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国医疗何处去
14519500000009

第9章 曾经的天使(1)

1.好医生,坏医生

好医生在哪里?

红包,红包,让患者恨之入骨,长期以来,卫生行政主管机构对红包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围剿,但问题却始终没有解决,不但解决不了,还让民愤越来越大。不久前,有个省又发布了一个“医疗机构及医生索要、收受红包、回扣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按照这个办法,凡是向患者索要和收受了红包并且回扣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医生,都要面临行政降级或撤职的处分。一位卫生部的负责人也说要全面整顿行业不正之风,要向医生收红包的行为开刀,卫生部门要专门设立患者投诉电话,凡是收红包、拿回扣,被举报被查出来的医生都要被吊销行医资格。

这些措施能让医生不再伸手要红包吗?医生不要患者就不给了吗,或者说患者敢给医生就不敢收了吗?关于红包问题,上面已经要求过好多次了,医生们还是照收不误。要是从必要性上说,医疗行业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社会公众对医疗行业的满意程度是很低的,如果说医疗行业是目前各个行业中最让公众不满意的行业也不为过,因此大搞整顿医疗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其必要性是不用置疑的。可是如果还像以前历次整风一样,只是从医患关系的表面现象下手,简单地走一回过场,最终只能是把深层次问题再掩盖一回,等下一次矛盾爆发再说。

深层次问题在什么地方,是个什么问题?是医务人员常说的医生待遇差吗,要是解决了医生待遇问题他们就不收红包了吗?这个问题很难说,就算给医生提工资他们也不一定收回拿红包的手,北京很多著名医院的医生年收入超过十万,可是他们对于红包照样来者不拒。所以那些所谓的深层次问题并非这个。

医疗与医药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医疗处在医药的下游,中间以药品经销这个环节相联系。不少人认为处于上游的医药生产环节获利最丰厚,而处于底端的医疗环节获利低微。有的卫生领域专家也说,目前在我国病人所付出的总体医疗费用之中,医疗机构所收取的医护人员劳务费用其实是很少的,在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只有不到十分之一,这不到十分之一的费用也并不全都付给医护人员,还有其他的用途。大多数医疗技术服务项目的收费价格已经不能补偿医疗服务中的成本消耗,由于这个原因,各个医疗机构就只能想办法从药品的销售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中求得补偿。

医药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这已经是公认的了,而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医疗行业,则是药品和医疗器械经销商那里的延伸,他们负责把药品、器械从经销商那里转送到病人的手上,在这个过程中索取一定的“跑腿费”。行医本来是一项高智力的劳动,但是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得到的报酬却不高。收入非常高的医生是有,但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有这个能力,绝大多数医生只能是清汤寡水。在整个医药行业中,医生的收入不多,在医生群体中,高收入的医生不多,在收入不高的医生群体中,道德形象好的医生也不占多数。可是作为全部医药行业“形象先生”的医生,却是全行业中与社会公众进行互动最多最直接的一个环节,尤其是众多拿着不算高的工资却背着高收入低道德黑锅的普通医生们。公众并不清楚这些穿制服的医生是怎么分工的。

说了这些,事实就很清楚了,并不是所有医生在吃病人,也不只是医生在吃病人,吃病人的是一个系统,只是医生处在这个系统的末枝就担负起了与公众打交道的任务而已。当然,也不排除有更聪明的医生,他不愿意处于系统的终端,他要获得更多的好处,于是就顺着链条向上走,而且还成功了,并且这样的医生还真的不少,一边拿着少量的工资继续“高尚”,一边在身后接着大单的生意。

