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南非的CO2排放量占非洲总排放量的42%,一些北非国家的总能源消耗从1980年到1998年增长了44%,也在总排放量中占了很大比重。在某些地区,为了促进资助电力生产、工业发展的经济战略以及消费的增长,已经使排放量有所升高。巴西圣保罗“污染谷”库巴陶的一条煤气管道爆裂,烧死了近旁一个贫民窟的500多名居民。8个月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的液化天然气工厂爆炸,导致2000名左右的贫困居民丧生。数百人在梦中死去,这正是大量甲基异氰酸盐烟所导致灾害。无独有偶,在非洲的毛里求斯,总能源消耗在1990-1998年间翻了一倍,CO2排放量从1991之后的5年里增长了23%。私人轿车数量的迅速增加、许多破旧的商业是排放量增加的另外一些原因。车辆的排放主要是铅污染源,也造成了烟气、噪声和灰尘污染。在阿尔及利亚、毛里求斯和摩洛哥,人们制定了政策来鼓励使用更新的、少污染的交通工具,在埃及、突尼斯和南非,政府提倡甚至资助使用无铅汽油。工业生产过程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在工业集中的城市地区,各种污染物结合在一起有时会形成大气烟雾。在非洲北部、非洲南部、西印度洋岛屿及一些大城市,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反映了空气质量的恶化,其主要原因是家庭需在室内燃烧煤、木材、石蜡、家畜粪便和生活垃圾,以及其它工业和车辆排放造成的。在次撒哈拉地区,传统的燃料占1997年总能量消费的63.5%。许多国家都已经制定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或是国家环境行动计划,它们强调了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影响方面的工作。在加纳、南非、肯尼亚乌干达、赞比亚等一些国家已引入了立法,对诸如矿山、公路和一些工业运营等具有潜在高排放的开发项目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
B、美国气体排放许可证制度
每个排污口是一个小污染源(小泡泡),任何一个新污染源的出现都应消灭一个更大的污染源,从而保证污染源的总容量不增加。这项要求已经推广到达标地区,意味着允许排污总量被封顶,这个总量只能减少,而新污染源建设和营运的合法途径是寻找更小替污染物排放[34]。
----泡泡政策
为了保证工厂排放有害气体和新建工程不会违反空气质量标准,美国制订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在美国,污染源必须取得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清洁空气的相关法律强化了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规定。各地不同地区获取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要求不同。任何一种标准污染物的浓度超过空气质量标准则不能达标。根据美国法律,不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污染源包括:
机动车污染源,它由《清洁空气法》管理;
地方污染源,指加油站、干洗店和住宅暖气设备。
临时污染源,如果一个工程运作时间少于180d,则被视为临时污染源。
在未达标区域,其规模会受到限制[35]。环保局也会对不需要去的排污许可证的污染源制定标准。这些污染源的超过指标,则必须取得排污许可证。对企业或工程的排污量是放排污许可证的依据,企业采用能够合理使用的、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技术来控制污染排放,方能获得许可证。所以,企业必须不断更新技术,从环境、经济、成本、实践等方面分析,达到有效、可靠,使用该技术成本合理。排污削减指标交易将环保事业推向了市场。排污削减指标必须真实,不能虚报,须经过环保局污染测试,规定其必须达到削减量,削减量必须是永久的削减。如果企业不能在内部获得排污削减指标,就只能进行排污削减交易。一般由市场需求来确定排污削减指标的价格,排污削减指标交易是市场的产物,过去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现在的价格,排污削减指标的最低价格即为技术成本;环境污染情况不同,因而不同地区排污削减指标的价格也不同,排污削减指标交易已经发展为排污权交易。如今的排污权交易已经包括其他种类的交易,如酸雨交易。在未达标地区,新建污染源获取排污许可证比在达标地区严格,除需跨过三个门槛:
许可门槛
技术门槛
抵消门槛
新设置的污染源如果距离一类地区100km范围之内,就必须取得联邦的许可[36]。新设置污染源不能影响该地区的空气质量。防止严重恶化的计划主要针对达标地区。
、只有取得重大排放设施许可证才可设重大污染源,每年排放100t以上空气污染物的被设定为重大污染源。申请重大排放许可证必须对人口、商业、工业、土壤、农作物的影响进行分析,经过空气质量影响分析及与空气质量分析,保证不会使环境受到损害[37]。
—————重大污染源规定
环保局对重大污染源有详细目录,同时进行追踪和监测,确保符合防止严重恶化计划的要求。另外,要取得重大排放设施许可证,还必须满足控制技术门槛。监测需要以尖端技术为支持,人力成本也较高。监测的内容包括能见度和排污量。
能见度监测
能见度监测采用连续监测,将设备安在烟囱顶部,读取数记录,测量烟雾中的减弱情况。
人力监测
人力监测由抄表员进行视觉监测,每小时进行持续15s的观测,记录能见度值,如果1d内24次低于标准尺度,则被判定为污染严重。
烟雾抄表员
污染源配备十几个烟雾抄表员。对监测必须作记录,同时记录各种投诉及采取的措施。
突检
环保局对企业进行突然检查。企业必须定期公开报告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专题23、如何对付汽车污染
焦点议题:
交通工具与有害气体排放税
挪威大部分大城市都要求司机交纳进城费,而这也是直接借鉴了英国伦敦的作法。伦敦自2003年2月以来,就安装了800台摄像机,必须交纳5英镑(约合7.5欧元)的通行税才能进入从东部的塔桥到西部的海德公园间方圆21平方公里的区域。但由于公共交通系统已经陈旧,由伦敦市长决定施行的这项改革受到了部分市民的非议。伦敦市政当局想通过实行这项反交通阻塞税,把该市的汽车流量减少10%—15%,并希望把每年征得的1.3亿英镑(约合1.95亿欧元)的通行税用于发展公共交通运输。
瑞典希望到2030年,替换所有使用化石燃料的车辆。同德国一样,瑞典也正努力实现比欧洲其他国家更加雄心勃勃的空气污染减排目标。两国都提出,要在未来30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达到欧盟2020年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温室气体减排20%目标的两倍的愿望。在瑞典,环境友好型或“绿色”汽车是指那些使用可再生原料或电力作为燃料的汽车;或者每行驶1千米,二氧化碳排量少于120克的汽油或柴油机动车。瑞典对污染严重的机动车二氧化碳尾气排放的税收将增加33%;同时,柴油燃料税每升将多收税款0.4瑞典克朗(约合0.53元人民币)。另外,包括电动车在内的瑞典“绿色”环保汽车买主购车前5年都享受免税优惠。
德国是采取税收政策来对付汽车污染的。自2001年1月以来,汽车每年的纳税额是根据汽车排放污染气体的量以及汽车的功率来计算的。此外,德国还实行了补贴制度,就是对那些排放污染气体少的汽车实行补贴。有了这两项规定,一些驾车者甚至可以好几年不用交一分钱的税。这项政策对促使汽车生产商生产更环保的汽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芬兰2008年就已经实施基于环保的汽车税收法,其原则是根据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决定汽车税的税率?芬兰此次实施新的汽车税收法是2008年汽车税收法改革的延续?新的汽车税收法在进一步降低小排量汽车税率的同时提高了大排量汽车的税率?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环保,还将增加政府税收?据估计,新的汽车税收法实施后,在汽车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芬兰政府在汽车方面的税收每年将增加9000万欧元?根据新汽车税收法的税率调整,提高了排放量每公里高于110克车辆的税率?下调了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10克的车辆的税率。同时,将最低税率(适用于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公里为0克的车辆)从原先的12.2%降至5%;将最高税率由原先的48.8%提高到50%?新调整的税率将适用于所有新旧轿车和面包车?自2008年芬兰实施基于环境保护的汽车税收法以来,芬兰纳税新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从每公里177克下降至145克?
