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净化心灵的童话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14518700000016

第16章 橙色童话(2)

有一次,徐文长的伯父给他出了一道难题。他告诉徐文长和他的小伙伴们,要送一份礼物给他们,但前提是必须想办法提着两个装满了水的木桶,通过河上那道竹桥,到达对岸才行。小伙伴们非常高兴有礼物可以拿,而两个木桶也不算太沉,提着它过桥应该没什么问题,所以大家觉得礼物一定可以顺利拿到。其中一个小伙伴最先跳出来,嚷道:“我先来,我先来!”只见他两手提着水桶跑到河边,踏上了竹桥,可是刚走了几步,就觉得不行了。原来,这座竹桥几乎是贴着河面修成的,平时人们在上面行走时,竹桥会往下沉一些,但不会浸入水中,现在因为提了水桶增加了重量,原先很容易通过的竹桥现在却沉到了水面下,人走在上面不仅会弄湿鞋袜,而且非常的危险,根本没有办法顺利通过。大家这才发觉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好几个小孩都试了试,可没有一个成功的。徐文长站在旁边仔细地观察,过了一会儿,他来到伯父的面前说:“伯父,我来试试。”说完,他提着两个水桶来到河边,先将左手的桶放到河里,水桶没有沉下去,他又将右手的桶放到河里,然后用一根绳子拴住两个水桶,自己牵着绳子,靠着水的浮力将水桶拉着过了河。伯父见了频频点头,小伙伴们全都大声地欢呼起来。大伙跟着跑过河,围着伯父嚷着要礼物,伯父笑着对徐文长说:“嗯,不错,不错。看见那边靠着大树的竹竿没有?礼物就在那根竹竿上呢。不过呢,我可是有条件的,那根竹竿既不能横放下来,也不能找东西爬上去拿。如果你们能做到,礼物就是你们的了。”大伙跑到竹竿前一看,这竹竿大约有三四米高,在顶端拴着一个红布袋,小孩们一个个在那里使劲地跳呀蹦呀,可怎么也够不着那个布袋子,大家不由得有些泄气了,徐文长一时也没有了主意。不过,当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后,眼睛一亮,有了一个主意。只见他双手直直地举着竹竿,然后朝着附近的一口井走去,到了井边,他将竹竿从井口放下去,一直放到能拿到竹竿顶部的布袋时,很轻松地就将这个布袋拿到了手中,伙伴们又是一阵欢呼声:“拿到啦,拿到啦!”徐文长也笑嘻嘻地对伯父说:“您看,我拿到了,是不是符合您的要求呢?”伯父高兴地点着头:“好孩子,你能这么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实在是不简单!好啦,现在礼物归你们啦!大家去玩吧!”伙伴们开心地簇拥着徐文长跑开了,伯父看着远去的徐文长,觉得十分欣慰,对身边的家人说:“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如此会观察事物,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啊!”

果然,徐文长长大之后,成了十分有名的文学家和画家,创造出了许多的优秀作品。

合井妙计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从小聪明好学,并善于开动脑筋,找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解决难题。

