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农民十万个怎么做·生产生活篇
14539400000024

第24章 饮食保健要有诀窍(6)

(6)果汁牛奶的储藏。果汁最好现喝现做,如果买回来的果汁一次喝不完,可以密封后放在冷藏室内保存,最好尽快喝完。鲜牛奶放在冰箱中贮存,在0~2℃的温度下,可以保存一到两天。但牛奶切勿在冷冻室内存放,因为结冰的牛奶其质量和营养价值将受到严重影响。

(7)油脂类食品的储藏。像芝麻酱这类富含油脂的食品要放在冰箱里,因为它一次吃不完,需要存放的时间比较长,很容易由于空气的作用发生脂肪氧化。放在冷藏室中密闭的瓶子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品质。

(8)剩菜的储藏。剩菜一定分开储存,最好用干净密闭的容器,以避免交叉污染。第二天吃的时候一定要回锅热透。冰箱的温度只能抑制细菌繁殖,但不能彻底杀灭它们。如果吃前没有加热的话,很容易造成痢疾或者腹泻。另外,剩菜在冰箱里的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做到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6个小时内吃完。因为如果存放时间过长,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毒素,加热对这些毒素也无能为力。

小锦囊如何除去冰箱的异味

72、要鉴别食品是否变质,该怎么做?

食品变质了,吃了会危害自己的身体。怎么才能怎么知道食品是否变质了呢?

小疏忽惹来大麻烦

陈某一日在商店里给不到五岁的小女儿买了几盒果冻,打开一看,发现里面的果冻和女儿以前吃的不太一样,小碗里有些黏黏的东西粘在上面,他还以为是果冻加工的方式不一样,也就没考虑那么多,直接让女儿吃了。没曾想,当天下午,女儿就开始肚子剧烈疼痛,嚎啕大哭起来。陈某这才醒悟原来是给女儿吃了变质的果冻,尽管经医师抢救女儿是有惊无险,但他还是悔恨不已。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吃了变质的食物,轻则头晕腹痛,浑身乏力,重的可能会导致急性食物中毒,危及生命安全。

“三看”判断食物有没有变质

(1)看生产日期、保质期。一般来说,越接近保质期的食品越容易出现问题。冷冻食品应在—18℃以下的冷库中冷藏,否则容易变质;冷冻食品存放时间过长也容易变质。因为长期冷冻下,食品中的蛋白质会分解产生“可溶性毒蛋白”、“胺类”、“恶臭素”等毒素,而这些毒素就算高温加热后也很难被破坏,人食用后会造成胃肠道感染。所以,提醒农民朋友在购买冷冻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冷冻时间超过两个月的食品尽量不要购买食用。

(2)看包装。首先要仔细检查食品的外包装袋有没有破损,因为有破损的食品更容易被细菌污染。此外,还要注意查看包装袋里的食品有没有霉点和颜色变化等现象;闻一闻食品的味道,是不是有恶臭味、哈喇味、酸味、酒味等;摸一摸食品内侧,是不是有弹性降低、黏度增加等感觉。如果有上述现象,尽量不要选购。

(3)看标签。首先要检查食品标签上是否有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贮存条件、食用方法等,尽量选择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

此外,买回冷冻食品后一定要尽快把它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如果已经完全化开最好马上食用,因为冷冻食品充分溶解后再上冻对食品本身非常不好,对人体也有弊无利。

具体食物要具体鉴别

(1)水果蔬菜。湿软、黏滑的果蔬应立即扔掉。打蔫的绿色蔬菜只是有些脱水,但仍然可以食用,最好烧汤。剩菜变了颜色一定要扔掉。

(2)肉类。未拆封的熟肉过期4天,就不要再吃了。冷冻肉类保存时间虽然很长,但是解冻后不宜再次冷冻。另外,出现黏滑或怪味的肉类也应立即扔掉。

(3)鱼类。购买海鲜时,首选要选活的,尤其是蟹、甲鱼、贝类。如果是刚死不久的鱼,要观察鱼鳞是否完整,鱼身上是否有出血点,出血点多的鱼不要买。还要看鱼眼是否乌黑而没有发浑,如果鱼眼已经浑浊,说明鱼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不新鲜了,不要买。如果鱼肉已让冰箱里充满怪味,也应该立即扔掉,不能再食用了。

(4)奶制品。如果牛奶已经散发酸味,最好扔掉。另外,牛奶结块或结片也是变质的征兆。酸奶过期几天后仍可食用,但是口感及营养价值会大减。奶酪和黄油保存时间最长,但为安全起见,最好4周内吃完。

总而言之,农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做好食品保鲜储藏,避免食品发生变质。尽量吃新鲜、质量好的食品,不吃霉变食品,防止发生食物中毒。

73、选择合适的治病途径,该怎么做?

