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春在写字间里流浪
14537100000015

第15章 流浪进明星的写字间(1)

化茧成蝶的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却是美丽的。能不能做一只美丽的蝴蝶,就看你有没有承受痛苦的勇气。蔡依林从出道以来一直被人看成是一个乖巧的女生,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在工作中是个有名的“拼命三娘”。在娱乐圈里打拼了这么多年,是什么让她在这个过程中抽丝化茧,最后完成突破,成为世间翩然起舞的美丽蝴蝶呢?

蔡依林化茧成蝶的勇气

文/萧东

抽丝化茧:我的个性就是别人说不可能我就要做给你看《青年心理》:你好像一向就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就像当初已经签约唱片公司做歌手,你还是决定同时要把大学念完,而且为此弄得很辛苦!

蔡依林:因为从小我爸爸就教育我念书才是真正的出路。我那时候跟唱片公司讲,我大学毕业应该去念一下硕士,唱片公司的人都昏倒,说:“你不要再念了吧!”

我那时候的宣传都是下午五六点之后才开始,而且大一有很多必修的课,没有选择的余地。公司离学校很远,有时候需要请假,但是请假要超过三次,教授就要把我请过去。我们系的教授非常严格,他把我当一般的学生,不像台湾有些学校的教授因为你是艺人就可以通融。那时候我压力很大,就比如拍广告,明明很累,我还要带着功课,在摄影棚里看书,或者打电话给同学问明天讲什么。我的个性就是别人说不可能我就要做给你看。那时候别人都觉得我一定毕不了业,我却硬是拿到了毕业证书。

《青年心理》:那就是说大学生活还挺快乐的。真正踏人社会自身感觉有什么变化吗?

蔡依林:我在大三、大四的时候不快乐。那时候正是我的低潮,突然之间媒体对我的报道都是不好的。从那次之后,我就开始知道原来真正的工作是这样的。不过这样也好,我很庆幸很早的时候碰到这些事情。年轻可以承受的压力大嘛,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撑得住。

那段时间过后,我就觉得我应该做自己。刚出道的时候,我总是在做别人眼中的蔡依林。别人批评你怎么样,好,我是新人,那我就改,慢慢觉得这样就会失去自己。如果回头去看当时的自己,觉得真的很可怜,一直在做被别人操控的人。后来为了自己,我放弃了原来取得的成绩,选择重新开始。

最初的时候我很紧张,因为是新的经纪人、新的公司、新的团队,大家还在磨合,市场竞争也很激烈,没想到成绩就这样好了。从那次之后,我就蛮珍惜每一次机会,就会更努力去做音乐。

《青年心理》:很多人说你是一个很努力的艺人,李玟就曾经说过你红得有道理,因为你的努力别人都看在眼里。那么可不可以理解你骨子里有很争强好胜的性格?

蔡依林:对。对我来说,如果我很在意一件事情,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有一种像蟑螂一样打不死的坚强,就算有时候暂时熬不过去了,大哭一场,但我是希望自己可以完成,就想要坚持下来。很多人看到我在工作的时候都会觉得很吃惊,他们总是惊呼:“没想到蔡依林小小的身体里有这么大的能量。”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都只是会心一笑。人们看到的永远只是艺人光鲜的一面,而没有察觉到他们在舞台的背后所流的汗水有多少。至少我自己明白,不管在外面我得到的掌声有多少,我永远也不会停下我练舞的脚步。

《青年心理》: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下来,有没有那种停不下来的感觉?一直要往前走,每走一步都希望不一样。是什么支撑着你过来的?

蔡依林:对我来说,停不下来是一种鼓励,至少说明有人需要我,在肯定我的成绩。人需要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有所进步。支撑我向前的应该说是我的个性。其实无论在哪个行业,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往前走,希望看到新的东西,那就还是会一直往前走,而不是别人在后面推你。

没有人会一直推你,如果你一直靠别人推着才向前走,也许哪天那个人忽然就不见了,你也就不能前行了。如果自己没有原动力,某些时候会觉得蛮疲惫的。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很喜欢的行业,在工作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有勇气承受一切。

破茧重生:改变是为了更加被你喜爱

《青年心理》:每次你发新专辑,大家都非常期待看到你的变化。作为一个普通歌迷,当知道蔡依林要出新的专辑的时候,我就会去想:她这次又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我希望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对你有这样的一个期待。

