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震后自救与互救常识
14516100000020

第20章 自救互救的长期性(3)

3.取无花果,10岁以下每次用1~2个,10岁以上每次用2~3个,捣烂加糖,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兑水,砂锅内熬,稍沸即可,将汤及果肉一并喝下。

(二)中成药

葛根芩连微丸、香连丸(片)等。

(三)基本方药

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10~15克、秦皮10~15克、黄连10~12克、黄芩10~12克、白芍10~15克、马齿苋10~20克、苦参10~20克、广木香5~10克、砂仁3~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

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10~15克;

血痢、腹痛甚加赤芍12克、地榆15克;

高热不退者加水牛角片30克、丹皮12克;

食欲缺乏者加焦山楂15克;

脱肛者加黄芪15克、天麻6克、赤石脂15克。

五、病毒性胃肠炎

如果地震发生在夏秋季节,则受灾群众很可能会患上病毒性胃肠炎这种常见病,临床上以恶心、呕吐、腹泻,呈水样便,每日数次或数十次,可伴有腹痛、腹胀,重者可伴有脱水、休克等。

(一)单验方

1.石榴果皮12~18克,水煎后加红糖适量,1日分2次服。或市售干燥石榴果皮1000克,加水5000毫升,煮沸半小时过滤。然后再加温水照上法重煎一次,将两次药液混合为2000毫升,冷却后加白糖适量备用。每6小时服药1次。每次服20毫升,疗程7~10天。

2.大米汤500毫升,加半啤酒盖食盐(3~5克)自制为口服补液,频服。

其他参见痢疾的有关治法。

(二)中成药

湿热较重,舌苔黄厚腻者,可选用蓼枫肠胃康颗粒;

伴外感风寒,舌苔白腻者,可选用藿香正气水(胶囊)。

(三)基本方药

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10~15克、黄芩10~12克、黄连10~12克、生甘草3~6克、车前草10~15克、马齿苋10~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六、褥疮

震后有的受灾群众身体上有伤,可能需要长期卧床修养。褥疮是指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躯体的重压与摩擦而引起的皮肤溃烂,亦称为席疮。本病初起受压部位皮肤出现暗红,渐趋暗紫,迅速变成黑色坏死皮肤,痛或不痛,坏死皮肤与周围形成明显分界,周围肿势平塌散漫。继则坏死皮肤与正常皮肤分界处逐渐液化溃烂,脓液臭秽,腐烂自疮面四周向坏死皮肤下方扩大,坏死皮肤脱落后,形成较大溃疡面,可深及筋膜、肌层、骨膜。

(一)加强护理,重在预防

外治为主,配合内治。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并给以必要的支持疗法,注意饮食营养。

(二)中成药治疗

1.湿润烧伤膏:将湿润烧伤膏涂于疮面约1毫米厚,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后无菌纱布包扎,换药1次/天。对于深度褥疮疮面纱布覆盖的厚度要与皮肤持平,对于皮下潜行区域,将湿润烧伤膏制成油纱后填于腔内,用纱布覆盖。

2.桂林西瓜霜喷剂:用于重度褥疮。常规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后将西瓜霜均匀喷洒在整个疮面,以药物能被吸收为度,如局部渗液较多,即用干棉球擦干,继续喷洒药粉,直至药粉不再被浸湿为止。一般坚持重复2天左右渗液会明显减少,形成药物性结痂。结痂脱落后,疮面愈合。疮面采用暴露式。如有尿液或大便污染,未结痂的疮面,要及时清洗消毒喷洒药粉,已结痂的擦干便可。

3.云南白药:用于重度褥疮。疮面先用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常规消毒皮肤,将云南白药粉均匀撒于疮面上约0.5毫米厚,用无菌纱布压敷药粉数分钟,使药粉与疮面充分接触,外用无菌纱布,每天换药1次。

