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14538800000003

第3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框架(2)

在新中国诞生伊始,1949年10月,******在对参加全国农业会议、钢铁会议、航务会议的人员讲话中,明确指出:“全国的工作已经开始从军事方面转向建设方面。”为此,摆在我们面前要做好三件大事:

第一,要有信心地稳步地重新组织中国经济结构,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一是旧中国的经济结构是畸形的,不合理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不协调;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封锁,过去城市的工厂生产原料,主要来自进口的原料,产品向国外推销,完全为帝国主义利益服务。新中国成立后,条件完全变了,原料、运输、推销完全应该自力更生。所以,原有的经济结构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二是接收过来的官僚资本企业,管理机构臃肿、人力浪费、开支庞大,也增添我们很大的负担。三是农村受到战乱的破坏,生产下降,提供工业生产的原料有困难。以上情况说明,重新组织中国经济结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当务之急。

第二,恢复生产。******一再强调:“生产是我们新中国的基本任务。当前生产任务的重心是恢复而不是发展,当然也不排斥可能而且也是必要的发展。”“整个说来,当前各方面首先是需要恢复,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根据上述考虑,******具体地提出了恢复生产首先要实现交通运输畅通无阻,然后,逐步恢复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诸方面措施。

第三,制定1950年国家财政经济计划。******认为全国还处在战争状态,不可能制定一个几年时间的发展计划,但为顺利实现重新组织经济结构和恢复生产两大任务,制定1950年度计划是可能而且必要的。他提出了制定计划的四点根据:(1)承受负担。******指出:“为了全国的胜利,要求人民承受必要的负担。我把这种负担叫做胜利负担。”这里包括战争的军费负担和部队补给,旧政府人员的负担,改编国民党军队的官兵遣散的负担,全国文武加起来就是900万。******认为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是个重要的问题。为此,提出“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把他们全部包下来”的办法。他强调说明“包下来的几百万人并不是没有用处的,要下决心使他们变成生产的力量”。事实证明,这个决策的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恢复生产。******指出:“国家明年的负担很大,不抓生产是不行的。”他还说:“******同志说过,三年五年来恢复,十年八年便发展。如果我们能在三五年内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那就很好了。”******强调,农业的恢复是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没有饭吃,其他一切就都没有办法。只有生产恢复以后,才能使几百万人转到企业中去。(3)开源节流。******指出,开源主要是依靠人民。首先是来自农村的负担;其次是来自城市的负担;再次是国家企业的收入;最后是预支,即借债。农村负担国家财政收入的41.4%,城市负担占38.9%,国家企业收入占17.1%,以上三种收入还不够,还会有赤字,这还要发行公债解决,国家财政经济计划安排是节约的,开支主要用于支援战争,其次用于建设,恢复生产。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低的,但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保持和发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传统。(4)掌握政策。每个单位必须有整体观念,要在总的财经计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方向,有重点有计划地恢复生产和发展生产,避免犯本位主义和闹独立性的错误。******根据恢复生产的需要,提出了掌握政策要注意主次的问题:“我们要重视重工业,但决不能把它当做唯一的工业。重工业中,钢铁业是占第一位的,但它也不是重工业的全部。农业方面,要水利与农业生产并重,水利要配合农业。交通方面,铁路的恢复最重要”,“公路、航运等的恢复放在其次”。这些原则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做好恢复国民经济工作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各种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认为:能否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各种关系,看出工作的重点所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是百业待兴,必须抓住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是现在可以做的,哪些是现在不能做的;哪些是已经做了的,哪些是尚未做的,都要按照《共同纲领》规定的具体条文去办。这样做,才能使全国恢复生产的工作在旧中国的废墟上,有条不紊,卓有成效地实现。否则,乱抓一气,不分主次,不仅达不到目的,只会把事情办糟。******适时地提出这个问题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还进一步具体地说明了必须处理好经济工作中的六种关系,即城乡关系、内外关系、工商关系、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上下关系。

关于城乡关系,******认为:“在中国,城乡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他指出:“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这种辩证的处理,是******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革命问题的一个最成功的范例。”他主张:“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都是辩证的两方面,决不能取消或忽视任何一方面。我们强调城市领导乡村,工业领导农业,决不是忽视广大的农业生产对发展工业的作用。如果没有广大农业的发展,工业发展是不可能的。目前的任务首先要恢复农业生产,然后再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提出,处理好城乡关系,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要防止以农业为重心而忽视工业,否认或者忽视城市领导乡村、工业领导农业的作用。谁忽视了城市和工业的领导作用,也无法使农业现代化、机械化;二是要防止不能因为工业领导农业、城市领导乡村而忽视农业和乡村。谁忽视了农民和农业,谁就要犯错误。******科学地概括了城乡、工农业之间的关系,指出:“我们必须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在工业的领导下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没有农业基础,工业不能前进;没有工业领导,农业就无法发展。这个辩证的正确的方针是******思想在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上的运用。”这也是把民主革命时期夺取政权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