蔡依林:其实别人对你的期待,能有多少让大家满意,还是要看你自己。

别人可能期待你达到60分,你对自己的期待更高,可能希望可以看到的自己不一样,可能希望自己能拿到80分,期待在你自己身上。

当然,每一个作品不管是在舞台表现还是音乐本身,它一定会有一些缺失,而这些缺失,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看,反而是很好的事情。因为在这些方面你可以再去钻研,下一次就会做得更加完美。上一张专辑的某个阶段我记录下来,让歌迷看到,他们也会提一些意见,说他们觉得有的地方可以更好,对我帮助还是很大的。当然我做某些新的尝试的时候,也不是全都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我不想浪费时间,更希望能努力做好自己。我不希望他们看到我仅仅只是站在舞台上面而已,而是能够看到我为在这个舞台上表演而努力准备了很久。

《青年心理》:别人对你批评或者希望你改进,你会有什么想法?

蔡依林:我会仔细参考他的意见,如果真的有我需要改进的地方,那么我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因为别人是你的镜子嘛。他们看到的你,也许跟你自己看到的你自己是不一样的。在你的艺术道路上,你会遇到不同的分岔路口,你会可能碰到不同的人,他们对你不同的想法会对你的进步有莫大的作用。

我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让歌迷能够更加喜欢我。

翩然起舞:我要你看到我最美的一面

《青年心理》:出道至今,你已经担起了“百变教主”的称号了,你怎么看待歌迷对你的追逐和模仿呢?那这样压力不是蛮大的?你一直要一刻不停地注意自己新的着装造型,会不会担心不能引领潮流或者变得落伍?

蔡依林:能够做一个被年轻人模仿的对象还是蛮荣耀的,虽然这样很辛苦。因为我要一直去做功课,去发觉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变化到我身上的,不能是照搬一模一样的。

我自己会百分之百尽全力去做,如果没有找到新的东西,我们就会去讨论,去花几个失眠的夜晚把它组装而成,从演唱会啊,专辑的概念啊,我都会努力去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

《青年心理》:很多人都说,在演艺圈一年的成长速度相当于普通人的两三年以上,你同意吗?

蔡依林:对。演艺圈是人的工厂,没办法控制别人喜欢你还是讨厌你。

但要做很成功的艺人,大家就是在比忍耐。谁的耐力久,谁的情商高,谁就会成功。像刘德华,他成功是有原因的,原来大家也曾经否定他、不看好他,但他很努力,很拼,最后成了四大天王。

我发现现在很多小女生都很想进演艺圈,在她们的观念里就是“我出来我就要最红”。她可能意识不到,在演艺圈的成功不是只要你考试考到100分就真的能得100分,很多事情你必须要退让,要学会和人家沟通。很多人会受到打击,这也是一些年轻人到现在没有成熟的原因。现在很多歌唱比赛你会发现参赛选手越来越小,但是消失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我还是建议年轻人要先念完书再出来。因为一出来在演艺圈就要面对比你大十几岁的人,如果你受到良好的教育,你会学得很快,如果太稚嫩,一下来到这样五颜六色的染缸中,总想着要很好的生活条件,那样很容易走弯路。

《青年心理》:作为艺人,和媒体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因为媒体是艺人最好和最必要的推广渠道,但很多时候它也可能把你的某些东西放大,让你非常难堪,对此你深有体会吧?

蔡依林:对。因为有些报道会把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放在一起比较。以前跟记者聊音乐,就真的是聊音乐,不像现在,聊音乐很少,其他的事情弄得很复杂。如果媒体喜欢某个唱片公司的艺人,就会写他好,要是想报复,就会不发,感觉媒体好像控制了很多权利。

每个人都在成长,你就只能告诉自己,没有的事情,你就让它去吧,它就是一篇报道而已。如果你觉得很痛苦,那就不要看。看到那些不好的东西,你总不至于每天抱着报纸哭吧?人要懂得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那么纯洁透明。如果你无法全然看清周围的一切,那么就要学会让别人看到自己最美的一面,这样就足够了。至于其他不好的消息,就像打在身上的风沙,洗干净就好了,不能让它们脏了自己的面孔,更不能脏了自己的心灵。

《青年心理》:大家觉得你有些地方不像艺人,不是能够很好地炒热气氛跟所有在场的人打成一片,有的人会觉得采访你或参加你的活动有些无趣。

蔡依林:我不想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我脆弱的一面。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部分,我不太会制造气氛,只会把力气用在挑战自己上,我比较喜欢逼自己去做一些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更多的是让他们看到我努力后的成果,让我的歌迷和媒体知道蔡依林一直很真心地在努力。

