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羊皮卷
14544400000069

第69章 爱的能力(3)

你可能见过父母宁肯将糖果之类喂孩子吃而自己不吃,你千万不要以为这仅是在喂孩子甜食。不,他们认为这样比自己亲口吃更甘甜,所谓吃在孩子嘴里甜在父母心上。

你见过烈日下一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的人扑向清泉的情景吧,他恨不能将泉水吸干以消解喉咙的焦灼。然而他无法与父母亲吻孩子时的感觉相提并论,父母吻孩子比他更急切更心甜,而且他有饮足之时,父母无吻够之日。如果说饮水可以滋润身体,那么吻则可慰藉心灵,而二者在情感的天平上又是无法相比的。

父母见幼子在牙牙学语,在说,在笑,顿时一股暖流传遍全身,再甜美的歌喉、再高明的琴师都不能令父母如此陶醉,仿佛花树久旱逢甘霖。

世界上最提心吊胆惊慌失措的人,莫过于见其子遇险或走近险境者,他将猛扑过去,为救孩子而不顾一切,无论同归于尽或牺牲自己。

一旦孩子处于病患或危难之中时,做父母的就会在怜悯与痛苦、慈爱与恐惧、同情与忧虑间挣扎。他们祈求上苍,把灾难降临在他们头上,如命中注定,他们愿义无反顾地代孩子去死。

是否每个孩子都得到父母同等的爱,是否在父母心目中他们处于同一地位,他们会不会因为大、小,男、女而有所区别。

应当明了,爱下面的情犹如逻辑学家所谓的属下面的种一样,你从苹果、梨子、葡萄、无花果等各色水果中都能得到甘甜,但每种水果的甜又有其细微差别。

事实上,如果人有更灵敏的感觉,更细腻的情感,能深入到心底去了解这种差别的真谛,他会看到爱的质相同,核统一,只是每个孩子的年龄、条件、性别赋予爱以不同的形式和色彩。

我们说过,爱是多种情愫的混合体,其中最突出的是同情与怜爱。躺在摇篮里的婴儿,对他几乎只能是同情与怜爱。稍长,当他嘴里能蹦出几个字时,除这两种感情外,父母还会去亲近他、逗他。再长,他能跑能跳,学说话时,父母会更愿意亲近他、逗他,父母还将感到他成了自己消愁解闷的重要对象,甚至离不开他,缺不了他。等他长到上学受教育的年龄,除了上述感情外,父母将偏重于培养他成为一个听话、自重、有礼貌的人,并将有步骤地向他灌输如何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他的年龄越大,这种期盼的感情越深,以至淹没了其他感情。如果他出门在外或生病卧床或遭遇不测,同情与怜爱又突显出来,因为这时他最需要的就是这两种感情。

当有人问某某:你最爱你哪个孩子?某某答道:我最爱他们中年龄最小的,直到他长大;最爱他们中出门在外的,直到他回家;最爱他们中生病卧床的,直到他痊愈。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否会因其美与丑、伶俐与愚笨、礼貌与粗鲁、勤快与懒惰、成功与失意而有所不同呢?有这样一段故事:

有人问厄阿拉比,你爱某姑娘到何种程度?厄阿拉比答:对天起誓,她家墙头的月亮比邻家的圆。

你会说,这个厄阿拉比真会撒谎,他情人家墙头上的月亮明明和她邻家的月亮一模一样嘛!

你也许认为他说得再诚实不过了,他看见她家墙头上的月亮就是比邻家的又大又圆嘛!对孩子也一样。父母看到的全是他们身上的优点,或者说,至少父母几乎看不到他们的缺点,不论是性格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父母看他们时只是一望而过,不会经意去研究。因此,在父母眼里他们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孩子。

同样,你会发现,做父母的对待自己孩子不会像对待别人孩子那样去评头论足,他们评价别人孩子用的是审慎理智的目光,而对自己的孩子则感情用事,不带丝毫思考与冷静。

诚然,某孩子可能有明显的品德缺陷,某孩子可能因残疾而严重影响生计,某孩子可能道德败坏,可能误入歧途甚至做了天理不容之事,等等。但这在父母心理上的影响和评价上的分量要比事实和他人轻得多,弱得多。当然,这些肯定使父母忧心忡忡,寝食不安,怒火中烧,大发脾气。但这些非但不会损伤父母对孩子的爱怜与偏护,恰恰相反,倒证明父母的爱怜与偏护。父母忧心如焚恰恰是出自对孩子的怜悯与同情,可怜他们没有而且不会成为最幸福的人。

当然,有些父母也许有过这样的想法:他们很爱孩子但又希望他们不曾生下来。父母希望孩子不曾来到这个人世,是因为怕他们经不起尘世七灾八难的折磨,这种希望恰恰是他们对孩子至深的爱。这就是父母之爱,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对于这种爱的理解,谁可以最清楚最准确地描述出来?只有孩子长大为人父或为人母后才能真正品味做父母的滋味。

父爱永恒

很久很久以前,中原一户农家有个顽劣的子弟,读书不成,反把老师的胡子一根根拔下来;种田也不成,一时兴起,又把家里的麦田砍得七零八落。每天都跟着狐朋狗友打架惹事,偷鸡摸狗。

