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婚恋危机
14520100000042

第42章 中国“老龄率” “银发中国”靠“老爷爷”实现现代化(3)

面对老龄化浪潮,有人说,现在多存点钱,到时候雇一个保姆照顾就行了。但是严酷的事实将是:老龄化社会不缺钱,老龄化社会缺人,老龄化社会有钱也雇不到人。中国目前是9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40年之内,将是两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一个老年人口。到2050年期间,在中国,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到那时,中国大地遍地是老人,有钱也买不到服务。那么,政府能否提供足够的公共养老服务呢?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有1.6亿老年人,具有养老服务功能的小区服务中心却只有9873个,其中能提供住宿的仅620个。按照目前民政部5年建3000个的规划速度,要等上级投入,150年也不够。有专家呼吁,不要坐等政府和外来投入,必须依靠民间力量整合资源。同时也鼓励老人自救,tk60岁的低龄老人为90岁的高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从根本上说,好的养老制度,靠好的人口结构。一个人、少数人,可以不靠“养儿防老”,但是整个社会必须要“养孩防老”、“养后代防老”。

一个后代越来越少的社会,是没有养老保障的。一代人或几代人,如果只是存钱而不“存人”,其养老保险是危险的,最终是保不了“险”的。

独生家庭“空巢”多——“独生父母”最孤独

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其形成原因:一是子女在外工作学习,无法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样的空巢家庭占大部分;二是当夫妻步入丧失生育能力的年龄段后,子女发生意外死亡,造成空巢。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和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率的增长,中国“空巢家庭”会越来越多。

全国“空巢”有多少?

2000年,中国老年家庭(家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20.09%,“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22.83%。截至2004年10月,中国至少有2340多万老人独守“空巢”。在中国城市老年家庭中,空巢家庭至少超过30%。

2002年人口普查时,全国65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户中,11.5%为空巢老人;而这个年龄段的老年夫妇中,11.4%是空巢家庭。其中,城市空巢家庭的老人户占老人总数的27%左右,也就是说,l/4以上的城市老年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而乡镇的这个数据则比城市高,乡镇合计约有1/3的老年户是空巢家庭。

空巢家庭目前在农村呈激增状态,随着子女外出打工谋生,留守农村的老人便成了空巢老人。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全国城市地区近一半的老人没有子女相伴,而农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右。空巢家庭存在经济、生活、精神等多方面困难,尤其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又无条件入住养老院的高龄空巢老人,非常不安全,随时会发生危险。

北京空巢率——2003年3月公布的北京市空巢老人家庭情况(截至2002年年底)表明,北京市约有120万户老年家庭,其中,空巢家庭高达45万户,占全市老年人家庭总数的38%。在中关村地区,由于学院和研究机构较为集中,文化层次较高,这里的老年知识分子的空巢家庭率接近70%,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

天津空巢率——天津社科院调查,天津市区老年家庭空巢率为55.06%,独居老人比例为49.2%,空巢老人的丧偶率明显高于非空巢家庭。1997年,天津城区有老人的家庭“空巢率”为54%;到2002年,上升到62.5%,而且在持续发展。

上海空巢率——上海市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目前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有250万,占人口总数的18.7%,老年人口的比例居全国之首。其中,空巢家庭的比例已经超过40%。空巢老人心理危机有5种表现: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抑郁症,焦虑症。上海应对空巢老人心理危机的5个对策:做好思想准备,再就业,做好生活安排,正确认识衰老,防治抑郁症与焦虑症。

“独生父母”,是“功勋父母”,他们计划生育做模范,为减少人口做贡献,他们晚年享受的不应该是过多的寂寞与孤独。

六、老龄化,葬送中国“现代化”

老龄化,是发达国家的羁绊,更是发展中国家的梦魇。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在决定未来大国发展的潜力中,老龄化,都是影响大国前途的一个战略问题。

老龄化——折磨日本

日本经济为什么长期陷于困境?人口专家易富贤认为,日本是被老龄人口拖垮经济的典型。“有人总说日本经济发展缓慢是由于贸易、科技能力等等原因,其实这些是表象,本质上是因为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消费不足导致。”

日本在进入老龄化后,出人意料出现了一个“银发经济”,即为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各种相关产业。中国一些学者也论述“夕阳人群,朝阳市场”,商机巨大,超过l万亿元,可创造千万就业岗位。然而,他们忽视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日本富与老同步,中国却未富先老,中国老年人的人均消费能力无法与日本相比。日本的“银发经济”也远不足以抵抗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衰退趋势。

今天,65岁以上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21.5%,到2030年,每3人中就有1人是大于65岁的老人。到2050年,随着出生率不断降低,日本人口将从现在的1.27亿缩减为8900万。日本尽管经济富裕、社会发达,但是应对老龄化仍感棘手。为了温饱和有人照顾,不少日本老人竟愿意躲进监狱。如今日本监狱里60岁以上的犯人数量,比10年前增长两倍。

中国“银发经济”,根本不足以填补“人口红利”消失的损失。人口老龄化将使财政负担愈发沉重。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劳动力的不断萎缩,经济增长势必放缓,税收随之减少,养老和医疗保健支出却不断增加。

据全国老龄办测算,近年来,中国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不断扩大。2004年年底,社保基金缺口为7400亿元,到2008年底,已经达到1.4万亿元,4年增加1倍。

老龄危机——具有金融危机9倍破坏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一个报告中,计算金融危机对20国集团的经济冲击情况,结论是,各成员国GDP会因此出现8%左右的下滑。但是,与老龄化危机相比,这种损失只是小巫见大巫。IMF预测,受老龄化影响,到2050年,G20花费在养老金、健康和长期护理上的额外支出,将是这场金融危机所造成损失的9倍以上!

