亲如何面对校园霸王的儿子

虚荣心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天敌,因为有虚荣心就会对孩子拔苗助长,就会陷入盲目攀比之中,还会无视孩子的求助,而一意孤行。

品学兼优的儿子成了校园霸王

第一次见到高英时,我明显感受到她焦虑背后的强势。高英的儿子刘泽智曾对她言听计从,周围人在称赞孩子的同时,也常表示出对母亲的羡慕。

小学是刘泽智最辉煌的时代,双百、钢琴八级、小主持人、十佳少年……刘泽智一样也没落下。学校邀请高英给学生家长介绍教子经验,高英很骄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我的信念,其实每个妈妈只要多用心、多监督、讲落实,都是可以做到的。”

小学毕业,刘泽智很顺利地被保送到重点初中。之前的班长经历使他对班主任的意图心领神会,并且给予积极准确的回应。高英特别喜欢去学校,享受那种被老师称赞的感觉。初二下学期刘泽智的成绩有些下滑,高英果断采取措施,儿子的成绩很快又上去了。

中考结束,刘泽智直接进入省重点高中。

高英本以为儿子的人生已经驶入快车道,却不想进入高中后,刘泽智出现严重的环境适应不良。他和老师有矛盾,与同学格格不入,回家就唉声叹气,说自己应该留在母校,不该攀这个高枝。

高英鼓励儿子:“你就是最棒的!我的儿子肯定是最棒的!”刘泽智仿佛被激励了,每天都说在学校补课,很晚才回家。高英暗自高兴。一天晚上下暴雨,高英去学校接儿子,才知道刘泽智每天放学直接去网吧。“在网吧发现他时,我尽力控制自己不冲过去,生怕他以后就破罐破摔了,我站在网吧门口,任泪水静静地流……”

高一下学期,一次偶然事件,刘泽智被一群社会青年误打受伤。从此以后,他似乎变了一个人,由原来的“乖孩子”变成了“激愤哥”。他几乎和所有任课老师发生过冲突,并恐吓老师不准告诉家长;看哪个同学不顺眼抬手就打,全校各个年级的同学都被他打遍了;有些学生还投靠在他的名下,称他为“老大”,为了保护“小弟”,他更有打架的理由了;就连走在马路上,他都要和陌生人打架,每次打架一定把对方打流血……

走投无路的高英遍访高人,有人指点她说孩子是来“讨债”的,高英心里“平和”了许多。儿子每次把人打伤,她都毫无怨言地去付医药费,认为“债还清了,儿子自然就好了”。母亲的态度使刘泽智更加有恃无恐,高英难以相信这就是曾经带给她骄傲的儿子。

心航路教育心理机构对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统计显示,新环境适应不良占全部咨询量的54%,而曾经有过优秀生经历的学生更是易感人群。由原来的“唯一”变成新环境的“之一”,强烈的心理落差给他们造成挫败感,有的学生悲观地认为“大势已去”,甚至觉得新环境中的人都存心和自己作对,这无疑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

儿子的学业是母亲的“无形资产”

“高女士,孩子优秀生的经历也会宠坏父母,父母习惯了被称赞、被学习,别说孩子出了问题,就算孩子成为班里的普通一员,父母都会有心理落差……”

高英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她说:“其实,我和您是同行,并且我在当地很有名气。”

高英说,自从刘泽智小升初被保送到全市最好的初中之后,邀请她作报告的学校越来越多。一家出版社把她包装成“教育专家”,还出了书,到处去宣讲。许多家长信服高英,将她的话奉为教子良言。到了后来,高英干脆放弃了一直不太喜欢的会计工作,全力以赴地进军家庭教育领域。

儿子学业上的成功一直是高英创业的无形资产。儿子升入省重点高中,又成为高英颇具说服力的新卖点。可现在,儿子的学业每况愈下,高英陷入深度焦虑之中——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经济来源,没有给别人讲课的资格……她内心充满了对儿子的怨气。

“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可儿子的不争气就像乌云压境。每当家长问我:‘您的儿子肯定很优秀吧?’我就无言以对。他怎么就不明白呢?他的状态不仅关系到他个人,还关系到我的发展,关系到家里未来的经济状况……”

我告诉高英,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而且学业上的成功也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我们不能因为孩子获得阶段性成功,就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推崇备至;也不能因为孩子遇到暂时的困难,就开始否定一切。

