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妥善应对灾难
14515800000001

第1章 校园生活篇(1)

校园生活安全涉及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许多种,比如打架斗殴、体育运动损伤、火灾火险、自然灾害等等。这些都时刻在威胁着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它是我们正常学习、生活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营造“关注校园,关爱生命,关心自己”的氛围,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危险打闹要不得

小静与小强均为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某日晚自习前,小强将一条蛇带到学校玩耍。小强出于恶作剧,将蛇放在小静的手臂上,小静当场就吓得尖叫着跑出教室,被课桌绊倒。同学将其扶起,小静大哭着跑出了教室。老师点名时发现小静不在,便向同学询问,得知小静被蛇吓后跑出教室一直未归,即刻通知其父母一起寻找。次日凌晨,才找到无目标游走的小静。后经某医科大学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小静患了心因性精神障碍,其发病与被惊吓直接相关。

本案中学生小强违反学校规定,将具有危险性的动物带进教室并以恶作剧方式吓着学生小静。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小强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对造成小静精神疾病的后果承担主要责任。

由于未成年学生彼此间的追逐、玩耍、打闹、玩笑等行为,而造成的学生身体受伤的情况,在中小学校中是比较常见、多发的。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

13岁的刘某和12岁的张某都是五年级学生。一天午餐的时候,贪玩的刘某在学校餐厅吃完饭后便与张某等同学一起到学校礼堂玩耍。张某发现主席台上有一张破旧不堪的竹凉床,就拆下一块一米多长的竹片,对准乒乓台一阵猛打,刘某也感觉好玩,就从张某手中取过一根,两人对着台子,面对面地抽打起来。

正在教室午休的学生干部李某来到礼堂,对两人加以制止。但两人对李某的劝阻不但不听,反而打得更加起劲。几分钟后,刘某一时兴起,跨上球台,试图占据有利位置后用竹片与张某对打,不料还未站稳,张某手中的竹片断头就飞进刘某的左眼,血从刘某的眼眶中流出。刘某双手紧捂双眼,痛得身体紧缩成一团,不住地呻吟起来……后来,虽然医院全力救治,刘某的左眼还是没有保住。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了解,同学之间在玩耍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自己不能伤害别人,也要当心自己被“不明物”伤害。同学们要注意:不要在狭窄的教室门口、楼道内推推搡搡,挤成一团,或猛冲猛跑、追赶打闹,不要骑在楼梯扶手上下滑;上下楼梯时要尽量靠右行,要走好走稳;不要在教室内打闹,或耍弄教鞭、扫帚等。

总之,为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健康成长,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做危及别人健康的游戏和事,同时还要学会保护自己,以免自己受到伤害。

2、有人在打架

“当时宿舍门口冲进几十名高二学生,对我进行拳打脚踢,其中一名同学还掏出勺子猛地刺中我的手臂,没想到,噩梦并没有结束,仅10分钟后,十几名高一同学也冲进来,他们双手吊在床架上,飞起双脚对我疯狂乱踹……”这是2007年7月12日中午,在南海某中学发生的一幕校园暴力。

事情要追溯到7月5日那天。当天下午在历史考试期间,同一考试室的姓梁和姓邵两名同学(同级不同班)就坐在小林的上下桌,当时姓梁的同学要求小林帮他传递作弊纸条给前面的姓邵同学,但遭到小林义正词严的拒绝,随后两人就恼羞成怒对小林进行了一番恐吓。

7月12日,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考完下午的化学后就可以离校回家。中午1点36分左右,小林正在6楼的宿舍收拾行李,这时,宿舍大门突然被打开,门外冲进来四五个人,再仔细一看,后面还有几十个人紧跟随着。“就是他了!”为首的一名男子指着小林大喊,随后挥起拳头向他头部击打。

混乱中,一人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把折断了的勺子,猛地向小林的左手手臂刺去,小林当时惨叫一声,随后手臂鲜血直流。“同宿舍的其他两名舍友见状,上来用身体挡住我,企图保护我,但被他们拉开了。”小林说。