有外国研究者提出,如果中国不能在大规模老龄化浪潮袭来前,建好基本保障体系的话,老龄化很可能成为压垮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按照中国国家副总理回良玉代表官方的权威说法:面对中国老龄化大潮奔腾而来,中国有效应对的准备严重不足,对于老龄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不够,没有形成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老龄理论体系;老龄法规政策不完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老龄事业发展的制度基础还比较薄弱,老龄产业刚刚起步,老龄服务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中国现在有835万老年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但是目前各类养老机构床位仅仅能够满足1/3有入住需求的老年人。

“老龄中国”——面临“年轻化印度”与“移民化美国”的夹击2010年1月,联合国公布的报告指出,目前不仅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整个世界的老龄化趋势都在“史无前例地加快脚步”,这将对各国人民生活,包括储蓄、消费、劳动力市场、退休金、税收、医疗卫生、家庭组成和移民潮等产生重大影响。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将世界老龄化看成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老龄化革命,对各国尤其是大国的战略竞争力,对他们的前途命运,影响重大。

人口专家易富贤对记者说:“中国目前已经没有了年轻劳动力优势,2010年开始,印度18~35岁的黄金劳动力数量已经超过中国。如果中国仍然延续过去的模式,是无法与印度竞争的。”

留美学者江涌在《银发浪潮冲击中国经济》文章中指出:21世纪的国际经济新版图已经呈现雏形,三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中国与美国,将奠定世界经济的“新G3”格局。在“新G3”竞争与合作中,中国将面I临腹背受敌的强压态势。美国将想方设法防止中国超越自己,同时印度则全力实现对中国的赶超。

2020~V以后,印度将加剧与中国在亚洲以及世界经济领导权上的竞争。

印度总体人口结构比中国合理,预计2025年平均年龄将略高于30岁(美国39岁,中国40岁),相当有活力,每年新增劳动力在2000万以上。印度必将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汇集地,“印度价格”将取代“中国价格”,“印度制造”很可能取代“中国制造”。在“新G3”乃至在国际分工中,中国将面临“美国知识密集型”与“印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挤压。由于在产业结构上中印将更加接近,中印之间的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

美国顾问公司Alix Partners在一份名为《2009年制造/外包成本指数》的报告中称,一向无敌的“中国价格”,现在遇到了敌手与克星:墨西哥夺得第一,印度第二,中国滑落到第三。依照产品到岸成本价格,2005年,“中国制造”比“墨西哥制造”便宜5%,现在反过来却比墨西哥贵20%。“中国制造”的危机在于:劳动人口比例不断降低,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通过提升工资吸引农民工返回工厂,或选择外籍黑工作为用工资源的补充,引发“洋黑工”潮。

老龄化浪潮,正在削弱中国的竞争力,正在销蚀中国持久发展的潜力。

势明显,整个世界的老龄化趋势都在“史无前例地加快脚步”,这将对各国人民生活,包括储蓄、消费、劳动力市场、退休金、税收、医疗卫生、家庭组成和移民潮等产生重大影响。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将世界老龄化看成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老龄化革命,对各国尤其是大国的战略竞争力,对他们的前途命运,影响重大。

人口专家易富贤对记者说:“中国目前已经没有了年轻劳动力优势,2010年开始,印度18~35岁的黄金劳动力数量已经超过中国。如果中国仍然延续过去的模式,是无法与印度竞争的。”

留美学者江涌在《银发浪潮冲击中国经济》文章中指出:21世纪的国际经济新版图已经呈现雏形,三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中国与美国,将奠定世界经济的“新G3”格局。在“新G3”竞争与合作中,中国将面I临腹背受敌的强压态势。美国将想方设法防止中国超越自己,同时印度则全力实现对中国的赶超。

2020~V以后,印度将加剧与中国在亚洲以及世界经济领导权上的竞争。

印度总体人口结构比中国合理,预计2025年平均年龄将略高于30岁(美国39岁,中国40岁),相当有活力,每年新增劳动力在2000万以上。印度必将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汇集地,“印度价格”将取代“中国价格”, “印度制造”很可能取代“中国制造”。在“新G3”乃至在国际分工中,中国将面临“美国知识密集型”与“印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挤压。由于在产业结构上中印将更加接近,中印之间的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

美国顾问公司Alix Partners在一份名为《2009年制造/外包成本指数》的报告中称,一向无敌的“中国价格”,现在遇到了敌手与克星:墨西哥夺得第一,印度第二,中国滑落到第三。依照产品到岸成本价格,2005年,“中国制造”比“墨西哥制造”便宜5%,现在反过来却比墨西哥贵20%。“中国制造”的危机在于:劳动人口比例不断降低,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通过提升工资吸引农民工返回工厂,或选择外籍黑工作为用工资源的补充,引发“洋黑工”潮。

老龄化浪潮,正在削弱中国的竞争力,正在销蚀中国持久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