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股市牛虻:擦亮投资者眼睛
14534000000041

第41章 资本市场开放并非单向度(3)

至于国内买壳上市,本来也不失为一种达到上市的好方式。但是,由于上市稀缺度越来越严重,这也就加大“壳公司”谈判之筹码,市场也趁机把这些有问题的壳公司炒得鸡犬升天。今年上半年,A股指数大升,最大的“功臣”就是这些问题股。正因为壳公司价码上升,企业想买壳上市不仅难度增加,而且成本也会上升,特别是买壳上市后能否在市场上圈到钱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如今年买壳上市后,至少要到2003年才可增发A股,而且最近A股增发的门槛正在提高,再加上政策上的不确定性,这必然使得民营公司不敢轻率决定以此为上市途径(最近有一公司为了买壳上市谈判了几十轮,最后还是鸡飞蛋打)。既然以上两途经很难走通,海外上市成了国内民营企业实现上市目标的无奈选择。

对不少民营企业来说,由于短期内在国内上市几乎没有可能,一夜暴富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但是“上市能够圈到钱”这一点在他们心中早成了定势。既然国内市场上市之路暂时走不通,民企只好另辟蹊径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外资本市场纷纷向国内的民营企业抛出“绣球”,美国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及香港等都开出优惠条件,希望国内的民营企业到这些资本市场上市,而人熟地熟的香港则成了国内民营企业计划海外上市的最佳选择。目前国内不少民营企业纷纷前往香港探路,就表明这样一种趋势。当然,国内政府促使其成,也成了民营企业希望走向海外资本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在早几年,由于国内政府的严格管制,一般的民营企业要想到香港上市也并非易事,非得有特别之关系才能成其事。在政府的管制下,从1993年到2001年底,国内企业赴海外上市的企业也只有60多家(其中多为大型国有企业)。不过,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香港资本市场的不景气,放开国内民营企业来香港上市也成了必然之趋势。因为,尽管国内市场发展迅速,但要消化国内众多企业招股上市募资压力是困难的。而中国加入WTO后,无论国企或民企都得认真地进行业务和债务整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经营投资素质和效益,以便在迎来更多更新的机遇的同时,面对更严峻和全面的外来企业的挑战。因此,国内民营企业的集资和融资需求日益殷切和强烈,国内民营企业进入香港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一石几鸟之选择。针对这些情况,中国证监会就明确表示,国内民营企业到香港上市,会获得相对宽松的审批尺度。

但是,国内民营企业海外上市是一条宽广之大道,还是一条泥泞小路呢?据相关资料显示,自1993年以来,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共筹资182亿多美元,其中IPO171亿美元,发行可转债券5亿多美元,增发6亿多美元。这也就表明,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基本失去了再融资的能力。作为中小企业的民营企业,如果到海外上市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因为,在海外上市不仅上市成本高,而且所面对的市场压力大。据统计,中国企业在美国IPO上市的平均成本达15%。在香港,牡丹汽车集资总额为8700多万元,但净融资额只有5500多万元,而其中上市费达2000多万。可见,如此之高的上市成本,如果筹资额不高,那么海外上市是十分不合算的。还有,作为中小企业的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除了考虑面临成本高昂,收益与付出不成比例、市场压力巨大之外,还得考虑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还有,对于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来说,它不仅有严格的制度规范,而且市场运作主体都有相当的经验与识见,民营企业希望通过瞒天过海的方式进入该市场是不可能的。因此,希望到香港上市的国内民营企业,不仅要面对着大浪淘沙般的竞争,面对着具有火眼金睛般的国际投资者,而且国内去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与国外投资者之间沟通很差,国际投资者对国内民营企业会相当挑剔,这必然会增加国内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成本。同时,国内很多民营企业的产品都是区域性的,这也会增加它们在海外上市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民营企业希望到香港或海外上市造就A股上市后的神话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是偶尔有造就者,若有不慎同样也会摔得粉身碎骨。早些时候,对于香港上市的几家民营企业股价狂跌,人们应该会记忆犹新,红筹国企股为香港人弃之场景也会历历在目。一个完全规范的市场与国内A股市场可以一夜暴富的神话是有天壤之别的。

也许有民营企业会想,由于进入国内股市的困难,上市总比不上市要好。这可能仅是站在A股市场的视野上来看问题。毫无疑问,国内民营企业如果不是为了上市而上市,不是为了上市而一夜暴富,而是为了公司有好的发展需要,在香港或海外这些规范、理性的市场中上市,对其发展不仅有困难的一面,也有利好的一面。因为,这个市场不仅运作程序简单规范,而且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会把该企业带向良性运作之轨道,如香港的会计准则与内地会计制度的不同或会造成盈利预测及资产估值的差异,而在好的会计准则下,会令上市公司更好地披露自己的信息,以便让投资者去选择。而且香港的会计准则更接近西方模式,公司亦需逐步向国际标准接轨。还有,你只要成为上市的公众公司,就会有千百双眼睛盯着你,你就得循规蹈矩地去做,你就得为股东谋利。这样容易化企业压力为动力,真正把企业做好、发展好,从而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反之,如果国内民营企业试图把国内股市上的那套观念带到香港市场来,希望从投资者那里圈到钱而一走了之,估计被市场套住的不是千百万中小投资者,而是民营企业自身。

因此,国内民营企业如果希望到香港或海外上市,请不要抱着无奈的心理而去。如果要抱着无奈的心理而去,不去海外上市也罢,因为,你想在海外市场侥幸圈到钱就逃之天天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要去海外上市,就横下一条心来,准备让自己脱胎换骨,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目前在香港上市的蓝筹股企业不都是民营企业吗?它们都是靠打拼、靠遵守市场运作的游戏规则而发展起来的。试想,它们能做的事情,为何国内民营企业就不能呢?

