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创业版
14533100000034

第34章 相信积累的力量(4)

在成功的道路上要有永不满足的心态。一个阶段的成功要更好地推动下一个阶段的成功。日本直销大王中岛薰说:“我向来认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满足。成功永远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百万富翁想当千万富翁,千万富翁想当亿万富翁,亿万富翁想角逐财‘勘排行榜。

一个越成功的人,对成功的欲望越大。成功是一种习惯,一种行为习惯,一种思维习惯,一个成功的人他习惯于成功,所以他才成功。

八、一生做好一件事

有这么一家人。男的是教师,在一所中专教经济学;女的下岗,在街上开一纽扣店,女儿在一所普通中学读初三。

男的没什么爱好,教学之余,除了到图书馆翻翻经济类杂志,就是到妻子的小店转悠转悠。女的也没什么大志,除了卖纽扣,最多再卖些头饰、胸花之类的小玩意儿。女儿学习也很一般,没拖拉过作业,也没有得过一次奖。总之,一家人都是普通人,过的日子也是普通人的日子,平平淡淡、紧紧巴巴。

一天,男的告诉女的,他有一个新发现。女的问是什么发现。男的说,昨天,他在图书馆看一份杂志,介绍的全是世界上列入五百强的大公司。他发现,他们都是一根筋,一条路。女的问什么意思。男的说,打个比方,你卖纽扣,就只卖纽扣,卖所有品种的纽扣,店再大,都不卖别的。女的说:这算什么新发现?不就是开专业店吗?男的说,好像是开专业店,但他搞不清楚的是,为什么成为五百强的都是这些专业店,而不是其他的店。这里面一定有名堂。

男的不是个执著的人。但自从有了这个新发现后,从没有放弃琢磨。

他认真查阅了世界第一强,零售业的老大沃尔玛。他发现它自始至终只做零售,钱再多都不买地,都不去做房地产。他又查阅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它是世界第三强,一百多年来,也是只做汽车与配件,资产达到八万亿了,都不去做航空与轮船。他还研究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发现此人也是一条路走到底,钱再多,都只做软件,其他行业再赚钱都不去做。男的想:是不是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更容易成为强者?

有了这一认识之后,他有些心动了。一天晚上,他对妻子说,以后再进货,头饰、胸花之类的东西,不要再进了,全进纽扣,有多少品种进多少品种,看看会怎么样。

也许是他发现了天机,也许“从一而终,坚持一条路走到底”这种做法本身就蕴藏着天机。总之,自此之后,一家航空母舰式的纽扣店,在这座城市出现了,所有做纽扣批发和销售的人,来到这座城市,都是直奔这家纽扣店而来。他也因此成了“纽扣大王”。

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会成功,并且会成为一个强者,一个佼佼者。偏执的人往往容易成功。

30年前,他在村子边的公路上坡岭前摆了一个修车摊。他做过一个统计,公路边每天经过的汽车是8辆,拖拉机11辆,自行车23辆。

摆这样的修车摊,那就几乎成了一种笑话。但是他一摆就是10年。10年后,这个无名地段有了自己的名字——修车岭,在省城长途汽车站内,只要说一声“修车岭”,那些售票员全知道,她们还知道这修车岭下有一个修车铺,一个修车人常年待在那里。当然,这一切都是站里的司机们告诉她们的。

这位修车人是“傻子”,这是司机揣测的。你想啊,每天那么少的车经过,修车铺怎么会有生意呢?能过生活吗?

