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14547400000062

第62章 猜忌多疑为哪般(1)

——罗贯中《三国演义》里曹操多疑性格的心理分析

史玉军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戏曲家。山西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在青州做官,后因原籍水灾且路途遥远,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个孩子,罗贯中排行第二。

罗贯中生平不见史传,据一些资料记载,罗贯中性格清高,不易相处,但从小喜爱读书,博览经史,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他生不逢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不堪忍受蒙古贵族的残酷压榨,纷纷举义兵同元朝统治做斗争。满怀政治抱负、“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开始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义军,充任幕客。

后来朱元璋一统天下,罗贯中的政治抱负落空,于是致力于小说创作。晚年隐居大名府,完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罗贯中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为罗贯中的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此外,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其中《三国演义》代表了罗贯中文学上最高的成就,它是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罗贯中把章回体小说推向成熟阶段,很多学者给予他极高评价,把他同司马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宝贵财富。他创作的《三国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几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三国演义》被称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同时他自己也被《大英百科全书》称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故事梗概

东汉灵帝年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黄巾起义进行得如火如荼,东汉政权风雨飘摇,犹如大厦将倾。不久,汉灵帝驾崩,刘辩继位为少帝。国舅何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密谋引外兵入城杀尽宦官,西凉董卓趁机率兵入驻洛阳,独震朝纲,废黜少帝,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

董卓的专横使得他众叛亲离,群雄并起共讨之。初平元年,各路豪杰公推四世三公的袁绍为盟主,西讨董卓。

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刘备开始崭露头角,黄巾起义时就同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大破黄巾军,因为不满朝廷的腐败,怒鞭督邮,弃官不做。讨伐董卓过程中,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让董卓不得不为了躲避盟军的锋芒,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但是事隔不久,盟军就因为内讧而分崩离析。正在群臣对董卓无计可施之时,司徒王允巧用美女连环计,促成吕布发动长安兵变,诛杀了国贼董?卓。

一时间,各路英雄逐鹿中原,关中混乱不已。到建安元年(196年)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张鲁据汉中。在这些割据者中,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和曹操。

董卓入洛阳后,曹操逃至陈留,招贤纳士,唯才是举,收降黄巾军,势力与日俱增。建安元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都,从此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尔后擒杀吕布、纳降张绣、困死袁术,削平了地方割据势力,威名日盛。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两军会战于官渡,曹操接受袁绍降将许攸的计策,火烧袁军乌巢粮仓,出奇制胜,全歼袁军主力,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其后,曹操又巧占邺城,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统一了中原地区。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征刘表,刘表之子刘琮荆州出降,依附荆州的刘备也仓皇出逃。刘备三让徐州而不受,仁义之名播于华夏,无奈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暂时屈身刘表,别图后事。奈何曹操势大,加上刘琮和蔡氏的投敌,刘备被逼出走新野,直到在新野隆中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刘备才拨云见日,如入水蛟龙。

曹操既得荆州,便欲乘胜一举扫平江南,但孙权承父兄基业,久据江东,加上长江天险,并非荆州般唾手可得。

当初孙权的父亲孙坚讨伐董卓,随盟军入洛阳时就私藏玉玺,初显野心,不幸跨江击刘表时中伏身亡。此后孙策统领部众得周瑜、鲁肃等辅佐,驱逐扬州刺史刘繇,逼降会稽太守王朗。建安元年,孙策为抵抗袁术而北联曹操,受封为吴侯。此后,孙策又击破袁术和庐江太守刘勋,吞并他的部曲,并取得豫章郡地,从而有了争霸的实力。建安五年,孙策病逝,自此孙权承父兄之志,坐领江东诸?郡。

面对曹操的百万雄师,孙权是战是降犹豫不决,群臣也分为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和以周瑜为首的主战派。刘备军师诸葛亮主张联吴抗曹,只身来到东吴,力排众议,舌战群儒,说服了孙权;又智激周瑜,坚定了周瑜抗曹的决心。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个性,趁大雾之天草船借箭之后,刘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随后,诸葛亮又筑坛借东风,帮助周瑜纵火赤壁。赤壁一战让曹操全军覆没,华容道得关羽义释,曹操方才侥幸逃脱。