4.双黄连粉针剂:局部常规消毒,用双黄连粉针剂均匀涂于褥疮溃疡面上,盖以无菌纱块固定,换药每天换药1次。

5.紫花烧伤膏:适用于各期褥疮。轻度褥疮直接将紫花烧伤膏涂于疮面上,每日3~4次,暴露疮面。中、重度褥疮先常规清创,清除坏死组织,消毒皮肤后,用红外线照射30分钟,再用紫花烧伤膏均匀涂于疮面,约1毫米厚,然后用本品制作的无菌油纱布3~5层覆盖疮面,外盖无菌敷料,每日换药3次。

(三)单验方

1.芦荟:采用3年以上芦荟叶片。根据褥疮疮面大小,将芦荟叶片割下,清水洗净,用刀将叶片四周外层薄薄削除,然后用开水冲洗,再用无菌刀片削去外层,使其露出带有水分的内层备用。用生理盐水清创,将露出带有水分的内层直接贴于疮面,外面再以无菌敷料包扎,以防叶片水分过度蒸发,每日1次,同时加强皮肤护理。

2.滑石粉:用于中期褥疮。将滑石粉用单层纱布包裹成小包,高压灭菌后备用。碘附消毒水疱周围皮肤,滑石粉小包置于水疱上,与疮面充分接触,覆盖敷料包扎,每日换药1次。水疱吸收后巩固换药1~2天,然后采用暴露疗法,用碘附涂擦疮面即可。疮面避免受压,定时更换体位。

3.凤凰衣:取鲜鸡蛋,打碎,倒出蛋黄和蛋清,轻轻剥去外壳,可见内面之薄膜,即凤凰衣。若疮面表浅,仅用凤凰衣覆盖患处即可,若疮面较深或合并感染者,常规清创后,取抗生素液滴于表面,然后将凤凰衣覆盖患处,每隔2天或3天换药1次。用于中、重度褥疮。

七、荨麻疹

震后比较恶劣的卫生条件为各种皮肤病的滋生创造了可能,荨麻疹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的基本损害为潮红斑片或风团,骤然发生、迅速消退、愈后无任何痕迹,剧烈瘙痒。

(一)中成药

可选用防风通圣丸、玉屏风散、肤痒颗粒等。

(二)局部治疗

炉甘石洗剂外擦;或楮桃叶水剂浸浴。

(三)基本方药

1.风热犯表:风团色红灼热,瘙痒较剧,可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或呕吐,腹痛,便秘,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荆防方加减:荆芥穗10克、防风10克、金银花15克、牛蒡子10克、牡丹皮15克、浮萍10克、生地10克、黄芩10克、蝉衣6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10克等。

2.风寒束表:皮疹呈粉白,遇风寒皮疹加重,口不渴,或有腹泻,舌质淡红、舌体胖、苔白,脉浮紧。

麻黄方加减:麻黄6克、杏仁9克、干姜皮10克、浮萍10克、牡丹皮15克、陈皮10克、丹参10克等。

3.胃肠湿热:皮疹片大色红,瘙痒剧烈,可伴有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10克、荆芥10克、连翘10克、麻黄6克、薄荷6克(后下)、当归10克、白芍15克、栀子6克、黄芩10克、熟军10克、白术10克、六一散20克、赤小豆10克等。

4.血虚风燥: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重;可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质淡红苔白而少津,脉沉细。

当归引子加减:当归10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白芍15克、首乌藤15克、生黄芪10克、防风10克、芥穗10克、甘草10克、刺蒺藜9克等加减。

八、毒蛇咬伤

震后,受灾群众的房屋受到损坏,或是干脆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被毒蛇咬伤的情况。毒蛇咬伤是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病情危急,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致人死亡或致残。被毒蛇咬伤后症状的轻重与蛇的大小、蛇毒进人体内的多少、蛇毒的种类有密切关系。

(一)外治疗法

1.肢体结扎法:在咬伤伤口近心端关节的上方进行结扎,并保持患肢尽量下垂位,结扎紧度以能阻断淋巴液和静脉血液回流,以阻止和延缓蛇毒的吸收,但结扎不宜过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不妨碍动脉血的供应为宜。结扎期间,注意观察指(趾)端活动情况及血供情况,常规每隔60分钟松开1~2分钟。一般在伤口排毒或应用有效的蛇药30分钟后,可去掉结扎。如咬伤超过12小时,则不宜结扎。

