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14534500000008

第8章 新闻写作的规律(2)

物质事实和精神事实。艾丰并没有对此类存在样态做出内涵规定,他立意的角度在于新闻工作的可操作角度。“在新闻报道中,常常有一种人们称之为‘说话新闻’之类的东西。它报道的是什么样的事实呢?是一些人说的话。这些话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某某人说了话,这是事实,但是他说的这些话毕竟还只是‘话’!我们报道的一些计划,一些打算,一些预测性的东西,其实都属于这类事实。”依照这种运思看来,实际存在的或者说已经发生的事实称之为物质事实;只供给蓝图、计划而未归结为实在现象的称为精神性事实。

事实的分类在写作实践中极为重要。正如了解材料之于木工操作一般。在具体的选择中何去何从,何者为佳,只能具体环境具体思维而具体选择了。

人的生命是燃烧在对抗力量交汇点上的火焰。事实,这多种仪式里的事实正是一种多种力量的战场,是一种同时兼容悲与喜、过去同未来、思想与感觉、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偶然与必然、群体与个人、生与死这些对抗力量交汇点的充满着不安和危机、迷惑和苦恼的存在。它是一只船,可体验于彼岸;它的言外之意是充足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它又是老实的。依着文学的意识而言,柏拉图认为现实并非真实而只是真实的影子;海德格尔认为真实是隐藏着的东西,我们周围的现象并非真实,只不过是真实的影子、假象和片断。而新闻却赖着这纷纭复杂、歧花烂漫的事实告诉人们,这就是生活,这能惹人翻飞思绪、心魂震颤的交点正是生命燃烧的标志,现象同样可发热、发光,生活正是事实合写的宏大的交响曲。

第二节 对事实的运作

在承认事实为基本元素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它又是如何在说着人类的意思。

1.对事实特点的选择。大干世界事实纷繁,然而,用在报道中恰当地充当燃料的却必须拥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并非一切生活事实都可成为新闻事实。

重要性。在所有要素中,我看重这一点,理由很简单,只有牵动亿万心魄的东西才是值得人们为之奋斗与创造性劳作的。

这一点涉及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新闻是一种关怀姿态的理解。人是关怀的或者说关切的动物,罗洛·梅在《爱与意志》一书中对此作过最翔实的解析。我们现在要理解的是:第一,这符合人作为关切动物的心理逻辑,我们人总是将心灵对准那些在大的方面影响我们的事实;第二,这更接近我们那些去除不掉的焦虑心态;第三,这也更能克服我们的惰性;第四,重要的事实色彩总是浓烈的,引起兴奋的程度越强;第五,重要的东西总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因而覆盖面也宽。

重要的事实是值得为之奉献汗水的东西。一个记者必须注意的是,重要的新闻并非一定由重要人物来构成。重要的事实,必然对历史与未来能造成影响。它可以是一个人说的一句话,可以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是生活中的行为,但它们却是历史巨链上的有力者。

②规模性。当你的朋友对你讲道:“全世界人民应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噪音污染。”你会摇摇头,然后把它忘掉。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临终时说出同样的话,记者们便知道如何去做。答案很明确,爱因斯坦具有“大尺寸”,或说是大人物,而你的朋友却是小人物,无名之辈。

有时候事实中的数字也很重要。例如,一次水灾淹没了一家人和一次水灾淹没了十五个县一百万人之间,第二个事实明显地更能引人注意。澳大利亚的两位专家林赛·雷维尔和科林·罗德里克告诉我们说:“通常是数字越大,新闻价值越高。”

当然,规模性必须与显要性相联系,才能做出判断。有时候,它的规模并非极大,但它重要,同样值得考虑与选择。

如此说来,我们可否这样指明规模性的含义:关键看它对人类社会所能生成的影响力有多么宽广。

这里并没有固定的公式,只能由体验引导了。

③及时性。新鲜是活力的标志,这是人生经验。因而,当事实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性时,它总能引人注意,产生意想不到的冲击波,迎合人类先知为快的欲望。这里关键的内涵在于快捷。

常言道:新闻乃易碎品;西人有云:记者的“生命”只有12小时。为此,名记者邵飘萍常使脚踏车工人身后紧随,为的是在每一新闻上标注这看似简单,实则永远令人难以心宁的“今日”二字。及时性供给新闻事实以充满魅力的诱惑性,它使每一信息实在饱满,震荡的表现随之而发。“及时性仅仅指报道一件正在发生的情况而言,同事件真正发生的时间无关;一座埃及法老的墓可能几世纪前就被盗了,但是这个盗窃案只有在考古学家发现之后才成为新闻。”(1)换言之,不要看轻或者简化及时性,它也是一个极为惹人翻飞心思的世界,正是新闻事实“自我强力”之要素之一。

接近性。接近性是新闻事实中较为模糊的特性,因为我们无法确定什么距离才算具有这一特点。对每一个记者而言,它的意义都是不同的,正如《新闻实践指南》一书的作者所说的:对于一位市郊记者来说,“接近性”就指市郊范围内的活动;对于大多数都市日报而言,“接近性”就包含了自己所在的州和整个国家。如果你是为《时报》或者《新闻周刊》工作,那么整个世界似乎都是很接近的。而今,随“地球村”之出现,这本书的作者指出:“‘接近性’所囊括的地域不断地扩张着。”②

