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我为什么要投资你
14546900000024

第24章 薛蛮子我的投资逻辑永远是先看人(23)

第二,我们只投有可能成就巨大价值的公司,当然,作为一个初期公司,这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判断。不过,具体说是10年后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如果以10亿美元为一个估值单位,那么营业额就要达到1亿美元,而且有不错的利润。通常要达到上亿的营业额,而且要有不错的利润,这个公司一定要找到一个爆发的趋势,而且不能只是服务业的公司(例如外包),而要有一个可扩张的产品业务。

我们可以探索这个领域能有多大?这个公司能占有多少全领域的份额?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是入口、广告、分成,还是虚拟物品?这样的商业模式能否产生10亿美元所需要的营业额和利润?当然对于项目的判断不是一门科学,不能说百分之百判断就一定会爆发式成长,一定能达到10亿美元的估值。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如果觉得成为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几乎不可能,那我们就不会投;如果觉得有可能,我们才会考虑。

第三,创业的成本投入要非常低,我们不喜欢capital intensive(资本密集型)的公司。如果你的创业需要马上建立一个巨大的渠道或者要开工厂,或者要建立复杂的物流,我们就不会考虑。这不是说这些公司不好,而是我们更喜欢低成本的公司。低成本的公司初期回报会更好,而且如果失败损失有限。

第四,一定要可本地化,在中国是有希望的。中国的很多创业项目都是从美国公司得到的灵感。一般美国被追捧的创业公司,在中国很快也会火起来,于是很多人就会学习甚至抄袭美国。但一方面要符合中国用户的习惯,另外也要看是不是有政策限制的问题。有一个很火的网站“Four Square”,但在中国就没有起来,理由是它的模式太不符合中国人的需求。另外,一个叫Square的支付公司在中国太难做,因为中国支付比较特殊。所以在中国能否本地化是重要的。

第五,要有差异化。中国比较恶劣的竞争环境和“山寨”现象导致了,如果有一个领域看起来很不错,大家都可以做、门槛很低,就蜂拥而上。团购是最好的例子,虽然增长是快的,它的价值和营业额未来也可以很高,绝对可以本地化,但是同质化的竞争将会导致利润下滑,蓝海很快就成了红海。因此,我们一直没有投资任何团购网站。

四个投资领域

过去两年半,创新工场主要投资的领域有四个:第一个是基于安卓(Android)生态系统的项目,第二个是游戏,第三个是社交,第四个是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

所谓安卓的生态系统,这个操作系统是非常优质的,Google在美国的模式送你操作系统,然后你也不会拒绝它的服务,因为也做得很好,包括YouTube、Gmail邮箱、搜索、地图等,这些都是标准的Google一整套配套的东西,它跟互联网的连接、它的浏览器等在美国都很完善形成了产业链,它提供的服务好用,用户就全部接受了并且喜欢用。Google的模式是一大堆东西里,它最在乎的就两样东西:市场和广告。

但是这个模式在中国是不行的。一是上面这些应用未必是中国用户最喜欢、最想要的,另外Google选择了退出中国,这个过程中就很难把互联网连接、浏览器等其他衍生配套的东西发展起来。所以,我们判断Google的安卓系统在中国是可以成功的,因为开源、免费、技术也做得不错,但它在中国的移动应用策略一定是失败的,这点我们在两年半前就看清楚了。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用户拿到安卓系统的手机,但是没有配套的应用和服务,而且中国的运营商在手机上预置应用软件的能力比美国又差很多,我们就应该做一套Google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的东西,基于安卓生态系统的项目一定是有潜力的。虽然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还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比如说Symbian是老大,Google要抢食没机会,还要和运营商合作等,但我们还是很坚持,而且很早就对外说了这个判断。像我们投资的豌豆荚、点心、友盟、应用汇等,都是基于安卓系统的项目。这一批投资可以列入中国安卓的领跑者。

