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14533000000032

第32章 处世哲学(3)

忍耐是人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元素,只要你能够忍耐,你将会得到丰富的回赠。忍耐不仅使你的事业成功有了重要的心理依托,而且还会不断地开发自己身上的潜能,甚至会产生奇迹,使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出色。

2.隐忍而发

我们说忍与挺是辩证的,忍是手段,而发才是目的。忍而不发,是窝囊;忍而早发,是轻率。那么“挺”是什么?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曾国藩说:两个挑担老农在田埂上相遇,谁都不愿让谁,于是两人就咬牙对峙,最终谁能挺得住谁就能赢。“挺”是在未发和已发之间蓄势的“待发”状态,即体现它的坚韧性和实然性。

忍可以促使一个人的身心成熟,以便大展宏图。许真君曾说:“忍难忍事,顺自强。”昔日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时候显示了巨大的忍耐力,尔后才官拜淮阴侯。司马迁受宫刑后,以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压制住不幸的苦痛,终于完成了旷世之作《史记》。

老子日:“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辩若讷。”因此,身处逆境之时,应通晓时事,沉着待机,这才是智者的做法。“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只有长久隐忍,才能成就大事,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果迫不及待地感情用事,只能坠人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就通晓了忍的功效。杜牧之魉乌江庙毒勃对此很有见解,“胜负兵家不所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因此,大智者应知为何而忍,只_要抱定这种信念,忍而后发,卷土重来未尝不可。

人生并不能一味地忍,如果人一味地忍那就毫无生气可言了,就失去了忍的价值。那忍气吞声的原因是什么呢?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人要忍受现在的痛苦,等候时来运转,所以人应该有远虑,为实现长远的目标而忍。

楚庄王即位时很年轻,即位之始,他并未像其他新君上任那样雷厉风行地干一些事情,而是不问国政,只顾纵情享乐。他有时带着卫士姬妾去云梦泽游猎,有时在宫中饮酒观舞,浑浑噩噩,无目无夜地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每逢大臣们进宫汇报国事,他总是不耐烦地回绝,任凭大夫们自己办理。他根本不像个国君,朝野上下也都拿他当昏君看待。

看到这种情况,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都感到十分着急,许多人都进宫去劝谏,可楚庄王不仅不听劝告,反觉得妨碍了他的兴趣,对这些不着边际的劝告十分反感。后来干脆发了一道命令:谁再来进谏,杀无赦。

三年过去了,朝中的政事乱成一团,但楚庄王仍无悔改之意。在这期间,他的两位老师斗克和公子燮攫取了很大的权力,斗克因为在秦、楚结盟中有功,楚庄王没给他足够的报偿,就心怀怨愤;公子燮要当令尹未能实现,也怀不忿,二人因此串通作乱。他俩派子孔、潘崇二人去征讨舒人,又把二人的家财分掉,并派人刺杀二人。刺杀未成功,潘崇和子孔就回师讨伐,斗克和公子燮竟挟持庄王逃跑。在到庐地时,当地守将戢黎杀掉了他们,庄王才得以回郢都亲政。就是经历了这样的混乱,楚庄王仍不见有甚起色。

大夫伍参忧心如焚,再也忍不下去,冒死去晋见庄王。来到宫殿一看,只见纸醉金迷,钟鼓齐鸣,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姬妾,右手搂着越国的美女,案前陈列美酒珍馐,面前是轻歌曼舞。庄王看到伍参进来,当头问道:“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命令吗?是不是来找死呢?”

伍参抑制住慌张,连忙陪笑说:“我哪是敢来讲谏,只是有一个谜语,猜了许久也猜不出,知道大王天生聪慧,想请大王猜一猜,也好给大王助兴。”楚庄王这才放下脸,说道:“那你就说说看。”伍参说:

“高山上有只奇怪的鸟,身披鲜艳的五彩,美丽而又荣耀,只是一停三年,三年不飞也不叫,人人猜不透,实在不知是只什么鸟!”

