昴日星官托生人间,蜈蚣精转世寻仇,赵太爷趁机复辟,未庄的风水陡然逆转,一场扑朔迷离的游戏彻底颠覆了以往的一切,未庄的人们被带入了一个既光明又迷糊的轮回之中……
一、风水
诗曰:
暴风骤雨下乾坤,
地覆天翻动昆仑,
世事轮回谁做主,
半是天意半在人。
这首诗说的是不知何年何月发生在江南地面的一个故事。
话说在江南有一个鲁镇,这鲁镇归绍兴府衙统辖,与绍兴城相去甚近,地理优越,物产丰饶,近江靠海,水陆交通俱佳,又兼人杰地灵,出过文豪大家,有多处的人文名胜,虽则只是一个县城,但人口稠密,百姓富庶,极具地利人和之便,且风土气候宜人,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不干不湿,四季咸宜,风景十分优美。有诗赞曰:
夏至江花红胜火,
春来溪水绿如蓝,
三月桃花四月柳,
最是烟雨忆江南。
有了这等的福地胜景,南来北往的商人多喜欢来此贸易或途中经此歇脚、趸货,故此,鲁镇商贸发达,人气旺盛,街市很是繁荣,市面之上各式的店铺、字号琳琅满目,京广杂货、海鲜土产、商行当铺,茶楼酒肆、观光游览、吃喝玩耍样样俱全,一派热闹繁华的气象盖过北方的省城。
鲁镇治下有一个未庄,这未庄乃是个小有规模的集镇,地处东海之西,长江之南,去海湾百余里,多属平原,地域广阔,土壤肥沃,是个天然的粮仓,鱼米之乡,人口有数万之众,辖下十几个村庄,规模超过北方人烟稀少之地一县之众。这未庄虽不是什么要冲圣地,但也是浙江的一个要紧的地方,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远者不说,当代就出过赵举人、钱秀才这样上过榜的文人学士,大名鼎鼎的孔乙己亦是此庄人氏,足见此地是何等的灵秀。曾经有庄子里的遗老们说过,这未庄在久远的《九州舆图》上就有一席之地,原名似乎不叫未庄,只因那张《九州舆图》在倭寇侵扰时被大火烧了,原名已无从查考,历尽沧桑,才叫了现在的名字。
自古以来,这里的乡民种粮栽桑,纺纱织绸,自给自足,日子过得富足安逸。
俗语云:瘦田丑妻家中宝。蹩脚的东西别人不会惦记,肥田靓妻难免遭人生觊觎之心,正所谓桃子越大越是惹眼。在兵荒马乱之年,未庄天然的富庶并未给乡民们带来多少的福音,相反却是麻烦不断。
原来,离这未庄六十余里的海面,有一处小岛,名唤乌龙屿,岛上驻扎着一支强人,这帮强人多是闽粤一带游手好闲或罪案在身之人,不知因何臭味相投啸聚到此,在这人迹罕至的岛屿上安营扎寨,干起了盗抢的勾当。这群乌合之众中有个领头之人,此人本名王仁义,因性格狂躁,胆大无比,又兼有一身狠毒的拳脚功夫,暴戾如魔,手里伤及过许多的性命,令人闻名色变,被人唤作“海乙那”。这“海乙那”便是大学问家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记载过的那个“喜欢吃人肉”的角色。
这“海乙那”领着一帮搏命之徒盘踞岛上,以专门袭扰过往船只为生。起初人们不知海上有了强人,照常的打此通行,常有船只被其抢劫,“海乙那”掳了不少的钱财。当年时局混乱之际,朝廷为清剿乱民,安抚人心,亦曾派兵前来剿过几次,但因乌龙屿远离陆地,大海浩渺,官府的兵勇不如强人熟知水性,兵船只是在靠近岸边的海面来回游弋,不敢贸然驶向远处,更不敢接近乌龙屿,剿了半月一无所获,便就此收兵,只是在海边贴了张告示,晓谕过往船只各自当心,尽可绕道而行,后来,为保安全,来往的商船和渔民只好舍近求远不从此处经过。
如此一来,这伙强人便断了财路。为维持生计,“海乙那”便率领喽啰向陆上发展,到沿海村庄打家劫舍,专挑富庶而又软弱的地方下手。这未庄靠近沿海,地肥人富,油水厚实,且当地官府又胆小无能,防范不力,这自然成了“海乙那”的首选,故而时常深夜前来掳掠。
