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北洋总管段祺瑞
14520500000002

第2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

穷学文,富习武

安徽还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自古以来就盛产徽商,走遍天下,富可敌国,盛极一时的徽商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说安徽人善于经商,看来没有人反对了,但要说安徽人善于从政,多数人会不以为然。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古代的安徽人确实是以经商闻名天下的。不过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近代以来,安徽能人辈出,在政坛上群星闪耀。晚清政坛第一人李鸿章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这个老爷子在清朝末年几乎一个人托起了大清朝的半壁江山。没有他,恐怕中国帝王史要早结束若干年。这里不是说李鸿章的对错,毕竟那个时期忠君是主流思想。自晚清以来,尤其是民国时期,安徽合肥籍的政客更是多如过江之鲫。我们的主人公段祺瑞,就是在那个乱世出枭雄的年代,出生于一个注定要出名的地方——合肥。

中国人是很讲究出身的,经商如此,从政亦如此。段祺瑞的出身不算寒酸,不过也算不上什么名门望族,多了说也就是个还过得去的小康之家。段家祖上本为陕西人,段祺瑞的二十三世祖段彰迁居安徽的英山,根据资料记载,段彰是个大孝子,父亲去世后,自己在坟墓边搭了一个茅草屋,在里面为父亲守孝三年,连当时的县志都对此有记载。到了段祺瑞的九世祖段本泰的时候,段家又从英山迁到了安徽的寿州,到了清朝的道光年间,段祺瑞的曾祖父段友杰两次搬家,一迁六安,再迁合肥,自此以后,段家人就在合肥安家,并世代务农。

段家本为农户,为什么会走上了从军从政的道路呢,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段祺瑞的祖父段配。真正促使段祺瑞走上当兵的道路的,就是段配的影响。

段配又叫段韫山,小的时候就特别胆大,性格倔强而且嫉恶如仇,在当地也是有一号的。当然,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一个人,在中国的语境下往往意味着这个人很有争议性。因为他的性格,没少惹过乱子。史料记载并不详细,对段配这个人只是粗略概述,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性格倔强、胆大包天的年轻人,在那个不怎么讲理的年代,注定是不会做一个本分良民的。就像很多以后成名成家的大人物一样,这样的人往往小时候是特别不安分的,老师管这样的学生叫“刺头”,家长管他们叫“小祖宗”。

段配就是这样的“小祖宗”,他从小就不安于做一个本分的农民,而是一心想着光宗耀祖、光大门楣。记得读小学、中学的时候,老师总是教育我们要有理想,只有有远大的理想才会有完美的人生,但印象中老师似乎从来就没说过:有理想总是好的,但有理想不等于就一定成功。不幸的是,段配就是这样一个有理想又没有机会的人。前半生几乎都耽误在修理地球上了。

虽然隔三差五打个架骂个人什么的,但这些总归是上不得台面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历史上还有这么一句话: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就在段配娶妻生子并且还有了孙子的时候(别误会,那时候人结婚早,即使有了孙子,段配的年纪不过四十岁而已),老天给段家送来了一个机会。

当时的段配在地方上还是很有影响力的,绝不是一般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后来,段配感到在地方上实在难以有大的作为,便出外投军,并加入了当时的地方武装“团练”。当时团练的主官就是后来的台湾第一任巡抚——爱国将领刘铭传。至于团练,其实是当时形势下一个迫不得已的产物。清廷因为深受太平军之苦,八旗军早已严重退化,不复当年之勇,无兵可用的清朝政府便命令各省督办地方武装以对抗太平军,这就是团练的由来。曾国藩因为家乡在湖南,其支持编练的武装便被称为“湘军”,后来的“湘军”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成为了一支赫赫有名的劲旅,并且由湘军一手结束了洪秀全的统治。有感于湘军的战斗力,曾国藩便派自己的得意门生李鸿章收编安徽的地方武装,组成“淮军”,刘铭传的部队被收编为李鸿章的部下,段配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淮军的一员。

段配在兵营里是很努力的,短短四年内,从普通小兵做到哨官,继而升任管带,到1872年,也就是他从军四年后,已经成为刘铭传部队里的三营统领,后来还被朝廷提升为记名总兵,挂“荣禄大夫、振威将军”头衔,可谓否极泰来,风光一时。

