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14551200000025

第25章 美好生活需要发现(2)

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

细读第八期《简报》绿色课堂栏目《众说纷纭话课改》,一下子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你们都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

刘海晶说的话简直成了绿色课堂的名言,她说:“以前我们衡量一个孩子,只有一把尺子,那就是考试成绩,毫不避讳地说,我以前对待孩子还真是以成绩论英雄的,班里的尖子生老师都喜欢,学习不好的学生通常我们都不喜欢。但是现在的绿色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孩子们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在今天的绿色课堂下,我们老师更多了双眼睛,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

王素卿说:“肯动脑筋的老师不会只满足于学生动起来,而是想动起来的最佳效果是什么。我们的课改也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动起来,表面的形式只会培养学生浮躁的习性,真正的能力培养需要我们塌下心来,认真做事。”

冯海丽认为,被动的学习、被动地接受,我们只能看到学习中的辛苦,感受不到快乐。绿色课堂在于“点燃”、“激发”,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董永芳深有体会地说:“以前,我按照传统课堂的模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班级了。就像祝校长提到的拉车的例子,我一个人拼命往前拉车,而同学们大多数只是跟随着我这辆车走,甚至有些学生中途就停下来观望了。”她讲这句话我特别有感受,董老师原来是201班的班主任,以前,他们的教室离我的办公室很近,我只要一下楼就可以直接到董老师的班里。说实话的,每次进他们的教室我都要鼓足勇气,你可能想我害怕他们,其实何止是怕,主要还是不忍心看到他们,首先是乱,我说的乱有两层意思:一是学生秩序乱,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吃起东西来很从容、很自然、很理所当然。

有一次我去他们的教室,有一个女生在毫不避讳地吃冰淇淋;二是校服脏乱。其次是睡。像这样的班占了年级的大多数,都是我们人为造成的慢班,同时也制造了差生。我深知,像董老师这样天天早来晚归又责任心特别强的班主任都感觉吃力,还会有谁甘愿奉献呢?

作为校长,我深深地自责:再也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了,把所有调皮捣蛋的学生集中到一起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歧视,又是对老师的最大不公;再也不能为了自己头上的光环、名声、名誉,为了寻求自己的高升而葬送老师的前途命运;再也不能让学生在课堂里遭受煎熬了。

李炳亭大声疾呼:“我们是在‘从油锅里捞孩子!’,‘慢了,就焦了!’”这就是我为什么铁了心地搞课改!后来,有同行问我,“课改那么难,上面不支持,阻力那么大,你们是怎么搞成的?”我说,“老朋友你多虑了,没有绝对的把握任何人都不会去做的。譬如学游泳,不学游泳又能怎么了,你不是照样一天三顿饭、晚上睡一觉吗?但是一个人忙碌一生仅仅是为了能够满足一日三餐,夜晚一眠吗?如果不是,欲学游泳者必先下水也,你在岸上看一辈子都学不会,下到水里半天就学会了。如果你学会了还想参加奥运会比赛,那就需要增加理论、技巧、心理等方面的特殊训练。”老朋友说:“原来如此,简单!”最后,我又送给他两个字,如果是咱们学校的老师都会异口同声地高喊:“坚持!”

谷旭飞说:“绿色课堂对老师的要求实际上更高了,在要求专业知识扎实的同时,还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等等都要有所了解,对老师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课改中老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郝淑霞感觉到了学生不小的变化,她说:“绿色课堂除了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外,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增强了自信。”

看到老师们和学生们的变化,我特别欣喜!他们开始用心思考教学,用心思考学生、用心思考学校、用心思考教育,更令我欣喜的是他们都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

适宜的学校①

邢台十中处处为学生打算,就连课桌凳摆放这样的小事都考虑适合学生、适合小组学习,首先让学生活动起来方便,比方说,回答问题时要站起来,就这一个动作,如果没有适当的空间也是很不容易。其次出入教室方便,我们都明白课堂不比办公场所那么随意,上下课时间学生出入特别集中,桌凳摆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每天十几次出入教室。三是书写方便,桌凳设置是为了书写方便,所以桌凳放置应以适用为最佳。四是讨论方便,讨论时以集中为最好,桌凳摆放到一起,两两相对,对学和小组最为适合。在这所学校有一个卓越的办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生活为本位、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位、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位,坚持“绿色课堂,生态校园”目标,打造更加适宜的学校。

