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万科真相
14532100000045

第45章 天堂或地狱——万科的“风暴年”(2)

不妨看看《华尔街写真》的作者希拉里·戴维斯在自己著作卷首中的描写:“这是叫人透不过气来的奔忙,完全称得上是狂奔。一天下来,你会感觉自己给累垮了架,因为你一整天都得保持亢奋状态。简直是奇迹,时间可以凝滞不动,又可以转瞬即逝。全球之内,每分钟的证券交易额可达若干亿美元……没有哪个人甘心情愿当落伍者,头上顶着量子物理学和数学高级学位的‘金融工程师们’,操纵着手上的电脑,买卖着愈来愈复杂的金融票据。”

自然,这些“金融才子”们的收入也是高得令人咋舌的。

据美国税务局的统计数字:2006年纽约华尔街30多万员工的年平均收入超过了30万美元,是美国人均收入的7倍左右。即使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大学本科毕业新生,只要能够进入华尔街,就可以轻松地拿到10万美元年薪。而一个有着五六年工作经验的所谓“金融才子”,年薪则会在70万美元左右。这些工资还不是华尔街“金领”们的主要收入部分,大头是他们为之无限奔忙的“红利”。这部分的比例往往会占到华尔街“金领”们年收入的75%。

美国媒体也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2002年到2007年的5年问,华尔街最大的5家金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共赚到了30亿美元,这5家企业中即包括后来被美国政府挽救的美国国际集团。另外,从2002年以来,包括高盛集团在内的华尔街5大投资银行总共向其员工发放了3120亿美元的薪资和福利,其中奖金总额大约为1870亿美元。

正因为如此,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当美国财政部宣布向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林等华尔街金融机构注入巨额资金时,才会招来骂声一片。

3.疯狂的金融游戏

华尔街看似无限风光,被金融才子们操弄着的金融游戏,也确实成功地演绎出了美国连续十多年的股票市场大牛市;而财富的快速增长,更令金融资本逐利本性变本加厉,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挤进了这场充满诱惑的金融“派对”。这种状况又进一步推动着华尔街精英们日益功利的金融思维,一个又一个经过反复包装的、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越发层出不穷。

进入21世纪以来,即便是遭遇过网络等高科技泡沫的破裂,以及“9·11”恐怖袭击的突然打击,短时性的疲软并没有动摇华尔街表面上的风光,直到2007年的“次贷危机”爆发。

还是先看看华尔街的金融游戏吧,尤其是与本书内容有密切关联的“资贷游戏”。

这里得从“证券化”这个名词开始。所谓证券化,就是通过金融创新把流动性差的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转化为证券的过程。在美国,主要是指那些以SPV①为主的运营机构,把金融机构发行的大量住房贷款捆绑在一起,然后在对这些住房贷款产生的收益提供担保的基础上进行打包并发行新的债券卖给投资者,这些新的债券也称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RMBs),这一过程就是证券化过程。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热,次贷业务量②也水涨船高。到了2000年时,民营机构新发行的RMBS已经超过了美国政府机构。

由于当时的房市好,贷款公司和华尔街的经纪人们出于盈利的考虑,自然也开始大规模地向美国百姓推销或提供次级房贷。当然,它们也深知这其中的风险,但当贪婪和侥幸走到一起时,风险大多会被放在了一边。

于是,房贷公司采取了如下做法:它们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合作,希望把这些次贷变成可以流动和交易的证券产品。而投行正是干这个的能手,它可以再把这些证券产品转卖给普通的银行。

在华尔街金融才子们的操作下,RMBS又被分成为不同的等级,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者,提高这些资产的收益率,金融机构又把中间级的RMBS和其他企业债等组合在一起,再进行证券化,从而有了这样一个金融衍生品——CDO,也就是债务抵押债券。

当然,对于美国的金融才子们来说,游戏不能仅到此为止。因为CDO还可以划分成不同等级,而中间段的CDO也可以拿出来作为基础资产进一步证券化,成为CDO的平方、CDO立方。在这些金融操盘手看来,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无限证券化下去的,然后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收益了。

