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14533000000055

第55章 资源整合(6)

你可以巧借名人,如在交谈中常提到一些身份最高的人的名字,你在别人眼里就不同寻常;巧借闻名地点,如对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常去的地方,你不要不好意思提起,这也可以作为提高你的身份和地位的资本;

巧借名言,如请社会名流为你题词作画,请专家教授为你著的书作序,请明星为你签个名等等。只要是能发m光芒的人或物都可以借。这种光环被人为地放大,就自然照亮r渺小的你。一个有声望的人即使是将一个平淡的字送给了你,也比1000个普通人长篇大论地给予你赞美更有威力;一个著名古迹,即使它破乱不堪卜也远胜于现在的华楼玉宇。我们来看一些用于市场竞争的例子:

在申城,精明的经营者纷纷亮m招牌,借用各种题材吸引顾客。如南京路上吴良材眼镜店,专设一个一百多年来的各种类型的眼镜柜台,选择眼镜变迁的历史和奇闻轶事题材,介绍给顾客,短短几天时间,商店就多卖m近3万元的名牌眼镜;云南路上开设一家奇特的“水饺馆”,以宣传“饺子文化”为题,备有108种各地民族风味的水饺,使饺子馆天天爆满;还有以介绍“茶道”为题的八仙桥的汪怡茶艺馆;以介绍“花语”为题的华山路花苑等等,以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日渐增强的渴望。

图外也有同样的例子:

约翰逊创办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公司很小,只有3名员工,总资产不过5美元。按照化妆品市场的一般规律,它是绝对没有出头之日的。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短短几年工夫,它便取代了当时最有名气的佛雷公司,成为全美黑人化妆品行业中的领头羊。

他们借用的是佛雷公司的光环。约翰逊生产了一种粉质化妆膏,然后在媒体上打出这样的广告:“当你用过佛雷公司的产品化妆之后,再擦上一层约翰逊的粉质化妆膏,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开始,有人对这一做法颇有微词——这不是拿自己的钱给别人做广告吗?但很快,大家就明白了,就像一个普通市民和总统站在一起一样,人们在认出总统的同时,也一定会好奇地打听:站在总统旁边的那个人是谁?事实果然如此。消费者们在看到这条广告之后,只要购买佛雷产品,就必然要同时选购约翰逊公司生产的产品,佛雷公司的信誉成了约翰逊产品的质量担保。

很多推销员在发展会员时往往会说:“著名演员某某也加入了我们的俱乐部。”虽然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但是往往能奏效。

客观而言,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事物认识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晕轮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容易影响事物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但对借者而言,却能一举成名。

3.肥水不流外人田——借情

中国的老乡关系是很特殊的,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既然是同乡,当涉及某种实际利益的时候,“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能让“圈子”内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说,必须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给予适当的“照顾”。

如此看来,如何搞好老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多几个朋友,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讲老乡,就必须讲地域,老乡的判断标准就是从地域来分的,小到一个村、一个乡、一个镇,大到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都可以称之为“老乡”。就是到了外国,碰到同一国籍的人,也可以称为“老乡”。

既然是老乡,就必然有共同的特点存在于双方之间,除同在一个地域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乡音”。

中国的语言丰富多彩,历史悠长,由于受到不同地域文化及民风的影响,到今天来说,中国大致可分为八大方言区。虽然八个方言区都是源自汉语,但在表达方式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发音上,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从不同方言区的人嘴里说出来,你会发现许多不同之处,那差别有时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令你感到有些匪夷所思,你也会感叹中华语言的魅力所在。正是有了这些方言,才会使中华语言多姿多彩;也正是有了这些方言,对于后人研究先人的地域文化及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一点,乡音是很特殊但又普通的一种声音,而它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却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清朝末代的大太监李莲英的发迹可以说正是运用了此种技巧。在封建社会,很多贫苦人家的子弟,为生活所迫,只好到宫里当太监,过着屈辱的生活。但李莲英却是与众不同,他进宫当太监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出人头地,毕竟,在过去的历史中,太监专权、富可敌国的例子不在少数。

可在当时,有这种目的的并不只有李莲英一个人,若没有一点儿关系的还真进不去。

李莲英出身贫苦,个子瘦小,若以当时清朝宫廷太监的标准来衡量,他是根本不够资格的。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在宫廷中有一个太监是他老乡,且是同一村的。于是,李莲英大胆地去找了这个老乡。

李莲英当时很穷,没有钱买东西去送礼。他知道这位老乡很重乡情,但怎样做才能引起老乡的注意却一直在困扰着他。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他瞅准了正是这位老乡值日时,他才去报名,然后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与籍贯。李莲英的这位老乡听了这声音,身体不由抖了一下,遂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老乡,心里暗暗记了下来。

后来,在这位老乡的帮助下,李莲英做了慈禧太后梳头屋里的太监,以梳得一头好发型深得慈禧宠爱,最后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

李莲英只说了几句话,就博取了对方的注意与好感,但要注意的是,这几句话是家乡话,是乡音,而对方也恰巧是同乡人,且又同处异乡,在这种情况下,李莲英轻而易举地争到了一个名额就不足为奇了。