第二个领域,就是基于游戏生态链在转型的“轻创业”机会。游戏领域很多人笼统地把它绑在一起,说过去的网游不再增长,但我们看得很清楚。在国外有几个现象在崛起,首先是移动和碎片时间。和过去不一样的是过去用户一次花很多小时玩“魔兽世界”,而现在用户一次游戏可能就是10分钟等车的时间。另外,社交化也很重要,我们从Zynga和其他类似游戏学到游戏的设计不再是像电影这样的“巨作”过程,而是不断优化、迭代、运营的“轻创业”公司。另外,我们很早意识到HTML5.0的崛起、iPad的普及性。这些趋势都带来了相对应的投资机会。我们投的涂鸦移动就是基于移动社交的游戏应用,行云则是建立了一个社交游戏的云平台,磊友则是基于HTML5.0的游戏平台,乐豚和齐乐家则是iPad上的儿童游戏。

第三个领域是社交。对于社交其实已经有点晚了,微博已经起来了,人人网、开心网、QQ也都做得很不错,但我们认为社交网络领域不是一家公司可以霸占所有的机会。如果具体分析,社交网络有熟人跟陌生人的、有实名跟匿名的、有深度跟浅度的,像美国的Twitter就是最浅度的140个字,还有跟地理位置相关的、不相关的,多媒体的或非多媒体的,还有单向跟双向,像新浪微博其实是单向的,而QQ是双向的等。我们会系统化地细分,并且研究国外走向。 我们投的点点、知乎都是社交领域的项目。

第四个领域是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在中国提供有关地理位置的服务,要关注的不是说做什么平台、能够把地理位置提供给谁,而是从用户的角度能得到什么更好的服务。我们想投资的不是“告诉别人我在哪儿”的应用,而是“用我在哪儿解决真正问题”的应用。比如说我肚子饿了,知道我在哪儿很重要,我需要知道附近有没有服务提供; 中国网民在这方面比较务实,所以就把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加上打折省钱提供给用户。我认为这是中国LBS最重要的核心,至少在未来两三年有很大的机会。像我们投资的布丁和酒店达人都是这个领域的项目。

三个“不投”方向

同时,我们有几个方向是肯定不会投的:一是团购方向;二是电子商务的B2C方向;三是做平台的LBS方向。

对于团购,我们在两年前就提出它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做,所以竞争都是看谁最便宜,最后大家都活不下去。价格竞争就只能带来两件事:一是团购网站赚不了钱,无法生存,二是商家赚不了钱,就没有商家愿意再为用户提供价值。在用户价值和商家价值里,它完全偏袒了用户的价值,忽视了商家的价值。这些问题,我在两年前都在我的微博提出,可惜很少投资人参考我的建议。

B2C电子商务我们也不介入,但不是说我们不看好,而是不符合创新工场“轻公司”创业的模式。我们认为B2C还是很好的,只是成本太高、不划算,比如获取用户的成本高,打品牌、推广的成本高,就做不了“轻公司” 。因为要花很多钱去打广告,像京东、凡客巨大的物流成本,还有像钻石小鸟要线下开店,这些已经失去了互联网真正的优势。当然像凡客和京东在几年前品牌建设成本与用户获取成本低的时候就已经做起来了,但现在再有新公司去做就很困难,成本很高了。

最后一个,我们不投做平台的LBS。我们觉得,把地理位置提供给用户,这本身并不是用户的需求,比如现在的签到、报到、点名这些应用,那大家签到后去干吗呢?用户没有这个需求,做互联网产品忘记用户需求是不行的;而且一做就是想做平台,就什么领域都想做,就违背了在一个领域做细的“轻创业”的原则。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和内容是关键。

“倒金字塔型”跟投模式,伴随好公司一起成长

我们具体的投资方式和其他天使投资人或者机构不同。他们可能大部分只投第一轮或前两轮,然后可能就退出,导致到后来, 没有分享到企业自始至终的成长价值。而创新工场则是希望伴随优质企业从头到尾一起成长。我们每年在早期大概30万美元一家这样投30家公司,然后在这30家公司里面会挑12家左右再投第二轮,再继续选拔8家公司投第三轮,最后再有3家公司投第四轮。我们知道这30家中最终能够成为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还是非常少数的,所以我们的模式是:1.精确挑选高成长领域;2.在领域中尽量多投;3.投资到好的公司就要在下轮加码,增加份额。这样才能最大化我们投中10亿美元公司的概率,并且最大化我们在这样的公司里的份额。

