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菩提树下的礼物:守住幸福的十个路口
14525300000034

第34章 低调一点,幸福一些(2)

在雨安居结束后,舍利弗尊者计划将要外出游化,他向佛陀拜辞后,便与同伴准备离开。很多比丘都前来与舍利弗道别;在出发前,舍利弗尊者念出每位比丘的名字和家族姓氏。其中有位比丘未用个人及家族姓名,当尊者念到他的名字时,未注意到及时向他打招呼,于是他便耿耿于怀。

还有,当舍利弗尊者走过他身边时,因袈裟轻轻掠过他的身体,这更加重了他对舍利弗的怀恨。当他知道舍利弗离开寺院后,他便去向佛陀告状说:“世尊!舍利弗尊者,他自以为是你的大弟子,打了我一拳,差点伤了我的耳朵。他不但不向我道歉,反而到外面游化去了。”于是,佛陀便召回了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尊者及其他人来到佛陀面前,向佛陀拜礼后,恭敬地坐在一边。当佛陀问起这件事,舍利弗没有为自己争辩,反而叙说自己的为人。

当舍利弗叙说自己的为人时,那位诬赖他的比丘,立刻充满了懊悔,跪在佛陀的脚下,向佛陀忏悔,承认自己蓄意诽谤。佛陀对僧众们说:

“舍利弗早已经宽恕了他。”舍利弗尊者走到那僧人面前,向他行礼说:

“同道!我已宽恕了你,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也请你宽恕我。”这时,众比丘都说道:“这就是舍利弗尊者过人之处,他对这位欺骗他和诽谤他的比丘,不但不感到愤怒,反而向他行礼赔不是。”佛陀听到他们的谈话后,问道:“你们在说什么?”比丘们告诉佛陀他们说话的内容。于是佛陀对比丘们开导说:“以舍利弗的性格来说,要他存有嗔恨心是不可能的。他的心,就像门柱一样坚固,也如池水一样平和。”

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员工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最后达到成功。

做一个谦逊的人,就是要做一个对别人的微小缺点宽宏大量的人,当然这些缺点并不能对社会的构成危险的话。要是每个人对别人严格要求时都以这条规则为准绳,不去注意别人的小缺点,善于体谅、宽容,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轻松得多。许多不幸之所以发生,都是由于很多人只对别人要求严格,而自己则不然。即所谓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正因为这样,在生活中才发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争吵、冲突、家庭悲剧。人们称谦逊为一切美德的皇冠,因为它将自觉地把纪律、天职、义务以及意志的自由和谐地融会到一起。一个谦逊的人如果将自己身上一切值得赞扬的东西看做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那么他就会将纪律当做真正的自由,并且为之努力奋斗。

富兰克林说:“最难抑制的情感是骄傲,尽管你设法掩饰,竭力与之斗争,它仍然存在。即使我敢相信已将它完全克服,我很可能又因自己的谦逊而感到骄傲。”世界上没有一个自大的骄傲者能获得成功,唯有谦逊者可以。

3.勤奋。低调者的幸福摇篮

“勤奋高于天赋!”这是低调者相信的一句格言。勤奋是幸福的摇篮,一个人的幸福靠自己创造,靠自己争取,而勤奋是孕育幸福之母,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勤奋工作,总会获得幸福。

通常,人们有一种错误的观点,以为天才不需要勤奋,这种思想简直是毒害太大了。在有的人看来,天才根本不需要努力就能够做成大事业。

本来,这种观念也无伤大雅,问题在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就是天才,结果,断送了不少人的大好前途。

然而在低调者眼中,天才的存在是可能的,但是认为自己是天才,则是很荒谬的,低调者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就是天才,他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轻巧的事情,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人,和天才不一样。也许别人是天才,低调者只会微笑着注视着天才,但是他不羡慕,不懊恼。他们认为,勤奋比天赋在成功中具有更大的意义。

