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14533000000015

第15章 品格塑造(2)

二、勤奋

1.成功之路是用勤奋努力铺就的

我们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十二分的辛苦和努力。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是靠99%的勤奋和1%的灵感,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努力。如果不努力,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托马斯·爱迪生留下如此多伟大发明的同时,也留下了一句不朽的名言:“勤劳是无可替代的。”

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流行过陈燕妮写的一本书——《遭遇美国》,里面介绍了一些有名的或者是无名的中国人去美国之后的经历。其中演员王洛勇的经历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91年5月,已经成为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的王洛勇去百老汇看了《西贡小姐》。看完后,他突然有一种冲动,觉得自己能够演好剧中的主角皮条客Engineer,于是费尽周折,他见到了百老汇专门选演员的导演克利夫。

克利夫约定他第二天去试戏。第二天,王洛勇试唱了一段百老汇音乐剧《南太平:洋》,他信心十足,抑扬顿挫。没想到克利夫打断了他的演唱,说《南太平渤太抒情,不符合所要演的皮条客Engineer的角色。

第二次。王洛勇新选了一个曲目,叉去试唱,结果又被拒绝。

王洛勇突然想出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他决定辞去学校的工作,从一个普通演员开始,和自己的学生去竞争,一点一点走进美国的演艺圈,一点一点闯入百老汇。他相信:苦心人,天不负。

在美国唱音乐剧,首要的是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一位教授为了校正发音,用红酒的软木塞给他做了一串像钥匙的东西,让他咬着软木塞发音。一次到海边玩,王洛勇发现石头坚硬,他就试着把石头含在嘴里,这么一练,同样有效果。就这样,他天天含着石头练发音。

就这样,王洛勇屡败屡战,先后闯荡了8次。

1995年5月中旬的一天,王洛勇得到通知,百老汇请他去演《西贡小蝴的皮条客·Engineer。

这一天,王洛勇作为《西贡小姐))的主角站在了梦寐以求的象征着世界戏剧最高水平的百老汇舞台上。

王洛勇说过:“要想做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必须过一种非常自律的生活,你只有付出比别人多的勤奋,幸运之神才会眷顾于你。”

的确,成功的道路是用努力铺就的。社会中有些自恃聪明者并不把勤勉努力看在眼里,但事实是,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任何声称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宣传都是一种欺骗。“成功”之“功”字即有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含义。凡是与努力不沾边的成功法则,都是与成功背道而驰的。

大家都知道曾国藩,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很多人借曾国藩之名出了很多书,比如《曾国藩管域、《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冰鉴》什么的。这样一个大人物,大家一定会以为他天生聪颖、智慧超群吧?其实不然。

他小时候的天赋不但不高,甚至还可以说有点笨!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不能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

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国藩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国藩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国藩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国藩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如果这位贼人也去竞聘,说不定真能成才。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所以说,成功之路是用勤劳和努力铺就的。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中国人如此,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都如此。

美国6位最有钱的富翁都是白手起家,他们每周平均的工作时间为56小时,而比尔·盖茨更高达80小时。据潞杉矶时手艮》报道:意大利人每年有42天带薪假期,法国人37天,德国人35天,英国人28天;

而美国人是16天,但实际上他们只休14天,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字也显示,美国人每周工作49小时,加起来每年要比欧洲人多工作350小时。

而14天的休假对美国人来说恐怕还是过高的估计。广泛普及的手提电脑使美国人无论在海上、沙滩、田野、山区还是屋顶上,都可以随时收发电子邮件;对那些名义上正在休假的律师、顾问或工程师,通过手机就能与他们商量公事;假期的豪华水疗等项目通常都安排在公司或行业会议期间。这样算起来,美国人的工作时间可能还要长得多。

美国政治家亨利·克莱曾经说:“遇到重要的事情,我不知道别人会有什么反应,但我每次都会全身心地投人其中,根本不会去注意身外的世界。那一刻,时间、环境、周围的人,我都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

一位著名的金融家也有一句名言:“一个银行要想赢得巨大的成功,唯一的可能就是,它雇了一个做梦都想把银行经营好的人做总裁。”

原来是枯燥无味、毫无乐趣的职业,一旦投入了热情,一旦付之于勤奋,立刻会呈现出新的意义。一个充满热忱的人,他的感觉也会因此变得敏锐,可以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发现动人的美丽,这样,即使再乏味的工作、再艰难的挑战,都可以承受下来。

不管你的工作是怎样的卑微,如果你对它付之以艺术家的精神,付出十二分的勤奋,这样,你就可以从平庸卑微的境况中解脱出来,不再有劳碌辛苦的感觉,厌恶的情绪也自然会烟消云散。

在人生中,聪明的人,常常在最后变笨了;而笨的人,却常常在最后变聪明了。遇到寒冷酷热,聪明的人逃开了;笨的人,却傻傻的去亲身尝试,苦拼到底,意外地在寒冷酷热中成长。因为笨的人都知道:成功需要很多条件,很多资本,但有一项资本那是绝对不能缺少的,那就是勤奋努力。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却永远需要努力。