在患者付出的高额医疗费用中,药品、消耗品、器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是由药品器械虚高的价格造成的。本来药品和器材在出厂时价格就不低了,作为中间环节的分销商又赚得太多,你要摊派一些费用他也要分一些利益,最终价格就上去了。这些都是用于救命的,应该加的利润你可以加,这一点大家都可以理解,但加得多了患者就无法接受了。比起中间环节的分销商,生产商和终端的医生还算好的。虽然物价等部门对医院管得还是很紧,但他们所管到的都是一些小钱,对于利润非常高的药品器械还是不容易监管到位。对于这些高费用的消耗品,经销商向监管部门报价是多少就是多少,监管部门也并未就此类商品在价格上作严格的限定。病人在就医时支出费用最多的也往往就是那些高价医用消耗品,像有的抗菌素价格是1000多元钱一支,有的药是20元钱1片。当然,这个系统的各个环节也有反复、交叉之处,不少时候,医院和医生本身也就是经销商。从这一方面来说,医疗费用的急剧攀升并不只是医生所致,这是整个医药行业各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说红包和提成并没有那么简单,背后还有不少故事呢,因此只是从这一点上骂医生没良心是没用的,并不能改变什么,挨了骂的还会心安理得地收红包和回扣,没有挨到骂更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医药医疗市场还在不断地扩张,产业还在不断地膨胀,医院和病床不断地增多,这种状况可以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好处不大,主要收益还在于可以刺激G D P的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医院经营成果、让红包更鼓涨一些。

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全部医生都推上风口浪尖。医生虽然不算是冤大头,但他们之中不都是“聪明人”,更多的还是小鱼小虾,只想着安安稳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敢也没本事做坏事,普通“没本事“的医生也只能维持基本生存,还要承受着强大的舆论压力,被千夫所指。对患者冷漠、生硬和草菅人命的医生是有,但不能因此就一竿子把船捅翻,让好医生也掉到水中。

那么,到底好医生有没有?如果有,他们在哪里呢?不用找,到处都是,看看非典时期的医生吧。在那次事件中,最让人敬佩的就是那些医护人员,他们虽然眼见着一个个同事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倒了下去,但他们却依然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阻挡着肆虐的病魔。这些当时被称作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平时就是被人们又恨又不敢得罪的那些人。

非典事件倒是给中国医学界提供了一个道德体验机会,医生们没有放弃这个机会,在职业道德的感召下,医护人员也体现出了很高的职业素质,面对着巨大的威胁,也是像战士一样冲了上去,让公众出于真心自发地对医务人员表示谢意。不要说别的,1/5的感染者都是医护人员,而且在初期医护人员的患病率还要高,这就相当能说明问题了。

医生是提供服务的,而患者是服务的享受者;医生是收取服务费用,而患者是付出服务费购买服务的。在非典事件中这两个方面整合到一起了,没有你我,患者与医生大家都一样了,医护人员和病人一起体验和咀嚼着痛苦,共同面对着死亡的威胁。医生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又是医疗服务的享受者,在道德上,内心深处的崇高与纯粹、悲悯与敬畏被唤起来,并且付诸行动,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感动的境界。

不过我们的医患关系还是相当紧张,并没有因为非典事件中医生的表现就有所改变,公众还是经常慨叹看病难、医务人员缺乏温情,甚至说某些医生道德败坏,只知道坑人、骗钱。为什么医生身上的两种角色反差会有这么大?

别奢谈提高待遇,能调整到位就满意了

有人说医生的待遇太差了,工资少得要命,都快活不下去了;有人说医生的工资很高,又是红包又是回扣的,正常收入比起灰色收入来可以忽略不计。到底是多还是少,应该不应该给医生加工资?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加不加工资的问题,是一个应该怎样把医生工资调整得合理的问题,把没有得到灰色收入却背上黑锅的普通医生恢复清白之身,把那些一心向钱甚至不惜用患者生命去交易的黑心医生彻底法办,把那些以药助医、以副补主的混乱逻辑完全停止,把应该属于医生的待遇还给人家,把不良医生多吃多占的追索回来。这是根本问题,不是要你选择什么角度的问题,不要粗暴地站在反对的角度一味地说医生都是富得流油,也不要轻易就为涨工资鼓噪,凭什么还给那些已经高得离谱的工资单再来个加法?