所以,低调者相信有天才,同时他们认为,勤奋也可以造就天才。这就是说,在低调者眼中,天才有两种,一种是我们上面说的天才,一种是通过勤奋创造出来的“天才”。在他们眼中,更愿意接受像后者这样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具备一些天赋,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也许并不比其他的’人高明多少,但是他们靠勤奋创造出天才。

在低调的人看来,想要取得成功,每时每刻都必须努力,无论是否愿意,低调者永远都是勤奋地工作。相反,高调的人却不屑于努力地去工作,一旦他们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就会把自己推向顶点。他们想成就一番大事,期望一夜成名,震惊世界,但他们从来就不承认尽心尽力工作的作用,不愿意坚持,更不理解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同样可以创造出天才所取得的成功。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发明家,但由于经营不佳,屡受挫折。后来,一场大火又烧毁了全部家当,生活完全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要靠借债度日。父亲为躲避债主,离家出走到俄国谋生。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在街头巷尾卖火柴,以便赚钱维持家庭生计。由于生活艰难,诺贝尔一出世就体弱多病,身体不好使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活泼欢快,当别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他却常常充当旁观者。童年生活的境遇,使他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

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到他10岁时,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体质虚弱的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父兄的喜爱。然而到了他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兄弟三人只好停止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他细心地观察和认真地思索,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

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

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

诺贝尔的母亲去世后,他把30亿瑞典币——一生的财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是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后人为了永远记住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

其实勤奋也可以造就天才的,对于那些最初不可能取得特别成功的人来,更是如此。即使没有具备很高的天赋和能力,即使智商平常,但是,只要他认真锻炼自己的能力,掌握必要的技巧,付出艰辛的劳动,同样可以取得成功。诺贝尔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奋获得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有些人的确天赋不错,却不努力,只靠想象,期待奇迹会出现,而不是付出劳动去争取,最终却是一无所获。许多曾被称为“聪明孩子”的学生,尽管天赋很高,能力很强,但是因为自认为有天赋,学习不努力,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成绩下降很快。所以,天赋很好的人,如果不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往往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样的后果是:它不仅仅是暂时的使你失败,它会影响你的自信心,在你的不断失败中,你的抱负会逐渐消失,同时也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终成为一个“失败者”。

彼得大帝作为俄国王位的继承者,也是通过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才得到王位的。他比其他王室成员更经常地脱下宫廷服装、穿上工作服。他26岁的时候,放弃了自己享乐的生活,开始周游列国,向这些国家的优秀人才学习。在荷兰,他自愿当一位造船师的学徒;在英国,他在造纸厂、磨房、制表厂和其他工厂工作。他不仅细心地揣摩学习,而且像普通工人一样干活、拿工资。

在伊斯提亚铸铁厂,他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习冶炼金属,最后一天他铸造了十八普特的铁,把自己的名字铸在上面。那些陪同他出访的俄国贵族子弟,连想都没想过做这样的苦工,最后也不得不跟着他背煤块、拉风箱。当时一个普通铁匠铸一普特铁只能得到3个戈比的报酬,但是工头付给彼得大帝18个金币。彼得大帝说:“我并没有比普通工人做更多的事,你给别人多少,就给我多少吧!我只想买一双鞋。”彼得大帝这样的人尚且需要如此勤奋地工作,更别说我们这些十分普通的人了。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一个人很有成就,那不是别人给予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奋争取的。

狄更斯曾经说过:“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才能的人,就看你去不去争取这个机会。

勤奋,对于人生来说非常重要。古人说:“一生之计在于勤。”勤奋对于人生来说,犹如土地对于耕耘者一样,耕耘者越勤奋,土地献给他的东西就越多。同样,做人越勤奋,他所追求的目标就越能实现,他所需要的东西就越充足。

总之,勤奋是低调者的幸福的摇篮,对于低调者的人生至关重要。勤奋也是幸福的源泉。人必须依靠勤奋才能获取幸福。勤奋是人生智慧的源泉和事业成功的法宝,人生的聪明才智必须依靠勤奋才能获得。

