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14516800000008

第8章 从水生到陆地(3)

海龟中的核皮龟在苏里南产卵,然后经过11个月的长途旅行,横渡大西洋,返回到加纳沿岸。巴西沿岸的绿海龟为了产卵,会横渡2252千米的大洋,到南大西洋中的一个小岛沙滩上去生儿育女,6个月后,它们再作长途跋涉,返回巴西。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龟,一进入大海,就能准确地游向巴西沿海。为什么海龟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到回家的路呢?它又怎么会拥有如此奇特的本能呢?

原来,海龟的体内有一种奇妙的水下化学感受器,海龟可以靠它来感知外界的化学信息。海洋暖寒流的温度与浓度存在差异,海龟就是根据这种差异来识辨道路的。当海龟由波涛汹涌的海中爬上沙滩时,需要把鼻子伸到潮湿的沙土中去闻一闻,似乎在证实自己是否到达了目的地。

此外,海龟可能同某些洄游鱼类一样,体内存在有某种能利用地球重力场辨识方向的导航系统,能够感知地球磁场的方位,同时能参照海流和不同时期的水温来校正航向,就像带了指南针一样,当然也就不会迷路了。

至于海龟为什么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也许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得清,可是大自然却有它自己的理由。

有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龟,它的个子大大的,头和四肢也都很大,以至于没法像其他的龟那样缩到壳里去。这种龟叫做蠵龟。

每当蠵龟被渔民捕获的时候,就会“吧嗒吧嗒”地流眼泪,看上去可伤心了。难道它真的是因为伤心而落泪吗?

实际上,蠵龟之所以会一直不停地落泪,是要排出身体内的盐分。因为蠵龟的肾脏不发达,得靠盐腺体排出身体里多余的盐分,而盐腺体长在眼眶下,所以蠵龟即使在海中也是不停地流泪的!

交配季节,蠵龟妈妈要回到它们出生的海岸产卵。它们产卵前会小心地观察地形,然后才上岸。它们只要开始产卵,就不会停下来,哪怕身边有天大的危险,也不去理会。看,蠵龟妈妈多勇敢啊!

刚孵化出来的小蠵龟,比手掌还要小,背部是黑色,腹部以及鳍缘为白色。孵化出来的龟宝宝会用鼻前一个小而坚硬的小点啄破蛋皮而出——这个器官在小龟脱壳后就会自动消失。同一窝的海龟会在同一时间内孵化出来,脱壳而出的龟宝宝,会借着从顶上落入空蛋皮的沙作为阶梯而奋力往上爬。约需大约7天的时间它们才能爬出卵窝,由于避敌的天性所使,小龟通常于夜晚沙滩温度较低时,才会爬出地面。借着向光性,龟宝宝快速地爬向较为明亮的大海。在到达海边后,它会寻着海浪的声音,冲进浪花中,使尽全身的力量,向外游出,以减少天敌的捕食机会。然而,沙滩旁的路灯,也会吸引这些刚离开卵窝的小龟,误导其方向,使其以为路灯就是海洋,而找不到回家的路。

小龟的天敌很多,在陆地上有各种沙滩上活动的动物,如沙蟹、家畜、海鸟及人类,在海中又有各种肉食性的鱼种。由于没有防御能力,龟壳又软,所以小蠵龟的死亡率甚高。根据估计,平均1000只小龟中,只有一只可以长大为成龟。

知识点

海龟的种类

在海洋里生存着7种海龟:棱皮龟、蠵龟、玳瑁、橄榄绿鳞龟、大海龟、绿海龟、丽龟和平背海龟。由于雄性海龟和年幼的海龟不会上岸,人们很难知道生存在野外的海龟数量。海龟的数量计算一般是根据它们的孵化率。研究显示,所有种类的幼海龟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尤其是大海龟和棱皮龟,是所有海龟面临绝种危险最大的种类。数量最多的是橄榄绿鳞龟,几十万只到印度海岸筑巢。

