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地震与校园安全
14515500000020

第20章 地震安全制度建设(5)

民防部队在各区的居民委员会都设有自己的民防执行委员,专门负责招收民防志愿者,组成志愿者小组,并协调各项活动。每个在编的民防志愿者,需要学习和掌握急救、运送伤员等各种知识技能。在紧急情况时,他们将负责帮助老弱病残居民转移到安全地点。志愿者小组还定期组织当地居民学习各类应急课程,参观民防部门组织的各项防灾展览,并在民防部门安排下组织人们进行各种应急演习等。

2003年9月起,新加坡民防部队的4个民防分区总部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公众提供紧急应变训练课程,公众自愿报名参加。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现在,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新加坡政府还于1999年建立了专门的民防学院。学院内设有逼真的模拟训练设施,既可以培训各级正规民防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训练民防志愿者。

§§§第五节国外学校地震安全建设案例

日本和美国加州都是地震多发地区,那里的学校是最坚固和最安全的地方,同时担负着避难场所的作用。那里的学校也曾经脆弱不堪,但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地震灾难“洗礼”后,学校建筑越来越坚固。它们的一些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一、日本:学校是最安全的避难场所学校是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与此同时,在地震灾害频繁的日本,学校因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又是地震时灾民避难的好去处。正因为如此,学校建筑的抗震性能在日本是最受关注的,举国上下都很注意消除学校建筑在抗震性方面存在的隐患。

日本重视学校建筑的抗震性可以追溯到1923年关东大震灾,那次特大地震至少夺去了14万人的生命,整个东京变成一片废墟。在重建家园的时候,当时的日本政府确立了“学生生命维系着国家的未来”的最高原则,并从第二年开始在法规上规定建筑的抗震标准。在为期数年的重建过程中,东京所有学校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当时学校可以说是最坚固的建筑。此后,日本一直按照1924年制定的抗震标准建造学校,优先考虑抗震性能。

1981年,日本实施更具科学性的新抗震标准。按照新标准,发生6级地震,建筑不会有任何损伤;数十年至一百年才发生一次的大地震,建筑即使出现裂缝,但整个建筑不会崩塌,从而国民的生命安全可以得到保障。日本1981年以后建造的学校都符合这一标准,否则就是违法建筑。对以前的学校建筑,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尽快利用加固和改建等方法增强抗震性能,必须达到新的抗震标准。

日本很多学校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加固和改建的任务十分繁重。从2001年至2002年,文部科学省在全国范围内对1981年以前建成的学校进行抗震性能检查,虽然只检查了30%的学校,但根据检查结果推测,全国可能有40%的学校抗震性能达不到新的标准。为此,在2002年10月文部科学省举行了“推进学校设施抗震化调查研究协力者会议”,要求所有地方公共团体对所辖学校抗震性尽快进行研究,文部科学省根据研究结果于2003年制订出了《学校设施抗震化指南》。根据这一指南,日本各地都对所辖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进行了抗震诊断,并制订学校设施抗震化推进计划,按照先后顺序,逐年对没有真正达标的学校进行改建和加固,文部科学省每年给予补助。

日本长期重视学校设施的抗震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体来说,学校建筑都比较气派。虽然有近40%的学校达不到新的抗震标准,但按旧的标准建筑的学校也是相当坚固的。近年来,在地震中日本没有出现学校倒塌、学生大量死伤的现象。1995年1月的阪神大地震,虽然部分公立学校受损,但总体来看学校仍是震后最安全的避难场所。由于阪神大地震灾民太多,一下子难以安置,直到当年4月份开学,很多灾民仍呆在学校里,致使神户市很多学校不得不推迟开学。2004年的新潟地震和2008年发生的岩手县地震,瞬间摇晃度均超过了阪神大地震,但学校设施受损并不严重。特别是岩手县地震,尚未出现学校损毁的报道。

中国四川发生大地震后,日本进一步增强了危机意识,因为根据文部科学省2007年4月公布的调查结果,仍有34.8%的学校抗震程度不达标,有6.6%的学校没有实施抗震诊断,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财政吃紧。于是自民党、民主党、公明党、社民党、共产党五党6月4日一起研究,一致同意向国会提交《促进学校设施抗震化法案》,用立法的形式,规定各个部门必须实行的义务,把学校抗震化加固工程费用的国家补助部分从1/2提高到2/3,把大规模改建工程费用的国家补助部分从1/3提高到1/2。

日本的执政党与在野党在很多法案上经常打得不可开交,而在《促进学校设施抗震化法案》上却是惊人的一致,这说明在自然灾害等共同威胁面前,日本人的向心力是很强的。

二、美国:七十年老法案造福至今加州是美国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地区,然而加州的学校建筑却是全美国公认最安全的。这完全得益于上世纪30年代加州议会通过的《菲尔德法案》。这一法案对公立学校建筑提出了高于普通民用建筑的防震要求,责成政府部门制订具体的建筑规范并加以实施。

