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与斯大林
14539000000056

第56章 中苏谈判同盟条约,毛泽东忆逼蒋抗日(14)

讲台上出现了毛泽东,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江青不但站起来鼓掌,而且向台上招手,想引起毛泽东的注意。当毛泽东看她时,她又嫣然一笑,显出了少女的妩媚。听报告时,她时而像在凝神静听,时而又在疾速笔记,时而又随着毛泽东讲演的起伏作出各种引人注目的姿态,博取毛泽东的好感。

这天晚上,开完小组讨论会,大家都睡觉了。江青却坐在灯下,心潮起伏,想着如何抓紧讨得毛泽东的喜欢。她提起笔来,给毛泽东写信,说她今天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又说她出身贫苦,后来参加左联、入党,向往延安;特别说她要求敬爱的毛主席在百忙中抽空接见她一次。她写道:“我想你会欢迎我,你是一位善于联系群众的伟大人物,我这个纯真的女孩子只不过向你提出区区小小的要求。如果准见,我将于后日(星期日)下午三时来到你居处。”

星期日下午,江青不等回音就到了毛泽东的住处,说她是主席约好让她来的。警卫员去向毛泽东报告,没等回音,她又跟着进了窑门,亲热地喊道:“毛主席,你好啊!我又来看望你了!”说着,她迎上前去,与毛泽东握手,说她听了毛主席的报告,深受教育,但有几个问题需要当面请教。毛泽东笑着,回答了她的问题,又坐在桌旁看文件,处理公文。秘书又来通知开会。

江青只好告辞出来,但当她打听到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已离开延安准备去苏联的消息后,又千方百计地去见毛泽东,谈学习、谈工作、谈文艺、联络感情,有时碰到吃饭,就混着一起吃;有时看见毛泽东的办公室、卧室需要收拾,又主动地献殷勤,打扫,整理,暗送秋波。

毛泽东爱上了江青,就请示中共中央书记处,要求结婚。书记处以多数通过,同意他们结婚,但不许江青参与政治。1938年11月底,毛泽东和江青结婚了。江青被调到毛泽东的办公室附近,任军委档案秘书,照顾毛泽东的饮食起居,很少公开露面。

1949年7月,毛泽东委托刘少奇率团访苏,会见斯大林。当时,江青正在苏联养病。苏方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的尊敬,在斯大林第四次会见中共代表团时,也请江青参加会见。

那是7月27日,斯大林在孔策沃别墅新建的二层楼上,举行宴会,招待中共代表团及江青。斯大林见中国同志都这么年轻能干,十分高兴,相互问好之后,招呼大家入席就座,并触景生情地说了一些谐趣的话,使宴会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但是,江青表现反常,态度拘谨,一言不发。师哲心里嘀咕:江青今天怎么啦?

她过去爱出风头,好表现自己,今天怎么一反常态。后来他才知道,刘少奇事先给她打过招呼,让她不要多讲话,其实,江青对斯大林也十分敬佩,为了准备向斯大林祝酒的动作和祝酒词,她考虑再三,并和林莉等同志讨论了一整天。

演员出身的江青,准备好了动作和祝酒词,选择了一个适当的时机,见斯大林转了一圈,刚刚坐下,便胸有成竹、态度从容、潇洒大方地举起酒杯,走到斯大林跟前,热情而恭敬地说:

“同志们!我请大家一起举杯,共为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干杯!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幸福!我祝愿斯大林同志永远健康!”

江青那潇洒而大方的举止,简短明快而又颇具韵律的祝酒词,引起了全场人的注意。大家都抬起头来,望着毛泽东这位年轻漂亮的夫人。这时,江青又接着说:

“请大家举起杯来,请大家同我一道为斯大林同志干杯!”斯大林听了江青的祝酒词,禁不住开怀大笑。他和江青碰杯之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众人都高兴地碰杯,饮酒。斯大林端着酒杯,走到中国同志的身边,笑着说:“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健康,竟然就是你们的幸福!”“这恐怕太高抬了!”刚才还为自己的表演沾沾自喜的江青,听到斯大林的后一句话,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红晕。斯大林说罢,转过身去,走到宴会厅的另一角。过了一会儿,他又转回来,若有所思地带着一种沉思、伤感和含有隐情的口气说:“我们(中、苏)两兄弟之间的友好团结是最重要的,对世界革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斯大林在世,我们两国人民应该是团结的,斯大林不在世了,仍然应该是团结的。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之间的团结,是与世界革命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这时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斯大林会健在!愿斯大林永远健康!”良好的祝愿,并没有使斯大林高兴起来。他举起酒杯,对中国同志说:“祝我永远健康的美词和良好的愿望,使人听了高兴!但事实上,人总是要死的,人总有一死!没有人能长生不老!我这人从来不喜欢奉承人家,但别人却对我有许多奉承,我也觉得很厌烦!我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成熟了,苏联人及欧洲人要向你们学习的话,并不是奉承你们,也不是客气话。西欧人由于骄傲,在马克思、恩格斯死后,他们就落后了,革命的中心由西方移到了东方,现在又将移到中国和东亚。”说着,斯大林放下酒杯,严肃地建议在国际革命运动中,中苏两家都应当多承担些义务,而且应该有某种分工,就是说要分工合作。他希望中国今后多担负些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方面的帮助,因为中国革命本身和革命经验会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会被他们参考和吸收。苏联在这方面起不到像中国那样的影响和作用。这个道理是明显的,正像中国难以像苏联那样在欧洲产生影响一样。

