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14514800000009

第9章 心理成长篇(1)

心理是统一的整体

有的青少年朋友会想,什么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我怎么觉察不到,或分不出来自己是在感觉呢,还是在思维、记忆;是在认识外界事物呢,还是在进行情感体验……

一、分不清心理活动的原因

是的,我们往往不易觉察到自己的心理活动现象,或分不清自己在进行何种心理活动。其原因有四方面:

1.神经细胞传递兴奋的速度太快

据神经生理学家测定,人的神经细胞传递兴奋的速度为4~120米/秒。这种速度常常使我们一旦想去观察时,那一瞬间的心理现象已经过去,接踵而来的可能已是别的什么心理现象了。例如,我们的脚被扎了一下,这一痛觉(感觉)不到半秒钟已传到大脑,大脑再通知脚缩回来,并用眼睛去看的时候,也在进行判断:大概是钉子(思维推理),眼睛看到一亮亮的尖尖的东西(知觉),想起过去是见过的(记忆),原来是碎玻璃(思维判断)。与此同时,觉得自己真倒霉(情感不愉快),咬牙坚持去上药,包扎(意志)。这全部过程可能就一两分钟的事。因为这个过程很快,往往很难将其中某一过程单独区分出来。

2.人的心理活动是完整的、统一的

人的心理过程在可以觉察到的一段时间内常常是几种心理活动同时迅速交替进行,再说这些心理过程又都要受到他心理的制约,也就是说个性心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过程。

例如,“注意”这一心理现象就从来不单独存在,它总是伴随着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进行。当我们的脚被扎破,头脑通知眼睛去看时,“注意”就伴随感觉和知觉;当大脑去想“这是什么”时,它又伴随思维;当自己觉得倒霉时,它又伴随情感。我们也可能一边看小说、看电视,一边高兴得拍手大笑或伤心落泪。这就是伴随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我们也可能下决心一定要把这20个外语单词背下来,这就是用意志过程控制认识过程。

不同的人,即使都在经历这些过程中,表现却不一样。有人脚被扎时,自认倒霉;有人则可能破口大骂;有人则可能眼泪汪汪。即使两个学生都下决心要把20个外语单词背下来,一个是一鼓作气大有不背下来誓不罢休之气概;另一个是不紧不慢,细细辨别,读上5个,又读5个……这些都说明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中,都会反映出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特征,犹如使每个人的心理过程染上了独特的色彩一样。心理的这种整体统一性,使我们很难将某一心理现象分出来。

3.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自己心理

活动的内容,而不是注意

心理活动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课,就要集中注意去听清并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我们看书,就要集中注意看清并理解书上表述的内容。我们一般不会去注意自己是在进行知觉、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的形式。如果我们将注意集中在自己正在进行怎样的心理活动时,就可能听不清或听不懂老师讲的课,看不清或看不懂书上写的内容。

同样,当我们沉浸在幸福之中时,只是对感到幸福的事情加以注意,而不会去对这种情感过程进行分析。这同样影响我们对个别心理活动的觉察。

4.缺乏心理学知识

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我们在认识自己或他人时,往往只能作总体印象的分析,或从外部行为及行为效果对其思想、品德、知识水平技能熟练程度进行分析,不会对心理活动本身进行分析。

二、心理活动的分析

对人的心理活动按心理因素(元素)进行分析,是心理学发展中一个学派的意见。这个学派称作构造主义学派,创始人叫冯特(1832~1920),是德国人。他们受到当时欧洲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影响,想对复杂的心理现象进行细的分析研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于是提出了感觉、记忆、情感等心理元素。这对后人研究复杂的心理现象无疑是有帮助的。

当然,这一学派的理论有其局限性。譬如,化学元素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们都是物质,而心理元素则是精神,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物质的印象,不是物质本身。如果把心理元素也当做化学元素,当然是错误的。

现在,当我们有了一点心理学知识时,就可以对他人或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例如,我们常由于粗心大意而出错,不是漏了标点符号,就是算错了题。如果已经确定,自己对知识和技能本身已掌握,那么必须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审题时是否总是心急,想赶快看完(情感、态度)?有没有觉得这道题不难(定势)?是否容易被题目中的有些内容吸引而忽略了其他重要内容(注意的分配与转移,知觉范围)?……以致在气质、性格上有哪些特点。

只有从心理活动本身进行分析时,才能找出克服粗心大意的具体办法,同样你若要有效地帮助他人学习,也必须分析对方听你的讲解时的感知、思维的过程,分析对方在解题时所需要的知识回忆、提取的过程,解题中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

可见,对人的心理是可以分析的,为了有效地工作学习,也是需要进行分析的。在我们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后,也就可以对人的统一的和整体的心理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了。

