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14524900000013

第13章 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性(2)

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费了几个小时才把10份晚报卖出去。然后,父母让孩子去问卖报的老爷爷,卖一份报纸能赚多少钱。孩子从老爷爷那里打听到,卖一份报纸只能赚几分钱。她算了一笔账:

花这么长时间才赚了几毛钱。孩子忽然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明白了挣钱不易,于是主动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以后再不会随便花钱了,挣钱太不容易了!”

父母还要教孩子量入为出,让孩子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花钱要看支付能力如何。

强强看到有些同学在用ipod听音乐,就跟妈妈说自己也想有一个。他看中的那款ipod需要两千多元,他问妈妈是否太贵。妈妈直接告诉他,学生阶段拥有这样的奢侈品并不好,如果自己有经济能力了可以用自己的钱去买。但如果他真想有个可以听音乐的工具,妈妈可以买个便宜一点的送给他。后来,他接受了妈妈的建议,主动挑选了一个三百多元的MP3。

父母还可以教孩子学会积累。孩子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父母要教孩子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有些父母让孩子“一日当家”、记收支账,都是教孩子学会理财、培养节俭品质的好方法。

心理知识:

古典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提出一种经济观点,认为消费是可逆的,绝对收入水平的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

针对这一观点,经济学家杜森贝提出相反的理论,他认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人的消费习惯。而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由于后者的影响,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这个理论叫做“棘轮效应”。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们在消费水平较高的时候形成的消费习惯,很难随着收入的降低而降低,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较高水平的消费习惯。这和中国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异曲同工。

31.让孩子在选择中学会做决定——霍布森选择效应

父母要想培养孩子成为有主见的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做选择和决定的机会。

家教启示:

让我们先看下面三个例子。

荣荣3岁5个月了,妈妈问她:“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她回答:“爸爸好,妈妈好!”开始时妈妈听了很高兴,觉得她好乖巧。

可是久了,妈妈发现每次问她两样东西哪样好时,她总是回答这个好,那个也好。

学校正为灾区捐款,城城有一些零钱,他想捐,又怕爸妈责怪。

其他孩子问他到底捐不捐,他说要回家问问父母。

小亮5岁,无论在幼儿园还是邻里间,大家都夸他是个乖巧、听话的好孩子。在家里,大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十分听话;和小朋友一起玩时,小亮也总是按别人的意愿做事,顺从别人的领导,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但后来,小亮爸妈从幼儿园了解到,小亮有个缺点:当老师教了一种解题的方法时,他就不再尝试其他的方法。这让小亮爸妈有点担心。

我们是否发现,上面例子中的三个孩子,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是的,那就是缺乏主见。

许多父母有一种误区,认为孩子听话、乖巧,可以省父母许多力气,不用操心他在外面和小朋友闹矛盾等。但是如果孩子表现得过于顺从,凡事没有主见,却不是一种好现象。这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是不利的。

在人生旅途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决策。遇事当断则断,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在复杂环境和情景中,及时做出各种应变和决策,不含糊和拖泥带水,这是一个能应对命运挑战的人必备的心理品质。而这种品质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

在孩提时期,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孩子会遇到一些需要他们作决策的问题和情境。可是有许多父母习惯于为孩子设想一切,安排一切,结果造成孩子唯命是从、不敢干甚至不敢想违背父母意愿的事情。事无巨细,一切都要由父母决定的孩子,可以想象,最终只能成为没有主见、优柔寡断的人,无法担当大任。

相反,如果父母很早就懂得锻炼孩子自己作选择、作判断、作决定的能力,对孩子的个性成长会非常有利。

这可以从小事开始培养。比如,父母拿着苹果和香蕉,问孩子吃哪一个,并提醒孩子只能选择一个,而且对于孩子模棱两可的回答提出批评,对孩子果断的决定给予表扬。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懂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学会在不同的选项中做出选择。

这样的情境还有很多。又如,在和孩子上街时,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让他自己挑选所需要的物品。这时孩子会很高兴,主动性很强,会慢慢变得果断起来。此外,过生日请哪些小朋友,到商店买什么样的衣服,选择什么玩具等等这些小事,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决定。

甚至家庭中的“大事”,也可以尽量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父母在平时谈论家庭事务时,可以有意识地问孩子:“你觉得这个建议好不好?”“你认为这样东西该买不该买?”“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吗?”这样会使孩子逐渐关心家中的事情,产生参与意识。

关于孩子在学校里的事情,父母也应该给孩子相当大的自主权。

一位父亲有这样的经历:

“孩子回家说班级竞选班干部,征求我们的意见。我告诉孩子,还是由你自己做主,而我也从不同角度帮孩子做了分析。虽然她第一次竞选失败,但孩子并没有灰心,终于在第二次竞选中获得成功。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发现孩子情绪不好,学习成绩也有下降。

原来是因为我们搬家,离学校远了,路上还要换乘公交车,有时耽误了班级工作。老师批评了她,她的学习也因此受到影响,当班干部的热情也逐步下降,最终向我透露了不当班干部的想法。我们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让她自己好好想一想,自己去处理。从此,女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不久又被评为了区三好学生。”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我管理和教育的潜在能力。父母给予孩子的机会越多,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快、越健康。

