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14533000000012

第12章 富脑计划(5)

上帝赐给我们的都是一样多,有时候,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资源是什么,总认为这些资源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把好端端的机会错过了。

没有开阔的视野就不可能有超常的思路;没有开阔的视野就不会有极富战略眼光的机遇意识。抱负和胸襟,实际都和视野有关。目光短浅,肯定格局不大;固步自封,肯定发展不快。

更大的愿景,往往在目光所未及的荒野之处。如同淘儿音乐被线上音乐贩卖网站所取代一样,照相胶片也被数码相机取代,这个产业中的世界最大企业伊士曼·柯达的业绩也正在急速滑落。

如此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虽然是在眼睛所及之处发生的事情,但是考虑到社会的变革和商业机会时,千万不要忘记,在看不见的地方广布着更大的可能性。2l世纪的新经济带来新商机,必须开拓求知的领域,靠自己的思维建立愿景。

3.思考力是竞争资本

过去我们常讲“两军相逢,勇者胜!”而现在还得讲“两勇相逢,智者胜!”这就是说,职场、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并不次于战场,一个人要想赢得竞争胜利,必须靠智慧,思考力是强大的竞争力,而且是一个人唯一可以自己掌控的竞争资本。

“思考力”是能够改进思考效率的一项科学和艺术。思考力强的人擅长三大主要思考领域,即判断领域、洞察领域和自觉领域。只要改进每一领域的思考习惯,就能在作决策、解决问题和创意思考等方面,有更杰出的表现。简单说来,提升思考技巧,便能帮助你成为更优秀的员工或者领导者,为自己及企业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有个富豪准备退休,将三个儿子叫来,对他们说:“我给你们每人1000块钱,谁能买来东西将这间空房子填满,谁就继承我的事业。”

大儿子买来一棵大树,二儿子买来无数稻草,都不能填满房子。三儿子买了一根蜡烛回来。天黑了,蜡烛的亮光填满了房子里所有的空间。

小儿子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个故事促使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大有作为,而有的人却一生碌碌无为,到底是什么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呢?是身高、长相、体重吗?家庭背景吗?学历吗?回答都是否定的。

任何一件看似简单的小事,用不同的脑子去思考都会有不同做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思考力决定你是否杰出。如,同是卖报,有的卖得很好,有的就卖不出去。人们都说行行出状元,道理就在于此。

某一个地区,有两个报童在卖同一份报纸,二人是竞争对手。

第一个报童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响亮,可每天卖出的报纸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第二个报童肯用脑子,除去沿街叫卖外,他还每天坚持去一些固定场合,去后就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再来收钱。地方越跑越熟,报纸卖出去的也就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些损耗,但很小。渐渐地,第二个报童的报纸卖得更多,第一个报童能卖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谋生路。

为什么会如此?第二个报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

第一,在一个固定地区,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有限的。买了我的,就不会买他的,我先把报纸发出去,这些拿到报纸的人是肯定不会再去买别人的报纸。这等于我先占领了市场,我发的越多,对手的市场就越小。这对竞争对手的利润和信心都构成打击。

第二,报纸这东西不像别的消费品有复杂的决策过程,随机性购买多,一般不会因质量问题而退货。而且钱数不多,大家也不会不给钱,今天没零钱,明天也会一块儿给,文化人嘛,不会为难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一则总会积压些报纸,二则他已经看了报,肯定不会去买别人的报纸,仍然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小小的一个卖报生意,就有这么多的技巧,可见,生意经是本永远学不完的书,任何时候,只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就会有独特的收获。

下面是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能更好地说明思考力是强大的竞争力。

从前有一个奇异的小村庄,村庄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除此之外,这里可是人们生活的好地方。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长者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有两个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这份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因为他知道,一定的竞争将既有益于保持价格低廉,又能确保水的供应。

必要时还可以互相补充。

得到合同的两个人中有一个叫艾德,他立刻行动了起来,他买了两只镀锌的大号钢桶,每日奔波于1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他的两只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再把打来的水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艾德很快就开始赚到了钱。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赚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专营合同中的一份而感到满意。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比尔,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比尔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比尔。这点更令艾德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赚到了所有的水钱。