为首的男子一边打,一边大喊:“初中时我可以打你,上高中我一样可以打你。”小林才恍然大悟,原来带头打他的人就是在校念高二的胡某,在念初中时,他们曾有过节,小林被胡某打过,后来还报了警。殴打进行了六七分钟后,高二学生胡某带人扬长而去。

胡某他们走后10分钟左右,宿舍大门再次被撞开,小林没想到,这时门外又冲进来十几个人,“为首那个就是当时要我传纸条的邵某,他冲进来后,把我推倒在床上,然后双手吊在上床的架子上飞起双脚朝我胸口和腹部狂踹,一面踢,还一面叫喊‘我让你窜!’(粤语,意为‘谁叫你这么嚣张!’)”小林说。

被打后,小林拼命挣扎,当他拼命跑入5楼的一间空置宿舍时,正好碰到负责学校军训的教官才得以脱险。随后,学校老师将其送往医院治疗。这是一起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件。

广义地说,校园暴力就是在校园里发生的暴力事件。一种是外部人士进入校园殴打学生和师生。一种是校园内部的暴力。对校园暴力,我们应该不陌生,即使不曾亲眼目睹,从报纸电视上或许也看过。尤其是在网上,有关校园暴力的视频和图片比比皆是。可以说,在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男女学生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可见,校园暴力这一普遍社会问题现在已严重到何种程度。

校园暴力不仅严重破坏正常的教学环境,影响学生学习,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更重要的是,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都处于心理成长期。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

那么,如何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呢?

(1)增强法律意识。根据我国现有的民事立法,10~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能够理解、判断的一些侵权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而根据刑事法律,14~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于抢劫、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杀人等8种严重刑事犯罪也是要承担责任的;而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对于所有的刑事犯罪都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如果我们伤害了其他低年级的同学,我们不但可能要赔钱,而且可能要坐牢。

(2)提高心理素质。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要做到两忌:

一忌“懵”。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校园暴力的场面就会恐惧过度,一下子就懵了,大脑一片空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为此,在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锻炼,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头脑清醒。

二忌“鲁莽”。遇到校园暴力,你最好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他们敢欺负你,说明你处于弱势,力量不如他们强大,硬碰硬肯定会吃亏。此时一定要学会灵活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定要把对方的体貌特征看清楚,以便协助公安机关把他们抓获。

(3)懂得自我保护。我们要了解遭遇暴力时的策略与遭遇暴力以后应该如何对待等。如面对高年级同学以及校外人员的侵害要及时向父母和老师汇报;对于严重侵害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切忌沉默和“以暴制暴”。

你怕遭报复,受到欺负后选择沉默,其实这是“助纣为虐”的做法。你越怕,邪气就越会上升,再次受欺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只有人人都敢于同邪恶势力做顽强斗争,正气才能压倒邪气,校园暴力才会消失。

很多学生本来是受害人,就是因为“以暴制暴”,最后成了罪犯,得不偿失。对此,你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遭遇校园暴力时,及时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解决。

当然,校园暴力的解决非一朝一夕之举,需要学生、家长、学校、社区、公安等全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应对。

3、校园里遭遇勒索

据报道,自上初中以来,初三学生小涛(化名)每天都要忍受同班同学李某(化名)的恐吓勒索,小涛每天上交的“份子钱”从2元、5元、10元一直涨到四五十元,两年多来被其勒索共计近万元!慑于李某的恐吓,天性胆小的小涛即使倾尽所有也仍然凑不够每天的“份子钱”,最后甚至不得不靠借钱、偷钱来暂渡难关。

黄先生是广州一家家具企业的销售经理,有一个正在小学五年级读书的儿子。每次去外地出差,黄先生都会给儿子买礼物。可儿子对他的礼物好像并不怎么爱护,常常是没过几天就弄丢了。有一次黄先生追问儿子把礼物丢去了哪里?儿子百般不情愿地告诉他,自己把礼物“送给”了同学,而且已经送了七八次。黄先生问儿子,为什么要送给同学。儿子说那个同学很厉害,自己怕挨打,所以要送。黄先生明白了,自己的儿子遇到了勒索。