这未庄是个有着几万之众的庄子,原本人丁兴旺,庄上也有官府任命的庄主和公养的庄丁,这庄主的府第实际就是一个乡镇的衙门,庄丁便是这地方上的武装,地方上的治安首推有庄主担当。按理,强人来了,庄主应指挥庄丁奋力抵抗,保护乡民的安全才是。可这未庄庄主历来都是由上头衙门委任的地方小官,多是当地有钱有势的土豪富绅,皆是胆小怕事和自私自利之徒,遇到强人来袭,庄主便把庄丁关在府衙的院子里,紧闭大门,趴在墙上张弓搭箭,严防强人抢劫自己,哪里顾得上乡民。而乡民们之间又是穷的穷,富的富,两样的日子,两层的肚皮:富的希望穷人上去抗敌杀贼,在阵前拼命,誓死保护庄子,让自家免受损失,穷人则光棍不怕风吹,人穷不愁贼偷,横竖财寡钱薄,强人看他不上,自己并无多少的担忧,哪里有抗贼的激情,心底甚至巴不得富人遭抢破财。一庄之人,一穷一富两种的心思,各打算盘,人心离散,没有个统一的指挥和一齐的呼应,哪里抵挡得住凶猛的势头,死过几个人之后,乡民们便彻底放弃了抵抗的念头,强人一来,除了几户养着家丁、狼狗院的大户人家外,无力抵抗的平民百姓家家带了贵重的物品望风而逃,乡民苦不堪言,庄主束手无策,多次写了紧急折子送到鲁镇,请求上面派兵剿匪。
谁知,这鲁镇的县官也是个懦弱、昏庸的角色,自己兵多马肥,偏安一方,只是关心税赋银子和忙于应酬,却很少顾及地方安危。接了未庄的告急折子,颇有些嫌烦的意思,后来被追急了,好不容易才派了兵丁前来缉盗,可在这太平年代,上面的大兵只是习惯于做场面,说是缉盗拿匪,实际只不过是装装声势而已。一干大兵,白天扯旗驾马,浩浩荡荡,在陆地上各处瞎转悠了一阵,无的放矢,连个人毛都没发现,反说都是乡间偷鸡摸狗的蟊贼,叫小民无须大惊小怪,小心防范就是,从此便再不过问,让乡民们“酌情自治”。天高水远,没了官府的关顾,仅凭未庄的力量原本就很难与强悍的“海乙那”抗衡,偏偏又遇上些自私无用的庄主庄丁,因此海上的强人如入无人之境,肆无忌惮,频频光顾,使得未庄的乡民饱受了盗匪之害。
肥田美妻反成了惹祸的根由,乡民们本应过着富足平安的生活,却被弄得人心惶惶,担惊受怕。相传早在明朝崇祯末年,竖在路口指示庄子地界的石碑就被乡民扔到海里去了,生怕把强人引了来。
在动荡和惊恐之中,没有名牌的庄子就这样隐姓埋名地延续了无数年,时间久了,原来的名字便渐渐被外人所淡忘,所以人们才称其为“未庄”,意思是“未知名号的庄子”。
本来富庶繁荣的未庄频遭强人洗劫,官府不问,乡民无法,也不知何时才能终结这提心吊胆的日子,有人便怀疑这是风水之故,说是只有找到由头,再想个更改的办法,庄子方能安宁无事。
自古以来,中国的事情多半是要靠风水做主的,风水既能造就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奇迹,亦能让人陷入无可奈何的境地。太平安详的未庄屡屡遭劫,日渐地沦落衰败,乡民们既无计可施又无法解说,都怀疑庄子里犯了什么风水禁忌,于是,几个有名望的老者便去请叫西头邻村的神人何小仙,想请何小仙点化迷津,除凶呈祥,最好请天兵天将前来护佑。
这何小仙本名何占文,住在离未庄不远的亥庄,原是一个跟着道士到人家料理香火的汉子,因时常干些与念经祭供有关的勾当,故而对拜鬼求神之事颇为在行,慢慢延伸,竟然对坊间风水习俗之类的学问也有了些知晓,不时给人家掐时辰、看风水,后来不知得了什么毛病,突然常年啥事不做,只是在家里烧香磕头,哼哼唱唱,自称有通天的本事,不但精通堪舆八卦,能掐会算,而且知晓过去未来和天地人鬼之间的事情,能为人除凶化吉,趋利避害。这姓何的原本就是个跟道士一伙装神弄鬼的角色,而且在乡间已经小有名气,再加上这么神秘兮兮地胡吹一通,莫名的神通渐渐在四周乡民们之间越传越玄,不少人请他求仙问卜,看地掐日,自始,何占文便以此为生,过得滋滋润润,并得了个“小仙”的盛名。
这日,未庄的几个老者买了香烛钱纸,备了银子来到何家,几人说明了来意,又按照何小仙的指点,在何家堂屋正中的菩萨轴子面前敬香上供,并依次磕了头,丢下随缘乐助的银子,恳求何神人跟菩萨通说通说,保佑未庄的乡民过个安顿日子。见一切打理停当,何小仙遂盘膝而坐,喝了口仙水,便闭眼入定,和天上的菩萨沟通去了。几个老者围在那里,凝神屏气,虔诚地静候着菩萨的旨意。小仙念念有词……听了何神人的解说,几个老者唉声叹气,乡民们亦无法可奈,只好坐等风转水易,上天重新安排未庄的命运。