教子焦虑使许多父母处于“有病乱投医”的状态,由此催生了“成功父母产业链条”:把在陪伴自家孩子的过程中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夸大为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供公众学习和效仿。

在集体被催眠的状态中,公众忽略了最不该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没有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背景,缺乏大样本追踪统计的一家之言,是否禁得起推敲和推广。此外,在这个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是孩子。他们本来处于自发成长的过程中,却误打误撞地成为模板,被周围人追风、复制。但周围人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一旦他们偏离了“既定的成长方向”,承受的压力可谓苦不堪言。

妈妈爱的是儿子带给她的荣耀

我和高英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刘泽智来见我。

自从刘泽智出现问题后,高英找来各种身份的说客,不乏亲戚朋友、成功人士、心理医生,刘泽智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抵制情绪。他拒绝和一切成年人交流。

如果我能见到刘泽智,下一步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进入他的“频道”,保证他第二次还愿意与我交流。否则前功尽弃,他会更加拒绝成年人。

高英以买一部手机作为条件,让刘泽智与我见面。

刘泽智穿着刻意买成大号的校服,松松垮垮的显得十分颓废,头上的板寸特意弄出两道疤痕的造型。坐下后,他直接拿出PSP专注地玩,看都不看我一眼。

“你妈妈对你的评价很高。”

“她说什么了?”刘泽智满不在乎地问,手里继续玩游戏。

“她说你是学校的老大。”

“我就是老大,怎么啦?”刘泽智的语气中有了挑衅的意味。

我摇着头:“我觉得你更像小弟。”

刘泽智停下来,愤怒地看着我。他的注意力终于转移到我这里了。

“你头上的疤告诉我,你是小弟。想想看,老大还需要亲自冲锋陷阵吗?”

“你懂不懂,这是美发师设计出来的造型,不是真疤。”刘泽智争辩。

“小伙子,你的审美标准就缺乏老大的范儿。如果你真的想在造型上更像老大我倒可以给你些秘诀。”刘泽智收起了PSP,表示愿闻其详。我知道我们的咨询关系建立了。从思维到语言表达完全进入他的频道,是让他接受我的关键。

刘泽智告诉我,他们现在打架都用“家伙”,打完了特别畅快。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却以“打架打到流血”为乐,是什么造成了他这种观念呢?

刘泽智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或是奔向快乐。”他现在活着就是受罪,而且还看不到未来有快乐的迹象。“在家里待着很难受,时刻处于被监控之中,稍不满意我妈就会不停地说教。”

初二成绩下滑时,刘泽智坚信妈妈会及时帮他,却不想妈妈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面子。那段时间,妈妈每天让他念书做题,成绩没有明显改善,妈妈就用嫌弃的语气对他说:“你是不是就盼着让别人戳我脊梁骨呀?”刘泽智第一次感觉到妈妈不是爱儿子,而是爱儿子带给她的荣耀。

升入高一,对刘泽智打击最大的是数学,曾被老师称为“数学王子”的他突然听不懂了。数学老师很严肃地问他:“你学过数学吗?怎么一点儿数学思维都没有?”刘泽智蒙了。

因为成绩不好,他不和班里任何人交往。一天中午,他到校外吃饭,被一些人误打成骨折。病休期间,刘泽智认真地反思:刻苦学习,却被老师奚落;老实本分,却祸从天降;听妈妈的话,在困难时却被妈妈嫌弃……

一切都错了,反其道而行之吧。病好回到学校,刘泽智先选准几个“招人烦”的调皮学生暴打。树立威信之后,越来越多的同学向他靠拢。他再也不怕老师了,上课对老师破口大骂,并放出狂言,谁敢告诉家长谁会死得很惨。老师们避之唯恐不及,刘泽智终于体验到“成就感”了。

在咨询中,我遇到过不少校园霸王。他们貌似强悍的外表下藏着被周围人伤害的过去。他们曾寻求成年人的支持,但非常遗憾,成年人没有准确接收到孩子的求助信号。孩子的内心缺乏起码的安全感,他们便认为这个世界谁都不可靠,所以用暴力来回应“冷漠无情”的世界。暴力行为强化了他们在群体中的形象,他们享受并迷恋追随者的前呼后拥。尽管他们也觉得这样发展下去很可怕,但回归现实的困难只能使他们一意孤行。

划清界限做自己

刘泽智对我的开放度很高,每次交流都会有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我帮助他逐渐澄清价值观,修正他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