段配虽多年在外,但心中一直记挂着家人,尤其是自己的孙子段祺瑞,更是让他放心不下。在他的心里,自己的儿子已经是注定了的老实农民,这辈子恐难有作为了,但这个长孙不能让他就这么埋没。思来想去,在那个时候,农村里是没有什么出路的,只有将孙子带出来,让他见见世面,开开眼界,将来有什么成就,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于是在段祺瑞八岁那年,段配便给家里写信,将长孙段祺瑞从老家农村接到了江苏宿迁自己的兵营里,与自己生活在一起,并给他找了附近最好的私塾,送他读书识字。段祺瑞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兵营生活。

段少爷的生活

段祺瑞从老家来到几百里地外的江苏,尤其是第一次接触到军队生活,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少年段祺瑞简直是看花了眼。但祖父接他来不是为了好玩的,还希望他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所以对他的管教比较严格,基本上他偷懒的机会不大。

从后来的发展轨迹看,段祺瑞在江苏这几年的生活中,虽然在学业上并没有什么让人难忘的地方,但毕竟军队生活是很锻炼人的,没当过兵的恐怕很难理解里面的酸甜苦辣。以段配在军中的地位和威信,段少爷是不会受什么委屈的,日常生活过得倒也快乐逍遥、无忧无虑,但军队生活对人的改变往往就在不知不觉中。据说段祺瑞从小就是一个让人看不上眼的孩子,作风懒散,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穿的衣服每天都皱皱巴巴的不像样子,尤其是嘴边上还老是挂着一条鼻涕虫,十足一副败家子模样。就连他家的老仆人都经常奚落他: “你这哪有点少爷的样子,不就是路边要饭的破小孩吗!”

段祺瑞跟随祖父在江苏生活了七年,这期间学业上主要是儒家典籍的熏陶,生活上则是半军事化风格(可以理解,毕竟身在军营),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后来不一样的段祺瑞:一个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具有军人气质的政治家。

不过,做大事的人注定要经历比常人更多的苦难和波折,这似乎成了一条历史定律。俗话说“人无干日好,花无百日红”,当然还有更文采的说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段祺瑞的好生活只维持了七年,也就是段祺瑞15岁时,便突然遭受到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打击:祖父段配突然病逝!

在那个年代,没有了靠山是注定要吃亏的,段配作为段祺瑞生活中最大的支柱,既是生活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失去了这个依靠,段祺瑞一下子从人生的高峰跌到了谷底,但悲伤中的段祺瑞很快稳住了自己的情绪,在军中将士们的帮助下,段祺瑞将祖父的灵柩从兵营运回了老家合肥归葬。经历这次打击后,段祺瑞一下子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他仔细思考着自己的命运。留在老家世代务农?这对于已经见过世面的他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军队生活已经深深影响了他,甚至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了,他绝对不愿意再回到那毫无希望、毫无乐趣的老家去做一个本分的农民。于是段祺瑞在征求家里的意见后,还是孤身一人再次回到了江苏宿迁那个熟悉的军营里,请求做一名普通士兵。当然,虽然段配已经不在了,但多年打下的基础还是在的,军官们看在他的面子上,很痛快地就答应了这个并不过分的要求。从此段祺瑞就开始了另一段生活:杂役。

什么叫杂役?其实很简单,就是打杂的。军队中这样的活很多的,像什么端茶倒水、整理内务、跑腿送信等,都是杂役干的活。杂役这个叫法似乎不太上得了台面,还有另一个体面一点的叫法:勤务兵。也就是说,段祺瑞最初当兵的日子还不是怎么名正言顺,因为他不需要每天操练,更不用上阵杀敌。现有的资料找不到对段祺瑞这段生活的详细记载,我们也就不知道他的勤务兵工作干得怎么样。不过按段祺瑞不服输的性格看来,他是注定不会安于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勤务兵的。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军队里做了一年多的勤务兵后,段祺瑞渐渐熟悉了军队里的大小事务。兵营单调、枯燥而又艰苦的生活磨砺着段祺瑞的心智和体魄,他做事沉毅果断,领导才能也渐有显现。可是命运多舛,还没等他大有作为,不幸又一次降临:1882年农历8月20日,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在家乡遇盗被害,时年才39岁。