不可否认,证券化的主要效果是分散风险、确保发行机构的流动性和调其本身是针对资本管制的一个概念。

①特殊目的公司:是指境内居民法人或境内居民自然其持有的境内企业资产或权益,在境外进行股权融资(包括可转换债融资)为目的而直接设立或间接控制的境外企业。

②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没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充足,贷款不会产生问题: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又不高,就可能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账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等危机性局面。所以,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有称之为次债危机。

度资金手段的多样化。只是,它的问题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从未减少过。特别是发行者和购买者之间对于同一产品具有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如果再放任或随意地无限复制,它的结果往往就不是游戏本身那么好玩的了。

不过,CDO的出现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划分更细致,投资受益率也更高,所以也极大地激起了华尔街的热情。打着金融创新的口号,华尔街大举涉足次贷领域,并迅速推高其规模。

在2000年之后,充裕流动性的背景使投资者对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商品情有独钟。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投资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了风险更高的RMBS、CDO等金融产品,这就进一步促进了资金向美国住房贷款市场的流入。这种状况直到美联储不得不采用连续性降息才开始有所改变。

数字表明,2004.年全球CDO发行量为1570亿美元,到了2006年,这一规模就达到5520亿美元。

实际上,鉴于当时的美国房价还在上涨阶段,贷款购房人出现断供的现象也相对较少。再加上贷款公司与投行往往有回购合约:如果贷款人出现违约,不能按月还钱的话,房贷公司要把按揭贷款收回。所以,当看起来风险都还在贷款公司手上时,银行也就似乎放心地购买了。

至于说到投行手上的CDO,它是有着不同的组合的。高风险的部分与低风险的部分一般都是分离的。相对而言,银行愿意买的是低风险的优先CDO。而高风险的CDO就需要卖给名噪一时的“对冲基金”了。因为美国的对冲基金在金融市场上已习惯于干着买空卖多的勾当,并一度呼风唤雨,蹿行于美国国内外。如1997年发生的那场至今还令人心有余悸的亚洲金融危机,背后就有着它们魔鬼般的身影。美国大量的对冲基金利用或明或暗的手段套汇了大量的资本,再加上它们看起来颇为顺畅的借款途径,CDO产品自然也一度成为它们的喜爱之物。

于是,当看到CDO让对冲基金赚了大量金钱后,投行们的心态也开始发生了微妙变化。它们采取的做法就是,想方设法去购买对冲基金以图分享CDO带来的利益。而对冲基金的做法是把(DC)抵押给了银行,获得几十倍的杠杆融资再继续从投行手里购进CDO。在看到自己导演的游戏却没能赚到大头时,华尔街的投行和那些金融才子们又开始了新的金融创新。于是,名叫cDs的衍生品诞生了,也就是所谓的“信贷违约互换”。

投行们每年从CD()的盈利中给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等缴纳一个巨额保险费,让普通投资者购买CDO看起来不会再有什么风险。于是,在看到CDO和CDs仿佛都在赚大钱时,华尔街的精英们就再设计出了一个基金产品,用来专门买入CDS,拿出一个巨额的保证金,向全球募集资金。所以,华尔街也就诞生了面向全球募集、基于CDS的基金产品,它很快地就被卖给了退休基金、养老基金、教育基金、政府外汇储备或者主权财富基金,直至全球许多银行,这其中也包括中国。

华尔街金融才子们的精心设计,不仅将银行不可流动的金融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更重要的是对银行的中介功能进行了分解,即将过去由银行一家承担的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持有贷款和回收贷款本息服务等业务,转化为多家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开始进人住宅金融市场。

于是,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贷款发起者不仅有传统的储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公司、保险公司、公营和私营保险抵押机构、贷款服务机构,更多的则是那些抵押贷款经纪人。

根据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报告,美国次贷危机前有60%的住房抵押贷款发起和贷款交易活动是由经纪人完成的。

其实,传统意义上的经纪人不从事抵押贷款的发放业务,他们多是购房者代理人,为购房者寻找最佳贷款合约。随着这些人摇身一变成了贷款人或贷款机构的代理人,他们也从中介服务变为了卖贷款,具有双重职能。于是,经纪人们更加努力地想尽各种办法把贷款推销出去,让更多的人负债。因为他们明白,负债的金额越大、时间越长,他们的收益和利润才能越大。