还有,既然香港及海外不少市场准备迎接大量的国内民营企业来香港上市,那么它们也不会因此而降低这些公司的上市标准,会以同样的标准,在大浪淘沙中,把一些真正好的国内民营企业淘出来,让它们经受严峻市场的洗礼,成就它们。这样做也会加大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的难度。

总之,民营企业海外上市,自然是它们筹集资金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不仅市场竞争激烈、融资成本高,而且上市后维持上市公司地位的成本更高。这表明民营企业去海外上市要慎行。如果国内民营企业只是站在国内上市A股视界来考虑去海外上市,那么不仅是否上市成功是不确定的,而且即使上市成功了,要想公司持续发展也并非易事。市场选择的结果,只有真实的业绩才是真金白银。

(2002年5月)

外资急欲敲开A股市场

不管中国的《公司法》如何拒外资企业于A股市场之门外,不管市场上传言的“外资企业上市A股禁令两年内难以取消”,也不管去年联合利华、东亚银行等申请A股上市屡屡未果,近来外资急欲入主A股市场的态势则越演越烈,有人称这已经形成了新一轮的“冲击波”。

据媒体报道,外资企业正在纷纷酝酿到A股市场上市。总部设在天津的顶新国际集团日前传出消息,以“康师傅”为主打品牌的顶益控股公司正计划在适当的时候,争取旗下投资企业在上海上市。MICROTEK公司旗下的中晶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也表示,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在国内上市是他们急切盼望的事情,只是国内的种种政策让他们难以如愿以偿。这也使得继去年不断传出联合利华公司要上市A股的消息之后,有关外资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的话题再度受到关注。

目前在内地投资设厂的台商,也正积极酝酿上市A股的可能性。有迹象表明,大霸电子、龙凤食品等力拓国内市场的台资企业,已着手与券商洽谈上市的相关事宜。香港的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曾多次表示,东亚银行有将其境内业务分拆在上海上市的计划。香港的汇丰银行也表达了希望在上海上A股的意愿。而且国内券商对此兴趣盎然。

还有,在外资企业全力加速意欲进入A股市场的进程中,同样对中国资本市场觊觎已久的国外投资机构也不甘落后。2月13日,中国富国基金管理公司与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蒙特利尔银行将为富国基金推出开放式基金提供技术帮助。可以说,这可能是以中外合资基金进入中国A股市场的一种尝试。4月11日,第一只中外合作产业基金,即中瑞合作基金在上海诞生。根据协议,此基金将从资金等方面支持瑞士、德国来上海创业的外资企业。这也表明,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有限度地开放了。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尽管在世界股市一片熊气漫天、中国股市一枝独秀中,中国股市仍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但外资为何会对此熟视无睹呢?也就是说,中国股市真的有投资价值吗?其实,无论是从中国股市近期的超速上涨、泡沫堆积、市盈率奇高(已在60倍以上,高于世界股市市盈率的3倍)和投资理念差异性大,还是从上市公司业绩披露虚假、庄家操纵股价盛行、基金黑幕猖獗和政府干预严重等等来看,进入A股市场是面临着巨大风险的。

不过,尽管从理论上来分析,中国的股市不会有好的投资价值并且风险巨大,但任何投资者都明白,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其收益率可能会越高。更何况按现在发展态势,中国股市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截止到2001年3月底,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达5万亿人民币,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量多达200亿人民币,早已为亚洲第三。而且,中国股市目前正处于迅速扩张期,每天都有1~2家新公司上市。在实行上市核准制后,这种扩张速度还会加快。据悉,目前有近千家公司在等待上市。按这样的速度,10年内中国股市的总市值能够达到2万亿美元,即翻两番左右。可以想像,如此巨大的资本市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怎么不使外国投资者垂涎欲滴呢?

当然,外资企业进入A股市场并非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如果是这样,外国投资者多次遇到挫折后一定会弃之而去。实际上,开放资本市场早已为中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只不过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政府对此有所警觉,放缓了资本市场开放步伐。但近几年国际市场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并购已经成为全球跨国投资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十年来全球投资超过了1万亿美元,其中通过并购形式实现的达80%以上,因此并购也是中国今后吸引外资最为重要的方式。如果跨国并购放开,而资本市场不放开,那么跨国并购就难以进行,中国引进外资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因此中国放开A股市场是势在必行。还有,加入’WTO后,中国证券市场必然会走上国际化及对外开放,这不仅为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更重要的是能改善中国证券市场的质量,把中国的上市公司推向国际市场。

正因为这样,中国政府一直在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调整现有的政策。最近B股市场对国内合法投资者开放,一方面在于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一个可投资的渠道,激活B股市场,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促使B股市场正常发展后,如何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B股市场,促使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可以说,最近B股市场对国内居民的开放,是中国证券市场向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它不仅使A、B股价格逐渐地趋向一致,从而为两股的并轨创造条件,而且为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提供了一个窗口。

还有,中国证监会高层近来也屡屡表示要积极研究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政策;允许外资有步骤、有限度地进入A股市场,其中也包括允许外资公司在内地上市。例如,政府正在研究以“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Qualifl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模式来对外开放A股市场。可以说,正是这种双向的互动,外国投资者急欲敲开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

(2001年5月)

入世短期内对国内股市中击不大

中国人世,无论外面如何热闹,无论媒体如何炒作,无论人们对它有多少期许,也无论投资者与业界对它有多少担心与忧虑,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就是由于人民币资本账开放没有时间表,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有一个5年缓冲期,在短期内,中国人世对国内的证券市场不会造成多大的冲击。面对低迷的市场,不少投资者把解套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加入WTO,寄托于外国资金大量地涌入,恐怕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