楚庄王听完了伍参的话,思考了一会儿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三年不呜,一鸣惊人。此非凡鸟,凡人莫知。”

伍参听后,知道庄王心中有数,非常高兴,就又趁机进言道:“还是大王的见识高,一猜就中,只是此鸟不飞不鸣,恐怕猎人会射暗箭哪!”楚庄王听后身子一震,随即就叫他下去了。

伍参回去后就跟大夫苏从商量,认为庄王不久即可觉悟,没想到几个月过去后,楚庄王仍一如既往,不仅没有改过,还越发不成体统了。

苏从见状不能忍耐,就闯进宫去对庄王说:“大王身为楚国国君,即位三年,不问朝政,如此下去,恐怕会像桀、纣一样招致亡国灭身之祸啊!”庄王一听,立刻竖起浓眉,露出一副暴君的形象,抽出长剑指着苏从的心窝说:“你难道没听到我的命令,竟敢辱骂我,是不是想死?”苏从沉着从容地说:“我死了还能落个忠臣的美名,大王却落个暴君之名。

如果我死能使大王振作起来,能使楚国强盛,我甘愿就死!”说完,面不改色,请求庄王处死他。

楚庄王等待多年,竞无一个冒死诤谏之臣,他的心都快凉了。这时,他凝视了几分钟,突然扔下长剑,抱住苏从激动地说:“好哇,苏大夫,你正是我多年寻找的社稷栋梁之臣!”庄王说完,立刻斥退那些惊恐莫名的舞姬妃子,拉着苏从的手谈起来,两人竟是越谈越投机,竞至废寝忘食。

苏从惊异地发现,庄王虽三年不理朝政,但对国内外的形势事无巨细都非常关心,对朝中大事及诸侯国的情势都了如指掌,对于各种情况也都想好了对策。这一发现使苏从不禁激动万分。

原来,这是庄王的韬光养晦之策。他即位时十分年轻,不明世事,朝中诸事尚不明白,也不知道如何处置,况且人心复杂,尤其是若敖氏专权,不明所以,他更不敢轻举妄动。无奈之中,想出了这么一个自掩人耳目的方法,静观其变。在这三年中,他默默地考察了群臣的忠奸贤愚,也测试了人心。他颁布劝谏者死的命令,也是为了鉴别哪些是甘冒杀身之险而正直敢言的耿介之士,哪些是只会阿谀奉承、只图升官发财的小人。如今,三年过去了,他年龄已长,经历已丰,才干已成,人心已明。他也就露了庐山真面目了。

第二天,他就召集百官开会,任命苏从、伍参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大臣,公布了一列的法令,还采取了削弱若敖氏的措施,并杀了一批罪大恶极的犯人以安定人心。从此,这只“三年不呜”的“大鸟”开始励精图治,争霸中原。

这里所讲的忍,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等待时机成熟,忍之有道。

这种忍,不是性格软弱、忍气吞声、含泪度日之举,而是高明人的一种谋略,是为人处世的上上之策。这个故事,进一步说明了“忍”的实义。

“忍”只是一种手段,发才是目的。越能忍的人,目标越大。

四、厚与黑

1.君子以厚德载物

(倜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本义是说,帮助别人要求回报,叫做交易;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就叫做“德”。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帮助,而你都不要求回报,那你的德就厚了,就可以称作德高望重了,就可以用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跟做人要厚道有同样的涵义。什么叫厚道?不负于人,不欺于人,这是“厚”的本义。

电影《手棚的热播,一句台词“做人要厚道”一时成为经典,被人们意味深长地频频引用。“做人要厚道”并不是编剧刘震云的首创,而是即使乡间老翁也能脱口而出的一句教人做人的道理。这句话的流行,是由于当今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让原本浅显的做人道理成为时时需要自省和提醒他人的流行语了。

其实,厚德的基本内容不外乎“忠厚之道”,它浓缩了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精华。而对天性追求真善美的人类来讲,没有谁愿意拒绝厚道。

厚黑学认为,社会越是虚浮的时候,“厚道”就显得越珍贵。如果在别人都摒弃厚道而投机钻营的时候,你独守厚道,你就会越让人看重。

所谓“走直道者远,走弯道者近,大丈夫应该立身敦厚,舍其华,守其实,方可有大的作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谁定得下来、静得下心来,谁就能跑得比别人快。”

春秋战国时,军事家吴起与魏武侯一同泛舟于西河。途中,正在观赏景色的魏武侯回头对吴起说:“河山这样险要,这是魏国的国宝啊!”

