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著经大传
14533900000094

第94章 孙子拜老子兵法的现用(3)

这人连忙出来阻挡:“主帅,肖庚山真的是来投靠我们的,行刺的过程,我全都看见了。要是杀了他,谁还敢再来投靠我们?”

“哈哈哈!”伯鼢大笑起来,“这是个骗局,骗不了我的?”

肖庚山被押着向外走,也“哈哈”大笑起来:“只恨我瞎了眼,本想来投靠你,杀了王子朝,到周敬王这边也能封个大官。”说着,他挣脱了押着他的人,用一只手把自己的一颗眼珠子抠了出来,端在手心中叫骂着:“伯鼢,你不是君子,是个小人。我投靠你,你却不相信我,算我瞎了眼,你敢亲手把我另一只眼挖掉吗?”

这下伯鼢愣住了,他不敢去挖肖庚山的另一只眼,但仍有点儿疑心,掂过刚才递来的宝剑看了看,问:“这不是周王室那把‘定周剑’,怎么剑上没有字?”

伯鼢过去知道,周王室有一把极其珍贵的“定周剑”,一直是把它作为帝王继位向下传的。周景王想废掉王子猛,把太子位改立给王子朝,这是王权的象征,就把这把宝剑传给了王子朝。王子朝难道轻易地就把它甩到地上,让你肖庚山捡来送给我,这肯定是把假剑!

“请你点亮灯看。”肖庚山用另一只眼瞪着说,“这‘定周剑’上有阴阳纹,一半是龟纹,一半是鱼纹。龟纹为阳,鱼纹为阴。”

伯鼢听肖庚山这么说,便用手摸着剑身,问:“怎么没有阴阳纹呀?你这是胡说。”

大灯已经点上,肖庚山说:“这阴阳纹表面上摸不到,是可视而不可触的。它是聪明的铸造工在铸剑的过程中利用青铜的热度变化形成在剑身内的。这种阴阳纹非腐蚀金属而成,更不是镶嵌而就的。”

伯鼢把宝剑放到大灯下一看,果然如肖庚山所讲,剑身一半是龟纹,一半是鱼纹。他朝肖庚山点了点头,“这点算你说对了,但更重要的是,怎么不见‘定周剑’那三个字呢?”

“请你把剑身对着灯光往墙上映,那三个字就出来了。”肖庚山又说。

伯鼢按照肖庚山说的去做,宝剑往灯下一照,映到墙上的影子中果然有“定周剑”三个字。这是高超的铸造工利用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把三个字铸在宝剑中间的,至今这项技术还破译不出来。

“完全是我错怪了您!大敌当前,我不得不有所提防,请您原谅我刚才的举动。”伯鼢赶忙向肖庚山陪不是,又让大夫把肖庚山那只眼包扎起来。

肖庚山被包扎好后,又向伯鼢禀告道:“现在王子朝在庄宫如惊弓之鸟,总怕有人来行刺他。前些日子他就把宫中的主要东西搬到施谷(今洛阳东),准备在那儿指挥作战。若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你派去的那个人。”

那个人赶忙向伯鼢说:“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

伯鼢知道,施谷(今洛阳东)是周王室夏季避暑的行宫,正是易攻难守的地方,现在王子朝迁到那里,正好举兵把他消灭。

于是,伯鼢进行了紧张的部署,调集了他和单穆公的精锐部队,乘着明亮的夜色,合围施谷(今洛阳东)。心想,这次你王子朝一定成了瓮中之鳖,我非要用这把“定周剑”斩了你的头不可。

伯鼢的部队要从住地进入施谷,必须经过一条狭长的峪谷。峪谷的上方是陡立的石壁,石壁下边的路旁长着许多野木荆棘。这里的道路肖庚山很熟悉,所以伯鼢就让肖庚山跟在自己身旁,骑着马前进。

当伯鼢领兵进入这个狭谷后,不断借着明亮的月光看着道路两旁,令他奇怪的是,原来这里的野木荆棘都是很细的,因为每年百姓都要到这里砍伐野木荆棘当柴禾烧,所以都长不大。可今晚他看到的这些树木荆棘都特别大,难道这几年战乱,百姓没有来这里砍伐,才使野木荆棘长大了吗?

接着,传令兵从后边跑来向伯鼢报告,说军队在行进当中,莫明奇妙地不是战马被戳伤,就是前进中的士兵叫荆棘给吃了。人人胆颤心惊,说是遇到了山怪,有的甚至说赶快退回吧!

伯鼢一心想捉到王子朝,把“定周剑”一挥,道:“谁再说退回,就先斩了谁?”

