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邓小平军事谋略
14538200000012

第12章 稳固其本 先为不可胜(6)

一、战局转换时,注重教育部队了解形势,增强部队争取胜利的信心

了解战局形势和作战发展趋势,是增强部队争取胜利信心的重要因素。邓小平与刘伯承在指挥作战中,尤为注重教育部队经常了解战局发展的形势,特别是当战局转换时,更强调要抓紧对部队的形势教育,而且是从上到下的一以贯之,使部队的所有指挥员、战斗员都能增强争取胜利的信心,达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行动上的高度一致,由此激发出更强的战斗力。1947年1月2日、1月24日,毛泽东曾先后两次电示刘邓,缩短内线作战时间,准备5月开始向中原进军出击,解放战争由内线转为外线作战。因为高瞻远瞩的毛泽东,从战争全局来考察,认为全国的战争形势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解放军经过一年多的艰苦作战,共歼灭蒋介石正规军九十七个半旅,连同地方民团共计一百一十二万人。虽然蒋军也在不断地补充兵员,但其总数已由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四百三十万人下降到了三百七十万人,其中正规军由二百万人下降到一百五十万人,且多陷于对交通线和重要据点的防守,能够作为战略机动的兵力已为数不多。与蒋介石相反,我人民解放军的人力、物力得到了较大的补充和发展,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一百二十七万人增加到一百九十五万人,其中正规军由六十一万发展到一百万人。更重要的是,除陕北战场尚处于防御地位外,其它战场均已先后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了战争的局部主动权。所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根据整个战局的发展情况以及蒋介石南线的不利态势,决心不待敌人的进攻势头被全部抑制或彻底粉碎和解放军的总兵力完全超过敌人时,就立即决定组织解放军主力转入战略进攻,实施外线作战,兵跃中原的伟大战略计划,而这一战略计划的实施,则以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挺进中原为起点。毛泽东的战略意图是,刘邓大军兵出中原,置敌腹地,以调动山东和陕北的敌人回援,由此瓦解蒋介石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将战争由解放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尽而推动全国各个战场转入战略进攻。

根据全国战局发展趋势和毛泽东、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在豫北反攻作战还未结束时,便披着战火硝烟,从豫北前线匆匆赶到晋冀鲁豫中央局,着手进行战略进攻的各项准备工作。距毛泽东要求的渡过黄河南进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了。而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工作繁重,事务繁多,内容繁杂,但在督促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时,邓小平首先抓住对部队的政治思想教育,他认为,在战局发生转换时,必须向全体干部、战士讲清形势,使人人都能理解上级意图,克服各种思想障碍,澄清各种模糊认识,从而与上级、与中央军委保持高度的一致,增强执行任务的自觉性。为此,邓小平指示野战军政治部,要组织全军干部、战士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实施战略进攻的指示,学习5月1日新华社《全力准备大反攻》的社论和毛泽东5月3日为新华社撰写的《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的评论。6月3日,邓小平又指示政治部专门编发了《目前形势与方针任务的报告大纲》,为在全体干部、战士中普遍进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提供了基本依据,以此动员各级干部认清形势,明确战略进攻是战争发展到至今的必然趋势和本部队的任务及作战意义,进而提高部队争取战略进攻胜利的信心。6月21日,邓小平在野战军直属队营以上干部大会上又作了《关于解答时局与任务中几个问题的报告》,详细分析了解放战争的形势,深刻阐述了反攻的必要性。邓小平在讲到反攻的时机时说:“党中央和毛主席说,反攻的时机到了。为什么?这是有根据的。首先,是由于蒋介石反动集团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危机,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蒋介石在第一线集中了二百二十个旅,后备非常空虚,山东、陕北两个主要战场上不但打不出名堂来,而且还被我军逐步歼灭,其他几个战场上已经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蒋介石线不能保持住,点也不能保持住,所以不能不来一个重点防御。我们歼灭蒋军九十个旅以上,战局没有理由不发生变化,事实上已经变化了……从军事上看,敌人采取重点防御,我们是让蒋介石巩固他的统治区,喘口气再来打我们,还是我们先去剥夺他的兵员、财力,扩大解放区,来充实我们自己的力量,到底这两种办法哪一种好呢?这是很明白的摆着。蒋介石到处被动,好像两个人打架,只要再加一拳就能把对方打败,你偏偏要歇一歇让他喘气,自然是不对的,这用之于革命会使革命失败,要犯严重错误。”邓小平的报告,精辟练达,深入浅出,论理充分,画龙点睛,使全体干部、战士都从全局的高度看到了转入战略进攻的客观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认清了适时进行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意义和自己担任战略进攻任务的伟大使命,从而激发了部队上下迅速做好战略进攻准备的积极性。