常言道“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病途径,这里面可是有大学问的。

如何判断自己得病了,看症状

作为一般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得的是大病还是小病。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见于外”,就是说,疾病一定有其特定的外在表现。在这里,参考寻医问药网《大病小病咋判断》一文向农民朋友介绍几种常见症状的“大小病”判断方法。

(1)对于头痛的判断,小病信号是精神紧张、疲劳;三餐吃不饱、血糖过低等。这些原因导致的头痛虽然令人烦恼,但并不危险。但如果头痛很突然、程度比较严重,则有可能是中风或脑动脉瘤的信号,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是头痛伴随发热、脖僵等症状,则有可能是病毒或细菌性脑膜炎,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头痛只感觉在大脑一侧,且一整天都感觉恶心,则很可能是患上偏头痛。

(2)对于消化不良的判断,如果是由于吃得过饱、酒喝得过多所导致,服用胃酸中和药物就可以缓解,无需担心。但是如果消化不良逐渐演变成肚脐周围的疼痛,然后疼痛点转移到腹部右下方,有可能是得了阑尾炎。如果每次运动后,总感觉到消化不良,且服用胃酸中和药物亦不见好转,很可能是患上心脏病。如果是吃了油腻食品,腹部右上方出现由轻到重的疼痛,则有可能是胆结石的征兆。

(3)对于腹胀的判断,吃了过多的豆类食品、以前就患有过敏性肠道综合征,或者是月经来临时,都会有腹胀感。但是如果腹胀感经常出现,并伴随有尿急、恶心、腹部或骨盆疼痛和一吃就饱的症状,则有可能是早期卵巢癌的征兆。虽然卵巢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但及时发现对治疗非常重要。

(4)对于寒战与发热的判断,如果症状能在一周内减退,且通过多喝水、多休息就能缓解,那么多半是由感冒或流感导致的。但如果出现突然发烧、喉咙疼痛、吞咽困难并感到恶心的情况,则有可能是链球菌感染,需要去医院治疗。

(5)对于癌症、肾脏病等疑难病症,早期可能并无明显症状。但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于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我们也可以根据临床规律来诊断。对于早期疾病的发现和预防,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排查:第一,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第二,对父母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高危人群一般在30岁以后,应定期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第三,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因此在45岁以后,应每年到医院检查1次,以降低发生中风和心肌梗塞的几率。

如何选择治病途径,分情况

一般来讲,看病的原则是,一般感冒、肠炎等一般性疾病可以在乡镇卫生院治疗;对于一般性的水肿、腰痛、黄疸、胸痛、腹痛等情况,可以先到县级医院治疗,若症状不能缓解,则必须转诊上级医院治疗。现在医学检查越来越细,专科对症治疗是医学的常规,有了疾病,应尽可能到相应的专科门诊进行治疗。因为小孩和老人一般体质比较弱,所以就算是常见的感冒也有可能引起很严重的疾病,所以最好去专科治疗,小孩可以去儿科,老人去相应的心血管科、呼吸科等,不要怠慢。对于孕妇来说,不但要去正规医院,而且最好是去妇产科。妇产科的医生不是只会看妇科病和产科病的,她们对于孕妇和初生儿的疾病用药都比较专业,所以建议最好去妇产科。对于像肝炎、肺结核、结膜炎等传染病,以及生殖器的一些异常疾病,最好尽早治疗,规范治疗,首选正规医院为好。

如何科学安全地买药用药,有技巧

如今,好多大的药店质量信得过,价格比医院便宜,这样在药店买药可以省去不少钱。农民朋友在买药开药的时候尽量选择国产药、基础药和通用药。“要吃药,选好药,选药不要看广告”赵本山的这句广告词真可谓金玉良言。其实国产药和基础药都非常好,有时候没必要花大钱去买进口药。另外,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商品名和通用名,不要按商品名去买药,要按通用名去买药,这样保你少花冤枉钱。买了药之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服用药物。这样既能保证治疗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保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但归根结底,“是药三分毒”,如果能够通过体育锻炼、饮食疗法解决好的一般症状,当然还是不吃药最好。

