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著经大传
14533900000037

第37章 知雄守雌的磨难(5)

她要离开李耳了,倏地握住李耳的手,并以突发的一股极大的力量,猛然紧紧抱住了他,连两只胳膊也一起抱住,像在安慰发脾气的孩子一样安慰他:“有我在这里陪着你……不要紧的,再险再恶,咱们也能闯过去!……”她紧紧靠在他胸口,抚摸他的背他的颈,抚摸他的头发他的面颊,并把她那妩媚的眼睛,动人的脸蛋,红润的嘴唇越来越近地贴了过来……

李耳胸中感激在荡,猛力搂紧了这娇小的身体,发疯般的狂吻在这熟悉又陌生,极亲密,又极疏远的面颊、眼睛、嘴唇上……他在这儿聚集信心,汲取力量……

终于,王冬妮推了一把,站起来,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监狱。

陈哀公已发现庆虎、庆寅的不轨行为,他们在窥视着自己的王位。遗憾的是他下手晚了,这两个大夫早已网罗党羽,形成了雄厚的实力。双方在权力的斗争中不择手段地争斗着,谁也不能把谁一下子吃掉,权力的拉锯战持续地进行着。这样,自然就放松了对李耳的审问。但他一直还被关在监狱中,好在王冬妮女扮男装扮作仆人不时抽空来陪着他,才使李耳的狱中生活好过些。

到了陈哀公十九年(公元前550年)春,陈哀公觉得依靠本国力量还不能铲除这两兄弟,就派人到楚国搬兵。使者在楚国找到被软禁的公子黄,一起向楚康王控诉庆虎、庆寅在陈国横行霸道的罪行,楚康王立即召庆虎、庆寅到楚国申述。二庆怕谋反夺位的阴谋暴露,便派族人庆乐到楚国应付。庆乐到楚国应付拖延之计,被楚康王识破,就杀了他。于是,庆虎、庆寅率领陈国叛变。这年夏天,楚国派兵包围陈国。庆虎、庆寅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威迫陈国人修筑城墙进行抵抗,他们兄弟俩更是提着鞭子,监督修城墙的人。遇到他们不满意的地方,就挥鞭抽打修城墙的人。恰在这时,一个役人在往城墙上刷泥时,不小心泥掉了下来,被庆虎、庆寅发现,鞭打了这人不说,还当场把他分斩四段,分别挂到城墙四处以示修城的人,再不努力干,此人就是他们的下场。众怒难犯,役人相互传令,各自杀了他们的监工,乘机又杀了庆虎、庆寅。于是楚国就把公子黄送回陈国。

当王冬妮听到庆虎、庆寅已被役人杀掉,就赶快跑到监狱去救李耳。谁知狱中的老仆人早就吓跑了,可监狱的门还锁着。王冬妮急了,找了一把斧子劈开锁,冲进狱中。进来后本想扶着李耳走,可长期的狱中生活使李耳腿上生了疮,流着脓,走不成路。要知道,李耳的腿上生了疮后,有了腐肉,那时蛆拱着腐肉一片片往下掉。眼看腿保不住了,还是王冬妮趁着探监之时,用瓷片刮去腐肉,给他敷上药,才恢复到现在这种地步,当然还是不能走路。

王冬妮顾不了太多。干脆把李耳背在肩上,跑出了庆府,朝苦县的家里赶去。她那时不知身上哪来那么大的劲,当她把李耳背出城外小憩后,要再背着李耳走,可怎么也背不起来。

李耳也觉得不能再让王冬妮背着自己,望了望前边的村子说:“我记得常枞老师的家,就住在前边的村子里,你可以到他家里借个独轮车推我回家。”

“行,”王冬妮听从李耳的话,到前边村子去了。不一会儿就见她推着车跟常枞老师一块儿过来。

李耳见常枞老师来了,连忙想站起来迎接,但腿疼得站不起来。常枞见了跑过来按住他,“你现在受了伤,不用行礼了。真是飞来的横祸,使你受到这么重的皮肉之苦。我和学生都想救你,可就是进不了二庆家的门。唉!真是急得没有办法。你快给我说说,你是怎样度过狱中生活的?”他说着仔细瞧了瞧李耳,气色还不错,又说,“肯定有人暗中帮你,不然是逃不出二庆那虎牢关的。听说不少被关进去的人,都没能活着出来。”