用家乡话做见面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

在:这里,存一点是相当重要的,那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场合,最好是在异乡,因为在异乡才会有恋乡情绪,才会“爱乡及人”的乡情,这时再来个“他乡遇老乡”,哪有不欣喜之理。对方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份情就愈沉、愈深,因此,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运用“乡音”这种技巧,你就会得到老乡所给你的种种好处。另外,还有一种场合一定要注意,那就是在一定的公共场合与交际场合上。在这些场合中,一般是较为正式的,都有正式的社交礼仪与社交技巧,这时就尽量少用“乡音”去找老乡。如果此时想对方引起共鸣,反而会弄巧成拙。正式场合中满口方言,不是你老乡的会诧异地看着你,从心底产生一种不自主的排斥感;而就是你的老乡,也会在心里认为你缺乏教养、举止不文明或“丢面子”,更别说老乡在这个时候附和你,从心里感到欣喜异常了。

在老乡关系中,“乡音”会引起对方的思乡之情、恋乡之绪,各地的方言是各地的语言特色,犹如“山东一般是大汉”的俗语,只要你一张口,从你的口音与言语上就能分辨出你是哪个“乡”的。因此,恰当运用“乡音”这个技巧,在处理起老乡关系上,你就会得心应手。

当然,除了老乡关系外,具有同样效果的还有同事、同学、战友、亲友等关系,因此,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等,都可在借用之列。

4.身靠大树好乘凉——借权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单靠自己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力量不强大时,就要善于借助他方的力量,扛起有名望或有实力一方的大旗,寄人篱下,寻找大靠山。

借助他人权势往上爬虽会被所谓的君子们所不齿,但要是能借得他人之权,自己成事,管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呢?你的目的不是在于将事做好,助己成功吗7在清朝政府的官场中历来靠后台,走后门,求人写推荐信。军机大臣左宗棠有个知己好友的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他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左宗棠见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一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当时就变了脸,因为左宗棠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他对黄兰阶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几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

黄兰阶又气又恨,离开左相府,就闲踱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的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

“给我写柄扇子,落个款。”黄兰阶对店主说。店主取过扇子,落上左宗棠的款。黄兰阶手摇扇子,得意洋洋地摇回福州。

这天,是例行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道:“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听了大吃一惊,心想:我原以为这姓黄的没有什么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给他放实缺,不成想他却有这么一个大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恨我,只消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总督要过黄兰阶的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儿不差。

他将扇子还与黄兰阶,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

师爷一听笑道:“大帅放心,左宗棠眼下不会害你,他向来不替人写荐书,这柄扇子其实就等于是推荐信了。大帅只要马上给姓黄的一个官做,左宗棠就会高兴了。否则”总督笑了:“好!明天就给他挂牌放任知县好了。”

就这样,黄兰阶巧妙地借左大人的“权势”弄了个七品知县,而且在左大人的“光罩”下,不几年又升到四品道台。总督一次进京,见到左宗棠,讨好地说:“中堂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行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总督出了左宗棠的相府,自言自语道:“看来我重用黄兰阶还真是对的。”

黄兰阶凭着一柄摇扇,借用左宗棠的名誉,采用瞒天过海之计,官至四品道台,真是“期世盛名”,“借权”有途。

黄兰阶能够官拜道台,是以左宗棠这个大贵人的权势,让总督给他升了官,实在是棋高一着的鬼点子。他虽有欺世盗名之嫌,但从“借”的方法而言,还是体现了他的聪明和“借”的力量。若你也善于采用相应的措施去积极主动地创造出一种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格局,又何乐而不为呢。

5.借人之智

赖兹说:“很少有人能单凭一己之力,迅速名利双收;真正成功的骑师,通常都是因为他骑的是最好的马,才能成为常胜将军。”

现在许多公司老板都深谙用人之道,知道这项工作应该让谁去做、那项程序该由谁去计划,这就是所谓利用智囊团的力量。

事事亲力亲为是创业早期阶段必需的态度,拥有几位至数十位人组成的智囊团后,你不妨放胆将事务交托给他们。旗下拥有出色的大学生,相当于你也有了大学毕业的知识;拥有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也即是你具有了经验,一切都因为你懂得运用他人的智慧。

一人的智慧及能力实在有限,所以只靠一己之力,以为可以将公司业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实在是天方夜谭。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应该鼓励员工进言及懂得用人之道。

一家大公司的主管说得很坦率:“我的成功得益于那些聪明人。我总是把那些聪明人挑选出来。我使用他们,促进他们,当我们有所成就时,和他们共同分享荣誉。”

说到善于借助别人之智的本领,首推犹太人。犹太人不论是商界或科技界,成功者众多,他们普遍都善于借人之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且不说其在外交上的政治手腕,单从他处理白宫内的事务工作来看,就是一位典型的巧于借用别人力量和智能的能手。基辛格有一个惯例,凡是下级呈报来的工作方案或议案,他先不看,压它三几天后,再把提出方案或议案的人叫来,问道:“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议案)吗?”对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过于肯定,只好答说:“也许还有不足之处。”基辛格便会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更完善些。

过了一段时间后,提案者再次送来修改过的方案(议案),基辛格阅后,又问对方:“这是你最好的方案吗?还有没有别的比这方案更好的办法?”这又使提案者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把方案拿回去再研究。基辛格就是这样反复让别人深入思考研究,用尽最佳的智能,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这不愧为一个高招,这也反映出犹太人的一种成功的诀窍。

犹太人密歇尔·福里布尔经营的大陆谷物总公司,能够从一间小食品店发展成为一家世界最大的谷物交易跨国企业,主要因其善于借助先进的通讯科技和善于借助大批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级人才。他不惜成本不断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通讯设备,宁肯付出极高的报酬请有真才实学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公司工作。这样,使其公司信息灵通,操作技巧精通,竞争能力总胜人一筹。他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取得这些优势,但他借用这些力量和智能赚回的钱远比他支出的大得多,可谓“吃小亏占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