有一次,在曹操居住的谯郡发生了一件事。赵家的父母过世不久,两兄弟就准备分家过日子。做哥哥的一向就很狡猾,常常欺负老实的弟弟。现在要准备分家产的时候,这个哥哥更是为了霸占家产,想了不少的坏主意。他装着难过的样子对自己的弟弟说:“好弟弟,现在父母都已经过世了,我们也长大了,不可能再住在一起了,我们还是把家分一下吧。你就要那边那几间大房子,还有旁边那几块好一些的田地吧。我就拿那个离得远一点的漏雨的小房子,要那块不好种庄稼的田地好了。这样你就可以娶个好媳妇,过上好日子。我呢,就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到老吧,谁叫我是哥哥呢。”而善良的弟弟却马上回答说:“这怎么可以?你是哥哥,你应该分好一些,你过得不好,我这个做弟弟的怎么能安心呢?何况你马上就要娶亲了,如果嫂子过来看到家里不好,一定会难过的。不行不行,还是你分大房子、好田地吧。”那个哥哥假惺惺地说:“这怎么可以?我就不娶亲了,还是为你准备一下吧。”弟弟坚决不让,于是这个哥哥的目的就达到了。他对自己的弟弟说:“好弟弟,真是谢谢你了,那哥哥就住那个大房子了,那边的土地也归我了。为了不让你过门的嫂子生气,你就不要再过来看我们了,好不好?因为你如果总是来找我的话,怕你嫂子会觉得不方便,从此我们就各管各的好了。”弟弟为了让哥哥过好日子就答应了下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个贪心的哥哥连弟弟现在住的小屋和劣田都想侵占就想干脆赶走自己的弟弟,决定把两家人共用的那口井给占了,这样弟弟没有水用,就只能离开这里,那么那时候留给弟弟的那一部分家产就可以是自己的了。于是,哥哥又找到弟弟说:“弟弟,你看,我结婚之后,家里的人就多了起来。为了公平起见,我看就把那口井也分了吧。我家的人多,就多分一点,你一个人过,就少分一点好了。”弟弟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只见这个哥哥拿来了一个卡子放在井口上,一边大一些,一边小一些,然后这个哥哥对弟弟说:“以后你就用小的这边,我们就用大的这一边好了。”可是,当这个弟弟拿来水桶准备打水时才发现,小的一边根本没有办法将桶放进去。弟弟没想到哥哥对自己这么坏,连水也不让自己用,忍不住哭了起来。正在这个时候,七岁的小曹操路过井边,准备去学堂上学,正好看见赵家老二在哭。曹操知道这老二一向十分忠厚老实,常常被人欺负。现在看他在井边哭,身边还放着一个桶,井口上却加了一个卡子,觉得奇怪,就过去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赵家老二就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曹操。曹操一听十分生气,觉得这赵家老大太恶毒了,竟然这样伤害自己的弟弟,于是决定要帮助老二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利。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告诉赵家老二说:“二哥,我现在教你一个办法。待会儿看见你家老大来的时候,你就装作准备在这口井里解手。你大哥一定会阻止你,你就告诉他说,这口井太小了,根本打不了水,反正你拿着也没有什么用,不如将自己这边的井拿来当厕所算了。这样一来,你大哥一定会着急,他肯定会将这口井还原。然后你再说,自己的田地没有办法种好庄稼,肯定是施的肥不好,自己那个小房子没有办法去养猪,干脆就在井里多解手,这样等肥料充足之后,自己才好种庄稼。你哥哥—定不会让你这么做,这样你就可以多分一点好田和大一些的房子了。”赵家老二一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于是决定依照小曹操所说的来做。

果然,当赵老大发现自己的弟弟准备将这口井当做厕所来用时,十分着急,赶紧阻止弟弟,还对弟弟说:“好弟弟,你早说嘛!这样吧,这井我们不用分了,还是一起用吧!”赵老二摇摇头说:“算啦,我还是准备把这边井当厕所,这样我可以多准备一些肥料,给我的地多施肥,好让我能种庄稼。”赵老大着急地说:“哎呀,我把那边好的田分给你一块就行了,再给你一间大一点的房子。那间小房子你就可以养猪了,这样肥料就有了,地也有了,你千万别在这里解手呀!”

就这样,凭借着小曹操的聪明机智,赵家老二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好好地教训了赵老大一次。

井里的银簪

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童辉的小朋友,他十分孝顺,而且从小聪明机智,尤其是遇事不慌,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因为他的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只剩下妈妈和童辉相依为命,所以家里比较贫穷。小童辉和妈妈的日子虽然过得比较清苦,但因为母子两人互相体贴、互相照顾,所以在童辉和妈妈的心里,这个家是他们最依恋最温暖的地方。