“全亏了她呀!”李耳指着王冬妮说。

“啊!是呀!”常枞朝正要往下说的李耳一摆手,接上说,“刚才你这位小兄弟到我家借车。我就觉得他面善心和,一定是他帮了你。”他看到太阳高照,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就把李耳扶上车,让王冬妮推着往家里走,他则在旁扶着李耳。

李耳扭头看了一眼王冬妮,对常枞说道:“老师,他不是我的小兄弟,而是我的妻子王冬妮,只是没有举行婚礼罢了。”

“她是你的妻子王冬妮?”常枞有点不相信地瞧了瞧王冬妮,根本不像个女的打扮,穿的完全是男装。他细看了一阵,终于从脸型和肤色辨出来,确实是个女的。“你们什么时候成的婚,老师我怎么不知道?”

王冬妮听到李耳介绍自己是她的妻子,甜蜜地笑了。虽未举行仪式同床共寝,可患难之交,使他俩早结成了夫妻。

李耳讲了王冬妮如何女扮男装地进到二庆家中当仆人,又是如何在狱中照料他,才使他有了今天。

常枞一听,连连伸出大姆指道:“了不得,了不得!真是女中豪杰!为救自己的未婚夫,竟这么有义气,很值得我们学习。”

“看老师说到哪里去了,我只是尽了一个妇道人家应尽的事。”王冬妮这时腼腆起来,脸被老师夸奖胀得红通通的,用衣襟擦了擦脸上的汗,大概是遮羞吧,声音又变得细了,“老师您别夸我了。”

“看来得恢复你的女儿装了。”常枞再没有瞧她,眼睛盯着前方说,“到了家里,先叫师母给你换套衣服。”

不一会儿就到了常枞家。常枞忙叫老伴给王冬妮找衣服换上,而王冬妮却急着帮师母做饭,说等做了饭再换也不迟。

饭很快就做好了,他们几个吃了后,师母找了些衣服,给王冬妮换上,恢复了她的女儿装,可就是头发太短,只好在头上扎个花头巾,显得格外好看。

常枞本来想留李耳和王冬妮在家中多住几日,等养好伤再走,可李耳怕家里妈妈着急,非要走不可,常枞只好让王冬妮用车推着李耳回家。

临行前,常枞拉着李耳的手说:“人生的道路你才刚刚起步,经受了这次打击后要更坚强些。我没有什么东西送你,就送你几句话吧!”

“老师,您说吧,我记在心里。”

常枞指着李耳的身体问:“比如说,你身上什么东西最硬?什么东西最软?”

李耳指着嘴巴道:“牙齿最硬!舌头最软!”

常枞却指着自己的嘴巴道:“你看,到了我这个年纪,牙齿全都脱落了,舌头却完好无恙!”

李耳思索了一阵道:“哦,老师,我明白了。”

常枞望了望院子里大榆树下的小草又问:“大树比小草刚强吧!”

李耳点头答道:“是啊!”

常枞把手在空中挥了挥,“当大风来的时候,大树常被连根拔起,小草却完好无恙!”

李耳又点头答道:“老师,我明白了,您是说刚强未必是强,柔弱才是真正的强!对吧?”

“是这样的,”常枞道,“你的悟性很高,这是做人的真谛!不过要知强才能守弱,知雄才能守雌。你还记得曹刿论战吧!”

“记得。”李耳答道,“那是长勺之战时,齐、鲁两军对阵,鲁庄公急于击鼓进攻,参乘曹刿说:‘未可。’齐军三次进攻后,曹刿才说:‘可矣。’鲁军发起进攻,一下子打败了齐军。老师,这是指两军对阵。”

“是呀!人生的道路上何不是这样,处处充满着对阵。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声,后人有待其衰。俗话说,君子不自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人也。夫人性,陵者上也,不可盖也。求盖人,其抑下滋甚,故圣人贵让。”

“老师,您今天送的这几句话实在是太重了。学生一定牢记在心,并在我一生中去实践并恪守。”