大敌既退,刘备和孙权开始为荆州九郡你争我夺。诸葛亮用计坐享南郡与荆襄;看穿周瑜为夺荆州所用的美女计,顺水推舟,乘势造成甘露寺相亲,使得东吴既赔夫人又折兵;利用周瑜假途灭虢之计将计就计,三气周瑜。东吴失去大都督周瑜,暂时无力东征西讨。

曹操北归以后,进兵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此后,曹操虽曾多次在东吴边境挑起战火,但双方互有胜败。

同时,西蜀刘璋为了抵抗汉中张鲁,邀请刘备入川。进入四川三年后,刘备西定益州,进位汉中王。但不久,关羽却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孙权复夺荆州,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自此,三国鼎立局面已成。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翌年,曹丕篡汉,建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又称蜀汉。同年,孙权接受魏国封号,在武昌称吴王。次年,刘备为报东吴杀关羽、张飞之仇,倾兵东吴。猇亭一战,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退回蜀中。猇亭之战以后不久,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病亡,此后刘禅继位。为共抗曹魏,蜀吴又恢复了结盟关系。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建立吴国。自此,三国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建兴三年,西蜀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让孟获心服口服,甘愿归顺蜀国。平定南方之后,诸葛亮开始筹划北伐曹魏,然而六出祁山而不胜,无奈在五丈原病死军中。姜维承诸葛亮遗志,尽心辅佐刘禅,但九伐中原也同样寸功未立,最后兵败被围,自刎而死。魏军司马懿失去西蜀的劲敌,着手策划算计曹爽,此后司马氏开始把持朝政,而后兵发四川,钟会、邓艾入川灭蜀。不久,司马昭病逝,长子司马炎篡夺魏政权,建立晋国。太康元年三月,晋国攻下建业,吞并吴国。自此,鼎足三分已成梦,三国归于司马炎。

案例片断

重义气伯奢杀猪沽酒 起疑心曹操屠戮故友

曹操借献刀之名杀董卓失败后,仓皇逃出城外,飞奔谯郡。路上经过中牟县,被守关的军士擒获,绑来见县令。曹操说:“我是客商,复姓皇甫。”县令仔细打量一下曹操,沉吟半晌才说:“我以前去洛阳求官的时候,曾认得你是曹操,今天为什么隐姓埋名?暂且把他监下,明天押到京师去请赏。”到了半夜,县令带着亲随暗地取出曹操,来到后院中审讯,问曹操:“我听说丞相待你不薄,为什么还要自取其祸?”曹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既然抓住我了,就押我去领赏,何必多问!”县令屏退左右,对曹操说:“你不要小看我,我并不是一般俗吏,只是没有遇到明主而已。”曹操说:“我祖宗世代蒙受皇恩,若不思报国,与禽兽有什么分别?我屈身跟随董卓,只不过是为了找机会杀了他,为国家除害。今事不成,是天意!”县令说:“孟德此行,要去哪里?”曹操说:“我要回家乡,发矫诏,召集天下诸侯兴兵讨伐董卓,这是我的愿望。”县令闻言,亲自给曹操解开绑绳,扶到上座,行礼说:“您真是天下忠义之士啊!”曹操还礼,询问县令的姓名。县令说:“我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都在东郡。今天感动您的忠义,愿弃官不做,和您一起出逃。”曹操大喜。当夜陈宫就收拾盘缠,给曹操换上其他衣服,各背一口剑,乘马投故乡去了。

走了三天,到了成皋地界,天色也晚了。曹操用鞭指着林子深处对陈宫说:“这里有一个人姓吕,名伯奢,是我父亲的结义弟兄,我们到他家借宿一宿,怎么样?”陈宫说:“最好。”二人到了庄前下马,进去拜见吕伯奢。吕伯奢说:“我听说朝廷遍行文书,紧急捉拿你,你父亲已经避到陈留去了。你怎么到了这里?”曹操把以前的事情告诉他,说:“若不是陈县令,我已粉身碎骨了。”吕伯奢给陈宫行礼说:“小侄若不是使君帮忙,曹氏就灭门了。使君宽怀安坐,今晚可以下榻草舍。”说罢,就起身到了内屋。好久才出来,对陈宫说:“家里没有好酒,等我去西村买一樽回来相待。”说完,匆匆上驴而去。