2.坚信付出终有回报

在法国一个非常荒凉的深山里面,有一片几乎没有人住的贫瘠的土地,即便是到最近的村庄,也得走上两天多的时间。这个地方只有一棵白橡树。独身的农民埃尔泽决定以种树来改变这片土地的面貌。他每天收集橡树果实,每天种下100颗种子。从1910年开始,在三年里,他总共种下10万颗种子,其中只有2万颗树种能生根发芽,有一半能长成大树,于是,一万棵树神话般出现在这片曾经“鸟不生蛋”的地方。我们知道,这不是神话,这是努力的结果。埃尔泽不断种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埃尔泽还学着养蜂,并到外面用蜂蜜换来山毛榉树和白桦树的种子,种到土里。他默默地种了37年树,直到他离开人世。树慢慢长大,与此同时,量变积累成质变,大自然进一步放大了他所创造的奇迹:风把种子播遍山野,土地湿润肥沃起来荒地变成了茂密的森林,河流从森林里流过。生机盎然。法国林业局把这片森林的大部分划为保护区。在昔日的废墟上,人们建起了村庄、学校和农场。到埃尔泽去世时,已经有一万多人居住在那里。埃尔泽一个人创造了一片森林,为这个世界献上了一份厚礼。这很像点铁成金的魔法,但确实不是魔法,他只是坚信大量地付出,获得会自然来的,他不想其他的,只想付出。

勤奋属于珍惜时间、爱惜光阴的人,属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人,属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属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因为勤奋,我国古代先哲贤土才给我们留下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千古美谈;因为勤奋,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王,罗曼·罗兰获得了二十年心血的结晶《约翰·克利斯朵夫》,爱迪生才有了一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爱因斯坦才得以创立震惊世界的相对论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辛勤的劳动,才会有丰硕的成果,不劳而获的事情从来就是不存在的,只有勤奋才是实现理想的奠基石,是补拙益智的催化剂,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下面的事例也是很好的诠释。

当年他还是个在大学就读法律的学生,为了替校刊写稿以赚取外水而去访问当时世界首富——钢铁大王卡内基。

卡内基与这名学生谈了三天三夜后,在临走时向这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的成功秘诀已完全告诉你了,但不知道别的成功人士是怎么成功的,这世上有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医学,但就是没有成功学,你愿不愿意再去替我采访全世界的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然后整理出成功的法则教导世人,做这项工作起码会花你20年的时间,但这20年当中我不会付你一分钱工资,你必须自己养活自己,你愿不愿意做这份工作?”

当时这名学生心想:“世界首富要我为他工作20年竞然不肯付给我一分钱工资?难怪他会成为世界首富,原来他经常找人为他工作都不付钱的。”

但这名学生考虑了29秒钟立即答应了这个事情,然后卡内基立刻拿起表来计算他考虑了多久,一发现才29秒,立即录取他了。原来此前卡内基曾问了很多人,每一个人都说要仔细考虑一下,有人考虑3分钟,有人2分钟,但卡内基先生只要发现超过60秒就不予录用。

这名学生后来远离家乡,去研究成功的哲学,一路上靠写稿子与讲课为生,每次在外有成功的机会,他就抓住,但最后都以失败收场。每次写信总告诉妻子下个月一定会成功,但到最后还是使妻子失望,家人伤心,甚至要妻离子散了,他仍然在外要完成卡内基当初的使命。

就这样过了20多年,在他50多岁的时候,集合了他毕生的研究,出版了《思考致富》这本书,竟然一时间内畅销全球。

虽然他现在不在人世间了,他的基金会仍在帮助无数人。他取得万世流芳的成就,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为此付出了一生,不惜一切代价。他就是拿破仑·希尔——成功学的始祖。

宇宙有付出定律,凡事都要先付出,然后才会获得,只要你付出,就一定有获得,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有人现在付出,现在获得,不付出就没获得。有人现在付出,没有获得,但以后不付出也自然会获得。有人不付出就获得,但将来他会付出得更多。

总之,付出是不会白费的。企业不赚钱,就是对社会付出的不够。

这是松下幸之助说的。

“付出终有回报。”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定律。它已经远远超出自信的范畴,而上升到哲学层面了。这种回报无论在当时表现为物质还是精神,最终都会体现在成功定义上。用你对成功的想象来滋养你的强烈的欲望,让你的欲望热情燃烧,催动你脚踏实地的行动,持之以恒的努力,坚持不懈的奋斗,这就是勤奋的永恒魅力。记住:付出终有回报,坚持一定成功。

三、自信

1.自信是人生的一面旗帜

我们很多人都熟悉这个经典故事: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里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上州长宝座的?面对300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时代,他走进这所小学的时候,发现这里的穷孩子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给孩子看手相的内容。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有一天,当罗尔斯从高台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听到此话,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唯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而这一次,皮尔·保罗竞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他。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时时激励他发奋向上。

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洒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起腰杆走路。在以后的40年间,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自信是人生的一面旗帜。也许你现在还没有多少做人的资本,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给自己树一面信念的旗帜,你的人生就有了奋斗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如果没有自信,别说无法获得成功,从某种角度说,是对生命的亵渎。

古代有个小国,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