就这样,王冬妮推着车把李耳送回了家。回到家后,自然是妈妈欢迎,全家人喜欢。不久,李耳就和王冬妮成了亲。

成了亲后的李耳,在妈妈和王冬妮的细心照料下,腿上的疮很快就好了。他一边帮着家中干活,一边进行着学术研究。

常枞老师的提示以及他亲身的感受,特别是母爱和妻爱,在他身上强烈地表现了出来,他觉得这种爱实在是太伟大了。他就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把女性的美升华起来,进行高度的人生总结。

他在归田的这段日子,特别喜欢读《归藏》一书。尹喜喜欢《连山》。而他则特别喜爱《归藏》,常把《归藏》爻卦大象的辞爻贴到床头警示自己。他认为《归藏》的卦序是首坤次乾,具有注重雌性的思想,可以说李耳“贵柔守雌”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归藏》。

《归藏》爻卦大象是这样写的:

天气归 归藏定位归生魂 魂动乘舟

归长兄 归有造物 归止居域 归杀降

地生藏 藏归交 藏生卯 藏动鼠

藏长姊 藏育化物藏止重门 藏杀盗

木气生 生归孕 生藏害 生动熏阳

生长元胎 生育泽 生止性 生杀相克

风气动 动归乘轩动藏受种动生机

动长风 动育源 动止戒 动杀虐

火气长 长归从师 长藏从夫长生志

长动丽 长育违道长止平 长杀顺性

水气育 育归流 育藏海 育生爱

育动渔 育长苗 育止养 育杀畜

山气止 止归约 止藏渊 止生貌

止动济 止长植物止育润 止杀宽宥

金气杀 杀归尸 杀藏墓 杀生无忍

杀动干戈 杀长战 杀育无伤 杀止动

李耳从《归藏》汲取着营养,可以说这是他提出“贵柔守雌”的底蕴,从而引发了他后来在《道德经》中写的:“弱者道之用”,道作为创生万物的原动力是内在的,持续不断的,它不强生万物而万物自生自成,这便是柔弱。又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无论是人生还是草木,生时柔软,死时僵枯。水是至柔的东西,却可以冲破坚硬的东西,有巨大的威力。可见李耳说的“柔弱”,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柔弱,而是指“柔韧”,即生命的底蕴深厚,坚毅不拔,对外力的冲击有着较大的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强。李耳说的“刚强”,也不是真正的坚强,而是指那些生机浅露,首当其冲,到处树敌的事物,容易招致复灭。所以说柔弱能胜刚强,表现在待人处事上,就是后居不争,去甚去奢去泰,知足知止,无为无执,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与柔弱相关连的便是“静为躁君”,“归根日静”,“牝常以静胜牡”,“清静为天下正”;在人便是“致虚极,守静笃”,“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塞久闭门”,“涤除玄览”,教人以静制动,虚怀若谷,处变不惊,镇静自若,后发制人,厚积薄发。在一定意义上讲,李耳提出的这些可以说是女性哲学,他把女性的许多智慧和美德从理论上升华了,例如柔静之德、不争之德、慈爱勤俭、纯真质朴等美德,女性比男性拥有的更多一些。

后来公子黄一再到李耳家中谢罪,说没有想到残酷的权力之争,无意中竟把他绞了进去,几乎把他绞成肉酱。一再请李耳出山,想做什么官都行。

李耳淡然一笑,通过这场斗争,他明智了,谢绝当官,说道:“我这个庶民百姓是不会到权力之争中去谋官位的。这辈子我没有当官的命,也不想去当官,当官可以说是被权力之绳绑着往前走,身不由己,整天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爬得更高。爬上去要踩死多少人;爬不上去则被磨得精疲力尽,随时有掉脑袋的危险。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还不如当个老百姓自在,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自由自在的,多快活。你回去吧,不要再劝我当官了,再费多少口舌也没有用。”

公子黄看实在说服不了李耳去当官,又说:“有件事情,我得征求一下您的意见。周朝的太史严来了,想要陈国的一些史料,王室中再也找不到其它完整的资料,您写的《陈国史》,我让人抄了一份,可否送上。不过,这次我敢对天发誓,是不会再给您带来麻烦的,说不定还会给您带来好运呢。”

“那你就送上吧,我倒不相信什么好运。”李耳扛着锄头往地里去了。

没有想到送上的《陈国史》,竞引起周朝上层有关人士的重视,点名要李耳到周朝京都去,这成了李耳一生的重大转折。他会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