曹操与陈宫坐了一会儿,忽然听到庄后有磨刀的声音。曹操说:“吕伯奢不是我的至亲,此去可疑,应当偷听他们在干什么。”两人轻轻地走到草堂后面,就听到有人说:“绑起来杀了,怎么样?”曹操说:“原来如此!今天如果不先下手,必定被他们擒获。”于是和陈宫拔剑闯入后堂,不问男女,都杀了,一共杀了八口。搜到厨房时,却看见一头猪正绑着要杀。陈宫说:“孟德多疑,误杀好人了!”两人急忙出庄上马而行。走了不到二里,就见吕伯奢驴鞍前挂着两瓶酒,手里拎着果菜回来了,说道:“贤侄与使君为什么要走?”曹操说:“戴罪之人,不敢久留。”吕伯奢说:“我已经吩咐家人杀猪款待你们,贤侄和使君何不住一宿?快请掉马回来吧。”曹操不理,策马便行。走了没几步,忽然又拔剑回来,对吕伯奢说:“此来者何人?”吕伯奢回头看时,曹操挥剑把吕伯奢砍于驴下。陈宫大惊说:“刚才杀人是误杀,现在怎么还要这样做?”曹操说:“吕伯奢回家,看见我们杀死那么多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倘若领人来追,我们必然要遭殃了。”陈宫说:“明知故杀,是不义啊!”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治风疾华佗又出奇 招疑不忠曹操怒杀神医

却说曹操在洛阳,自从安葬了关公后,每天晚上闭上眼睛就会看到关公。曹操非常害怕,询问众官这是怎么回事。众官说:“洛阳行宫都是一些旧殿,大多充斥妖气,可以建造新殿居住。”

曹操一听有理,就召来良工苏越,并欲砍取跃龙祠边上的大梨树为栋梁之材,以建新殿。第二天,有人禀报说,此树锯解不开,斧砍不入,不能斩伐。曹操不信,亲自领数百骑,直至跃龙祠前下马,抬头看那树,亭亭如华盖,直插云霄,并无曲节。曹操下令砍之,几个乡下老人上前劝说:“这棵树已经有数百年了,常有神人住在上面,最好不要砍伐。”曹操大怒:“我纵横天下四十余年,上至天子,下及庶人,没有不害怕我的;是什么妖魔鬼怪,敢和我作对!”说完,拔下佩剑亲自动手砍之,只听得铮然有声,血迹溅满全身。曹操愕然大惊,弃剑上马,回到宫内。当夜二更时候,曹操辗转难眠,坐在殿中,趴在桌几上睡着了。忽然间,看到一人披发执剑,身穿皂衣,走到面前,指着曹操喝道:“我是梨树之神。你盖建宫殿,意欲篡逆,却来砍伐神木!我知道你的命数已尽,特来杀你!”曹操大惊,急喊:“武士在哪里?”皂衣人执剑向曹操砍去。曹操大叫一声,忽然惊醒,头脑疼痛难忍。急忙传旨,遍求良医治疗,都不能治愈。众官都很担心曹操安危。

于是,曹操派人连夜去请华佗,让他给自己诊治。华佗说:“大王头脑疼痛,是由患风而引起。病根在脑袋里面,风涎如果不去除,即使吃再多的药也是白费。我有一个办法:你先饮麻肺汤,然后我用利斧砍开你的脑袋,取出风涎,才可以除根。”曹操大怒:“你要杀我吗?”华佗说:“大王曾听说关公中了毒箭,伤其右臂,我给他刮骨疗毒,关公毫无惧色;现在大王只不过小病一桩,为什么如此多疑?”曹操说:“胳膊疼痛可以刮,脑袋怎么可以砍开?你肯定和关羽情熟,想乘此机会,给他报仇!”喝令左右把华佗拿下,严加拷问。贾诩劝说:“像这样的良医,世所罕见,不能杀啊!”曹操呵叱说:“这个家伙想乘机害我,和吉平没什么分别!”下令追打拷问,十几天之后,华佗竟死在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