江青对于能给斯大林祝酒十分高兴,但毛泽东后来闻讯,却不高兴。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苏联养病的江青专程回国,要上天安门,毛泽东不让;接着,毛泽东访苏会见斯大林,江青又要去,毛泽东仍不允许,不仅如此,就在毛泽东访苏期间,江青要到新解放区去看一看,刘少奇为此事向毛泽东发电报请示,毛泽东给刘少奇复电并让转江青,表示同意江青去新区看一看,“但须得少奇同志同意”。不仅如此,毛泽东的电报还说,如果少奇同意的话,“则应以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员的名义,由中央组织部写介绍信给新区党的组织”。因此,还要江青去和当时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秘书长的廖鲁言同志“谈好,并得到他的同意”。同时,还特别叮咛江青:“到新区后注意只收集材料,不发表意见,并须顾到不要给当地党政以较多的麻烦。以上统向少奇同志接洽,由他作决定。”从毛泽东的这份电报中,不难看出,当时的毛泽东对自己的妻子江青,要求是多么严格呀!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之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侵华政策,放弃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基本上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而把侵略军的主力转向敌后战场,妄图消灭八路军、新四军。

毛泽东始终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命令八路军、新四军以山区根据地为依托,进一步向平原地区发展,开展平原、水上和水网地带的游击战,开辟新的根据地。于是,抗日军民英勇奋战,捷报频传,晋察冀、冀热辽、晋西北、晋冀鲁豫、冀鲁豫、山东等各路健儿,在党的领导下,痛歼侵略军,扩大根据地,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到1940年前后,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东北抗日游击队,由抗战初期的5万余人发展到近50万人,共产党员由4万发展到80万,解放区人口达到一亿,收复县城150座。中共领导的敌后军民抗击日军60%以上,抗击伪军100%。

但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拉蒋反共政策的影响下,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亲日派投敌卖国,于1938年12月底,撕下假面具,公开投降了日本;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在英美“远东慕尼黑”的阴谋唆使下,于1939年1月,根据日本“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三原则,制订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并先后秘密地制定了《异党问题处理办法》、《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反动法令。接着,蒋介石命令他的部属取消中共领导的抗日政府,屠杀抗日干部和群众,并且调集大量兵力,包围、封锁各个抗日根据地,进攻八路军、新四军,接连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

对于国民党蒋介石的投降反共政策,毛泽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一方面告诫党内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并与之作必要的斗争;同时公开宣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严正立场,指挥部队,巧妙地打败了蒋介石一次又一次的反共高潮。

但是,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残酷扫荡;蒋介石调大军包围封锁,狼狈为奸,要把边区军民困死饿散。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考验。陕甘宁边区和其他解放区在1940年到1942年间,经济十分困难。粮食匮乏,人要饿饭,工作人员和部队战士几乎没有衣裳和鞋袜穿,没有食油,没有蔬菜,写字没有纸笔,冬天没有被子盖。抗日根据地的人口由1亿下降到5000万以下,八路军由40万人减少到30万人,新四军由13万5千人减少到11万人,干部也损失很多。

困难重重,该怎么办?许多干部没有办法,只好向老百姓摊派。老百姓受不了,嫌负担太重,就跺脚骂娘。安塞县有个农民指名道姓地责骂毛泽东,说要老天爷把毛泽东天打五雷轰!

这还了得!辱骂领袖,肯定是阶级敌人!不少干部义愤填膺,要求严惩那个无法无天的“反革命”。

毛泽东听说骂他后没发脾气,也没有生气!他平心静气地算了算每户百姓的账,大吃一惊,觉得边区老百姓的负担太重了,生活太苦了。他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农民骂我,说明我们的服务工作没做好!他决心要千方百计教育干部,减轻农民负担,首先要减少公粮三分之一。

然而,人是要吃饭的。当兵吃粮,吃公粮,历来如此。革命的干部、战士、工人、学生,谁也不能不吃粮呀!许多人叫苦叫难,说边区这么多的干部、战士、学生,都吃不饱,减了公粮,靠什么吃饭!但毛泽东下了决心:减!一定要减!

毛泽东的决心,十八条大犍牛也拉不转!中央警卫团节衣缩食,自己种了些地,解决缺菜问题。附近群众反映说,那些地块是属于他们的,于是毛泽东下令将地还给老百姓。警卫团有的同志不服,说那地原本荒着,是战士们开出来的。毛泽东说,我们是人民的队伍,帮人民开点荒地也应该。不能与民争利,近地给群众,我们再去远处开荒。警卫团只好将开好的地让给了老百姓。毛泽东也自己开荒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