修车人绰号真的叫“傻子”,村子里的人都这样称呼他。据说10年前他突然之间迷上修车,花了10元钱买了工具之后,就再也不肯罢手了。

在10年后,修车人又做了一个统计,公路边每天经过汽车有80辆,拖拉机50辆,自行车有200多辆。他成了忙人,每天他有修不究的车。

他成了村里最早富裕起来的人,造起了洋楼,买起了摩托,他还把修车铺扩大了一倍。

又是5年后,公路扩建了,每天经过的车不计其数,他已经无法统计了。他雇佣了3位帮工帮他打理修车生意,每天几乎日进斗金。据说他有数百万元的资产了。

有商人请他合资办企业,他拒绝了。乡镇开出优惠的条件让他投资经济作物种植,他也拒绝了。那都是在家坐着就可以赚大钱的事,比修车不知要好上几倍,家人骂他傻,但他却把修车铺子再次扩大。

大家都笑话他发疯了,仅仅一条公路哪有那么多车供他修。但是人们发现工房造好那天,门前树起了一块挂着红绶带的牌子,上面写着:

“机动车特殊器件加工厂”。许多人才明白,他的加工厂生产的是机动车上一些易损耗的器件。

五年后,城郊的开发区进驻了一家汽配生产公司,它的产值有三亿元,它的产品远销到了海外。

也许有人已经猜到了,这家汽配公司的老总就是那个修车的“傻子”,他现在是省城大学的名誉教授,给大学生讲营销课的时候,可以不用讲稿滔滔不绝讲上一个多小时,他说所谓的营销,所谓的经营就是坚持一生做好一件事。在他的老家,人们仍然叫他“傻子”。但是,他从来就没有傻过。

在你未达目的之前,一定要有一股子“傻劲”,坚持奋斗,这样,你的努力就不会白费。

李扬是中国著名的配音演员,被戏称为“天生爱叫的唐老鸭”。李扬在初中毕业后参了军,在部队当一名工程兵,他的工作任务是挖土,打坑道,运灰浆,建房屋。可是李扬明白,自己身上潜在的宝藏还没有开发出来,那就是自己一直钟爱的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

在一般人看来,这两种工作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李扬却坚信自己在这方面有潜力,应该努力把它们发掘出来。于是他抓紧时间工作,认真读书看报,博览众多的名著剧本,并且尝试着自己搞些创作。退伍后李扬成了一名普通工人,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没有多久,太学恢复招生考试,李扬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系,成了一名大学生。从此,他用来发掘自己身上宝藏的机会和工具就一下子多了起来。经几个朋友的介绍,李扬在短短的5年中参加了数部外国影片的译制录音工作。这个业余爱好者凭借着生动的、富有想象力的声音风格,参加了牺游记》中的孙悟空的配音工作。1986年初,他迎来了自己事业中的辉煌时期,风靡世界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招聘汉语配音演员,风格独特的李扬一下子被迪斯尼公司相中,为可爱滑稽的唐老鸭配音,从此一举成名。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水和石比,绳和木比,硬度显然相差太远,然而只要专注,全力做好一件事,天长日久,石头也会被水滴穿,木头也会被绳锯断。人做事也是这样,只要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就可以把事情做得比较完善,甚至做到完美无缺。

九、把平凡的事做成伟大

许多伟大的事业或成就都是通过不经意的小事不断地积累而来的。

一则园艺所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在当地一时引起轰动,高额的奖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能培植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1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引起轩然大波。

寄种子的原来是一位古稀老人。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当她20年前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不顾8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

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

于是,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想要飞得高先要脚踏实地的问趣,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长期的努力下,最终迎刃而解了。

偶然的、意外的机遇在工作、人生和社会中实在是少之又少,它们所起的推动作用也并不大。大胆地冒险有时能碰上好运气,人生有时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但只是属于偶然的情况。真正要达到自己追求的目的,只有靠毅力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它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地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地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道理呢?就是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只有专心致志、认真刻苦地训练才能造就真正的自己。那些成就非凡的大家并非根本不在乎日常的基本功,认为这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相反,他们总是于细微之处用心、于细微之处着力,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渐人佳境,出神人化。

画家尼切莱斯·鲍森画画有一条准则,即凡是值得做的都应该做好,力求完美。他的一位朋友威格尼尔·德·马韦尔在他晚年曾问他,为什么他在意大利画坛获得如此高的声誉,鲍森回答道:“因为我从未忽视过任何细节和小处。”

伟大来自平凡。许多伟大的事业或成就都是这样通过不经意的小事不断地积累而来的。人类社会如此,大自然也是如此。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昀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