喜欢像孩子那般天马行空的幻想,所以,她的声音温暖而空灵;拥有处女座追求完美的典型性格,所以,歌唱之中她容不得半点瑕疵;乖宝宝的内心里暗藏主见,所以,她的成长之路中规中矩又个性彰显。

性格决定命运,对于谭晶来说,命运就是歌唱。于是,我们从她的歌声里听到了活泼大方,听到了乖巧可爱,也听到了鲜活的、充满个性的独立自我。

谭晶:性格决定歌唱

文/张鸣

2009年2月,谭晶接受了美国国家民俗中心颁发的收藏证书,这意味着从她出生的那天起,所有资料都将被作为“藏品”保存起来。而今天的回忆,就从这件“藏品”的22年前的某一天开始……幻想给艺术一个起点那是谭晶第一次登台演出,不到10岁的孩子看着台下的人头攒动,紧张自然是免不了的。她望向一同演出的妈妈,妈妈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笑脸,小谭晶这才稳下心神开始唱起来。多少年以后,当她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正中央,听着海浪般汹涌的掌声,心里还是会怀着童年的那种小而隐秘的紧张,但是,这种紧张很快就被升腾而起的激动和自豪所湮没。

维也纳,对于儿时的谭晶来说,也许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这个生于中国山西的小女孩却一路插着幻想的翅膀,飞进了无数人羡慕的殿堂。

小时候的谭晶最喜欢人家叫她安琪儿,跟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时就爱扮演天使,她在院子里飞来飞去,让小伙伴们追她。“小孩子爱幻想,直到现在我也是如此。我特别喜欢灰姑娘的故事,那种破茧成蝶的美是最吸引人的,也最能给人满足感。”而谭晶也知道,这种破茧成蝶的满足感背后,蕴藏着无数的努力和汗水。这一点,是她在成长过程中一点点验证出来的。

谭晶是一个打破了传统分类的歌者,民族唱法、通俗唱法都能来,而且都精彩。很多作曲家喜欢跟她合作,原因是她能够非常快地进入歌曲情境,并且能够贴切地演绎歌中的情感和韵味。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录歌一定要找谭晶,能省棚时,省钱。”

然而,对于年轻的谭晶来说,如何进入作曲家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呢?她坦言,还要感谢自己爱幻想的天性。每次拿到一首新歌,谭晶都会把自己想象成写歌者,了解这首歌是为谁而写:可能是写给心上人的,也可能是为失恋而写,还可能是看到祖国山川心潮澎湃而作……不管怎样,只有贴近写歌者的内心,才能把这份情感更加真切地唱出来。

“保有幻想之心,这是艺术的世界里最重要最宝贵的。”在最初演唱《在那东山顶上》时,谭晶还没有去过西藏。那里是一番怎样的风光,那里的人洋溢着怎样的情怀,所有的一切都被谭晶在想象的世界里勾画得无比美好。

“很多时候,想象比现实更完美。那时候的声音透着一股子仙气儿,空灵。

现在我去过西藏了,再唱这首歌的感觉真的就不同了,声音更加踏实、沉稳。”

完美是歌唱者的信仰

处女座的谭晶这样形容自己:“洁癖没有,但追求完美是绝对的!”这一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她对声音的苛刻要求。熟悉谭晶的人都会发现,无论她的声音唱到多高,都是圆润的,听起来尚有余地,让人感觉很舒服。“我不允许自己的声音有一丁点儿听起来不舒服的东西。有时候作曲家会说,声音又高又直,唱得‘破’一点没关系。但是我自己这关就过不去,反反复复必须唱到满意为止。”

人家说,性格决定命运;在谭晶看来,性格也决定声音。性格随和的她坦言不适合唱那种沧桑感过强的歌,因为达不到完美演绎的境界,所以宁愿舍弃。这大概也是完美主义的另一种体现。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走西口》的主题曲就是谭晶演唱的,从拿到歌到唱完,只用了半个小时。但是,谭晶在高效率的同时仍然不忘她的完美主义:

“原词里有一句‘走西口,走到哪里是个头”我唱着总觉得拗口,跟作者一商量改成了‘走西口,哪里是个头’,听起来就舒服多了。”

但是,这个时刻要求完美的谭晶,在成长的路上也遇到过很多“不完美”的打击。一路且歌且行,个中滋味只有她自己最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