比尔干什么去了呢?原来比尔没有像艾德那样也去买两只桶,相反,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四位投资者,和他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并雇用了一位职业经理。6个月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比尔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

在隆重的贯通典礼上,比尔宣布他的水比艾德的水更干净,因为比尔知道有许多人报怨艾德的水中有灰尘。比尔还宣称,他能够每天24小时,一星期7天不间断地为村民提供用水,而艾德却只能在工作日里送水,因为他在周末同样需要休息。同时比尔还宣布,对这种质量更高、供应更为可靠的水,他收取的价格比艾德的价格低75%。于是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并立刻要求从比尔的管道上接水龙头。

为了与比尔竞争,艾德也立刻将他的水价降低了75%,并且又买了两个桶,开始一次运送四桶水,为了减少灰尘,他还给每个桶都加上了盖子。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他雇用他的两个儿子为他帮忙,以便通过倒休在夜间和周末也能够工作。当他的儿子们要离开村庄去上学时,他深情地对他们说:“快些回来,因为有一天这份工作将属于你们。”由于某种原因,他的儿子们上完学后没再回来。艾德不得已雇用了帮工,可又遇到了令他头痛的工会问题。工会要求他付更高的工资,提供更好的福利,并要求减轻劳动强度,允许工会成员每次只运送一桶水。

此时,比尔却在思考:如果这个村庄需要水,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一定也需要水。于是他重新制定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无论他是否工作,几十万的人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的水,而所有的这些钱便都流入了比尔的银行账户中。显然,比尔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的钱包的管道。

从此以后,比尔幸福地生活着,而艾德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最终还是陷在了“永久”的财务问题中。

他们二人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不同。在这场博弈中,比尔终以思考力制胜。

未来的竞争,更大程度上以智慧制胜。解决问题的根本能力就是思考力,每一个意欲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组织和个人,都需要善用智慧资本。

4.中破思维定势,保持开放的头脑

人是万物的灵长,是宇宙的精华。人类的神奇力量并非来自肢体,而是来自头脑,来自人类头脑所独有的思维功能。人类的每一种行为,每一种进步,都与自己的思维能力息息相关;离开了思维,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但是,我们经常成为日常工作与生活以及常规行为的“囚徒”,被锁定在现有的心智模式中。

大象是现今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能用鼻子轻松地将一吨重的物品抬起来。但在马戏团可以看到,这么巨大的动物,往往被安静地拴在一个小木桩上而不用担心它走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在幼小无力时,就被沉重的铁链拴在无法挪动的铁桩上。铁桩对于小象来说,是无法挣脱的东西。不久,小象长大了,气力也增加了,但是只要身边有桩,它总是不敢妄动。

认为无法挣脱木桩,这就是成年后的大象脑中的成见,这种认识对它来说已经成了思维定势。尽管成年大象可以轻易将铁链拉断,但因幼时的经验一直存留至长大,习惯地认为“绝对拉不断”,所以不再去拉扯。

对人类来说,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思维定势,总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比如说魔术表演,不是因为魔术师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而是我们思维过于因袭习惯之势,想不开,想不通,所以上当了。比如人从扎紧的袋里奇迹般地出来了,我们总习惯于想他怎么能从布袋扎紧的上端出来,而不会去想想布袋下面可以做文章,下面可以装拉链。

很多人走不出思维定势,所以就无法进行创新性思维。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势,也许就可以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因此,从舞剑可以悟出书法之道,从飞鸟可以造出飞机,从蝙蝠可以联想到超声波,从苹果落地可悟出万有引力。

一个人如果不能排除“固定观念”的偏差想法,而只能以常识性、否定性的眼光来看事物,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没有那样的才能”,最终会白白浪费掉大好良机。除了这种静止地看待自己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外,用僵化和固定的观点认识外界的事物,有时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比如,通常我们都知道,海水是不能饮用的,可是如果抱定了这种认识,也可能犯下严重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