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14539200000023

第23章 中国科技竞争力位势及差距下(3)

从当前来看,提升中国自主竞争力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高端技术领域突破,比如,高端装备、智能电网、智能印刷、智能办公、机器人、大型及精密铸锻件、精密仪器等方面的技术;第二,要在流程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国外先进技术以国外要素禀赋结构为投入来进行设备和制造,通常以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导,这不适应于中国的要素结构,因此,应该在流程上实施创新,形成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相对廉价劳动力的有力结合,推动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比如汽车制造、通信产品制造领域;第三,加大对中低端技术领域的投入和支持,这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技术并非越高端越具有竞争力,技术只有和市场结合才有竞争力。对中国日益成长的国内市场,国外满足高收入群体的技术并不适合于国内中低收入水平群体的使用,因此在中低技术水平国外技术失去竞争力。专家研究也支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本土企业在中低技术产业领域领先于国外竞争对手,比如摩托车、缝纫机制造领域,家用电器,服装制造等领域;第四,强化中国企业的吸收消化能力。制造技术在国外较为成熟,只有在加大消化吸收基础上才能真正掌握国外技术,从而超越他们,这些技术包括高端电子产品、船舶、飞机制造、重要仪器设备制造等。

(三)需赶超发达国家的高科技领域

为了识别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在全球的创新版图,我们提取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和高新技术发展最为紧密的12大类作为评价高新技术发展的指标。对应的,我们也提取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专利数据作为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指标。采用贸易分析方法评价各国的相对优势的显性相对指标,对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世界比较优势做分析,依此可以鉴别出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领域。虽然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数据库中的发明专利存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差别,但是我们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比较优势。中国从1986年正式开始登记专利数据,考虑到发明专利申请到授权存在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的时间间隔,以及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启动在2006年。我们的数据因此包括1986到2006年。当相关系数大于1时表示我国在该技术领域拥有比较优势,相反,当该值小于1时表明我国在该技术领域不具备竞争比较优势。

从表中看到,我国在电气元件、电数字数据处理、医学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可以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可以在相对较短时期内进行赶超的技术领域。在信息存贮、光学和高分子化合物领域优势不明显。因此,未来我国高新技术发展重点领域应该在信息网络方面,如在云计算、第4代移动通讯、光纤宽带、海量数据储存、网络安全和反黑客、各领域智能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五)需自给的国防和反恐安全技术领域

没有上世纪60年代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很难预见我国有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来大和平发展时期。因此,国防科技的发展是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世界任何国家,国防科技都是作为国家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加以重视。历史也表明,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首先产生或应用于国防科技领域,可以说,对当代社会影响巨大的许多高新技术都是由国防科技项目演变发展而来,比如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我国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国防科技创新对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国防技术领域应该集中在制内外空、航母潜艇、通讯畅通安全、定位制导、反导、国防信息安全、能源等技术领域。

五、总结及展望:创新型国家与国家竞争力格局

中国在本世纪的上半叶,在财富的总量上,无疑会成为世界上排名在前两位的经济大国,但更需要的是成为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各方面的强国,其基础是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力。何传启教授将现代化分为以传统工业化为主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第二次现代化。周天勇教授在《中国向何处去》一书中,就中国2008年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评估,认为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已经完成了68.5%,过了中期,已经进入了后期的开始阶段。中国目前的现代化,呈现出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复合推进的状态,在现代化推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提升第一次现代化的质量,加速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这需要通过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来实现。如果未来30年中,全球除中国以外的经济每年平均增长4%,中国GDP年平均增长7%,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2040年时,中国经济发展占世界GDP总量1/4的水平,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50年时,中国GDP占世界总量1/3的水平。

然而,尽管上述发展前景美好,但中国人口众多、而土地、矿产、淡水等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下,还有全球都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限制碳排放的氛围中,这迫使我们除了发展服务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等战略之外,非常重要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30年,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格局上讲,不仅要推动经济的增长,还要推动我们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和建设,也要推动我们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还包括推动我们国家和民族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