有一天,童辉的妈妈从外面回来之后,就一直坐在桌边掉眼泪,饭也不吃,水也不喝。童辉从来没有见过妈妈这个样子,心里很着急,于是问妈妈:“妈妈,您怎么啦?为什么哭呢?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您快告诉我吧,您别哭了。”说完就用小手一个劲地替妈妈擦眼泪。妈妈拉着小童辉的手说:“孩子,今天妈妈去井边打水的时候,不小心将头上的银簪掉到井里去了。那可是你爸爸留给妈妈唯一的纪念品,也是咱们家最值钱的东西。妈妈再苦再穷都没有舍得把它拿去换钱,可是现在却不小心一下子没有了。妈妈心里好难过。你别担心,过一会儿妈妈就没事了。孩子,你出去玩吧。”说完就让童辉到外面去找小朋友玩去,可是童辉放心不下妈妈,不肯去玩,就留在家,陪在妈妈的身边。他跟妈妈说着话,想让妈妈开心一点。妈妈也看出了童辉的用意,于是,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妈妈装作没事儿的样子和童辉一起做起晚饭来。吃过晚饭之后,妈妈收拾好屋子,早早地上床休息了,可童辉知道妈妈根本没有睡着,妈妈一直在想那个银簪的事情。听到妈妈轻轻的叹息声,童辉再也坐不住了。他悄悄地开了门走出去,来到了白天妈妈掉银簪的井边仔细观察了一下。井似乎不算太深,可是黑乎乎的,看不清楚。童辉只好回到家,躺在床上望着屋顶想办法,他想要用什么办法才能将银簪找回来呢?可想了一晚上也没有想出好办法来,渐渐地,童辉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亮童辉就醒了。他睁开眼睛,听到妈妈在外面做事的声音。他又想起了昨天的事情。当他无意间望着从窗户的小孔透进来的阳光时,童辉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好办法浮现出来。他高兴地从床上跳起来,跑到正在外面打扫院子的妈妈面前说:“妈妈,我想到怎么将银簪子捞起来的办法了!”妈妈看着童辉兴奋的脸,微笑着说:“好孩子,别太为难了,簪子捡不回来就算了,别再为这事操心了。”童辉见妈妈不相信,就拉着妈妈来到了井边,指着那口井说:“妈妈,我说的是真的。你看,这井并不是太深,只是太黑了看不见里面。因为没有办法看到簪子在什么位置,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去捞。现在我们只需要将太阳光照到这个井里面,不就可以看清楚簪子的位置了吗?”妈妈听了觉得有道理,可怎么将太阳光引到井里面去呢?妈妈疑惑地问自己的儿子,童辉笑着说:“这好办,只要我们将镜子放在这里不就行了吗?”说完,童辉高兴地跑回家去取来了镜子。他将镜子放在井边,可光线只照到了一半,还是看不见井底。童辉歪着头想了想,又跑回家拿来了一面镜子。他将一面镜子斜放在井边,然后利用阳光在斜着的镜面上反射过来的光线,将第二面镜子朝下照,果然,经过这样一转弯,阳光一下子就照到了井底。在阳光的照耀下,躺在井底的银簪发出了银光。妈妈高兴地用一根一头捆着小铁钩的木棍伸进井里。在童辉的帮助下,妈妈很快就将银簪子捞了上来。这一来,妈妈可高兴了,直夸儿子聪明可爱。能够让妈妈开心,这就是童辉最大的心愿。看着妈妈的笑容,童辉心里也是十分高兴。

聪明的童辉经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让妈妈找回了银簪,更重要的是让妈妈感受到了一颗真诚的孝心。

六个梨

孔融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从小聪明过人,乖巧懂事,而且非常有礼貌。孔融让梨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他尊老爱幼的好品德,也更说明了他聪明机智的本领。

孔融六岁的时候,有一天,他正在书房看书写字,忽然见家里的老管家来叫他,说是家里来客人了,他父母让他去拜见客人。孔融问老管家:“老管家,今天来的客人都是些什么人呀?”老管家笑着说:“是你的大伯和大伯母,还有你的六个堂兄妹呢。”孔融高兴地说:“是吗?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我的大伯父大伯母呢,更别提那六个堂兄妹了,咱们快点去吧。”说完就兴奋地朝客厅跑去。

当孔融来到客厅时,只见自己的父母正陪着两个大人在喝茶聊天,旁边还有六个和自己年纪大小差不多的小孩,这应该是自己的大伯父、大伯母以及堂兄妹了。孔融赶紧上前去给大伯父和大伯母行了礼,然后再和那六个堂兄妹打招呼。大伯父和大伯母见孔融小小年纪,却很有礼貌,都很高兴,大家在一起说着话,聊着天。孔融的大伯说:“我刚回来的路上就听人说起你的小儿子很聪明,而且很懂礼貌,小小年纪就懂得让梨的道理,不简单呀,是不是这个小孩呢?”孔融的父亲笑着说:“是的,就是这个小孩。”孔融的大伯看着孔融笑着点点头。正在这个时候,孔融的母亲叫丫环端了一盘梨子出来给几个小孩吃。当她正准备将梨子分给小孩们时,孔融的父亲却叫住了她,然后转过头来对孔融说:“儿子,现在这里有六个梨,你要分一分,记住,你的六个堂兄妹每个人都要分到梨,但还必须有一个留在盘子里,你看怎么分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大家都开始想办法,可六个梨分给六个人,还必须有一个留在盘子里,这可难办呀。大家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应该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将梨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