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股市牛虻:擦亮投资者眼睛
14534000000011

第11章 谁能做空股市(10)

(2002年8月)

为何总想把资金赶入股市

近一年来国内股市熊气漫天,尽管政府管理层一直在出台股市利好的政策(如降低佣金与印花税、停止国有股减持),但是市场对此并没有多少反应,更没有出现如管理层预料的行情。面对没有起色的股市,不少人开始把眼光由盯向政策转到盯向社会种种资金上来,并希望政府采取办法把这些资金赶入股市。如居民储蓄存款、社保基金、保险基金、银行资金和外国资金等都是被盯住的对象。

如有人表示,中国国民储蓄率甚高,目前的比率接近内地生产总值的40%。而这些存款放在银行体系,并没有好好地利用,甚至于使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与日俱增。因此,如果能把这些存款引入股市,一方面既有助政府出售积存的大量工商资产,另一方面亦可让企业得到集资的渠道,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从而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重整。因此,如何“理性”地引导国内居民储蓄进入股市是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对此,我撰文明确地指出,如果大家都想把8万多亿元国内居民储蓄存款看作是“唐僧肉”,千方百计地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而赶人股市,那不仅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而且由此所带来的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及社会风险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到的!

那么,让社保基金进入股市又怎么样?面对着1000多亿元社保基金,尽管对5万多亿元市值的国内股市是杯水车薪,但仍然有人趋之若鹜,总希望有更多的社保基金进入股市。至于社保基金在国内运作效率如何没有前车之鉴,但是最近美国发生的事情,国人不得不注意。比如‘2001年,爆发出大丑闻的安然公司雇员的401(K)养老基金所购买的那部分安然股票被冻结了3星期,而其间公司股票大跌35%。当公司的股票从90美元跌到不足1美元时,员工的养老基金丧失10多亿美元。又根据美国基金工会等的一项研究,到2001年11月,美国拥有401(K)计划账户的人超过4200万,总资产近18000亿美元,其中大约3400亿美元的资产投资于雇员自身所工作的公司。而这部分投资股市的基金最近受股市急剧下跌的影响损失惨重。美国那样完善的市场都可让养老基金输得惨不忍睹,难道国内的社保基金就不怕进入发育不正常的股市而输得血本无归吗?

为了把更多的资金赶人股市也有人把眼光瞄准到了国外。近来讨论甚多的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方案好像又有了新眉目。媒体也就此方案放出了利好的消息。很简单,这不仅表示国内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也表示了如果QFII推出可以让国外的资金进入中国股市。但谁又会想到,在早些时候,国内管理层在谈到政府正在研究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方案时,当天的国内股市就出现了强烈反应,股指即刻下跌。显然,国内市场对OFII和QDII的反应是如此迥然不同。按照有些人的逻辑,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让国内的资金流出,一是让国外的资金流入。而资金流入国内市场多了,股市指数就容易上升;反之,如果国内资金流出,国内股市的资金少了,股市的指数还有不下降的。反正,不管资金来自哪里,只要是流入国内股市就是利好了,至于这种利好是否实现,是否为一种长远之策且不论。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不仅国外的资金不一定会被赶入股市,而且中国的资本市场按此思路要想发展并非易事。

日前,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课题组的公开报告为契机,不少人及媒体又提出了让合规的银行资金加快进人股市的步伐。因为,该报告指出,股市将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应在银行信贷资金与股票市场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时应对股市的价格波动予以充分关注。该报告一公布,随即就有人表示,要引导银行资金有序地流人证券市场。当然,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体系中,股市是社会经济的的晴雨表,也能有效地传导政府的货币政策。但在一个无效的市场体系中,股市的涨落仅是人为操纵的结果,既不反映经济实质面的变化,也不表示公司业绩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股市既无法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也无法建立起信贷资金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有效联系。近十年来,尽管中国股市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怎么也不可低估,但中国股市的无效运作、欺诈严重也是不争事实。在短短的十多年里,中国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已达到5万多亿元,走完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更为显著的是股市融资量10年来增长了15倍,由1992年的90多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536亿元。但是,现有的不少研究表明,股市的高成长与高波动、国内股市与世界股市的隔绝、股市投机盛行等都是中国股市绝无仅有的奇观。而透过这些奇观清楚地表明了中国股市成功的背后隐藏着股市运作的低效率或无效率,隐藏着中国股市未来发展难以克服的困难与问题。既然整个股市运作无效率,那么,股市怎么可能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呢?面对这样的一个股市,如果赶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那么只能使这些资金完全暴露于高风险之中,由此而带来的社会风险会更险恶更巨大。还有,什么是“合规、有序地”引导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呢?无外乎行政管制下让资金流动,我们不也提出“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吗?结果是这种“有序性”成了劳动行政部门鱼肉民众的工具。前车之鉴,应多加深思。

还有,从目前中外股市的情况来看,股票资产大幅缩水。正如最近美国《商业周刊》的文章指出,由于股价跳水,公司债券缩水,投资者正仓皇套现,逃离股市。据市场人士计算,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全球投资者已经抛售了价值将近8000亿美元的股票。这些资金部分转而投向了政府债券、房地产及对冲基金。但是,最大的一部分,将近2750亿美元则被存进了全球各大银行的现金账户。正如英国券商Share Center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大卫·吉尔所说的:“现在现金为王。”世界情况如此,中国也不例外,一年来中国股市缩水也十分严重,与2001年沪深指数最高时相比也下跌1/4以上。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把种种资金赶入股市,其目的如何,大家不是心知肚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