关于段祺瑞之父遇害的案件,历史上流传过多个版本,不过似乎都不太能站得住脚。根据官方记载的资料来看,是段祺瑞的父亲在回乡途中遇上两个人,以问路之名套近乎,取得了段父的信任,并邀请他与之同行。这两人在探知段父身上带有金银后,便起了歹心,夜里杀害了段父并卷走了其随身财物。

闻知噩耗,段祺瑞如五雷轰项,当即向军中请假奔丧。’然而意外的是,告假并未获批,至于原因却语焉不详。无奈之下,他写信给家乡的地方官,请求从速缉拿盗贼。好在不久那两名歹徒就被抓住,就地正法了。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段祺瑞父亲的遇害案刚刚告破之际,段家人还来不及放松一下心情的时候,段祺瑞的母亲由于承受不了中年丧夫的打击,于第二年病逝。

父母双亡的段祺瑞第一次面临如此严峻的局面:长辈接二连三地故去,刚成年的自己一夜之间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而此时他的妹妹才12岁,两个弟弟分别是儿岁和9岁。作为长子,他必须挑起家庭的重担,这意味着他不再是一个男孩,而正式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男人。年少轻狂、邋里邋遢的段祺瑞,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从一个男孩到一个男人的蜕变,他变得更加坚韧、冷峻了。为了重振家业,也为了自己的前途,苦思多日后,他安排好弟妹,毅然重返威海卫军营。

转折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忘了是哪位名人说的了,尽管不是百试百灵,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挺灵的,至少对段祺瑞来说就是如此。经历了少年失怙的打击后,段祺瑞终于等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机会。

当时的清朝政府,经历了多次外来战争的失败,已经是千疮百孔了。以恭亲王等为代表的清廷当权派从一次次的失败中终于认识到,中国的失败,首先在于武备松弛,其核心就是西方的现代化兵器和与之配套的练兵方法远远强于中国的大刀长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开始花大力气整顿军备,重点就是批量制造现代化武器。尽管中国屡次败在海上,但重视陆军的传统一夕之间是丢不掉的。海军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陆军却有速成的可能。于是发展陆军武器就成为了朝廷军政的重中之重,李鸿章受命开办了两个制造现代化武器的工厂,分别是江南制造局和天津制造局,主要制造火枪和子弹。从此,军事近代化就成为了中国不可逆转的潮流,无论朝野上下,对此是深信不疑的。

毛主席说过: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而且只能是人。”枪炮制造出来了,可是没有人会使用,还是一件摆设。甲午海战就是一例,当时中国海军舰艇的吨位远在日本之上,定远号、致远号等铁甲战舰曾经让日本人望而生畏,但甲午一战再一次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论断。对此,日本人倒是说了大实话,他们在派出大量间谍侦察了中国军队的情况后曾狂妄放言: “中国的海军有舰无军,不足为虑。”

看来,李鸿章虽有卖国之嫌,但他仍不愧是中国近代以来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他敏锐地洞察到了军事人才的作用,于是1885年李鸿章上奏朝廷: “在天津仿照西法创设武备学堂,邀德国兵官李宝、崔发禄、哲宁那珀等作为教师,并选派通习中外文字之员分充翻译。将各营送来弁兵,挑取百余人入堂肄业。届时拟将头批学生发回各营,饬由各统领量才授事。复挑二批学生送堂肄业,其优者,或留堂作为帮教习,或回营转教员弁。”

于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学府正式成立,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天津武备学堂,也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陆军学堂。这里曾出现过不少名噪一时的大人物,比如后来的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等,还有一些当时的二线政治明星如段芝贵、陆建章、王占元、雷震春、张怀芝、李德、蔡成勋等,皆是武备学堂毕业,其中大部分人本书后文将有所涉及。

天津武备学堂筹建的消息传来,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段祺瑞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于自己这样出身并不显赫也没有任何背景和靠山的人来说,在兵营里混下去,到死也就是个小小的队长或统领而已,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如果能进入这样的学府,无疑是一条终南捷径,毕竟这个学堂是政府为了强兵筹建的最新式学校,政府一定会对从这里出来的人加以重用。于是段祺瑞放下了手头一切杂务,马上跑去报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