①《邢台日报》教育周刊,题目:时时处处为学生打算。(2013.1.17)

把细节做得细致。上课前,雄鹰215班的朱娅伟、王国涛等同学把脱下的棉衣叠整齐后放到教室后面的桌子上。班主任侯彩红想得周到,做事细致,找了一张旧桌子放到教室不碍事的地方专门让同学们放棉衣。侯老师每天一大早就来到教室,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也都早早来到学校学习,他们不再是踩着钟点来学校,早已习惯了学习是自己主动的事。在奋进207班、鸿远阁203班、励志苑217班、品学馆2班、志远1班等等班级里,有一些像翟铭、朱丽娟、郝淑霞、孟雪等等勤奋爱班的班主任老师,也就理所当然地带出了一大批勤奋好学的学生。

把图书馆搬进教室。在思远218的自习课上,许晴、王瑞琛等同学在读书,教室里特别安静,就像大学里的阅览室一样,大家都读的专心致志。说是图书馆也不过分,窗台上也摆满了书,有几十种,有常见的《哈佛家训》,《皮皮鲁系列书》,《哈利波特》,《中外名人故事》,也有科普类读物。班主任马柯非常喜欢读书,也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聊书,在她的推动下班级读书气氛才营造得浓浓的。在华罗庚213班,班主任刘海晶是一个激情燃烧的人,有一次,带着孔兆锐、苑东欢、翟丽荣等同学找校长,说:“班级文化还缺一项大事,要校长给他们写一幅字,字的内容也想好了‘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刘老师教英语课,他的课堂处处体现着“生命的狂欢”,同学们都能大声说英语,在教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学生写的英语小故事。

不把学生分等次。反思会上苏科平老师说:“现在家长认可快慢班,都想进快班。其实快慢班不是分出来的,是做出来的,表现在教学活动中不服输、争第一的精神;如果做什么都不求上进,懒懒散散的,快班也会变成慢班。”我觉得快慢班是相对而言的,学生的变化是很快的,他们只要用心学习成绩很快就上去了,稍有松懈就下滑;就教育过程而言,新生一入学我们就分成三六九等,这样对于孩子的心理伤害是很大的,你想,孩子们满怀信心升入新的高一级学校,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变自己,好给父母一个交代,可好,一上场就挨了闷棍,他们永远都抬不起头来。在邢台十中的绿色课堂里,把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作为培养目标,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到学校来不光是学习,他们是来找自己的位置来了,如果他们感到这所学校里没有自己的位置,他们不仅不会爱这所学校也不会爱学习了。在适宜的学校里,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才不会出现“人有位置,心无位置”的现象。如果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融进学校这个大家庭,那么就应该一切以学生为本位,办适宜的学校。

未来竞争在太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争霸太空领域,前苏联军事占领太空的可能性对美国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在1960年代初期美国换届时,太空问题成为考察总统候选人肯尼迪的主要方面。新的政府必须保证美国在太空领域的领先优势。

至今,太空领域开发、研究对人类社会在医疗、通讯、信息、天文及气象技术,并且在打开千古之谜:宇宙、地球以及生命的起源等方面意义重大,也使美国一举成为超级国家。

当今世界成为了一个多极、多元、多变的世界,中国以其澎湃的动力也一举成为强国。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1万亿元。这是个什么概念?下一步,在太空领域与美国相抗衡的将是中国。我说的下一步,不远,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对于你们青少年来说是不是快了。不过,今天的努力才是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所需要的结果。

奥巴马政府的太空计划,2025年登陆小行星,2030年登陆火星。1月24日《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美国要去小行星“采矿”》,他们将建造一个太空船队,从小行星获取制造太空燃料的资源,开采对人有用的矿物。我们都知道地球资源十分有限,未来资源更难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发太空将成为本世纪的重要战略,太空争夺将会升级,新一轮竞争不可避免。不过,我提醒大家一句话:“一切机会和成功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