概括性地看,这些人发放的贷款资金通常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未来贷款购买者提供的周转资金;二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短期信贷资金;三是自有资金。而当利益的驱动和监管不当都同时存在的时候,被称为“掠夺性贷款”的发生也就理所当然的了。

之所以称其为“掠夺性贷款”,因为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贷款人常常会向借款人恶意推销贷款;二是贷款推销中存在广泛的寻租行为,如从中获得佣金以外的其他收入等;三是与强行推销贷款一起的,常会相伴生出许多误导和欺诈的行为;四是贷款人为了达到推销贷款的目的,往往以各种手段诱使借款人在对借款条件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被动接受贷款;五是贷款合约条款常会含糊不清,贷款人尽可能地避免给予借款人可诉诸法律的把柄等等。

再加上许多次级贷款的借款人本身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识匮乏,获取信息的渠道又不顺畅充分,致使那些唯利是图的经纪人向他们推销出的贷款,许多都是高成本、甚至一辈子也无法还清的终身债。

随后出现的如下状况自然是情理之中了:基金经理们的信心不断膨胀,冒险精神文化盛行;高管层过度依赖风险官的风险报告来管理公司;评估公司根据以往信用来评估公司产品;金融公司员工之间亦盲目地互相信任。

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社会的整体“贪婪”。如低收入阶层,不顾客观实际,在投机逐利的心理作用下争先恐后地进行房产消费;中产阶层更加推崇提前消费,信用卡透支、向银行贷款愈演愈烈;而所谓的精英阶层,受经济高度繁荣、华尔街一片风光的诱惑,整个精英人群都不愿意去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实体经济部门工作,华尔街和曼哈顿是他们的理想之处。

如此情形之下,便是华尔街一些富可敌国的投行和金融巨头的诞生。而这又进一步加快着国际游资、另类投资,如对冲基金等各种私募基金纷纷涌入华尔街,在金融行业里投机逐利。

这就如同《纽约时报》上曾经记载的那样:

一位华尔街的基金主管曾非常愉快地说:“是的,我就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华尔街真够劲。你知道,在这里,这么多富有才华的人在处理这样巨大的财富,他们创造着效率,也赚取着金钱;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这一切都很有乐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动的语气继续说道:“每天早晨,是什么在支撑人们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无穷无尽的资产,去为那些企业融资呢?如果你不热爱华尔街,你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所以唯一能够做出伟大事业的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华尔街从事的一切工作,对这种人来讲都如此有趣,以至于无论多么繁重的工作,都不觉得累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愿意做华尔街瘾君子。我以此为荣。”

4.资本场的“海市蜃楼”

次级按揭贷款在美国市场虽然由来已久,但在将其证券化,并产生cD0①之前,这类产品与华尔街的关联并不大,迟至1987年才有一家券商发行了第一只CDO。

CDO的出现,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更适合华尔街的口味,因为它更细分,更高的收益率,更好的针对性。CDO也在最底层的次级按揭贷款和华尔街巨头之间架起了桥梁。于是,一些商业组织收购贷款商手中的次级按揭贷款,并将其批量证券化,作为可以获得稳定现金流的产品兜售给更广大的投资者。如此这样,贷款的风险就分散到了更多的投资者手中。

后来,一名美国精算师发明了一种可以快速对于cD0进行定价的方法后,CDO的流通性大增,在回报丰厚的情况下,华尔街投行们借着金融创新的旗号进入这一领域,并迅速推高了其规模。而最早收购贷款并将其证券化的,并不是华尔街投行,而是著名的“房地美”。

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也为了不让日益膨胀的资本影响次贷市场发展,华尔街操盘手们以随意放贷作为解决方案,致使花样繁多的月利率、甚至零首付出现,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按揭贷款的流程变得异常简单,有的按揭依据完全凭借借款者自己填报的虚假收入作为依托,甚至有的按揭贷款额竟然大于实际总房价。至此,美国房产市场上的借贷标准变得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