环境教育决定心理的发展

教育,在这里主要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本身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一般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无目的、无计划和无指向的。而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按照心理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和引导,使学生不断获得知识,进而促进心理的不断发展。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这说明了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英国有名望的物理学家汤姆逊27岁任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1906年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奖。他培养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科学家,其中包括卢瑟福在内,有9人获得诺贝尔奖金。卢瑟福继汤姆逊之后领导卡文迪什实验室,也培养了一批科学家,其中11人获得诺贝尔奖金。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等都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由此可见,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个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能充分利用遗传素质来发展人的智力和才能

遗传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而教育则使这个可能变为现实。我国速算能手史丰收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敏捷思维,显示出了速算的才能,经中小学老师的辅导和一些数学家的指导,他终于成为一名数学速算专家。史丰收的遗传素质再好,思维再敏捷,如果没有受到中小学老师的教育和数学家们的指点,他的速算才能也不会得到如此充分的发挥,很可能成为没有多大作为的庸人。相传宋朝有个孩子叫方仲永,他生来就相当聪明,5岁就能赋诗,而且很有水平,受到人们的赞扬,这说明他的遗传素质优越,早期教育也很好。但是,他的父亲带着他到处宣扬,使他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突出了,20岁左右就变成了平庸的人。这个例子作为教训一直传到今天。

教育的这种作用还表现在对有缺陷儿童的教育上。有些儿童生来有先天的生理上的不足,有的思维迟钝,甚至呆傻,有的聋哑或失明等。这些儿童在遗传素质上有程度不同的缺陷,但教育可以不同程度地弥补这些生理缺陷。思维迟钝的儿童,有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长的照料,经过学校弱智班的几年教育,绝大多数逐步能做到生活自理,做家务活,有的还能从事简单的社会生产劳动;聋哑人和盲人经过聋哑学校和盲人学校的教育和训练,一般都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少人还能从事创造性劳动,如海伦盲、聋、哑,可在教师的努力帮助下,她终于战胜自己,成为作家。这都体现了教育的作用。

二、学校教育对社会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上具有选择性

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它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相一致时,学校就能充分利用社会环境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配合。例如,使学生根据不同的年龄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受到教育;全社会正在进行法制教育,以整顿社会治安,学校往往借助这个大气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当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相矛盾时,学校就要采取措施,主要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对学生的侵蚀。例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刮起了一股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在这股风的影响下,有的学生不想念书,想混个毕业证好参加工作;有的甚至弃学经商或务农等。学校就针对这个不良的影响,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以此来抵制社会的消极影响。

三、学校教育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方向、速度和水平

教育的过程是社会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逐步内化为学生需要的过程,因此,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速度、方向和水平。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都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前面讲到的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遗传素质并不优,同普通人一样,从小也没有表现出超众的才能。相反,他3岁时才会说话,念小学时学习成绩差,属于老师讨厌的差等生。中学毕业后第一次考工学院因分数不够没有录取,第二次才考取。他在大学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经过自己的长期努力和奋斗,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在讲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时,还应指出,教育不是万能的,并不是说教育可以决定心理发展过程的一切。因为人的心理发展的过程、速度、方向和水平,也就是说,一个人成才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学校教育只能影响具有一般遗传素质的人,严重白痴或呆傻的儿童,教育的力量也难以达到。教育还要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在儿童逐渐长大时还要靠他们主观努力。

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

相传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生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

一、内因是根本

为什么拔苗不能助长呢?因为麦苗的生长不但需要阳光、水、肥、灭虫害、除草等外部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它有自身内在生长发育的规律。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书中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生物的生长发育是这样,其他事物的发展也是这样,必须遵循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拔苗助长”的惩罚。人的心理发展也要遵循它内在的发展规律。生物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遗传素质仅仅是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和教育则是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即外因;而人的主观因素则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心理发展的内因。这个内因的水平如何,将对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起决定性作用。

许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凭借主观努力,即内因的作用获得事业的成功,他们一致认为,要获得能力,增长才干,没有主观的勤奋努力是不行的。他们中许多人留下了宝贵的座右铭。

李卜克内西:“天才就是勤奋。”“没有非常的精力和非常的工作能力便不可能有天才。”

爱迪生:“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

托尔斯泰:“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爱因斯坦:“A(成功)=X(劳动)+Y(方法)+Z(少说废话)。”

柴可夫斯基:“即使一个人天分再高,如果他不艰苦操劳,他不仅不会做出伟大的事业,就是平凡的成绩也不可能做到。”

门捷列夫:“终生努力,便成天才。”

高尔基:“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这些精辟的论述阐明了主观因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数学家华罗庚在回忆他的生平过程时讲,他在读小学时因成绩不及格没有拿到毕业证,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在初一时数学经过补考才及格。从初二开始发生了一个根本变化,他认识到既然天资差一些,就应多用一点时间来学习,别人只用1小时,他就用2小时,这样数学成绩有了不断提高,经过自己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数学家,这就是内因所起的作用。

二、内因与外因的矛盾

什么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呢?朱智贤教授在他的著作《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发展的动力。”简言之,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他们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