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财富的规则
14553200000030

第30章 成本论(1)

【案例分析:如何选择】

《羊皮卷》中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来自选择的力量!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选择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你今天的无数的小的选择最终将在未来显现其力量,并决定你的命运。很多人生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就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选择,选择的力量之所以让人震撼是因为它可以通过无形的力量超过任何的有形力量,最终真正意义上将一个人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发挥出最佳的能动性。如果我们考上了大学,我们应该去读么?如果我们有积蓄?我们应该买车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工作?应该结婚么?还是离婚?我们在面对选择时,到底应该怎样去考虑?

成本收益分析是现代经济学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如果你有什么选择的问题想不明白,放到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基本上一切都将豁然开朗。因为这个工具,我们已经把所有相关利益方都考虑在其中了,就算这个世界最难以理解的现象和问题,如果从人性和利益角度去考虑,一切都会清晰可见。成本收益的思想可以深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生面临取舍,资源面临配置,生活就是由大大小小无数个选择而构成。确定了一项选择通常就意味着放弃另外的选择,所有选择的结果将最终决定你的命运。选择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所以,约翰·莫里斯·克拉克说:“如果能在经济学课程中真正理解成本以及成本的所有各个方面,那么这门课程就算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什么是成本?通常人们所说的成本,其实更确切地说应该叫会计成本,也就是会计学上的成本,对于企业而言,就是指生产一定产量时在生产过程中所支付的流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总和;对于个人而言,就是所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等。这会计成本有几个特点:第一、会计成本是直接的成本,也就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它跟生产和消费直接相关;第二、会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成本,是过去的成本。经济学的成本概念与会计学的成本概念有本质的区别,不能将其混为一谈。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的基础和唯一的成本概念就是机会成本。在所有的经济学中,成本一律指的是机会成本。总的机会成本叫经济成本,或者叫选择收益。

当我们面对是否上大学等教育决策时,我们知道教育的收益是使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成本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想到把你用于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加起来。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地代表你上大学所放弃的东西。这就是会计成本的某些东西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即使你不上大学校,你也需要睡觉、需要吃饭。只有在大学的住宿和伙食比其他地方贵时,贵的这一部分才是你上大学的成本。实际上,大学的住宿与伙食费通常比你自己生活时的房租与食物费用要低。在这种情况下,住宿与伙食费的节省是上大学的收益,而不是成本。

另外通常考虑成本忽略了上大学最大的成本—你的时间可作的其他选择。当你把几年的时间用于听课、学习和读书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机会成本。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戴尔、比尔·盖茨为什么选择经商而不是读大学,因为读大学的机会成本太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收益。

机会成本实际上是比较成本,它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其他选择中最有价值的一个。也就是放弃的最大的价值,它是根本没有发生过、选择后也不会再发生的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当你有多个选择(为简化起见,假定为AB两个)而只能选其一时,你选择了A,就丧失了B。这时B就是你选A的机会成本,反之亦然。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支付的成本,而是人们在决策中必须考虑到的一个核心概念。

任何决策,只要有选择,就会有机会成本,除非天生注定没有选择,所以聪明的贾宝玉对林黛玉说“我看着你就眼熟,好像上辈子见过。”机会成本为零,其他选择没有,这是唯一最优的选择。如果选择的机会成本过高,往往意味着放弃某个选择。你嫁给一个人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所放弃单身贵族生活以及嫁给从首富到首负的种种可能。面对两个势均力敌的追求者,之所以难以选择,原因就在机会成本的比较中,两者旗鼓相当。在这个美女和人造美女辈出的时代,为了一棵芳草而放弃的整个森林中最高的树木,那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再来考虑是否买车的决策。很多工薪族,一旦有了点积蓄,首先想到的就是买车或者买房。房产是一种投资,日后或许会有资产升值的可能(不构成投资建议)。可是大多数工薪族首先是买车。这实在让人费解。汽车是典型消费品,贬值速度飞快。一台10万左右的车,一年下来折旧+贬值恐怕至少1-1.5万。如果再加上油费(每月500),保险,维护费,管理费,停车费,修理费等等,一年下来二三万总是要的。而且几乎是100%的消耗,没有任何升值或回收利用的价值。其他的成本包括了开车、找路、处理违章、还有办手续,维护,洗车,停车,修车的时间,还有撞人和被撞出车祸的各种风险。汽车的可替代的选择呢?天天打的然后节省下来钱干什么不好呢?当然,如果你更有头脑的话,也可以把这些钱攒起来进行各种投资创业活动,那才是真正合乎经济理性的做法。

会计成本就是我们一般人有的成本概念,对企业而言是指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账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账上的各项费用支出。它包括厂商支付所雇佣的员工的工资、所借贷资金的利息、租借土地、厂房的租金以及用于购买原材料或机器设备、工具和支付交通能源费用等支出的总额,即厂商对投入要素的全部货币支付。从机会成本角度讲,当支出的价格基本上等于相同的生产要素,用作其他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最大收入,也就是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基本上没有差异。

经济学家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考虑问题的视角不同,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总结的表现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学家考虑机会成本,而普通人不考虑;二个是经济学家不计算沉没成本,而普通人计算沉没成本。机会成本面向未来,是没有发生的机会收益;而沉没成本面向过去,是指那些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比如打碎的花瓶、烂尾楼、考学复读N年。沉没成本是沉没到海底、永远消逝的成本。在某种意义上,沉没成本是机会成本的反面,机会成本是你选择一件事而必须放弃的东西,而沉没成本是无论你选择什么,它都已经发生了,都不可避免的东西。因为沉没成本无法收回,因此我们做选择决策时可不考虑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