然而,这并非是说接近性缺乏明显特点可言。一般而言,它指新闻事实与读者在地理上、利益上或思想上的接近程度。接近性愈强,刺激点愈多,击穿力亦愈强。

⑤冲突性。冲突是非协和状态的表现,它的表现状态极为复杂。有时是人体之间的冲突,如战争或体育比赛。有时更微妙、复杂,导致人与人相互残杀的政治冲突……冲突构成刺激,因而也是新闻。社会学家·L·科塞对它作过下述评价:冲突可以使张力加剧,可导致修正冲动,亦可改革结构,可发现问题,建立新的平衡。因而,冲突是一种整合器。它是新闻事实必然拥有的一种素质。

但专家也提醒人们注意,千万不要将冲突简单化,不要把活生生的冲突变成干巴巴的概念,把双方褊狭地分作善、恶一方,我们常犯这类错误。“要了解你所报道的冲突的性质很重要,几乎可以肯定,它比你第一眼所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⑥切身性。人类对自己永远有兴趣。这符合心理需求五层次、理论所述说的规律。马斯洛为我们写道,我们人的需求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它们无时不在运作着,一些东西打动我们的胃,一些东西则让我们的社会愿望感兴趣。“读者读一篇报道时,期望有一种切身的感动。一篇有人情味的报道,使他忍俊不禁;一篇关于澳大利亚在艺术或体育方面获胜的报道,激起他一种不可言状的爱国心;一篇关于不公正事件的报道,使他义愤填膺;一种新的时髦使女士们狂喜;国际新闻中的好消息,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一篇关于惨剧或者不走运方面的报道能唤起他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切身注意力这个领域是没有界限的。”它要求写作者挑选时必须注意受众意识,克服褊狭自私。

尤其是在当下人类文明交互影响日益剧烈的情况下,我们更不可教条视之,而应当将整个社会看作一个“生态框架”,由互动、联系、多角度介入对事实的判定。

难道在某一要人去世的那一天里真的就没有别的什么可报告吗?

难道必须将一个国家或社会当作一个单位来审视?

难道普通的生命体就没有什么可资反映的吗?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一些优秀特写、花絮所做的成绩业已显示了这一特性。

一种逐渐扩大的新闻观念正在形成,它特别关注的是一种能显示对生命、社会产生影响的真实力量,要求呈示的也不是浅层次的速度,而是真正的速度——一种现代性的速度。下面的对比能说明问题的某些方面:传统新闻价值界定系统理论的新闻价值1.贴近性通常是地理意义上的接近受众2.时宜性刚刚发生或发现的事件之性质3.显著性著名的人物、机构和思想等的出现4.影响性对人们生活立即产生的结果5.奇特性异常性;背离常规的事件6.冲突性人们之间的纷争,包括诸如战争等物质形式以及诸如争论等言语形式人们心中所想或所谈的话题7.流行性8.重要性涉及巨大的数额、规律等更大的参照系一一整个社会、世界,乃至地球更大的时间跨度;渐进的、可能短时显现的变化普通老百姓和整个社会非即时、间接产生的结果;对系统中某些方面产生的结果;对整个系统而非个人产生的结果现状;“照常营业”的结果;非变化事物的结果合作;社会整体;突出目标考察没被谈论的事物;被忽视的问题;“无声杀手”“细小才是美”;过量的不利之处由此看来,这里所提的“切身性”实在是关切的代名词,是一种社会、生活、人性的理性之路。它能帮助我们克服传统新闻观中的僵化路向,领我们更趋自由之境。

2.用事实说话的方式。

新闻写作其实并不太难。巴克赫斯特在其名著《打开知名度》一书中写道:“每个人都能写新闻稿。用不着什么创意、学问、暗喻,更不要弄得太复杂,愈简单笨拙愈好。”“如果你喜欢写,你尽可以放手去写,但要记住,写新闻稿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容易写得过于复杂。”这令人难以适从。

其实,非常简单就可以理解清楚这一问题,亦即我们前面已经陈述过事实的力量。因而,过于做作,往往会破坏事实本身的开放性及聚焦性、原子性特征。因为,复杂往往会适得其反。

这位专家提供的方案是流行欧美但在中国社会不大被人瞧得起的KISS原则(KeepItSimple,Stupid)——尽量使一切简单、笨拙的原则。“身为新闻稿的作者,一定要遵照这个原则。

一篇新闻稿是一篇迷你的新闻论文,要以最平实的语言,在最短的空间说完。”

然而,究竟因着主体之不同,选择与组合还是有差异的。

“纯客观”方式。

这种方式只报道事实,不发表记者任何观点与姿态。例如:

三岁娃娃将被征入伍

[合众国际社纽约电]谁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一本星期五,居住在纽约市约克城高地的三岁小女孩皮丽·夏普洛收到了应征入伍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