自1997年以来,机动车在意大利历史遗迹所在的地区通行,必须交每年大约200~332欧元的税。至于住在这里的居民,只要象征性地交15欧元就可以了。除此以外,还需证明自己是在这个区域工作的。通过税收汇聚的资金原本计划用来建造停车场,可这些停车场直到2006年也迟迟没有建成。即便如此,这些措施也已经使此处每天通过的车辆从1997年的9万辆减少到了2006年的7万辆。
新加坡城很早就采取了一项旨在限制商业中心车流量的政策。1975年,该城首先实行了城市通行税制度,驾车者每天都必须交这个通行税。到了1998年,这个办法有了变化,改成了按时段计算的电子收税系统。这项政策使高峰时段(8时—9时)的汽车车流量减少了,因为有些人决定在那些通行税不太高的时段(7时30分—8时和9时—9时30分)开车通过这里。
案例——墨西哥城对汽车污染空气的治理
墨西哥城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之一,有研究表明该市人们患肺部疾病的增多、肺脏老化和呼吸系统感染与城市空气的污染密切相关。1990年,该国启动了一个内容涵盖广泛的解决墨西哥山谷空气的污染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改善公共交通,改进燃料质量,降低车辆、工业和服务业污染物排放,重新造林。1995—2000年改善墨西哥城大气质量计划在监测、教育和公众参与方面引进了新活动。其他首创的行动有:建立墨西哥山谷环境信用基金(该基金来源于车辆汽油税,向改善空气质量活动提供经费)、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突发环境事件处理计划、”一天不用车”计划、在墨西哥城的城区进行环境教育和重新植树造林行动。
有害气体的技术控制与市场投资
分析各种新技术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性,即:新技术是如何降低城市化对环境的压力。例如,使用汽车尾气催化反应装置、工业过滤器、以及无CFCs喷嘴等新技术是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可能通过以下方式改变生态环境质量:
过程控制(生产工艺,固态和液态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环境退化区域的恢复状况,物料循环)
末端控制(工业过滤器,机动车尾气催化反应装置,无CFCs喷嘴,无铅汽油21)
参考文献:
1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净化----尹维东,刘来红,乔惠贤,刘锦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
2中国及邻近地区污染排放对对流层臭氧变化与辐射影响的研究
王卫国,吴涧,刘红年,郭世昌,陈新梅,罗燕-大气科学,2005
3-雪冰电导率反映的南、北极和青藏高原大气环境差异----效存德,秦大河,任贾文,李忠勤,盛文坤-极地研究,1999
4山地城市室外空气热环境与大气污染---陈静,卢军,刘淑丽-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3
5急诊护士加强自我防护的对策-唐晓芸,李玉肖,余知平-CHINE SENUR SINGRE SEARCH,2005
6关于全球悬浮颗粒物质(SPM)的排放—GEMS/Air系列报道之五
郝景楼-环境科技(辽宁),1994
7欧洲风电财税政策及其对风电发展的影响---乔黎明-风能,2010
8环境成本转移与西部可持续发展-彭海珍,任荣明-财贸研究,2004
9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吴兑,邓雪娇,毕雪岩,李菲,谭浩波,廖国莲-热带气象学报,2007
10我国有毒空气污染物防治立法研究----黄博雅-2012
11济南城区空气污染对呼吸道疾病门诊量的影响---王艳,张宜升,李欣鹏-中国环境科学,2008
12模拟酸雨处理与四种植物叶,花关系的初步研究---周忠泽,鲁润龙,葛磊-生物学杂志,1998
13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各省的二氧化硫(SO2)工业排放
何洁-经济学,2010
14国外氮氧化物气体治理的研究进展----李晓东,杨卓如-环境工程,1996
15日本环境法的历史发展----罗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16国际经验综述:污染场地管理政策与法规框架----龚宇阳,第三版-美国华盛顿:世界银行,2010
17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证---罗上华,马蔚纯,王祥荣,雍怡,余琦-生态学报,2003
18瑞士环境保护的特色和动向---王士,木户-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4
19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程曦,齐长新-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