俗语云:天意不可知,风水轮流转,未庄的乡民们受这“风水”之害,不知苦撑了多少年,可海水还是照样地咸涩,而强人又没有任何绝迹的苗头,原来的强人跑不动了,后代的强人又出来了,这未庄被人欺负的日子一直看不到个尽头。
直到后来出了一个奇人,才一下子把未庄不利的风水改了过来,彻底结束了饱受欺凌的局面。
这奇人就是当年被鲁迅写进“日记”里的古久先生。
二、平妖
原来,在距未庄百里之地有一座大山,名唤会稽。这会稽山奇峰连绵,山川秀丽,翠竹葱葱,溪水潺潺,林茂花繁,鸟鸣山幽,分明是一处天设地造的人间仙境,修身养性的洞天福地。汉代以后,佛道两教便与此山结下不解之缘,在山上盖庙造观,讲经说法,会稽遂成了宗教圣地,于是,佛教的法轮,道家的丹火,把这人间美景化成了神仙之乡,有诗联为证:香炉峰上,佛殿巍峨庇众生;阳明洞中,仙气氲氤化万物。据传,道家始祖葛洪曾在此炼丹升仙。
奇山异水,必有神异之事,不知何时,会稽山龙头岗上忽然出了一个虫妖,此妖乃千年的蜈蚣修炼而成。这蜈蚣青额红尾,原本在石缝中安身,不知何故偶得机缘,爬到了阳明洞口,无意之中听到仙师说法,觉得好奇,遂躲在石缝里细细地听了下去,谁知听了几回,身体慢慢地庞大起来,不消半年竟然有了来去无影无形的功夫,这蜈蚣知道得了道行,喜出望外,便每日到此偷听经文,愈听愈精,愈精愈怪,道行日渐高深。
妖魅鬼蜮,必然成灾,这蜈蚣终究是毫无修养的虫豸出身,成精以后时常施弄些法术,显摆本事,搅得瘴气弥漫,毒风四起,山下的乡民时常不是丢了猪羊就是失了小孩,而且每年都有怪病流行,求医问药均无济于事,死伤之人越来越多,乡民知道有精怪作祟,都无计可施。而那些在山上修行的佛道高人,虽民间传的神乎其神,但此辈信徒历来皆以自身安宁为要,对方外之事很是看淡,况且也自知不是妖精的对手,蜈蚣精一来,个个封门闭户,躲在家里念经,以求自保,其他再无办法,好端端一座名山被一个虫妖搅得乌烟瘴气,四周乡民深受其害。
为驱除妖孽,祈求平安,会稽四周的百姓日夜烧香磕头,祈祷上天护佑。正可谓心诚则灵,乡民的四时香火和万千诚心感应了天庭,这日,玉皇大帝出宫闲游,闻见会稽山下香火旺盛异常,心下甚是欣慰,想要尽兴地享受一番,孰料,用法眼细细一看,这团团的香火之中隐约夹着淡淡的阴霾,且檀香的味道亦不纯正,不由好生诧异,遂派巡天官下界查看原由,天官一查,得知那阴霾乃蜈蚣精作怪,乡民因不堪其害,家家烧香磕头,祈求皇天看护,这香火的异样便是被蜈蚣精玷污所致。玉皇闻得天官禀报,好生恼怒,旋即回驾,颁旨召集众仙到“天宫一号”议处此事。
这“天宫一号”乃天庭最为机要的议事所在,有如《水浒》里的白虎堂,大门的钥匙直接由执法官二郎神杨戬掌管,平日里天仙不可随便出入,凡到此议事,不是捉妖,就是谪仙,皆属紧急军法要务。话说自从当年孙悟空拿尽妖怪之后,天地太平清静,多年再未有战事,许久以来,众仙家皆在天庭用心经营自家的洞府,过着神仙的日子,优哉游哉,闲适已久,天宫一号亦已久未用,钥匙都有了锈斑。这玉皇大帝做了好些年头的太平天皇,脑子很是有些松弛下来,朝政也有些懒散,忽闻天官报说下界又有了妖精,一时惊慌失措,因此才小题大做,把众仙召集到“天宫一号”商议对付蜈蚣精的大计。
其时,众仙正在家里静养,忽然接到玉帝神旨叫急赴“天宫一号”议事,不觉都有些紧张起来,不知发生何等大事,一路上议论纷纷。到得大殿,玉皇早已正襟危坐在那里,众仙小心翼翼地站到各自的位置上,听候御旨。玉帝神情威严地扫视了众仙一眼,见各路仙家俱已到齐,遂吩咐负责巡查的天官当庭陈说会稽的实情,这天官为要表功,也添油加醋,把蜈蚣精的能耐与危害说得很是厉害,众仙听了莫不有些慌神。天官说完之后,玉帝开言道:“而今目下,天宫无事,四海升平,亏得斗战胜佛当年力翦妖患,吾等方才过了这些年安逸和谐的日子,此等大好的局面来之不易,须得小心珍惜,时时呵护,永久为继才是。未料如今又有蜈蚣精在下作乱,弄的下界礼乐失乱,我等的人间香火也被其玷污,此等妖魅须当立即诛灭,免得日后坐大成器,再来捣乱天庭,今日殿上不知哪位仙家愿意领兵前往会稽降妖?”玉皇言毕,众仙皆莫敢抬头,生怕被点了自己的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