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14517300000006

第6章 四使徒

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1528)Albrecht Durer德国

丢勒的《四使徒》,也充满着人性化的神态乃至色彩,不容于时代的艺术家未必毫无伟大的光辉,平凡无奇不也是稍显另类的伟大吗?丢勒使世人明白,穿过阿尔卑斯山的蛮族人正在赶上时代,欧洲的心脏再度复苏,这便是这位生性坚强的德国人对艺术的承诺。

——美国著名作家房龙

阿尔布雷特·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他多才多艺,学识广博,和意大利的达·芬奇一样,他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位人文主义者型的新教画家,不仅是出色的雕刻家、建筑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艺术探索为文艺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使徒》是丢勒晚年创作中的成功之作,作于1526年,是他当时送给纽伦堡市参议会的赠品,17世纪下半叶被装饰在市政厅会议室里。《四使徒》是最完整地表现丢勒艺术功力的杰作。丢勒在此达到了他终身追求的目标,使德国艺术的写实精神与意大利艺术的典型塑造结合得天衣无缝。彼得、约翰、保罗、马可四位“圣人”的这一组集体肖像,四位使徒的个性栩栩如生。从构图到色彩的配置,处理得极为简洁传神。

作为16世纪纽伦堡宗教改革的成果,《四使徒》成为德国艺术的写实风格与意大利艺术的典型塑造的完美结合,它体现出丢勒的人文主义思想,蕴含着丢勒对宗教改革的态度,也显示了他油画艺术的那种宏伟、概括、严谨、有力的特点,被看做是德国宗教改革时期艺术的纪念碑。

《四使徒》这幅画由两块长条画面组成,在这两条画面上,丢勒分别画了耶稣的门徒约翰和彼得、保罗和马可。左图中,年轻俊秀的约翰,内穿浅绿上衣,外披红色的大氅,侧立着,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手中的《圣经》。一旁的年老的彼得也低着他宽大的前额,俯首阅读,彼得手中捧着巨大的金色钥匙。他们显示出温柔、善良的性格。右图中,披着浅色大氅的保罗,一手捧着《圣经》,一手握着利剑,双目怒视,显示出刚毅的性格,深邃的眼神,锐利而逼人。一侧的马可,手握一卷,机警地注视着四周。这两组人物的形象、性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这幅画的下部,丢勒曾请一位书法家题写过这样的文字:“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愿所有执政者时刻戒备,别把谬言视做神谕,因为上帝从不给自己的话增减只字。为此,我希望大家聆听这四位至尊至善的使者的劝告。”丢勒以其堪称完美的艺术手法描绘出“圣人”的威严与力量。

画面上的红色表达了热情和乐观,米灰色象征着冷静和思虑。被小心拢起的袍子是自律而严谨的,随意披散的袍子传递出率真和轻松。侧位的袍子是含蓄的,正位的袍子更坦荡。袍子上的阴影有点令人发憷,彼得的衬衣让人欣悦。剩下的是黑色的背景和脚,还有冗长的圣经题款,都充分展示了丢勒的写实功力。

丢勒创作此画的目的,旨在塑造德国社会改革的推动者和捍卫真理的保卫者,同时通过正面理想形象,发表自己的政治宣言。大胆奔放的笔触,沉郁浓烈的色彩,凝聚着日耳曼人的性格特征,是丢勒晚年在油画技法上的革新。

说话的袍子

当我们明白了丢勒,我们就在真实、高贵,甚至丰美之中,认识了只有最伟大的意大利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价值。

——歌德

从造型严谨、寓意深刻的鸿篇巨著《四使徒》中我们可以看出,约翰、彼得、马可、保罗的姿态虽然沉稳却传达出不可冒犯的威严与力量,画面从左至右,四使徒的面部神情体现了一条起、承、转、合的情绪变化主线,即,约翰在探索,彼得在研究,马可感到危险来临而警觉,保罗则坚定地随时准备战斗。

不同于其受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风格样式影响较强的早期作品,丢勒的晚期作品逐步地将德意志独具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气质融汇到自己的创作风格之中,其作品显现出庄重有力、严谨含蓄、富于内省态度和精神表现的特点。长期对于解剖学和绘画理论的不懈探求和实践使他驾驭画面各种形式元素的能力日趋成熟,其写实技巧更是炉火纯青。油画《四使徒》采用了非常稳定的对称构图,背景为单纯的深黑色,突出了强光照射下的主体人物。身穿红色大氅的约翰、身穿浅色大氅的保罗相对侧立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面积,他们身后是位置相对的彼得和马可,一个俯视,一个仰视,画面于高度的平衡中显现律动,在静止的形态里蕴含张力,大胆的近乎直线的衣纹处理得简约而概括,反衬出细腻生动的人物面部刻画。顶天立地的构图使得画面形象显得高大伟岸,有纪念碑式的恢弘气度和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他将细腻深入的刻画与简洁有力的描绘相结合,明快的色块与整体而微妙的调子相统一,通过形体的组合和人物的神态呼应,巧妙地引导观者的视线,作品的形式构成堪称完美。