被同学或是社会上的小混混勒索的例子屡屡见诸报端,对于已经蔓延至未成年的学生中的这种丑恶现象,成为社会上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中小学生接触社会太少,思维不成熟。如果没有事前的针对性教育,遇到恐吓勒索这样的事自然不知道如何面对。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1)平时不随意乱花钱,尽量避免成为勒索的对象,不显示自己家里很有钱,要培养勤勉、节俭的美德。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或使用高档名牌用品。如名牌服装、名牌鞋帽、名牌山地车或随身听等,这些都是校园抢劫勒索的主要目标。

(2)一旦遭遇勒索,首先要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而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贸然攻击。

(3)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

(4)一定不能硬拼,那样是会受到伤害的。但也不能完全被他们吓住,一味地给他们东西和钱。碰到这件事时,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家长。事实证明,忍气吞声的做法绝对不可取,倘若一味地姑息纵容,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那么,不仅是在纵容你的同龄人违法犯罪,而且会对自己的身心造成莫大的伤害。

总之,如果发生被勒索的情况,不能唯唯诺诺,更不能以硬碰硬,要勇敢机智地与对方巧妙周旋,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与老师、家长乃至公安机关取得联系以寻求帮助。

4、我的钱不见了

案例一:2004年3月10日上午,于某经过同学李某宿舍时,将其一台笔记本电脑偷走,后带回常州家中。李某发觉电脑丢失后,发短信询问于某,班主任老师及保卫处老师亦多次找其谈话,于某均隐瞒事实,拒不承认。4月18日,公安机关在其家中取回物证后,于某向公安机关自首,并承认了盗窃事实,后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学校对于某予以了勒令退学处分。

案例二:自2001年10月开始,钱某就开始有盗窃同宿舍同学钱物的行为,到2004年6月,其盗窃行为被同学发现,在3年多的时间内连续盗窃作案10多起,窃得赃物赃款折合人民币5 000多元。由于此前当事人未向有关部门报告,该生一直未受到处理。2004年9月,其又先后两次在宿舍盗窃同学钱物,当事同学向保卫处报案。学校给予了该同学勒令退学的处分。

案例三:2006年12月底的一天凌晨,漆黑的夜晚掩盖着两条魅影。杨波和顾启两人白天“踩点”后,相约晚上到学校实施盗窃。在一小学门口,两人见四周无人,便从围墙翻入,直奔教学楼。杨波发现楼道防盗门上有个缺口,便趁机钻入。在教师办公室搜索一番后,杨波见空无一物,不免沮丧。此时,顾启见桌上摆放着一台电脑,眼睛一亮,示意杨波将其偷走。因电脑笨重,两人只好将电脑就地分解,将主机偷走。事隔两月后,杨波、顾启又相约以同样方式进入该小学偷电脑,因此次防盗门已经修补,两人费了不少力气才将防盗门扳开,如法炮制偷走电脑主机3台。

2007年4月,杨波、顾启又一次摸黑来到该小学。此次两人吸取经验,带了木棍等工具,从防盗门底部将其撬开,偷了主机和显示器各一台。为省麻烦,两人剪下窗帘,将主机和显示器包好后从阳台吊下。

2007年7月,杨波和顾启被公安机关抓获,依法起诉后,因犯盗窃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年10个月和2年。

近年来,校园安全话题频频升温,引来多方关注,而其中最与同学切身相关的便是校园中的财产安全问题,校园盗窃案件发案率呈上升趋势。为什么校园会成为盗贼的主要目标呢?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想放松警惕。学校在人们眼中尚属“世外桃源”,一般难以想象校园内会发生盗窃案件,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都比较麻痹大意。二是安全设施不到位。学校方面,虽然安装防盗门窗,但有些防盗门窗已经生锈、破残,校方未引起注意,及时采取措施给予加固、更新,给犯罪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三是虽然校方都有门卫值班,但大多数中小学校聘请的都是退休职工,对学校监管不十分严密,出入登记时紧时松,有些时节特别是假期容易出现疏松管理的状况。这就给作案分子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作案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