对待医药小广告,不迷信

有些农民朋友在求医看病的过程中,因迷信小广告而导致疾病久治不愈且花冤枉钱的例子时有发生。尤其对于一些疑难疾病,有些江湖郎中或庸医利欲熏心,抓住农民朋友求医心切的特点,不择手段地在报纸、电视、广播甚至在电线杆上大肆做广告,吹嘘自己有“祖传秘方”,能够包治百病、药到病除、根治顽疾或永不复发等等。其实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农民朋友一定要理性求医,到正规专业的医院就诊。尤其是疑难杂症,尽量不要随便到药店买些外用的药,或者在地方门诊开些激素类药物,或者用偏方、土方盲目治疗,因为如果在发病之初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治疗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病情加重,会给患者造成心理、经济上的双重损失。

74要到大医院治病,该怎么做?

有病看医生是常识。小病可以到小医院,但是,如果真的生了大病,就必须去大医院,否则,就会延误病的治疗。

常言道“人命关天”,每一个生病的人都希望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而在普通百姓的心里,大医院往往是和名医以及良好的诊断治疗设备划等号的,因此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是希望能够到大医院就诊。然而,上大医院看病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看的人多得排队,做的检查一大堆,往往一个病看下来要几天,治疗起来大多用的也是高档药。因此,上大医院看病,也是有学问的。

去大医院看病怎样看门诊

如果不是急性发作非得立即上医院的话,最好不要在周一和周五去大医院看病。周一通常是一周中门诊最忙碌的一天,因为人们不习惯在双休日去医院看病,而且双休日多数医院的门诊不是完全开放的。这样就把相当一部分双休日要看病的病人积攒到了周一。通常在周一到大医院看病,不仅挂号、交费、化价、拿药、检查样样得排队,而且有些医生也因为等候的病人多,根本无心把病看仔细。周五门诊虽不是很忙,但周五到大医院看病十有八九看不完,很多项目的检查结果也都要等到下周才拿到。或者让你住院检查,但双休日住院往往也没有医生给你看,可以说是白花钱。

另外,有的大医院还开展了预约挂号或预约门诊,一般通过电话或网络就能预订好门诊,这对日常业务工作繁忙而又想看名医的农民朋友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大医院门诊种类繁多,通常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病门诊和知名专家门诊等。去大医院看病,普通的病看普通门诊足以解决问题,没必要太迷信专家。有点疑难问题要看专家门诊的,最好是知名专家看。如果有熟人指点最好,没有熟人也没关系,现在一般大医院都有介绍医生的专栏,一般排在介绍专栏每科前面的都是有一定水平的。如果你的病恰好有专病门诊,那是最好的,专病门诊的医生通常对某一病症的检查治疗具有很专业的水平。

特殊情况处理要特殊

有些病可以在大医院看到小医院治,这样可以享受大医院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方案,却只要花小医院的价格,比如阑尾手术、一些部位的良性肿瘤等,在县级医院就可以做得很好,而在市级或省级,大都由进修实习生完成,有时反而风险较大。有些慢性病在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可以看看中医,也可以试试推拿和针灸,这些在我国流传有几百上千年的治疗方法有时的确也很神奇。有的病还需要正确地选择科室,不同的科室有时在治疗上大相径庭。比如脸部的有些手术你应选择整形科而不是普外科,否则可能会严重影响形象。再比如肿瘤治疗时对手术、化疗、放疗还是介入疗法的选择等等。

小锦囊值得高度重视的几种常见症状

75、在医院治病遇到“医托”,该怎么做?

到大医院看病,通常要排长长的队,这的确是让人心焦的事情。而有这么一群“热心人”,他们利用病人焦急的心态,专门等候在大医院的门诊室外,向排队的病人推荐一些不知名的医院或者诊所,称那边的技术比大医院要好得多,并表示愿意带路到那里去。如果遇到这样一群人,农民朋友们千万不要相信,因为这些人都是“医托”,他们要做的,就是帮一些技术糟糕、效益不好的医院拉生意,从中获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