“还是主帅有主见,”肖庚山马上进言,“这儿哪有什么山怪?”就对传令兵说,“命令军队快速前进!”因为他献剑有功,已经升为副帅了。

军队接着又向前行走了一段,进入了更加险恶的地段。

只见这时肖庚山忽然抽出身上的牛角号“嘟嘟嘟”地吹了起来。道路两旁的野木荆棘竟像长了腿似的,迅速朝山崖的石壁下躲去。原来,肖庚山是假降,甘愿受这个“苦肉计”,这是王子朝早已定下的计谋,要引诱伯鼢的军队进入这个峡谷。刚才伯鼢的部队中马受伤,士兵失踪,就是伪装成树木的王子朝的士兵干的。接着崖上早已埋伏好的王子朝士兵,推着准备好的滚木雷石,像下冰雹似的直朝狭谷中伯鼢部队的士兵头上砸来。

伯鼢的部队立刻乱了套,有的被大石头当场砸死,有的被砸伤,慌忙逃到山崖下躲避,又被提前躲在这里伪装成树木的王子朝士兵戳死。伯鼢率领的精锐部队片刻就被消灭得差不多了。

幸亏伯鼢躲避的及时,没有被大石头砸伤,他到此时才明白是上了肖庚山的当。肖庚山紧追他不放,身后又跟着几个草木之人,揭去了身上的伪装,把伯鼢团团围住。伯鼢身边任何时候都有亲兵护驾,双方展开搏斗,但毕竟是伯鼢的护卫多,杀开了一条血路,伯鼢眼看就要逃走了。

肖庚山从腰中掏出一个连着细绳的挠钩猛地朝伯鼢手中舞着的“定周剑”甩去,挠钩一下就钩住了“定周剑”。肖庚山用力一拉细绳,“定周剑”就被拉了回来。这是经过事前多次试用,才敢这样把“定周剑”交给伯鼢的,为的是让他相信肖庚山的反叛是真的。但思谋了很多,最后试成了这种办法,才敢下这个赌注。肖庚山拿到了“定周剑”后才把提了几天的心放了下来,这样回去也好向王子朝交差。

伯鼢落荒而逃,这一仗使伯鼢和单穆公损兵折将,溃不成军锐气大减。

接着,王子朝举大兵进发,包围了刘地(今偃师西南)。准备一举消灭周敬王的部队。单穆公把所有兵力抽了回来进行顽强的防守,但他清楚地知道,仅靠他现有的兵力是顶不住王子朝大举进攻的,便立即骑快马到晋国再次请求援兵去了。

单穆公刚到晋国,晋君已感到单穆公这一派形势危急,马上派大将知跞、赵鞅领兵前去支援。

王子朝派到晋国求兵的使者也到了。晋君已派军马按正统支持王子丐继位,不接待王子朝的使者,让侍卫把王子朝的使者赶出宫外,并割去他两只耳朵,让他转告王子朝:晋军已派兵支持了王子丐,叫王子朝赶快投降,否则杀他个鸡犬不宁。

晋军虽然出兵,但毕竟路途遥远,一时还赶不到刘地(今偃师西南)。

王子朝率领大军一举攻破了刘地的防守,但是进到刘地周敬王原来住的大本营一看,周敬王早逃跑了。一气之下,王子朝让士兵放火烧了周敬王的大本营,顿时火光冲天,烧了几天几夜,将刘地变成了一片废墟。

周敬王逃到哪里去了呢?他由伯鼢带着一支精兵护卫着,在与王子朝率领追赶的精兵捉着迷藏。

伯鼢把他的精兵分成两队,一队护着周敬王,先是到了渠地(今洛阳市附近),并放出风声,说周敬王到了这里。王子朝得到消息后,迅速赶到了渠地,结果并没有捉到周敬王。原来伯鼢在王子朝带着精兵到渠地的前一刻,带着他的这支精兵早把周敬王接了出来,由另一支精兵在这里与王子朝的精兵周旋。他的精兵则护卫着周敬王来到王子朝前几天前住过的地方。这计谋是够精明的,你王子朝前脚刚走过,是不会想到我伯鼢护卫着周敬王又敢回到原来这个地方。就这样一直与王子朝率领的精兵周旋着,先后像捉迷藏似的,转战到胥靡(今偃师东)、扬地(今偃师西)等地,经历了半个多月,才来到了滑地(今偃师南)。这时,单穆公带着晋国知跞、赵鞅率领的大部队也来到了滑地。

重兵在握,还有什么可怕的。

周敬王、单穆公与知跞、赵鞅等人商量着反攻计划。

久经沙场的晋军首领知跞,派出大将女宽镇守阙塞(今洛阳龙门),切断了王子朝往西南的退路,因为西南方的洛宁曾是王子朝的一个大本营,接着由他带来的瑕地(今灵宝市东)的部队特别能善战,由西向京都进攻;派一支重兵进入禹地(今禹州市)由南向北合围京都,由赵鞅带领重兵直攻巩地(今巩义市),这样合围的包围圈就形成了。

王子朝感到大兵压境,放弃追赶周敬王,急忙回到京都进行兵力部署。他把重兵先放到与禹地(今禹州市)来的晋军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来他在派使者到晋国求兵时,是存着侥幸心理的,想着晋君看到他目前的实力这么强大,顷刻之间就要灭掉周敬王,也许会转变态度来支持他。谁知使者回来禀报说,晋君不支持王子朝,还把使者的两只耳朵割掉了。王子朝十分气恼,但无可奈何!王子朝在派使者到晋国求兵的同时,还派使者到楚国求兵。派往楚国的使者也回来了,向他报告了楚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