2.针刺排毒法:常规消毒后,在足蹼间(八风穴)针刺或手指蹼间(八邪穴),皮肤消毒后,用注射针头与皮肤平行刺入约1厘米,迅速拔出后将患肢下垂,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以开泄腠理,外泄毒邪,解毒消肿。对病情较轻,肢体肿胀轻微者,可单用针刺法,对病情较重,肢体肿胀明显者,可联合切开扩创排毒法。

3.冲洗排毒法:以大量的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过氧化氢反复多次冲洗,切勿在未经冲洗前扩创排毒。

4.切开扩创排毒法:常规消毒局麻后,沿牙痕纵行切开1~1.5厘米,或作“+”切口,以减轻患处张力,加速消肿及防止或减少肌肤溃烂,但切口不宜过深,深达皮下,与牙痕深度平齐即可,并用纹式钳沿皮下向切口周围稍作钝性分离,如有毒牙遗留应取出。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过氧化氢反复多次冲洗,同时湿敷伤口,保持引流畅通,以防伤口闭合。但对血循毒患者或伤口流血不止,有全身出血现象者,则不宜扩创。注意保持伤口引流通畅,避免闭合。

5.环形封闭疗法:毒蛇咬伤后及早应用2%利多卡因溶液10毫升加地塞米松5毫克,加入0.9%生理盐水溶液中,于患肢伤口近端关节的上方进行环形封闭,深度达皮下,剂量根据患肢大小而酌定。

6.箍围疗法:用金黄散与清凉油乳剂油等混合调匀成膏糊,将药均匀涂敷于伤口周围及肿胀处,范围应超出肿胀部位5~10厘米,并有一定的厚度,且保持适当的湿度。

7.贴敷疗法:在伤口周围及肿胀处,可外敷金黄膏,掺季德胜蛇药片。

8.中药灌肠:可选用生大黄粉10~30克保留灌肠,以加快毒素排泄,防治内脏损害。

9.祛腐生肌法:对出现蛇伤性溃疡,疮面有坏死组织及脓性分泌物,可用九一丹掺于疮面,待脓腐脱尽时改用生肌散换药,直至伤口愈合。局部用药还可采用清热解毒草药,如半边莲、银花、鱼腥草等煎汤外敷。

(二)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季德胜蛇药片、蝎蜈胶囊、南通蛇药等口服或局部敷药。亦可选用上海蛇药口服或肌内注射并用。

1.季德胜蛇药片:专治毒蛇、毒虫咬伤。取本品20片,捻碎,以温开水(如加少量酒更好)服下,以后每隔6小时续服10片,至患者蛇毒症状明显消失,即可停止服药。

2.蝎蜈胶囊:适用于风毒偏甚者。

3.南通蛇药:对蝮蛇咬伤效果较好,其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即风火毒证。首次20片,以后10片,每6小时1次,至全身或局部症状消退。局部敷药:冷水将蛇药片溶成糊状,涂于伤口周围约1~2厘米处(勿涂于伤口上)。

4.上海蛇药:对各种毒蛇咬伤均有作用,须口服或肌内注射并用。口服:首次20毫升,以后每6小时服10毫升,至中毒症状消失为止。重症病例首剂30毫升,以后每4小时20毫升,好转后改为维持量。肌内注射:首次1支,以后酌情每4~6小时注射1支,至中毒症状好转。

(三)基本方药:蛇伤败毒汤,半边莲30克、半枝莲30克、七叶一枝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大黄12克(后下)、枳实15克、车前草15克。

加减:

1.风毒证(以神经毒症状为主):神经毒素引起的骨骼肌弛缓性麻痹,以头颈部为先,到胸部,最后到腹肌,加白芷、僵蚕、蝉衣、钩藤;抽搐频繁者加蜈蚣、全蝎。

2.火毒证(以血循症状为主):血循毒素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具有溶血、出血、伤口局部肿胀、组织坏死、溃烂或溃疡等病理特性,合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加减;净斑淤,加仙鹤草、生蒲黄、白茅根、大蓟、小蓟、旱莲草、地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