关于内外关系。面对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采取封锁的敌视政策,******明确了三点:一是我们决不能屈服于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轰炸,要迎接困难,我们是有办法对付的,坚信“多难兴邦”。二是打破依赖观念,国家建设以国内力量为主,即自力更生为主。小国应该这样,有4亿5000万人的大国更应该是这样。在生产建设上要自力更生,政治上要独立自主。对帝国主义不依赖,也不怕他们。三是同帝国主义国家也可以在有利的条件下做买卖,对此我们不拒绝,也不强求。我们欢迎友邦在平等互助基础上的帮助,这种真正的帮助,有助于我们自力更生。这三点,对建国之初打开对外交往的新局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于工商关系,******明确肯定,工业和商业比较,当然是以工业为主。国家方面主要是经营重工业,我们的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是以服务于工农业产品的流通,服务于人民为主的,必须防止投机现象。对私人资本方面,要提倡、鼓励和帮助它发展工业生产。对私营商业,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给予帮助。处理好工业与商业,处理好国营、合作社与私营工业和商业的关系,对促进生产恢复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公私关系,******根据我国社会的实际,进一步就《共同纲领》中提出的“公私兼顾”的方针,着重说明:(1)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为了恢复和发展国家的经济,需要私人资本的帮助和合作,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当它们遇到困难时,政府是会帮助它的,使私人企业对我国生产发展有利。(2)在公私关系上应该确定以公为主。国营经济应该是领导的成分,尽管它在国家的经济构成中现在只占百分之五,但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它的领导能够保证中国走向社会主义。(3)私人资本问题,在我们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是必须解决的。我们允许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存在,但是要引导它不走旧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我们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使我们的国家健全地、有步骤地、不急躁地走向社会主义。

关于劳资关系,******根据******提出的“劳资两利”方针作了科学的说明:(1)劳资两利并不是把劳资两个方面平列起来,人民的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2)在劳资关系上,我们要采取保护劳动的政策,对于资方也要给予适当的利润;(3)对私人资本采取限制政策,即鼓励私人企业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经营,对有害的则禁止。对于私人资本取得的利润有两个条件:首先是不允许有非法的利润,只许可有合法的利润;其次是不能有过份的利润,只能有合理的利润;(4)工人阶级应该用自我牺牲的精神努力生产,不应该为了眼前的利益要求过高的工资,那样会使资方无法经营而使企业倒闭,结果会弄得自己失业。今天主要的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我们必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保护劳动和限制资本。工人的劳动应该实行8小时工作制,一般在8个多小时到10个小时左右。按照上述原则处理劳资关系,即能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和劳动积极性,促进私营企业在恢复生产中发挥有利于国计民生方面。

关于上下关系,******认为,要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既要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在还不能完全实行**********,做到完全的集中和统一的情况下,也不允许各自为政。总的来说,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才能使各方面的工作生气勃勃,否则死气沉沉。******提出:“只有广大人民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才能更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

******正确阐明要解决好各种关系,无论对政府各部门和生产各部门都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样,才不会犯本位主义,才能使本部门的生产和工作在全局工作中选择好自己的适当的地位,保证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任务顺利地得以实施。

四、工人阶级要团结起来积极领导和参加新中国建设

在建国前夕,******指出:为了把革命进行到底,恢复生产,建设新中国,首先是工人阶级本身要团结起来,要把全国一切工人、职员、手工业工人统统组织起来,把农村的农业工人也组织起来;工人阶级团结不仅要看到工人中先进的部分,还要看到落后的和中间的部分。对于落后的和中间的部分,要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把他们组织起来,团结在一起,领导他们向前进,而不能搞关门主义,挑剔他们,冷淡他们,排斥他们。要有明确的团结全国工人阶级的认识,这样工人阶级的力量才是伟大的,才能担负革命进行到底的任务和恢复生产、建设新中国的任务。其次在公营企业中的工人与职员要团结起来。工人和职员都是工人阶级,他们有的是处在管理的地位,有的是直接生产的体力劳动者,但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阶级的对立。再次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国际工人阶级的团结。有了这个团结,才能制止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战争冒险,中国革命的胜利得到了世界工人阶级欢迎和拥护,更增加了整个世界的和平力量。

******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思想,一方面,鲜明而正确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性质,严格地把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同旧民主主义经济方针同农业社会主义经济、极端平均主义经济区别开来,这对提高全党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本质的认识,防止产生“左”或右的错误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另方面,为了“恢复生产,建设新中国”,他从实际出发,提出在经济工作中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把握住重点;提出工人阶级必须团结起来,积极参加并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国际建设和文化建设中起领导作用。这些基本思想的具体阐明是发挥了自1947年党的“十二月会议”到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一系列基本方针和原则,是对******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对做好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