有争议?没关系,我们先来听听医生们的意见吧。

一位武汉的三甲医院住院医师说他的明暗收入每月加到一起大约2000元左右,他说倒不是在意工资少,就怕病人闹事。

辽宁三甲医院的一位工作了三年的住院医师说,他的工资是一个月1700元,他认为还能凑合接受。

上海一位三甲医院的住院医师每月工资加奖金2000元左右,他说提高收入的唯一途径就是想办法快点做主任,可以多赚点外快改善生活。

北京一位三甲医院的内科住院医师说,他的月收入2400元,没有年终奖,每周的工作时间大概是60小时左右,工作以来从来就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公共长假。

还有位硕士毕业6年的医生,每月工资1200元,奖金looj己至200元,另有灰色收入大概在300元左右。他说还好是生活在一个中等城市,生活还算可以,但还是买不起房子,好不容易交到一个女朋友,也不敢和人家谈结婚的事。

为什么这些医生报出的收入这样低,尤其让人吃惊的是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的医生,也只是每月2000;~左右?当然不会都是这样的,有位网友说,他在大城市有好多做医生的年轻朋友,在一般市级医院的月收入都在3000~己左右或更多,至于在大医院里工作混得好的,一个月收入怎么也要有万八千,假期还可以去国外旅行。

另一位网友也说了他的经历,他毕业于一个正规的医学院校,1997年的时候他在内地的一个乡镇卫生院上班,当时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一个月才350元钱,可同他学历、水平一样的朋友在深圳经营药品,月薪是1loooy己。到了2007年他去深圳一家医院上班,收入比原来高了好多,每个月所有收入加起来是3000;~左右,但他的那位朋友已经是十万月薪。一个月就可以拿到十万月薪,就算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的工资、红包、回扣加到一起也很难拿到这么多。真是人比人气得死,医院中一个刚毕业的专科生工资700元,本科生750元,中级职称档案工资1000元左右,医生的工资是高还是低呢?

现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关系普遍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中,要是对公众提出由于医生收入低需要给他们涨工资、提高待遇的问题,表示不理解、不支持的人可能要占大多数,有好多人会觉得医生都是会赚钱的人,他们的待遇会相当的好,比普通人要强出许多。可事实上是不是真的如此?很难说得清楚,因为各地、各级、各种性质医疗机构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医疗机构里的医生的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以偏赅全,说全体医生都是收入很高的人就不符合事实了。一般来说,传统性的医院中医生的工资标准都是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就算是已经工作了十多年的专家教授们,工资也往往只有2000多元,拿着不高工资的专家们也不都是善于赚取灰色收入的聪明人。对于不少医生来说,他们的工作是一个高强度、高风险的,对于工作上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并不一致。

是的,如果只看到那些既拿工资又收红包、回扣的医生,而看不到只可以规规矩矩拿工资的医生,对于后者就是不公平的。有人说,如果不考虑私立医院医生的情况,现在医生的基本工资总体上是低于公务人员的,要是觉得与公务员没有可比性,那么可以与教师比,整体上也是低于教师工资的。媒体上报道,现在北京大医院工作4年左右的住院医生基本工资是1000多元,工作了20多年的教授基本工资是2000多元,而工作在农村的乡村医生却只有数百元。

北京协和医院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医院了,据说在这里工作了50年左右的顶级专家到了退休时基本工资也只有3000多元,相当一部分在协和医院工作了一生的专家教授也有可能会因为患上了大病而需要全院职工给他募捐筹集治疗费用。公众都觉得医院对于患者在收费时是毫不客气的,而且是在想尽一切方法搜刮患者的钱财,因此医务人员的工资就相当的高、道德就相当的差,这个看法至少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是工资高、道德差。很多公立医院就职的医生一旦退休以后,就只有10002j至3000元左右的基本工资,因此有相当一大部分高龄的老教授仍然需要坚持出门诊,一是不甘于寂寞,二是为了从医院获得挂号费收入提成以贴补家用。

由于目前医生面临着待遇与工作强度不相符的情况,许多医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很低,不平衡的心态导致一部分人选择离开了医生队伍。大医院里面的医生尚且如此,基层医院和乡村医生的状况就更难了,由于乡村医生人数大幅度减少,在北京的一些远郊区县已经出现了没有医生的情况。

待遇差不应该成为违纪的借口,但是由于长期的工作付出与工资收入不相符,不少医生就通过多开进口贵重药物和大处方来获得收入,因此就加重了公众看病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