作品的名称也是耐人寻味的,在其画面所描绘的四位使徒中,只有约翰、彼得、保罗是《圣经》记载中的使徒,而其中的马可是《马可福音》的作者。作为一个基督教的笃信者,丢勒不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实际上作品中所描绘的四使徒正是他心目中真理的研究者、传播者和捍卫者的化身。

当时正值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时期,宗教改革掀起了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路德教义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得到了德国广大人民的认同,丢勒也是路德教义的热情拥戴者。他认为路德教派是公正、真理与智慧的象征,但宗教改革没有缓解社会中在激化的各种矛盾。作品诞生时,德国农民战争刚被镇压,生灵涂炭,经济疲敝,改革派内部也呈现极其复杂的宗派矛盾,社会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利己主义者和两面派,社会生活正处于剧烈动荡之中。作为一个被后人称为“哲人画家”的丢勒,对人类苦难现实的思考和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在其晚期创作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凭着艺术家的良知,油画《四使徒》的创作没有迎合当权者的口味,去粉饰太平,营造格调,而是用四个坚定而无畏的形象来敲击他们的神经,又加上了一段并不中听的告诫性的文字,由此可见,油画《四使徒》不仅仅是一幅形式技法上非常成功的作品,也是深具寓意的警世力作,被人们普遍地认为是能代表宗教改革时期时代精神的纪念碑式的杰作。

(陈玄巍)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坛有一位成就可与意大利大师们媲美的天才画家,他就是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年,丢勒出生在德国纽伦堡。

丢勒13岁时,父亲发现他似乎有不同寻常的艺术天赋,因为他在百无聊赖中竟无师自通地画了一幅自画像,神形兼备、惟妙惟肖,人们都称赞他是个神童。两年之后,父亲把他送到了纽伦堡一位名叫穆特的画家那里去学习绘画。穆特是一位相当出色的画家,作品以哥特式风格见长。他才华不凡又勤奋质朴,和许多中世纪后期的德国画家一样,出自他笔下的作品样样精美绝伦。丢勒在穆特门下不仅学到了许多绘画技艺,还继承了老师那些可贵的品质和优良的绘画传统。在穆特画室受了3年的艺术熏陶之后,丢勒决定走出画室,外出游历,以广博见闻。他的这一想法很快得以实现,因为那时他父亲的事业已经相当成功,可以为他未来事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持。

当时,绘画方面的教科书很少,更没有培养美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学习绘画技艺主要还靠师徒之间的口传身教。如果想要拜一位著名的画家为师,而这位画家又住在一座遥远的城市,那么,那些诚恳而执著的学子就会不远千里前往投奔。背囊里仅有几个速写本和笔记本,边走边记,边走边画。丢勒就是这样一个勤于记录的人,从他留下的几本游记和学徒笔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当时的学习情况和他的所思所想。由于经济上的相对宽裕,丢勒的游学生涯没有像那些贫寒人家的子弟那样充满艰辛。他沿着莱茵河一路漫游,到过德国的许多城市,法兰克福、科隆、巴赛尔等地都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足迹。丢勒十分景仰意大利艺术大师的成就,他随后来到了意大利,对帕多瓦城的略那教堂中乔托的壁画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遍访名师。4年之后,他满载而归,这段经历对他世界观的形成和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3岁的时候,丢勒已经是一名颇有影响的青年画家了。

丢勒是画家、铜版雕刻家、建筑师,此外还发明了一种筑城学体系。他是在思维能力上和性格方面,以及学识方面的巨人。

——恩格斯

在游学期间他曾打算求教于德国有名的版画家马丁·恩考尔,这位大艺术家当时住在德法两国交界的亚尔萨斯的科尔马城。然而,不幸的是,当21岁的丢勒于1492年风尘仆仆地慕名赶到科尔马城的时候,却与他景仰已久的恩考尔失之交臂,恩考尔刚刚离开人世。好在恩考尔的三个弟弟都与恩考尔一样,在铜版画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并继承了哥哥的事业。丢勒于是拜在他们的门下开始学习这门技艺。丢勒的确是一位天才画家,尤其在版画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悟性。他此生仿佛就是特为版画而来的,当他的手第一次触到光洁的铜版,握住锋利的刻刀的时候,他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仿佛被调动了起来。丢勒很快成长为版画艺苑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的成就无人能比。他把当时幼稚的版画艺术推向了一个完美的新阶段。

晚年,丢勒在完成了著名的油画《四使徒》后不久,便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肝病。1528年4月,57岁的丢勒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