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具体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在政治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一方面,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不断扩大民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另一方面,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既不能走老路,也不搞西方的那一套。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统一、四个制度”的政治制度安排(“一个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四个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具体有六个方面的重大举措:(1)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5)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6)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愈发展,文化也愈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愈来愈重要。毛泽东讲,共产党人要掌牢印把子,一靠枪杆子,二靠笔杆子。没有这“两杆子”,印把子就掌不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在哪里?放弃对意识形态的控制,“笔杆子”出了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从四个方面对文化建设做出了部署:(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4)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具体有六大举措:(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其中,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六个方面的思路和措施: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意味着更加重视与初次分配有关的机会、规则、过程等方面的公平问题。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第四,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出这项政策就是要进一步拓宽渠道,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快富裕起来。第五,保障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第六,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平等,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此外,在报告的第九到第十一部分,还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工作等,分别作了安排部署。
(八)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
十七大的一个重要亮点,是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指出了党的建设的主线: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内容:把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大建设拓展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大建设,并明确了这五大建设的重点。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目标: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中,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重大意义。具体任务和要求有六个方面。
(1)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2)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
(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4)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5)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6)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面对艰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务,十七大要求全党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加强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对“四个一定要”的政治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身体力行,为广大干部作出表率。
第三部分:关于十七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10月23日,中央政治局对全党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出了安排部署;中央还专门印发了学习宣传贯彻的通知。10月26—28日,省委举办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对十七大精神进行集中学习和研讨。10月29日,省委召开十一届三次全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我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意见。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十七大的重大意义,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对实现甘肃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认真研读十七大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十七大报告和党章,全面准确领会十七大精神。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提出的重大问题,理解掌握精神实质。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当好表率。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党员的思想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真正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正确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努力在认识上取得新进步,工作上取得新进展。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不断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局面。
(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与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
今年四月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甘肃“四句话”的基本省情(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九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对我们所处的阶段作出了“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体判断(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保障、加快发展),提出了“四三二一”(四抓、三支撑、两推进、一加快)的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着力点,对今后五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符合十七大的精神,符合甘肃的实际,符合全省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我们要坚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总体工作思路,不断完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对省情的认识,紧紧围绕六个新突破的战略部署、构建和谐社会的六大任务和党的建设的五大举措,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奋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008年3月)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重点理解和把握八个问题:关于十七大的主题、关于过去五年的工作、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下面,结合第一和第四个问题,谈谈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认识。对这个题目,我想从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十七大之所以特别突出地强调旗帜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重大的时代意义。概括地讲,就是我国的改革发展处在了关键阶段,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又一次成为党内外、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在了关键阶段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首次明确提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取得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我们党第一次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的旗帜。以党的十二大为标志,以后每一届党的代表大会,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主题。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阐述了党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同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更高地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我们党召开的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召开的代表大会,十五大报告的标题就开宗明义地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由此可见,党的十二大至今26年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是旗帜鲜明、一以贯之的。可以说,这是十二大以来老生常谈的话题。
既然如此,现在为什么要特别突出地强调旗帜问题呢?最主要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矛盾的凸现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急剧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有些变化,不仅1978年改革开放前没有预料到,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在十年前、五年前也没有预料到。面对这些急剧深刻的变化,包括我们预料到的和没有预料到的深刻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提出的严峻挑战,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