二、任务变化时,教育部队认清完成任务的意义,增强部队完成任务的决心

只有了解了所担负任务的战略意义,了解了所担负任务完成后对战局向有利方向发展的真正价值,才能够增强完成任务的决心,才对完成任务产生促进作用。所以,邓小平在指挥部队作战时,十分重视要把完成任务的重要意义向部队的全体指挥员、战斗员讲清楚,尤其是当任务发生变化并在部队中产生一些影响时,更是注重从思想教育人手,讲清意义,明确作用,以此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之后,要在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建立地方政权,关键是发动广大群众。党中央、中央军委也曾经明确电示刘邓,能够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争取广大群众站在我们方面,争取更多的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能不能在大别山站住脚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为此,刘邓大军一进大别山,就把争取群众的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作为地方工作的主要内容来做。应该说,从打仗到做群众工作,从战胜敌人到争取群众,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种任务,而当这种任务变化时,在部队的干部、战士中出现了许多的不理解,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特别是当做群众工作时不被群众理解,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一些埋怨情绪尤为严重。

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人民群众虽然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但由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曾先后四次撤出这一地区,群众不断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屠杀和迫害,有些村庄因为群众多是红军和解放军家属,几乎被斩尽杀绝。所以,有的群众说:“你们四进四出,没有一次不是搞得箩里精光,最后还要到剥皮才走,鬼才相信你们不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群众虽然心里欢迎,但由于解放军刚到,群众对解放军还不了解,加上当地的反动政权还未摧垮,保甲、特务势力仍在暗中威胁和控制群众。因此,群众对解放军究竟能否站住脚还有不小的疑虑,表面上还不敢过分地接近解放军,更不敢为解放军带路,提供情报、粮食和其它帮助。好多地方,部队还未进村,老百姓早就跑得精光,有的在山上一连躲避好几天,直到部队离开才下山。在这种情况下,刘邓大军到大别山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常常要自己筹集粮食、自己抬担架,行军打仗时,指战员们不得不背着沉重的粮食、弹药,抬着山炮翻山越岭,有的指挥员不得不将自己骑的马匹用来运粮、驮伤员。部队在极度疲劳的行军、打仗之后,还要自己推谷子、春米、做饭、打草鞋、钉马掌。部队由于没有群众的支援,给养不能及时补充,有的部队一连二十多天不见油盐,只好以清水煮马肉充饥。对此,严重地影响了部队干部、战士的情绪。有的同志认为,我们辛辛苦苦,出生入死,转战南北,还不是为了解放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可是反倒不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抱怨大别山的人民群众太落后。还有的认为,为了保持战斗力,为了在大别山能站住脚,个别不开窍的人民群众,也应该采取点特殊办法,强行征用。对此,政治敏感性极高的邓小平十分重视,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对有关人员讲,我们进到大别山,目的在于控制战略要地,为战略进攻创造条件,这是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其第一步不是看消灭了多少敌人,也不是看缴获了多少武器,更不是看占据了多少地盘,而是看做通多少人民群众工作,争取了多少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站稳脚跟,站稳了脚跟才能控制战略要地,实现为战略进攻创造条件的战略目的。所以,眼下我们的任务变化了,但其意义更加重大了,也更加深远了。不首先完成争取人民群众的任务,一切都将无从谈起。所以,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道理给部队讲清楚,让他们真正懂得做好人民群众工作的深远意义,由此启发、教育他们要克服各种困难,甚至要承受各种委屈地去做好人民群众工作。如果我们的干部、战士都能这样做了,局面很快就会打开。正是因为各级领导都按邓小平所要求的这样做了,使大家的认识很快就统一了,思想很快就转变了,达到了“民与上同意”的程度,人民群众工作也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他在给毛主席的报告中写道:“看见了群众,全军情绪大变。”这充分反映了部队进入大别山后,虽然任务内容有所变化,但经过相当一个时期艰辛的努力和曲折的斗争,终于取得了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有了群众的支持和帮助,部队的作战就不再是孤立无援了,从而这更有利于站稳脚跟,实施战略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