树蛙与烟蛙

在树上生活的青蛙

青蛙一般是生活在水塘里和附近的田野草丛中,也许你不知道,有一种青蛙是在树上生活的。

树蛙的种类有许多种,大多数生活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亚热带和热带湿润地区。在中国,斑腿树蛙分布最广,北达甘肃南部,南至西藏南部。多种树蛙栖息在潮湿的阔叶林区及其边缘地带。体背多为绿色或随环境而异。

树蛙体多细长而扁,后肢长,吸盘大,指、趾间有发达的蹼。末端两指(趾)骨节间有节间软骨,与树栖生活相适应。

属于树蛙科的飞蛙,产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菲律宾、马来半岛等地。体绿色,指、趾极长,末端有吸盘,能在树上跳跃、爬行。当指、趾伸直时,发达的蹼总面积约为20平方厘米,它们把四肢靠近身体,张开指、趾间的蹼,向树下一跳,就可以滑翔5米~20米远;也能从地面一跃飞到1.5米~2米高的树上,所以它有“飞蛙”之称。

在我国甘肃、西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及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等地有一种树蛙,身体能随环境变化。指、趾间有微蹼,末端膨大成吸盘,吸盘中具有黏液分泌腺,可以牢牢地吸在树叶上,即使树的枝叶十分光滑,它们也能在树上跳跃、攀爬。它们也可以生活在草丛、竹上,以蚯蚓、昆虫、蜘蛛为食。

还有一种加勒比树蛙,体长仅有5厘米左右,背上有各种不同的花纹。它们的“祖籍”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波多黎各、古巴和巴哈马等地,主要生活在森林和湿地里。加勒比树蛙昼伏夜出,白天,它们躲在树叶间,晚上才出来觅食。它们主要以节肢动物为食,偶尔也吃蜗牛和特别小的青蛙。在加勒比地区,每公顷面积的青蛙数量超过2万只。加勒比蛙的卵产在隐蔽的树叶丛中,并由雄蛙严加保护,2~3周后变为小青蛙。

加勒比树蛙个子虽小,叫声却大得惊人。20世纪80年代,加勒比树蛙被无意中引入夏威夷群岛,发展到今天,由于没有天敌的控制,加上岛上环境条件好,树蛙大量繁殖,并已蔓延成灾。树蛙群每日下午5点至下半夜发出雷鸣般的噪音,使整个森林都无法安静下来。不过,大自然可不允许它如此泛滥,也许此时此刻,它的声音正吸引到蛇的“光临”。

敢于和蛇对抗的烟蛙

自古以来,蛇吃蛙、蛙怕蛇,这是自然规律所规定好的食物链。但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王国里也有许多超乎常规以外的事。蛙类中就有一种不但不怕蛇,而且还能吃蛇的青蛙,这就是烟蛙。

在南美洲中部的巴拿马,那里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烟蛙,它比普通青蛙个头大。它见到蛇以后不但不逃跑,反而见着就追,追上就吃掉;蛇反而怕它怕得要命,看见就拼命逃跑。怎么会有如此奇怪的现象呢?

蛇是大多数青蛙的天敌,而青蛙也经常遭到蛇的“毒手”,原因在于它没有防身的武器与蛇较量。或许是自然界和青蛙开了个玩笑,它们想不到,有一天,它们的同类中竟也会出现蛇的“对手”——烟蛙。

巴拿马的烟蛙与众不同,它的皮肤呈黄褐色,背上有几条黑褐色的条纹,皮肤的颜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成深褐色,烟蛙是蛇的天敌它捉蛇时体色变幻莫测,常常把蛇迷惑得晕头转向。它的胸前长有两块呈乳头状的坚硬发达的胸肌,能像钳子一样把蛇牢牢夹住。蛇一旦被它追上夹住,就休想再逃跑。等蛇被夹得半死不活时,它就开始慢慢地吞食蛇了。烟蛙的胃很不寻常,它在吞食一条不足1米长的蛇,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把它消化完。而后,它又继续去寻找它的美餐了。正因为这样,烟蛙成了蛇的克星。

神奇的大自然又给我们上演了一部绝好的戏,它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