他的父亲是一位忠厚的庄稼人,忍不住呵斥了他几句。儿子不服,反而破口大骂。父亲不得已,操起菜刀吓唬他。没想到儿子冲过来抢过菜刀,一刀挥去,老汉的右手被砍断鲜血淋漓,痛苦地倒在地上呻吟着。而酿成大祸的儿子,竟连看都不看一眼,扬长而去,从此生死不知。时值乱世,不知怎的,儿子再回来的时候,竟成了将军。起豪宅,娶美妾,多少算有身份的人,要讲点面子,遂也把父亲安置在后院。却一直冷漠,开口闭口“老狗奴”。自己夜夜笙歌,父亲连想要一口水喝,也得自己用残缺的手掌拎着水桶去井边。

邻人都道:“这种逆子,雷怎么不劈了他?”

也许是报应吧。一夜,儿子的仇家寻仇而来,直杀入内室。大宅里,那么多的幕僚、护卫都逃得光光的,眼看儿子就要死在刀下。突然,父亲从后院冲了进来,他选择了用唯一的、完好的左手死死地握住了刀刃。他的苍苍白发,以及他不顾命的悍猛连刺客都惊了一下,他便趁这一刻的间隙大喊:“儿啊,快跑,快跑!”自此,老汉双手俱废。

3天后,逃亡的儿子回来了。他径直走到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翘首企盼的父亲面前,深深地叩下头,含泪叫了一声:“爹!”

不知道痴痴地、眼睁睁地盼回儿子后,他要说什么,但我们知道不会改变的必是他那无法按捺的宽厚父爱。

母爱之门永远不会关闭

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一个小女孩像今天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厌倦了枯燥的家庭生活、父母的管制。于是,便离开了家,决心要做世界名人。可不久,在经历多次挫折后,她日渐沉沦,最后,只能走上街头,开始出卖肉体。许多年过去了,她的父亲死了,母亲也老了,可她仍在泥沼中醉生梦死。

这期间,母女从没有什么联系。可当母亲听说女儿的下落后,就不辞辛苦地找遍全城的每个街区,每条街道。她每到一个收容所,都哀求道:“请让我把这幅画贴在这儿,好吗?”画上是一位面带微笑、满头白发的母亲,下面有一行手写的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

几个月后,没有什么变化。桀骜的女孩懒洋洋地晃进一家收容所,那儿,正等着她的是一份免费午餐。她排着队,心不在焉,双眼漫无目的地从告示栏里扫过。就在那一瞬间,她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那会是我的母亲吗?”

她挤出人群,上前观看。不错!那就是她的母亲,底下有行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她站在画前泣不成声,这会是真的吗?

这时,天已黑了下来,但她不顾一切地向家奔去。当她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站在门口,任性的女儿迟疑了一下,该不该进去?终于她敲响了门,奇怪!门自己开了,怎么没锁?!不好!一定有贼闯了进去。记挂着母亲的安危,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卧室,却发现母亲正安然地睡觉。她把母亲摇醒,喊道:“是我!是我!女儿回来了!”

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擦干眼泪,果真是女儿。娘儿俩紧紧抱在一起,女儿问:“门怎么没有锁?我还以为有贼闯了进来。”

母亲柔柔地说:“自打你离家后,这扇门就再也没有上过锁。”

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的,它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无论你是优秀还是普通,甚至是残疾,母亲是那个永远珍爱你如宝贝的人,母亲是那个为你的一点点进步无比自豪的人,母亲是那个能大度地原谅你的无知的人,母亲是那个永远不会抛弃你的人。母爱之门永不会关闭!

有母爱陪伴的人是幸福的,好好珍惜吧,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珍贵。趁着父母依然健在,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说说话,帮父母捶捶背,尽一尽孝心,享受人间最珍贵的天伦之乐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古诗写尽了母亲对子女的爱和牵挂,任何时候读来都让人感动不已。

简单的爱才是最浪漫的

表面上看,爱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从古今中外都有无数的人围绕爱去做文章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如果爱不复杂,至于有那么多的人去写得死去活来吗?

其实,如果我们将那些让无数的人为之流泪、为之悲伤的爱的外表剥去,你就会发现,爱原本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硬是让爱的主角们搞复杂了,结果越来越复杂,直至成为一场悲剧。

比如说,我们要爱某一个人,爱某一件东西,常常要找出爱的理由来。一旦找不出理由,就觉得我们不应该去爱,可感情却不是说不爱就不爱的。于是我们就痛苦,就悲伤,就流泪,就怨天尤人。

其实,难道爱不是理由吗?换句话说,爱,难道还需要理由吗?爱,不是最大的理由吗?就像那首歌里所唱到的,爱不需要任何理由。

本来的确应该如此,可我们都不,偏要将原本不需要理由的事情变成一定要有一个理由。而如果找不到那个所谓的理由,我们就要放弃那让我们刻骨铭心的爱。

这能不痛苦吗?当然,如此评说这个让千千万万的人魂牵梦萦的“爱”,的确让人一下子无法接受。

难道爱就如此简单?难道不是吗!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唯有简单的爱才可能是最浪漫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简单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