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科学决策的边界
14538700000038

第38章 后记

2007年5月21日,完成论文答辩的这天,正好是农历“小满”节气。

这个节气,麦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

中国是农桑文化的国家,很多美好的期盼都跟播种、收获有关。春种秋收,种地人如此;十年寒窗,读书人也如此,总盼望一分耕耘能有一分收获。

学术研究终归要走出书斋,与人见面,否则永远只能束之高阁。但如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于做学问的人永远是个没有止境的挑战。转眼6年过去,当我笨拙地一字字修改完论文,准备付梓出版的时候,一种难言的感受弥漫在心头——不是如释重负,而是更加沉重……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究竟是贪污腐败造成的损失更大,还是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更大?这个石破天惊的设问让“科学决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学决策是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但政府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因此,决策也必然存在相应的边界。只有首先认识这个边界,才有可能做到科学决策。

怎样把这些问题说清楚,最贴切的理论依据莫过于“有限理性”了。

“有限理性”对学界人来说,是个旧话题,但对陌生人来说则是一个拗口的概念。要把这个题目和科学决策挂起钩来,让懂的人看起来不至于太粗浅,不懂的人看起来不至于太乏味,是一件挠头的事情。所以,本书力图既有所突破,又有所折衷。

在创新性方面,本书分析了造成决策边界的8个因素,即,组织结构因素、制度规则因素、目标注意力因素、组织心理和文化因素、信息、时间、环境因素,把“有限理性”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从通俗易懂角度,本书尽量少讲概念,多举例子,每一小节都根据内容需要选编一个案例,并且力求紧贴时代脉搏。在适当篇幅处进行一些简要总结,以便于读者提纲挈领。

本着严谨务实的态度,本书将涉及到重要人物生卒,重要理论提出年代按序标出,以免浮躁学风泛滥下的以讹传讹。

上述三条,算是本书为数不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能收到什么效果,最终只有读者最具发言权。

实事求是讲,重新梳理整编全书的过程中,我确实感觉研究功底粗浅,理论捉襟见肘。“因水平能力时间所限,诸有不周之处,谨请读者批评指着”这句话对我绝非客套,而是老老实实的坦白。

6年前论文后记的鸣谢,而今仍然适用:完成论文也好,完成书稿也好,虽然只是自己人生道路迈出的一小步,也有太多人给予我太多帮助。感谢齐明山、张康之教授,感谢领导、同事、同学、亲朋、挚友和编辑,没有你们的提点、指导、帮助和宽容,就不会有我的颗粒收获!

6年前导师送我的那句话仍将佐我前行:“不管多少艰难,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没人能把你打倒!”

樊钉谨识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