心理知识: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做马匹生意。他对人们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

霍布森的马圈很大,马匹很多,可是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因为选择只能在门口进行。

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

我们知道,任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和选择中产生的。

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可能做到合理。或者说,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能做出真正的判断。因此,一个人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就是说,人们只有学会在多个选项中进行选择和判断,才能做出最好的决定。

32.学会等待是人生重要一课——延迟满足

孩子如果想要任何东西,父母都立刻满足。就无法使孩子学会忍耐,孩子就不懂得克制眼前的欲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家教启示:

现代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加上物质生活丰裕,往往造成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许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无论吃的喝的、玩的看的,孩子只要一要求,父母马上就设法予以满足。

而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在孩子心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

自己想要的东西总是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这会导致孩子不懂得生存的艰难,不懂得获得许多东西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或耐心等待的。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曾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

想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贪心。而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那种任性、暴躁、急功近利的性格,一定会令他们饱受挫折和打击。到了社会上他们会发现,许多东西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也没有人为他们去获得,而自己却没有养成必要的努力与忍耐的性格。

现在许多孩子的身上,都表现出缺乏耐性的特点。比如,只要对自己有利就不顾是非地盲目行动;不会谦让,没有耐心;念不完一本书,写不完一篇文章,稍微挨批评就出走;干什么事情都想让别人帮忙;动辄打人骂人,容易冲动;等等。

为了避免孩子成为不懂忍耐的人,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就要对孩子的要求“延迟”一下“满足”。

比如,孩子要一件高档玩具,父母不要马上给买。但是可以通过给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完成这些劳动后,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然后让孩子用这些钱去买玩具。经过这样的教育,能使孩子树立起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而避免成为好吃懒做、只知向父母伸手的“公子哥”或“大小姐”。

父母还要善于制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学会等待。比如:外出游玩时教孩子遵守秩序,学会排队等待;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装配和修理一些日常用具;学做一些不太简单的菜;动脑筋玩一些比较复杂的智力游戏。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明白,许多事是急不来的,功夫到了才能“自然成”。可以说,等待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延迟满足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教孩子学会珍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实现了目标以后的感情波动,往往同期望值成正比。当望眼欲穿地渴望一样东西,经过长久期待终于得到,心情会很激动,满足感会很强;相反,如果想要的东西立刻就得到了,在心情上就会比较平淡,而不容易产生珍惜之情。所以,为了让孩子懂得珍惜,也不要总是很快地满足他。

心理知识:

心理学上有一个“延迟满足”(delay of satisfaction)的概念。

它是指一种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甘愿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出来的自制能力。

“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用我们平常的话说就是“忍耐力”: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的价值何在呢?美国心理学家做过的一个实验给了我们答案。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镇小学的校园里,一个班的8个学生被老师带到了一间空房里。然后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粒包装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这糖果属于你,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能坚持到我回来再吃,就会得到两粒同样的糖果。”说完,他就离开了。

有的孩子抵制不住糖果的诱惑,剥掉糖纸,吃掉了糖果。接着更多的孩子吃掉了自己的糖果。到最后,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克制自己,等40分钟后那个陌生人回来,得到了奖励。

耐人寻味的是,那个陌生人跟踪这些孩子20年,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学生,数学、语文的成绩要比那些没有延迟满足的学生平均高出20分;参加工作后,他们也很少在困难面前低头,总能走出困境并获得成功。

这个实验似乎告诉我们:更善于调节和克制自己情绪的孩子,有更大的成功的希望。这是因为,自制力这种品质对于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总是能够把一个个小的欲望累积起来,成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再看看那些一时冲动犯罪的人,常常是由于不能克制自己一时的欲望,而做出了害人害己的行为。

33.学坏容易学好难——下坡容易定律

孩子学好不容易,学坏却很容易。因而父母要提防孩子学坏的倾向,及时予以纠正;而在养成好的习惯和品性方面,则需要下相当的工夫。

家教启示:

做父母的常有这样的体会:想要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好习惯,可能一次又一次地监督强制,但还是很难养成;而一种坏的行为习惯却不用教,孩子一下子就会了。比如,孩子玩完了玩具,一扔了事,既方便又无约束,生来就会,因为这是人性中自私和散漫的本性。

大人要孩子玩完了玩具放回原处,这种行为与本能相悖,需要孩子具有良好的意志力和自控力才能做到。

这就是“下坡容易定律”的体现。

中国古语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就体现了这个定律,意思是说,人们想要成才,就不能过自由自在的散漫生活,因为成才需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达到,也就是需要强制和约束自己。相反,如果散散漫漫,自在舒服,则不太可能成才,因为懒散这种品行会导致人们一无所成。

古人还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就是说祖辈建立家业很不容易,可是子孙挥霍起来却容易得多,也体现了“下坡容易定律”。

父母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为独立自主、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就要培养孩子坚强、勤奋、自我约束等个性,克服孩子惰性、自私、放纵等品性。因为生活中任何美好的东西,都不可能唾手可得,而是需要努力才能得到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父母就决不能溺爱孩子。因为溺爱会使孩子的惰性、自私、放纵等品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扬”。

那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要对孩子照顾得过于周到,应该在生活、学习各方面,向他们提出与年龄相适应的要求,让他们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