往往天使因为在后轮占的份额较小,能提供的帮助又不如VC,就会被要求早点把自己的股份卖给VC。创新工场将尽力避免这样的命运。 那怎么样才不会被后来的VC排斥出去呢?在于我们的价值:第一、在我们的团队里面,不止有做天使的人,最关键是对产业真正了解和有经验的专家,在所投公司的董事会上还是可以起到作用的;第二,创业者对我们的感情和认可;第三,在公司运营上我们能真的提供相当大的价值;最后一点,靠我们的股份保证,如果经过三四轮以后还有较高的股份,就不可能全部卖掉。

不易复制的“资金+孵化+专家指导”模式

创新工场希望能够帮助创业者以最快的速度扩张,希望我们的帮助能让创业者节省出1/3的时间,让创业者能够把这些时间投入到创业中。在这个初衷下,我们有三个计划帮助创业者:

第一个是最核心的创业“加速计划”:针对有经验的,具备清晰的商业计划、产品模型和核心成员的创业团队的加速扩张和发展的计划,这部分主要以招募和吸纳外部项目进场孵化为主,当然也可以不入驻;第二个是基础/系统性的创业“助跑”计划:针对有商业创意、初次创业的年轻创业团队;第三个是针对个人的创业“企业家”计划:针对有丰富业界经验,希望开创自己新事业的高端人才,但是尚未打造商业计划。这三个计划我们现在都在进行,而且大多数都在前9个月入驻工场。无论入驻还是不入驻,我们都给所有的项目提供比别的天使或者VC多一些的孵化服务,包括投资、融资,帮你策划,给你意见,市场的、产品的发展方向,融资的方法,上市的渠道,战略的分析,竞争对手的分析,投资团队的帮助等,应该说投资团队对所有正在孵化的项目都一视同仁。

整个创新工场的架构是:15个人的投资团队帮他们理解行业、敲定战略、打造产品、准备融资;30个人的运营团队帮助创业公司做招聘、帮他建立所有法务和财务架构,帮他发股份,然后帮他每个月发薪水,社保、税务、财务、租房子、法务等一系列服务。具体对项目的帮助方面,在技术层面我们有一个架构师,用户体验有一个设计总监,还会从外部找人来对创业者进行指导,确保他开发的代码跟做的体验设计都很好。一旦他的产品做好了,我们会帮他做公关、产品推广、线下活动等。

这其实就是整个孵化的过程,目的是希望能够让创业者把更多时间花在产品和开发上,更快地推出产品,这样就能比竞争对手更快一步。同时,所有团队在创新工场和其他创业团队一起办公,降低了他们创业的风险,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成本。总之,就是让他的成功概率增加,失败概率降低。

但创新工场这种“资本投资+孵化服务+专家判断和指导”的孵化器模式是很难复制的,首先需要有资金来支撑起这个模式,而投资这样的资金是需要很长的周期和耐心的。其次,提供孵化服务和技术方向与产品指导就更难复制了,尤其是能让创业者真正信服的技术专家和产品专家。创新工场在这方面有先发优势。

文化传承更重要:企业不仅要赚钱,而且要值得尊敬

创新工场为什么要定位于为中国创业企业提供“天使投资+企业孵化”?是因为我看到几件事情:一是在Google时,我的团队里有很多人离职创业,都做得很好,几乎没有倒闭的,这是为什么呢?我归纳了一下,认为有下面几个因素:一个是Google当时能够吸引中国最优秀的人才,他们是顶尖的人才;二是他们通过Google的“望远镜”看到了未来的趋势,而且是未来美国的趋势,这个很有价值,对中国市场有前瞻性的作用;第三,他们得到了多方面的指导。所以,优秀的人看对了趋势,再得到指导——这就是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