4.淡泊名利,保持低调心灵

我们处于繁华的都市和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很容易浮躁。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太多的诱惑,有识之士理智地选择了淡泊名利,保持低调心理,这是一种对自我的准确把握和定位,是一种修养,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策略,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他们摒弃私心杂念和外界干扰,将目光放得更远,拥有真实的自己,在自己要走的路上锲而不舍地走下去,从而赢得了更多的幸福。

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其意是说要远离名利,恬淡寡欲,保持一种宁静自然的心态,不追求虚妄之事,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现代人生活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年代,有着太多的压力,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欲望,也有太多的痛苦。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不能缺少淡泊。

所谓“淡泊名利”虽有自我安慰与逃避现实的嫌疑,但也不失为是一种智慧的心境。在繁忙的应酬之余,保持一份恬静的心情,如同为心灵开一扇窗,让清新自然的风吹散心中的郁闷。虽然没有世外桃源,我们必须在喧嚣的都市为事业而打拼,但一种淡泊的心境如同心灵鸡汤,可为疲惫的身心补充无穷的勇气与力量。

人活在世上,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对待名利,人们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过分看重名利,你就会整日绷紧神经,心浮气躁,甚至茶饭不香,活的很累。

有一个人,整天被烦恼缠身,总是患得患失,什么事情也不想做,觉得生活一点也不幸福,于是就去寻找能够解脱烦恼的秘诀。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一个生长着绿油油的草地牧场,有一个牧羊人骑着马,嘴里吹着笛子,发出悠扬的韵调,非常的逍遥自在。

于是他就问这个牧羊人,你怎么这么快乐?能教给我怎么才能像你一样快乐,没有烦恼吗?’牧羊人说:“没什么,骑骑马,吹吹笛,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他试着过了一段这样的生活,可是他的烦恼状态一点也没有改变。于是,他放弃了这个方法,又去寻找新的解脱的途径。不久,他来到一个庙宇,看见有一个老和尚正在庙中念经,面带微笑,看起来很像个智者。

他轻轻地走到这位和尚面前,深深地向他鞠了一个躬,并说明了他的来意。

老和尚说:“你想寻找解脱吗?”

他说:“是。”老和尚看了看他说:“有人在捆住你吗?”

他说:“没有。”

老和尚微微笑了笑说:“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人往往是自己不能醒悟,凡事执迷不悟,岂不知做人要几分淡泊,名和利都是羁绊,你若执著,怎么能解脱呢?”

名利二字,人都离不开,谁能撇开这两个字去为人处事呢?人生于世,君子圣贤雅士也好,小人俗人凡人也好,谁也不能无所谓地舍弃。俗人爱财,君子就不需要吗?圣贤若是没了一日三餐,也要去赚钱的。但不要执著,要懂得舍弃,这样做才是俗世的淡泊。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名利精心竭力、惨淡经营,甚至把名利当作自己生命的支柱而孜孜追求。待名利得到后,还要机关算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一个闪失而丢官失利,弄得自己身心憔悴,未老先衰,宁愿承受如此这般的非人折磨,也不愿意拥有淡泊名利、笑看人生的做人心态。要是能明白:功名乃瓦上之霜,利禄如花尖之露,人生无干年之寿,花开无百日之红的道理,那些无聊的烦恼也许会顷刻就烟消云散。

有些人可能贪婪于名利、不顾其他;有些人于名利则很淡漠,名利之外还有更高雅的追求;于名利,君子可取之有道,小人则可能不择手段。

所以求名利者未必就不淡泊,要看将名利置于人生的何种位置,名利之外还有什么,更要看用什么方法手段去求取名利。名利轻时能淡然处之,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有所收获当然也快乐。既不想贪婪于名利,也无须刻意的淡泊,只是任其自然罢了。如果刻意淡泊,则与沽名钓誉者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