吴起马上回答道:“不,国家的国宝,在于执政者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这里所反复强调的德,就是人的品德、德行。

三国时刘备在临终前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历代多为人引用,以戒恶扬善倡德行。

中国有句老话:“服人者,以德服为上,才服为中,力服为下。”把才服放在德服之下,虽然不一定完全合适,但它的精神却是正确的。以才智和能力树立起的威信,常常是不巩固的,一旦别人的才能超过自己,或者自己在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时,这种威信就会动摇,甚至消失。而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树立起的威信,则会经久不衰。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包括很多内容,如大公无私、秉公处事、谦虚容人、严于律己、正直、大度、清廉、诚恳、无畏、坚毅、慷慨等等。

德,对于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德高则望重,望重则说话有威信。

领导者要时刻注意在下属面前塑造自己的形象,树立威信。以自身的德行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下属,使自己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仿效的楷模。这是任何权力、地位都无法比拟的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以上任何一种优良品质,都可得到人们的敬重。如刘备三顾茅庐,就是以他的谦虚和诚恳打动了诸葛亮;宋江仗义疏财,就是以他的正直和慷慨赢得了梁山好汉的尊敬。他们所以能使那些才能远在自己之上的人心甘隋愿地受其领导,正是靠他们人格的力量。

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意思是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会侵袭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

什么是有道德的人?用现代的话讲,就是最好人,比如真诚待人、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敬业奉献等等。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人?不是为了获得奖赏,不是为了猎取荣誉,而是为了自己!

我为什么要真诚待人?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做人原则,也是最基本的做人原则,因为我们希望别人同样真诚地对待自己。我们不这样做,就是丑化自己,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同时,又会失去更多的真正的朋友。

为什么要敬业奉献?因为我们认为在对事业的追求中我们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在奉献中为自己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之,做有道德的人的最大奖赏和荣誉来自于自身、来自于内心,进一步讲,我们不是有意在做什么好人,而只是在做人,做真正的人。

我们一生都在做人,有人做得好,有人做得不好,这就是最大的奖赏和惩罚。厚德涵盖了人类的所有美德,厚德是载物的最大资本。

2.为人处世须“厚”,谋求权利要“黑”

“厚”还有另一层含义,在厚黑学里,是指脸皮厚,是一种做人处世的手段和本事。

李宗吾先生在得黑学》中,分析曹操说,三国的英雄,首推曹操,他的成功,他的特长,“全在心黑”。他杀了吕伯奢,杀了孔融,又杀了杨修,再杀了董承、伏完,还杀了皇后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心黑真是达到了极点。李宗吾说“有了这样本事,当然称为一世之雄了”。

分析刘备,他的特长是“全在于脸皮厚”:刘备依靠曹操,依靠吕布,依靠孙权,依靠袁绍,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为耻,而且平生善于哭。作《三国演义》的人,更把他写得惟妙惟肖,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对人痛哭一场,立即转败为胜,所以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也是一个有本事的英雄。李宗吾说:刘备和曹操,可以称为双绝。当看到他们煮酒论英雄时,一个心最黑,一个脸皮最厚,两人相对,你无奈我何,我无奈你何,环顾袁本初诸位人物,卑卑不足道了,所以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再比如刘邦的成功,则是得力于他的“厚黑兼全”。据说把“厚黑学”学深学透了,就能“混”出个人样来。

所以说,厚与黑是一种处世态度和手腕。

隋朝后期,出了个厚黑能手,可谓黑出前人一筹,此人就是后世明君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之厚黑,起初在于表面不露声,为人处世相当“厚道”。与其老子李渊打下大唐江山后,他对其父说,应举大哥李建成为太子,吾辈不能当此大任,亦不能让众人臣服。这是为了争功夺权,取得其父信任。

暗地里,他又动员秦王府武将大学士们,出谋划策,尽快搞倒李建成。

当李渊被当年隋朝旧部所违困之时,:大声呼援,太子李建成十万精兵前去迎救,而李世民手下之人,暗地放出窦建德旧部,叫他放水大淹建成十万精兵,此为一举两得,借刀杀人:艺招,然后自己秦王府出兵迎救李渊。既削弱了李建成的实力,又让李渊好生感动,对李世民另眼相看,从此太子就被李渊所冷落。可见其手碗之卑劣,为迎得其父之好感,十万将士之生命算得何物。在后来夺权过程中,兄弟倒戈玄武门,李世民又将其两哥哥李建成与李元吉诛杀,且是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此举都在于心境黑,果断出手,铲除手足,成为集“黑”之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