自从该法案颁布以来,在加州发生的数次大地震中,还没有一所公立学校坍塌,更没有地震直接导致师生伤亡的案例。

《菲尔德法案》于1933年4月10日正式颁布,当时距加州长滩发生的一次63级地震仅过了1个月。那次地震共夺命115条。地震中有70所学校完全倒塌,120所学校建筑严重受损,另有30所学校的校舍受到轻微损伤。所幸地震发生在傍晚,当时学生已放学回家,因此倒塌的校舍并未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但人们还是对学校建筑的大规模坍塌和异乎寻常的受损状况感到后怕:倘若这场地震提前几小时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长滩地震使此前有关加州是否需要对房屋进行特殊防震要求的争论宣告结束。公众对于学校建筑在地震中的脆弱表现尤其感到愤怒。于是加州议会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通过了规范公立学校建筑抗震性能的《菲尔德法案》。

该法案强制规定所有的公立中小学和社区学院的校舍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考虑抗震功能,授权州政府总务局下属的建筑处制订具体的学校建筑条例,同时负责其执行和监督,对这些条例的违反将构成重罪。

《菲尔德法案》的规定包括:新建学校的建筑设计必须在具有加州执照的建筑师、土木工程师或结构工程师的负责指导下进行,并在通过政府建筑管理部门专业工程师的审核后方可施工,校舍在施工或改造过程中必须接受执法部门的经常性监督,以确保完全符合建筑条例的规定。由于《菲尔德法案》只是对公立学校有效,为了确保在私立学校就读学生的安全,加州立法机构在1986年通过了《私立学校建筑安全法案》,对私立学校建筑的抗震功能作出了类似的要求。

由于《菲尔德法案》对校舍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比当时实施的《通用建筑条例》更为详尽和严格,这使得加州大部分学校建筑的安全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远远优于其他民用建筑。直到1975年加州议会通过《地震安全法案》以及次年出台新的民用建筑条例,对民用建筑的抗震性能做出规范。由于大多数学校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因此它们常常在地震发生时被用作当地居民的避难场所。

加州地震安全委员会是州政府下属的专门机构,据该委员会执行主任理查德·麦卡锡介绍,历史悠久的《菲尔德法案》至今仍然在确保学校建筑比普通民用建筑具有更强抗震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州地震安全委员会自1976年成立以来,在每次较大规模的地震发生后,都会派出工程和地震研究人员对震区内的建筑受损状况进行普查,其中学校校舍是调查的重点。事实证明那些严格按照《菲尔德法案》条例建造的学校不仅保护了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了地震中的财产损失,而且也使校舍的灾后修复成本大大降低。

1994年1月17日发生在加州洛杉矶附近北岭地区的67级地震曾使数以万计的房屋倒塌和大量公路桥梁损毁,但却没有一所学校建筑倒塌。尽管洛杉矶地区大部分学校的校舍经受了这次大地震的考验,不过仍有大约10%的校舍需要在震后进行抗震加固,甚至有两所学校的校舍因为地基出现了严重裂缝而需要推倒重建。北岭地震发生后,加州地震安全委员会在对震区所有学校进行检查后,建议政府对1972年之前建造的所有预制混凝土、砖瓦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州及地方政府为此投入了大约10亿美元。

三、希腊:震前评估公共设施过去的25年里,希腊频繁发生破坏性地震,其中包括1978年的塞萨洛尼基地震、1981年的科林斯地震、1986年的卡拉马塔地震、1995年的埃伊昂地震、1995年的科扎尼地震和1999年的雅典地震。

希腊人民非常关注地震问题。经济的发展也对提高建筑的修建标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多数在近期地震中倒塌的建筑都是老建筑,这些建筑是在制定现有建筑标准前修建的,但至今仍在使用。在最近的两年中,一个在震前评估公共设施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并得到希腊国家地震减灾管理局的认可。人们已经意识到,使校舍、医院等公共设施达到令人满意的抗震标准的成本是相当可观的。以塞萨洛尼基的学校为例,成本将等同于未来6年内整个地区修建新学校的财政预算,因此人们面对的将是冗长的方案执行过程,也许需要15年。

执行过程可分为3个步骤。第一步是进行快速肉眼筛选程序并计算抗震指数。第二步是对评分低的建筑进行抗震评估。对于没有通过评估的建筑,将实行第三步的详细评估,最后提出加固的建议。人们曾试图通过对比塞萨洛尼基抗震指数与其1978年的实际抗震表现,得出运用快速肉眼筛选程序是有效的,可结果现实这两者的相关性很弱。尽管如此,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平均修复成本随着抗震指数的提高而降低的趋势是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